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同期排卵技术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应用,近年来,这种技术开始步入国内奶牛养殖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这种技术越来越成熟,逐渐替代了同期发情在实践中的应用,得到了广大奶牛养殖业人士的认可。同期排卵技术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4.
[目的]新疆褐牛是新疆北疆牧区养牛业主导品种,夏季放牧区新疆褐牛人工授精集中冷配点模式的广泛推广,对新疆褐牛选育提高和新品系培育起到了积极作用,为探索新疆褐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最佳处理方法。[方法]试验选用2胎以上45头牛,分3组,A组,PG+PG法;B组,PG法;C组,CIDR+PG法,比较3种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效果,同时选用2胎以上20头牛,分2组,D组,GnRH+PG+GnRH+AI法;E组,CIDR+GnRH+PG+GnRH+AI法,比较2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方法效果。[结果]结果表明,3种不同同期发情处理方法母牛集中在12~24 h内发情,其中12~24 h内A组和C组处理方法母牛发情率极显著高于B组处理方法(P<0.01),C组比A组高出32.3%,B组和C组母牛总发情率差异不显著(P>0.05),A、B、C 3组总发情率分别达到86.7%,40.0%,93.3%;发情母牛经人工授精配种后,情期受胎率3组差异不显著(P>0.05)。2种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方法中,E组发情牛排卵率显著高于D组,D组和E组总受胎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相似文献
5.
黑白花奶牛体温变化与发情及排卵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30头健康、发情正常的青年母牛,对情期中的体温变化规律作了初步的研究:牛体温不受牛舍内环境温度的影响而保持相对恒定,比较发情时与发情前2天及发情后2天的体温,发现牛体温在发情时升高0.53±0.29℃和0.48±0.29℃;结合直肠检查,摸索排卵时体温变化,发现排卵时体温突然下降0.22±0.13℃。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可以将牛体温变化作为一种辅助手段,鉴定发情、推测排卵时间,为人工授精及其它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在青年奶牛中的应用。选择1046头澳大利亚进口荷斯坦青年奶牛,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自然发情人工授精配种(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前列腺素F2α(PGF2α)诱导母牛发情或按照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程序(Ovsynch或Ovsynch+CIDR法)处理母牛后人工授精配种(试验组),统计同期发情率、不返情率、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和21d妊娠率等繁殖指标。结果表明,试验组青年奶牛人工授精后不返情率和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21d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3.1%和35.3%,P<0.05)。试验组中,1次PG法、间隔7d2次PG法和间隔11d2次PG法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76.1%、81.7%和84.6%,差异均不显著(P>0.05);同期排卵-定时输精组中,Ovsynch法(GPG)和Ovsynch+CIDR法(GPG+CIDR)的不返情率、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和21d妊娠率间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输精人员可显著影响青年奶牛的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P<0.05),而不同公牛常规冷冻精液对青年奶牛第一次人工授精妊娠率无显著影响(P>0.05)。同期发情及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使青年奶牛集中发情,提高参配率,从而提高21d妊娠率,有效加快青年奶牛人工授精效率,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7.
牛的发情控制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利用孕酮人为制作黄体期;二是利用前列腺素人为缩短黄体期。以上方法虽然有效,但对于定时人工授精的牛群,由于处置后发情表现在1-5日内比较散乱,影响了群体的受胎率。为了解决上述难题,目前受人瞩目的方法是:首先使用促性腺素与前列腺素,以控制卵泡发育波,促使首席卵泡成熟,然后再利用促性腺素诱发排卵,达成群体发情排卵的一致性。一般在第二次使用促性腺素后24-32小时即达到群体的同期化排卵,而最佳人工授精时间是第二次使用促性腺素后12-20小时。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人工授精,即使无发情表现,也能获得较高的受胎率。这种方法另一个优点是可以定时对群体全部进行人工授精,而不用考虑其发情表现。主要探讨排卵同期化的具体办法、影响定时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因素以及这种方法在繁育管理方面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8.
发情鉴定是奶牛养殖的重要环节,鉴定效率低会降低繁殖效率、拉长胎产奶时间,影响养殖经济效益。在直肠检查、尾根涂蜡、计步器等多种发情鉴定方法中,计步器因较高的检测效率和可自动鉴定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但活动量监测研究结果差异很大,监测设备佩戴部位不同也会影响检测结果。母牛发情是躯体内外刺激的综合反应,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综合结果,因躯体各部位与繁殖系统的相关性不同,各部位运动习惯也有差异,导致耳部、颈部、腿部、尾部等发情时活动量差异,并影响发情鉴定结果。本文综述了奶牛发情的生理特征、阴道表现及行为规律,指出系统研究奶牛躯体各部位活动量变化规律,对提升发情鉴定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家畜的发情控制是利用人工处理的方法使不发情母畜在特定时间范围内发情排卵的技术,称为发情控制技术,而同期发情技术正是发情控制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对于我们畜牧工作者来说,掌握好牛的同期发情技术对牛场的生产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下面笔者从奶牛发情的意义、方法两方面进行简要分析。1概念同期发情就是利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发情周期的进程,使之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发情。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的目的是比较2种不同孕激素处理方法对产后哺乳肉用母牛同期排卵和定时人工授精妊娠率的影响。试验牛共计424头,来自3个牛场,分别为208、122和92头。试验牛群按年龄、体况和产后时间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MGA select处理组(n=213)饲喂醋酸美仑孕酮(MGA)0.5 mg/d.头,共饲喂14 d,同时饲喂载体8 d,在停止饲喂MGA后12d,即试验开始的第26 d肌注GnRH 100μg,注射GnRH 7 d后即试验第33 d肌注PG 25mg。7-11 Synch处理组(n=209):饲喂载体15 d后再饲喂MGA 7 d,在试验开始的第22 d(即饲喂MGA第7 d)注射PG,第26 d注射GnRH,第33 d时再注射1次PG。7-11 Synch和MGA Select 2个处理组的人工授精时间固定在第33 d注射完PG后的60或72 h内,所有试验牛人工授精时同时肌注GnRH 100μg。不同试验牛场的试验牛群年龄(7-11 Synch组5.5±0.2,MGA Select组5.5±0.2,P=0.90)、体况评分(7-11 Synch组5.7±0.1,MGA Select组5.6±0.1,P=0.64)和产后时间(7-11 Synch组41.1±1.1,MGA Se-lect组42.1±1.1,P=0.93)没有明显差异。为了确定处理前发情周期,分别在饲喂MGA或载体前8 d和1 d采集血样测孕酮浓度,孕酮浓度≥1 ng/ml的牛占7-11 Synch组总数的28%(59/209),MGA Select组为25%(54/213)(P=0.5),而第33 d注射PG后血清中孕酮浓度≥1 ng/ml的牛占7-11 Synch处理组试验牛总数的88%(184/209),MGA Select为83%(177/213)(P=0.15)。试验结果表明,2种孕激素处理组之间定时人工授精的妊娠率无差异(7-11 Synch组61%,,MGASelect组67%,P=0.25),配种季节结束时2个试验组之间妊娠率也无差异(7-11 Synch组95%,MGA Select组96%,P=0.77)。上述试验结果说明,2种不同孕激素处理方法的定时人工授精妊娠率相似,都可作为肉牛生产者肉用奶牛人工授精同期处理的方法,而无需观察其发情周期。 相似文献
11.
选取30头健康黑白花奶牛,在发情期不同时间测定宫颈粘液过氧化物酶(CMPx)的活性及电导率(CMEC),以探讨CMPx、CMEC与发情及排卵的关系。结果表明,CMPx在卵泡成熟期明显下降,与卵泡初期及排卵初期的酶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而CMEC在卵泡初期、卵泡成熟期及排卵初期变化不显著(P>0.05)。本研究提示,CMPx在奶牛发情期有特定的变化规律,可以作为预告排卵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进一步促进人工授精技术广泛应用以及提高胚胎移植效率,为酒泉本地胚胎移植选择高效的同期发情方法。[方法]本试验分别采用PRID+PGF2α法和PGF2α+PGF2α法对胚胎移植受体牛做同期友情处理。[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处理受体牛,其同期发情率和移植妊娠率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但是用PRID+PGF2α法处理受体牛同期发情率和移植妊娠率均高于PGF2α+PGF2α法。[结论]在奶牛养殖及生产上,在考虑移植成本和生产效益的情况下,在农区大面积对牛只进行同期发情技术处理,应优选PGF2α+PGF2α法处理受体牛。 相似文献
13.
不同处理方法对水牛同期发情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筛选一套高效且适宜于生产推广的水牛同期发情处理方案。[方法]借助便携式兽用B超观察,用PGc一次注射法、PMSG+PGc法和GnRH+PGc+GnRH法对水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发情率和排卵率分别为58.33%、84.21%、83.90%和54.17%、50.00%、75.42%,平均发情率为77.94%,平均排卵率为65.69%,GnRH法处理水牛同期发情获得较高的排卵率。黄体影响同期发情处理效果,对PGc、PMSG影响较大,对GnRH处理影响较小。[结论]GnRH法处理结束48h内有72.88%(86/118)的受体排卵,排卵时间高度集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不同季节绒山羊同期发情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季节绒山羊同期发情处理效果,为绒山羊胚胎移植和绒山羊养殖采用新繁殖技术实现集约化、工厂化生产管理提供配套技术。在2007~2008两年期间的四个季节,利用孕激素阴道栓(CIDR)+孕马血清(PMSG)方法,对766只绒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48 h内有730只羊发情,发情羊第7 d在进行绒山羊胚胎移植时观察卵巢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结果表明:春、夏、秋、冬季绒山羊的同期发情率分别为94.08%、90.59%、97.54%、92.68%,平均为95.30%。经X2检验,秋季与夏季绒山羊的同期发情率(P<0.01)存在显著差异,其它季节绒山羊的同期发情率(P>0.05)差异不大。春、夏、秋、冬季发情绒山羊的排卵率分别为92.31%、90.91%、95.20%、91.23%,平均为93.56%。经X2检验,四个季节发情绒山羊的排卵率(P>0.05)没多大差异。试验结果表明在四个季节对绒山羊采用的CIDR+ PMSG同期发情处理方法可行,发情率和排卵率均在90%以上,效果好且稳定。季节虽然对绒山羊同期发情率有一定影响,但对发情绒山羊排卵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选用35头处于干奶期40d、泌乳期相近和上胎平均日产奶量20kg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7组,即:对照组,基础日粮(不加硒);试验组1、2、3添加亚硒酸钠,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硒7.5mg/d、15mg/d和22.5mg/d;试验组4、5、6添加赛乐硒,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硒7.5mg/d、15mg/d和22.5mg/d,研究赛乐硒和无机硒对奶牛发情周期生殖激素分泌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赛乐硒较无机硒显著提高了发情周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雌二醇和孕酮含量,显著提高了受配率和受胎率,缩短了胎衣排出周期,促进母牛正常发情.适宜补硒量为15 mg/d. 相似文献
16.
LIU Qiang HUANG Ying-xiang WANG Cong DONG Sheng College of Animal Science Veterinary Medicine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Shanxi Province China Karl Dawson Worldwide Research Alltech INC. Nicholasville KY MIAO Chao-hua GAO Deng-hong Beijing Alltech Biological Products Co. Ltd China 《家畜生态》2007,(5)
选用35头处于干奶期40d、泌乳期相近和上胎平均日产奶量20kg的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7组,即:对照组,基础日粮(不加硒);试验组1、2、3添加亚硒酸钠,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硒7.5mg/d、15mg/d和22.5mg/d;试验组4、5、6添加赛乐硒,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硒7.5mg/d、15mg/d和22.5mg/d,研究赛乐硒和无机硒对奶牛发情周期生殖激素分泌和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赛乐硒较无机硒显著提高了发情周期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卵泡素、促黄体素、雌二醇和孕酮含量,显著提高了受配率和受胎率,缩短了胎衣排出周期,促进母牛正常发情。适宜补硒量为15 mg/d。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奶牛受胎率本试验针对人胎盘组织液提高受胎率,[方法]同时做了两批同期发情,分别为A组和B组,A组没有使用人胎盘组织液,B组使用了胎盘组织液,奶牛发情后,进行人工授精,40天后用B超进行孕检,从试验结果看到注射胎盘组织液的A组受胎率明显高于没有注射的B组。[结论]证明人胎盘组织液对提高奶牛发情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探讨同期发情技术在规模化奶牛场中的应用方案。方法 分别采用3 种不同处理方法对产后80 天奶牛进行同期发情处理,试验结束后比较不同处理方法对奶牛发情率和受胎率的影响。结果 试验A组、B组和C组的发情率分别为72.50%、80.00%和87.50%;受胎率分别为62.07%、65.63%和68.57%,其中试验C组的发情率显著高于另外两组(P<0.05)。结论 同情发情技术的推广可以大大提升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且在本试验条件下,试验C组的同期发情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选择不同品种牛,利用同期发情和自然发情后作为受体牛,进行日本和牛冻胚移植研究。[方法]选择奶牛20头和南德温杂种肉牛41头作为受体牛,利用CIDR+PG做人工同期发情处理,发情后的受体牛移植和牛冻胚。统计分析受体牛的同期发情率和移植后的妊娠率。[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奶牛和南德温杂种肉牛的受体牛同期发情率分别为90.00%和85.36%,差异显著(P<0.05);在同一牛场场使用不同品种受体牛进行冻胚移植试验结果表明,15头奶牛和27头南德温杂种肉牛受体牛妊娠率分别为46.67%和48.14%,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只要符合胚胎移植受体牛要求,奶牛和南德温杂种肉牛均可作为和牛胚胎移植受体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建立适合于奶山羊同期发情的技术方案。[方法] 本试验通过不同孕酮栓与激素类别、不同处理方案、不同季节和不同胎次对奶山羊同期发情效果进行探讨。[结果] 使用“第0d,14:00放置PRID;第9 d,14:00肌内注射PMSG 330 IU;第11d,14:00撤栓,同时肌内注射PG 0.2 mg;第12d,20:00试情”的同期发情处理程序,在奶山羊自然发情旺季(10月至次年2月)对一胎和二胎母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情率可达81%以上,且成本相对较低。[结论] 通过该方案对内蒙古地区奶山羊规模化养殖场开展同期发情,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可获得较高的发情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