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CM-2型马铃薯播种机漏播补偿系统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马铃薯播种机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针对马铃薯播种机漏播的问题,设计了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马铃薯播种机漏播补偿系统,采用C语言编写了监测和补偿系统的程序。试验结果表明:系统的灵敏度为0.1356 s,补种率达90%以上,补偿后的漏播率小于1%,补种失败时,声光报警率为100%,漏播补偿系统能够及时准确补种,有效减少漏播损失。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挖掘机输送分离部件参数优化与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马铃薯挖掘机输送分离部件伤薯率高和土薯分离率低的问题,采用正交试验对抖动轮振幅、升运链线速度与升运链倾角进行探讨研究。在利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做出方差分析,得出影响输送分离部件工作性能的因素主次,进一步优化组合部件参数,设计出适应性强、工作可靠的马铃薯挖掘机。实验结果表明:抖动轮振幅为10 mm、升运链线速度为1.3 m·s-1、升运链倾角为21°时马铃薯挖掘机土壤分离效果良好,伤薯率≤4%。  相似文献   

3.
荔波县早熟马铃薯最佳播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懿  韦荣珍  刘伦 《植物医生》2011,24(1):36-37
研究11月30日、12月10日、12月20日3个播期对早熟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1月30日播期处理,每667m^2产量为2024kg.商品薯率为85%.每667m^2产值为2753元;12月10日播期处理,每667m^2产量为2496kg,商品薯率为92%,每667m^2产值为3214元;12月20日播期处理,每667m^2产量为2043kg.商品薯率为87%,每667m^2产值为2310元。试验表明,在荔波县种植早熟马铃薯,将播期安排在12月10日左右较为适合,既能避过1月上中旬低温的影响和薯块膨大期的高温,又能提早上市,产量高,商品薯率高,市场价格好.有利于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4.
甩刀式马铃薯杀秧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马铃薯收获机在收获时薯秧缠绕,影响机械化作业的问题,设计了甩刀式马铃薯杀秧机。对关键部件甩刀的形状、数量、排列和运动进行了理论分析,确定了其结构及主要参数,对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以甩刀的转速、机具前进速度及刀片类型为因素,以茎秧漏打率和功耗为试验指标进行了正交试验,田间试验表明,甩刀式马铃薯杀秧机的最佳工作参数为:甩刀转速1 700 r·min-1、甩刀刀片类型Y型、机具前进速度3.8 km·h-1 。该机工作性能稳定,茎秧漏打率为1%,达到了技术规范设计要求和生产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定西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全膜垄作侧播模式下甘引1号、甘引2号、黑美人、新大坪、青薯9号、庄薯3号、陇薯6号、定薯1号、青薯168等9个主栽马铃薯品种的营养品质性状差异,并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和因子分析法综合评价了各品种的营养品质,以期为甘肃马铃薯主产区优质马铃薯品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全膜垄作侧播栽培技术模式下,9个马铃薯品种综合营养品质顺序依次是甘引1号甘引2号黑美人新大坪青薯9号庄薯3号陇薯6号=定薯1号青薯168。  相似文献   

6.
振动式阶梯铲状马铃薯挖掘机作业性能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振动式阶梯铲状马铃薯挖掘机最佳作业参数,依据振动减阻收获机理,通过改变影响振动式阶梯铲状马铃薯挖掘机收获作业性能指标的4个主要作业参数:整机前进速度、挖掘深度、挖掘铲长度、曲柄偏心距,以挖掘机损失率、明薯率及伤薯率为评价指标进行马铃薯挖掘性能试验。结合正交试验研究,应用综合评分法得出了振动式阶梯铲状马铃薯挖掘机作业时各参数的最优组合,即:整机前进速度为0.55 m·s-1、挖掘深度为210 mm 、挖掘铲长度205 mm、曲柄偏心距为6 mm。按照该最优组合作业参数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马铃薯挖掘机明薯率为97.6%、伤薯为3.9%、损失率为3.5%,符合马铃薯收获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高寒地油菜播种机普遍存在的重播漏播率高、人工劳动强度大、生长期缺水等问题,研究设计了一种气吸式精量播种机,一次性完成膜上播种、施肥、滴水灌溉、覆膜。分析了播种机主要结构、工作原理,对其关键部件进行结构设计,以排种盘转速、气吸室负压、排种盘型孔直径为试验因素,利用软件优化分析获得合理参数组合。结果表明:播种机排种盘转速197 r·min-1、气吸室负压2.5 kPa、排种盘型孔直径1.2 mm时,田间播种合格率为93%、重播率3%、漏播率1%,播种质量较好。田间试验表明上述参数组合下排种器工作性能满足油菜播种机工作性能要求,该研究为油菜精密播种机的研究和设计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应用较为普遍的马铃薯挖掘机将薯块挖掘条铺后需人工捡拾,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与30 k W拖拉机配套的小型马铃薯捡拾机。该机主要由捡拾装置、薯土分离装置、薯块升运装置、薯块收集装置等几部分组成,制作了样机并进行了田间试验。试验表明:该机薯土分离彻底,机组纯工作小时生产率为0.35~0.38 hm~2·h~(-1),平均伤薯率为4.4%,漏薯率为2.1%,含杂率为6.3%。  相似文献   

9.
以马铃薯与蚕豆不同间作模式为对象,研究分析了不同间作模式下马铃薯、蚕豆的光合生理参数、农艺性状等。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下马铃薯叶片光合生理活性相对较高,鲜薯产量达35 131.5 kg·hm-2,与常规露地垄作种植鲜薯产量31 302.0 kg·hm-2差异显著。不同间作模式的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模式土地当量比为2.07,间作增产率达107.17%,间作优势明显。间作可实现土地、劳动力、土壤养分和水热资源的集约化利用。综合考虑投入与产出,高寒阴湿区采用全膜双垄沟播间作模式效益最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不同钾肥品种对甘肃中部地区马铃薯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确定甘肃中部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生产过程合理施用钾肥品种及其用量,于2009年在甘肃省漳县进行了硫酸钾和氯化钾两种钾肥的不同用量试验,测定了马铃薯植株地上部分株高、分枝数以及经济性状和薯块产量,分析了不同用量下马铃薯品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施用钾肥能有效提高马铃薯地上部分株高、分枝以及薯块产量和品质;同一钾肥下K2O施用量105 kg·hm-2时单株薯块、大中薯率、产量以及干物质、粗淀粉、Vc最高,而烂薯率和薯块还原糖含量最低,K2O 60 kg·hm-2时马铃薯粗蛋白含量最高;同一钾水平下施用硫酸钾马铃薯植株分枝数以及烂薯率明显低于施用氯化钾,单株结薯个数、大中薯鲜重、大中薯率及产量明显高于氯化钾,同时薯块干物质、粗淀粉、Vc、粗蛋白含量高于氯化钾,还原糖含量低于氯化钾,而株高差异不明显。研究得知,甘肃中部马铃薯主产区马铃薯生产过程中施用硫酸钾优于氯化钾,在施纯N120 kg·hm-2、P2O5 60 kg·hm-2条件下,K2O施用量105 kg·hm-2时可有效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且纯收益最高。  相似文献   

11.
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平均复种指数为150%,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加春播作物组成的两年三熟制为该区域的主要种植制度。受水资源限制,部分地区复种指数呈现下降趋势,严重影响了区域粮食安全。发展节水高效耕作制度成为解决区域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介绍了山东农业大学在小麦-玉米周年节水高效耕作制度和春播作物覆盖节水耕作制度两个方面的最新进展:前者重点介绍秸秆还田与高效耕作、高杆喷灌水肥一体化、肥水耦合、测墒补灌等生物节水与农艺节水的技术创新与集成;后者重点介绍多功能生物降解地膜的研制与花生、马铃薯等覆盖节水增产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黄淮海地区耕作制度的发展方向与技术需求(采取深松与秸秆还田技术相结合、深松与高杆喷灌结合、废弃物还田、合理灌水与施用氮肥相结合、地膜覆盖技术等),以期为黄淮海平原灌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提供战略支撑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了前期筛选的几种适用“播喷同步”的封闭除草剂对水稻的安全性及对直播田杂草的防效, 明确了“播喷同步”技术与常规播后4 d封闭的差异, 以及施药时期×除草剂种类交互作用及对控草效果的影响, 优化水稻直播田杂草防控策略?试验结果表明, 播种当天(播喷同步)或播种后4 d(常规方法)喷施120 g/L噁草酮EC 360 g/hm2+10%苄嘧磺隆WP 30 g/hm2(有效剂量, 下同)?33%嗪吡嘧磺隆WG 74.25 g/hm2+300 g/L丙草胺EC 450 g/hm2?60%丁草胺EC 1 350 g/hm2+10%吡嘧磺隆WP 30 g/hm2?35%吡嘧·嘧草·丙OD 525 g/hm2?300 g/L丙草胺EC 450 g/hm2+10%苄嘧磺隆WP 30 g/hm2, 5组除草剂处理对直播稻均无可见药害, 各“播喷同步”处理的杂草防除效果不低于常规播后4 d用药; 同步喷施33%嗪吡嘧磺隆WG+300 g/L丙草胺EC防效最高, 药后35 d对禾本科?莎草科?阔叶草防效达到98.3%及以上; 水稻直播4 d后喷药, 水稻成苗率提高但 35 d 的禾本科杂草防效低, 33%嗪吡嘧磺隆WG+300 g/L丙草胺EC处理受喷药时间影响小; 复合双因子方差分析表明, 单一因子会对水稻安全性?杂草防效产生显著影响, 用药时期×除草剂种类交互对水稻安全性无显著影响, 对控草效果影响显著?因此, 直播田封闭除草剂宜尽早施药提高防治效果, 同时应选用安全高效的除草剂, 33%嗪吡嘧磺隆WG+300 g/L丙草胺EC处理, 可于播种当天到播种后4 d内用药, 保障直播田杂草防治效果的同时兼顾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以藜麦为研究对象,使用盆栽育苗法,设置0(CK)、150、300 mmol·L-1 3个混合盐碱(NaCl∶NaHCO3=1∶1)浓度处理,通过测定幼苗鲜质量、干质量及叶片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丙二醛含量、抗氧化酶活性等生长及生理指标,研究盐碱胁迫对10份藜麦(Q1~Q10)种质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碱胁迫程度加剧,幼苗的株高、根长较对照有少量增高,Q1的150 mmol·L-1和300 mmol·L-1处理较CK增高3 cm,而鲜质量相较CK有明显的下降趋势,在300 mmol·L-1至150 mmol·L-1减少0.19 g;叶片叶绿素含量中的Q6由CK的2.7 mg·g-1在150 mmol·L-1时上升至4 mg·g-1,在300 mmol·L-1时下降至2 mg·g-1;Q1的可溶性糖由CK的30.8 mg·g  相似文献   

14.
In order to study the potential of interseeded hairy vetch as a living mulch to control weeds in corn, a field study was conducted at the Agricultural Research Farm, Razi University, Kermanshah, Iran.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a split-split plot arrangement with four replications. The main plots were two weed treatments (weedy and weed-free for all of the growing season), the subplots were two hairy vetch planting dates (simultaneous with corn planting and 10 days after corn emergence), and the sub-subplots were three hairy vetch planting rates (0, 25, and 50 kg ha−1).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weedy condition for all of the growing season reduced corn plant traits, including the seed yield, number of ears per plant, number of seeds per ear, 100-seed weight, height, Leaf Area Index, and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as compared to the weed-free condition for the entire growing season. The hairy vetch dry weight also was reduced by the full-season weedy condition. The traits under study were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hairy vetch planting times, but increasing the hairy vetch planting rate from 0 to 50 kg ha−1 improved the corn yield, number of seeds per ear, 100-seed weight, height, Leaf Area Index, and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However, the number of ears per plant was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and the weed dry weight was reduced by half. Overall, from the standpoint of corn seed production, an interseeding amount of 25 kg ha−1 of hairy vetch is recommended;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legume forage yield, an interseeding amount of 50 kg ha−1 of hairy vetch is more beneficial.  相似文献   

15.
为获得欧李(Cerasus humilis)根系优良内生促生菌,以欧李根系为研究材料,采用组织匀浆法分离纯化可培养内生细菌,测定其固氮、解磷、溶磷、合成植物生长素IAA(吲哚乙酸)和耐盐碱特性,并通过16S rR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显示:分离的7株菌均表现出一定的促生潜力,菌株固氮酶活性在50.64~...  相似文献   

16.
碱化土壤紫花苜蓿不同种植方法与生长关系的研究初探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土默川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碱化土壤和碱土 ,使得该地区农牧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本文研究了不同种植方法 ,不同播期下苜蓿在碱土上的生长状况 ,从而得出了以下结果 :在试验区通过对苜蓿不同种植方式 ,可得出苜蓿以开沟播种覆土盖地膜最佳 ,开沟播种不覆土镇压次之 ,开沟播种覆土镇压产量最低。通过苜蓿不同播期的试验 ,当年以 6月 1 7日播种的产草量最高 ,可得出苜蓿在当年 5月 1 9日次之 ,7月 1日最低。  相似文献   

17.
利用共聚法将保水剂和尿素共聚制成一种凝胶基保水缓释尿素肥料,并用热分析法、土壤培养及紫外老化法,结合红外光谱及电子显微镜、吸水倍率考察凝胶基保水缓释尿素的稳定性。热分析结果表明,保水缓释尿素的热稳定性与其材料合成中尿素/保水剂比有关,其配比为0.54∶1和0.44∶1时热稳定较佳。吸水倍率测试表明,保水缓释尿素在土壤培养中释放尿素后,保水剂仍保持吸水、保水特性。红外光谱和电镜观察解析表明,凝胶基保水缓释尿素既释放尿素,又交换吸附了土壤养分和盐分。紫外老化实验结果反映出保水缓释尿素形态及颜色发生了变化,但红外光谱解析表明其保水材料化学结构未改变,仍保有吸水保水和养分缓释的功能。因此,实验合成的凝胶基保水缓释尿素是具有一定稳定性的吸水保水功能的缓/控释肥料,其尿素/保水剂比为0.54∶1和0.44∶1较合理。  相似文献   

18.
莴笋根部促生菌筛选与促生特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获得莴笋(Lactuca sativa)根部优良促生菌株,为后续研制微生物接种剂(菌肥)提供优良菌种,以莴笋根系为对象,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筛选莴笋根系溶解有机溶磷、无机溶磷细菌和固氮细菌,测定其溶磷能力、固氮能力、分泌植物生长激素能力以及对植物病原菌的拮抗能力;对性能优良的菌株进行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研究表明:莴笋根部分离到25株溶磷菌株,其溶解无机磷能力为60.83~290.66μg·mL~(-1)(菌株PGBA2溶磷量最高,为290.66μg·mL~(-1)),溶解有机磷的能力普遍较低,为8.12~71.87μg·mL~(-1);分离出固氮菌株20株,固氮酶活性为8.37~371.54 nmol·h~(-1)·mL~(-1)(GNB6固氮酶活性最强,为371.54 nmol·h~(-1)·mL~(-1));分离筛选分泌植物生长激素(IAA)菌株14株,分泌量为0.78~5.29μg·mL~(-1)(MGBD1分泌IAA的能力最强,为5.29μg·mL~(-1));菌株MGNB4、MGBC3、PGBA2对黄瓜枯萎病(Fusarium oxysporum)有抑菌作用,抑菌率达到50%以上。对9株优良PGPR菌株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MGBC2、MGBC3、PGBA2为醋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calcoaceticus),菌株MGNB3、MGNB4为华夏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uaxiensis),菌株MGBD1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brassicacearum),菌株GND5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GNA6为气泡微细菌(Microbacterium aerolatum),菌株GNB6为放射型根瘤菌(Rhizobium radiobacter)。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油菜播种质量,探索最佳螺旋窝眼轮式排种器工作参数组合,运用EDEM技术对不同排种轮转速、窝眼轮型孔圆角直径、窝眼轮型孔排列螺旋升角进行仿真分析,确定了排种轮转速、窝眼轮型孔圆角直径及窝眼轮型孔排列螺旋升角与排种性能的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排种器转速30 r·min~(-1)、窝眼轮型孔圆角直径3mm、螺旋升角59.31°时,合格指数在93.7%以上,漏播指数为1.3%,重播指数为5%;随转速的增加,合格指数呈线性下降趋势,漏播指数、重播指数、变异系数均一定程度有所上升。经方差分析,得综合指数影响显著性顺序依次为排种轮转速、窝眼轮型孔圆角直径大小及窝眼轮型孔排列螺旋升角。仿真与田间试验拟合度高,表明采用离散元法分析油菜播种作业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党参种子的离散元仿真参数标定与试验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设计及优化党参机械化播种设备,提供基础仿真参数,本文对甘肃省种植的两种党参种子(渭党1号和甘党2号)通过试验法确定其基本物理参数(形状尺寸、质量密度、体积密度、千粒重、含水率)和接触力学参数(恢复系数、静摩擦系数);通过斜面滚动试验结合EDEM仿真,预测党参种子与ABS塑料板间的滚动摩擦系数;通过调整党参种子模型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