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不同培养时间对‘保罗兰’睡莲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为睡莲杂交育种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离体萌发情况。【结果】20和40 mg/L的硼酸(H_3BO_3)处理均能促进花粉萌发,适宜浓度的蔗糖和低浓度的Ca~(2+)处理能显著提高花粉的萌发率;睡莲花粉在培养的4 h之内,花粉萌发率上升较快,4~6 h萌发率趋于稳定。花粉管生长在前2 h生长较快,2~6 h生长趋于稳定。【结论】10%蔗糖+20 mg/L或40 mg/L H_3BO_3+20 mg/L氯化钙(CaCl_2)是‘保罗兰’睡莲花粉最适萌发培养基组分,最佳镜检时间为4 h。  相似文献   

2.
运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方法,对牛角瓜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内硼酸、硝酸钙、蔗糖、硫酸镁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但浓度过高或过低时,则有抑制作用;钾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影响不显著;蔗糖和硝酸钙对牛角瓜花粉萌发有显著影响,蔗糖和硫酸镁对牛角瓜花粉管生长有显著影响;牛角瓜最适花粉液体培养基为:15%蔗糖+350mg/L Ca(NO_3)2·4H_2O+60 mg/L H_3BO_3+150 mg/L MgSO_4·7H_2O;在30~35℃温度条件下,牛角瓜花粉块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培养基组分对微型月季Unconditional Love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旨在为微型月季花粉活力检测和杂交育种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基内添加蔗糖、硼酸、硝酸钙、硫酸锌、硫酸镁和硝酸钾,均能促进微型月季Unconditional Love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在一定范围内,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长度均随培养基组分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添加量时,则出现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比较了蔗糖、硼酸和硝酸钙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合微型月季花粉萌发的蔗糖、硼酸和硝酸钙3种组分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150 g/L+H_3BO_3125 mg/L+Ca(NO_3)_2·4H_2O 100 mg/L。  相似文献   

4.
月季花粉离体萌发液体培养基组分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月季品种‘Sorbet fruite'的花粉为材料,通过单因子试验比较了液体培养基中蔗糖及B、Ca、Mg、K对月季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以此为基础利用L_(25)(5~6)的正交试验,比较了蔗糖、Ca(NO_3)_2·4H_2O、H_3BO_3对月季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Ca(NO_3)_2·4 H_2O和蔗糖×H_3BO_3的交互作用对‘Sorbet fruite'花粉萌发有极显著影响。适宜培养液为蔗糖20%+H_3BO_3(50~100)mg/L+Ca(NO_3)_2·4 H_2O(100~200)mg/L。在适宜的培养液中加入30%的PEG-4000,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均有极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刺槐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及其贮藏特性,为刺槐生产及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刺槐花粉为试材,使用培养基萌发试验法测定其生活力,并研究不同浓度Ca2+、不同贮藏条件及时间对刺槐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刺槐花粉在琼脂8.0 g/L+蔗糖20.0 mg/L+硼酸2.0 mg/L的培养基中萌发率高达30.25%;适当浓度的Ca2+能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当Ca2+浓度为1.6×10-4mg/L时,花粉萌发率高达40.25%,花粉管伸长最快;适宜刺槐花粉贮藏的条件依次为-80℃、4℃、-23℃和常温;花粉在-80℃贮藏32d后,萌发率仍达15.30%。【结论】适合刺槐花粉萌发的培养基为:琼脂8.0 g/L+蔗糖20.0 mg/L+硼酸2.0 mg/L;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外源钙能促进刺槐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于超低温真空冷冻条件下贮藏的刺槐花粉保持活力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6.
以澳洲石斛(Dendrobium kingianum)新鲜花粉为试验材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比较蔗糖、H_3BO_3、CaCl_2对澳洲石斛花粉萌发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适合澳洲石斛花粉离体萌发的液体培养基配比,为澳洲石斛花粉离体培养及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单因素试验中,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的蔗糖、H_3BO_3、CaCl_2,对澳洲石斛花粉萌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超过一定浓度则起抑制作用;正交试验中,蔗糖、H_3BO_3和CaCl_2对澳洲石斛花粉萌发的影响都极显著,适宜的花粉离体萌发培养液为10 g/L蔗糖+40 mg/L H_3BO_3+30 mg/L CaCl_2,花粉萌发率为37.02%。  相似文献   

7.
阿月浑子花粉萌发及贮藏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阿月浑子花粉为试材,通过离体培养研究蔗糖、温度、硼酸及贮藏条件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以15%蔗糖,100 mg/L硼酸,25℃最适宜;该培养条件下花粉的萌发率及花粉管生长均达最大值,分别为90.2%和633μm;适宜的花粉贮藏条件依次为:-18℃冷冻,4℃冷藏和18℃室温保存。此研究可为阿月浑子生产上的花粉贮藏和人工授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花粉管的正常萌发和生长是高等开花植物完成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探索适于烟草花粉管离体生长的培养基体系,对增强花粉萌发的活力和质量至关重要。【方法】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蔗糖、硼酸(H_3BO_3)、钙离子(CaCl_2·2H_2O)和γ-氨基丁酸(GABA)对4种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 cv. K326、N. alata、N. repanda和N. stocktonii)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4种烟草花粉生长的最适蔗糖质量分数均为10%,最适花粉管生长的硼酸质量浓度都为0.1 g/L,最适合N. tabacum L. cv. K326和N. alata花粉管生长的Ca~(2+)质量浓度为0.02 g/L,2.0 g/L的Ca~(2+)最适合N. repanda和N. stocktonii的花粉管生长,而GABA对花粉管长度的变化没有明显影响。【结论】烟草花粉离体生长依赖于外源提供适宜质量分数的蔗糖、硼酸和Ca~(2+),烟草种间花粉管离体生长最适Ca~(2+)质量浓度存在差异,花粉管离体生长对不同质量浓度GABA响应较低。  相似文献   

9.
硼酸与蔗糖对三角梅花粉生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三角梅花粉为研究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硼酸和蔗糖对三角梅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当浓度的硼酸和蔗糖,有利于三角梅花粉的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蔗糖浓度以20 g/L,硼酸浓度以15 mg/L最适宜.适合三角梅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的固体培养基是20 g/L蔗糖、15 mg/L硼酸、2 g/L琼脂.  相似文献   

10.
【目的】开展思茅松花粉活力研究,为思茅松杂交育种提供技术保障。【方法】以思茅松花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蔗糖、硼酸和氯化钙单因子及正交试验对思茅松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培养基内蔗糖、硼酸和氯化钙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对花粉萌发及花粉管生长起促进作用,花粉生活力测定最适蔗糖、硼酸和氯化钙用量分别为10%、100 mg/L和100 mg/L;正交试验中蔗糖对思茅松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有显著影响,最佳配方组合为10%蔗糖+30 mg/L硼酸+100 mg/L氯化钙。【结论】获得了适宜思茅松花粉活力检测的离体培养基。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青钱柳人工林花粉的散粉特性和花粉活力测定,探讨花粉特性对种子饱满度的影响。以安徽红琊山林场9年生青钱柳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连续两年 (2017—2018) 于两个开花阶段监测林分的花粉密度和花粉活力的动态变化及花粉的传粉距离;比较了两种交配类型 (雌先型PG、雄先型PA) 植株的花粉活力和种子饱满度差异。结果表明,在两个开花阶段,花粉密度和花粉活力均呈现出相似的动态变化趋势,散粉高峰期的花粉密度约为200 ~ 300 粒·cm-2,花粉活力为20% ~ 30%;花粉密度和花粉活力年度间呈现出显著差异 (P < 0.05),而同一年度两种交配类型间差异不显著;青钱柳花粉在各个方向的传粉距离仅达离林分75 m处。种子饱满度较低,仅为16.8% ~ 23.4%;年度间种子饱满度差异显著,而同一年度两种交配类型间差异不显著;种子饱满度与花粉活力的表现一致。由此推测,青钱柳种子饱满度主要受到花粉活力的影响,花期气温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花粉活力,但同源多倍体可能是影响花粉活力的主要原因。青钱柳人工林种子饱满度低的主要原因是雌雄异型异熟的交配系统导致的低花粉密度、花粉传播距离短以及低花粉活力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种源和不同无性系华山松花粉形态的区别,以及不同贮藏条件下花粉生活力的差异。【方法】以6个种源18个无性系的华山松花粉为试材,对其花粉全长、体长、体高及气囊的长、宽、高等形态指标进行测量与分析,同时利用染色法对室温及4,-20℃下贮藏0,10,20,30和90 d的华山松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花粉形态大小在不同种源和无性系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对于不同种源,花粉全长、体高、体长均以楚雄紫溪山种源最高,昆明宜良种源最低;气囊长、宽、高均以大理巍山种源最高,保山腾冲种源最低。对于不同无性系,花粉全长以楚雄紫溪山93号无性系最大((63.09±10.95)μm);花粉体高以昆明宜良96号无性系最大((45.06±7.06)μm);花粉体长以楚雄紫溪山74号无性系最大((49.73±8.98)μm);花粉气囊的长度以大理巍山46号无性系最大((50.34±7.34)μm),气囊的宽度、高度均以大理巍山50号无性系最大((26.02±4.93)和(30.07±5.13)μm)。不同种源间,以楚雄紫溪山种源花粉形态各指标的平均变异系数最大(17.32%),昆明宜良的变异系数最小(14.65%);在花粉各形态指标中,以气囊高变异系数最大(19.15%),花粉全长变异系数最小(13.70%)。当贮藏时间为0 d时,不同种源和无性系华山松鲜花粉生活力均保持在90%以上,贮藏温度为-20℃时花粉能保持较高的生活力,贮藏90 d时花粉活力明显低于贮藏10 d时,但仍均保持在50%以上。【结论】种源及无性系的不同对华山松花粉的形态变异存在一定程度影响;-20℃为华山松花粉最适贮藏温度,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增加而下降,但其耐贮藏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S-a, S-b and S-c are three loci for F1 pollen sterility in cultivated rice (Oryza sativa L.). Taichung 65 (T65) is all Sj/Sj at these three loci, while its F1 pollen sterile near-isogenic lines, TISL2 (S-b), TISL4 (S-a) and TISL5 (S-c) is Sj/Sj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sterility locus. Using SSR molecular marker to detect the segregation of the allele Si and Sj in pollen calli population induced from different hybrid F1, which have different pollen sterility locus, showed that the segregation of allele Si and Sj was distorted. The distorted direction of pollen calli population in vitro was not the same as F2 population in vivo. The quantities of pollen callus carrying Sj were much more than that of carrying Siat S-a and S-c locus, the ratio of Si and Sj were 1:4.81 and 1:1.96 respectively. But the opposite tendency was observed at S-b locus, the ratio of Si and Sj being 1:0.35. At the same time, all these results were undisturbed by either culture medium or culture period.  相似文献   

14.
贝母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与发展潜力的球根花卉。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碘-碘化钾(I2-KI)染色法对10个品种(种)观赏贝母的新鲜花粉的生活力进行测定,同时采用离体培养法对各品种花粉的萌发率进行测定。综合2种测定方法发现,伊贝母的花粉活力最高,托里贝母、花格贝母和大白花贝母花粉活力相对较高;在离体培养时,培养基为1g/L硼酸+150g/L蔗糖时,花粉萌发率最高;-20℃干燥环境有利于花粉的贮藏。  相似文献   

15.
内源激素对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自交花粉萌发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花粉萌发生长与内源激素的关系,为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自交低稔性机理研究开拓新思路。【方法】以同源四倍体及其原二倍体黑皮冬瓜为试材,对自交花粉在雌蕊上的萌发与生长情况及花粉与雌蕊中内源激素含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自交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率低,花粉管在花柱中生长缓慢,且花粉管在生长过程中易出现粗细不均匀、结节、先端膨大、双花粉管及扭曲、折叠等现象。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花粉和雌蕊中促进花粉萌发生长的内源激素玉米素核苷(ZR)和异戊烯基腺苷(IPA)含量极显著低于二倍体(P0.01),吲哚乙酸(IAA)含量略低于二倍体(P0.05),雌蕊中的赤霉素(GA_3)含量显著低于二倍体(P0.05),花粉中的GA3含量略低于二倍体(P0.05),而抑制生长类激素脱落酸(ABA)含量显著高于二倍体(P0.05),w(IAA+GA_3+ZR+IPA)∶w(ABA)极显著低于二倍体(P0.01)。【结论】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花粉和雌蕊中内源激素调控了花粉萌发生长,导致花粉管出现异常现象,是引起同源四倍体黑皮冬瓜自交低稔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西伯利亚杏(Armeniaca sibirica(L.)Lam)花表型性状、花粉特性、雌蕊发育程度的变异特点和规律。【方法】以从13个种源地共筛选出的256份种质资源为材料,对西伯利亚杏的花数量性状(花长、花冠径、花瓣长、花瓣宽、雄蕊个数、雄蕊长、雌蕊长、花粉量、花粉活力)和质量性状(花瓣颜色、花萼颜色、花瓣形状、花瓣状态、花瓣类别)以及雌蕊发育程度进行调查,了解花数量性状变异规律,并对花表型性状与花粉特性以及雌蕊发育程度与坐果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西伯利亚杏花数量性状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值为19.77%,其中花粉量的变异系数最大(41.41%),雄蕊个数的变异系数最小(10.26%)。花长、花冠径、花瓣长、花瓣宽、雄蕊长、雌蕊长、花粉量及花粉活力均服从正态分布,雄蕊个数不完全符合正态分布。78.57%的样本花粉量12 290.00~40 101.00粒/朵,42.86%的样本花粉活力大于50%。西伯利亚杏的雌蕊败育率极低,具有巨大的丰产潜力,86.4%的西伯利亚杏完全花比例高于50%,随着完全花比例的增加,坐果率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完全花比例与花长、花冠径、花瓣长、花瓣宽、雌蕊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方位上表现为中南东西北,在层次上表现为中上下。西伯利亚杏花主要性状描述特征为:花瓣白色或浅粉红色;花瓣圆形或卵圆形;花萼红褐色或紫红色,极少数为绿色;花瓣状态平;花单瓣,鲜有重瓣。【结论】西伯利亚杏种质资源花数量性状变异程度高,存在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小黄花菜开花特性和繁育系统对有性繁殖过程的影响,通过对小黄花菜不同储藏条件下的花粉活力变化和柱头可授性的测定、人工授粉试验以及计算花粉-胚珠比(P/O)和杂交指数(OCI),研究小黄花菜开花特性和繁育系统类型。结果表明:1)小黄花菜单花期长达20.5~21.5 h,群体花期60 d左右。2)随着花粉储藏时间的延长,花粉活力呈现降低的趋势;相同储藏时间和温度下,花粉活力在干燥条件下比非干燥条件下高;最佳储藏条件为-80 ℃干燥储藏。3)小黄花菜柱头可授性呈现开花后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开花3 h后可授性达到最高。4)小黄花菜的繁育系统类型为兼性异交型,部分自交亲和,异交需要传粉者。其P/O值为2 364.13±117.39,OCI值为4。本研究结果为小黄花菜加入萱草育种,培育早花且长花期的萱草新品种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红砂花粉形态特征及其种内花粉变异程度,为红砂孢粉学研究与种质资源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来自甘肃、宁夏、内蒙古并在试验地种植适应生长10余年的15个红砂种源花粉为材料,运用扫描电镜观测花粉性状指标;用Kolmogorov-Smirnow 方法对各指标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对不同指标数据处理后进行种源间比较,计算其变异系数,采用组间连接法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红砂花粉均以单粒形式存在,极轴长/赤道轴长为2.14(1.54~2.46),形状呈超长球形或长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具三沟,沟长长达两极,但不形成合沟;不同红砂种源的花粉形状和萌发沟数目相似。15个红砂种源的花粉大小为26.38(15.32~30.97) μm×12.37(10.06~14.50) μm,多为中型花粉粒;花粉萌发沟长为22.76(13.78~26.02) μm,萌发沟宽为0.39(0.14~1.66) μm,各种源萌发沟脊面形状宽窄不一,差异明显;萌发孔直径为0.21(0.16~0.27) μm,花粉外壁纹饰为细网孔纹饰,存在向极细网孔纹饰进化的趋势;不同红砂种源的花粉特征存在差异。各花粉特征指标的变异系数为4.39%~102.12%,种源整体变异程度较大,种源间存在遗传多样性。基于不同指标的聚类结果表明,各种源聚类距离远近与其花粉特征有关,其中花粉大小的影响较大;且甘肃酒泉瓜州(G-J-GZ)种源始终聚为一类,其花粉大小显著小于其他种源,属于较为原始的种质。【结论】不同种源红砂的花粉形状与萌发沟数具有遗传保守性,花粉特征具有遗传多样性,其中花粉大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红砂种源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欧李花粉粒萌发时间,观察花粉管的动态变化过程,从微观角度了解欧李的授粉受精特性。【方法】对欧李进行人工授粉,取授粉后1-10d的雌蕊,采用荧光显微镜技术观察花粉粒的萌发生长情况以及子房受精过程。【结果】欧李柱头开裂时间为11:00-13:00,有粘液分泌;授粉后2h,少量花粉粒在柱头上萌发;授粉后8h,花粉管初步形成且主要集中在花柱上部;授粉后24h,花粉管成束状形式进一步伸长;授粉后3d,子房中胚珠完成受精;授粉后5d,花粉管呈现断裂、不连续状态,并开始解体;授粉后8d,花粉管完全解体,柱头以及花柱中荧光现象消失。【结论】欧李柱头开裂时间主要集中于11:00-13:00;与同属植物相比,欧李花粉粒具有较强的萌发力,萌发速度较快。欧李花粉管生长速度较慢,花粉管从萌发到达花柱基部需40h;花粉管寿命较长,从萌发到完全失去活力可以保持8d。  相似文献   

20.
以紫玉兰花粉为材料,采用离体萌发法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紫玉兰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确定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条件,并用25/10℃、15/10℃、有水和无水4种条件交互处理观察紫玉兰单花的开花进程。研究表明:(1)紫玉兰花粉萌发的最佳培养基是3%蔗糖+0.003%~0.005%硼酸+0.02%氯化钙;(2)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达到最大值为6 h;(3)15/10℃处理的紫玉兰花瓣明显比25/10℃的大;(4)有水处理的紫玉兰花瓣比无水处理的花瓣干重大;(5)有水处理的表皮细胞排列整齐且比无水处理的表皮细胞大;(6)紫玉兰花药开裂散粉需在干燥环境下进行。本研究对延长花期、增大花瓣面积、提高其观赏价值以及杂交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