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研究菌草灵芝多糖肽(GL-PP)对肝癌细胞Huh7活性、迁移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GL-PP应用于肝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低(50μg/mL)、中(100μg/mL)、高(200μg/mL)3种不同浓度的GL-PP处理肝癌细胞Huh7,分别采用CCK8、Transwell方法、流式细胞仪分析不同浓度GL-PP对肝癌细胞Huh7活性、迁移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培养基添加GL-PP后肝癌细胞Huh7活力降低,且GL-PP添加浓度越高活力降低越多,但是差异均不显著(P0.05);GL-PP的浓度为100μg/mL时对肝癌细胞Huh7的迁移无明显影响,当浓度为200μg/mL时对肝癌细胞Huh7的迁移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低浓度(50μg/mL)和中浓度(100μg/mL)的GL-PP对肝癌细胞Huh7的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高浓度(200μg/mL)的GL-PP能够明显(P0.05)诱导肝癌细胞Huh7的凋亡。【结论】GL-PP对肝癌细胞Huh7细胞活性影响不显著,高浓度的GL-PP可抑制肝癌细胞Huh7的迁移,也可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虎杖对鱼类损伤肝细胞是否具有修复作用,分离建鲤肝细胞,设6个试验组:I组(空白对照组);II组(CCl4模型组);III组(800 μg/mL虎杖提取物对照组);IV组(造模前200、400、800 μg/mL虎杖提取物处理组);V组(造模后200、400、800 μg/mL虎杖提取物处理组);VI组(造模前、后200、400、800 μg/mL虎杖提取物处理组)。各组细胞经处理后继续培养12 h,收集肝细胞培养液,检测上清培养液中丙氨酸转氨酶(GPT)、天冬氨酸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酶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及肝细胞的存活率。结果表明:III组肝细胞培养液中GOT、GPT、LDH、SOD、MDA值及细胞存活率与I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说明800 μg/mL虎杖提取物没有细胞毒性,可用于后续试验;与II组相比,IV组中800 μg/mL虎杖提取物处理组的效果优于其他2个浓度组,可以极显著降低培养液中GOT值(P<0.01),显著降低培养液中GPT、LDH值(P<0.05),显著提高肝细胞的存活率(P<0.05),而MDA含量和S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I组相比,V组中400 μg/mL虎杖提取物效果优于其他2个浓度组,可以极显著降低培养液中GOT值(P<0.01),显著降低培养液中LDH值(P<0.05),显著提高肝细胞的存活率(P<0.05),但GPT值、MDA含量、SO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II组相比,VI组中800 μg/mL虎杖提取物效果优于其他2个浓度组,能极显著降低培养液中GOT、GPT、LDH在肝细胞中的释放(P<0.01),显著降低培养液中MDA含量(P<0.05),显著提高肝细胞的存活率(P<0.05)。综合以上结果,以VI组中800 μg/mL的虎杖提取物效果最好,能有效抑制CCl4所造成的肝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玉米赤霉烯酮(ZEA)对大鼠睾丸支持细胞凋亡蛋白释放的影响及乙酰半胱氨酸(NAC)的保护效应,用20μmol/L ZEA与100μmol/L NAC单独或联合处理睾丸支持细胞24 h,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凋亡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调控凋亡蛋白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ZEA染毒组的线粒体中Cyt C与AIF表达量显著下降,胞浆中Cyt C与AIF表达量显著上升。与单独染毒组相比,100μmol/L NAC与20μmol/L ZEA联合处理组睾丸支持细胞凋亡率,Bax、cleaved-Caspase-9和cleaved-Caspase-3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Bcl-2表达量极显著增高。结果表明,caspase依赖性和caspase非依赖性的线粒体途径均参与了ZEA致睾丸支持细胞凋亡的发生,NAC对ZEA诱导的睾丸支持细胞凋亡发生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了Aroclor 1254对小鼠2-细胞和8-细胞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小鼠2-细胞和8-细胞胚胎培养液中,分别添加质量浓度为0.05,0.25,1.25和6.25μg/mL的Aroclor 1254,并设Aro-clor 1254溶剂(乙醇)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不同质量浓度的Aroclor 1254对小鼠2-细胞和8-细胞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0.05μg/mL Aroclor 1254影响2-细胞胚胎的孵化(57.7%),与溶剂对照组(66.7%)差异显著(P<0.05);0.25μg/mL Aroclor 1254组,2-细胞胚胎的囊胚发育率(72.5%)及囊胚孵化率(23.2%)与溶剂对照组(84.2%,66.7%)差异极显著(P<0.01);1.25μg/mL Aroclor 1254组,2-细胞胚胎发育到8-细胞阶段的比率(32.1%)极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P<0.01);6.25μg/mL Aroclor 1254组,2-细胞胚胎发育到4-细胞和8-细胞阶段的比率(58.1%和29.6%)极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P<0.01)。0.05μg/mL Aroclor 1254对8-细胞胚胎发育无明显影响;但当质量浓度提高到0.25μg/mL时,Arolor 1254显著影响8-细胞胚胎的孵化(64.7%,P<0.05);1.25μg/mLAroclor 1254组,8-细胞胚胎囊胚发育率(68.6%)及孵化率(25.5%)极显著低于溶剂对照组(92.4%,75.7%)(P<0.01);6.25μg/mL Aroclor 1254组8-细胞胚胎不能继续发育。【结论】Aroclor 1254对小鼠胚胎体外发育存在明显的剂量-毒性关系,随着培养液中Aroclor 1254质量浓度的增加,对小鼠早期胚胎的发育毒性表现越早;胚龄越小,毒性敏感性越强。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利用昆虫细胞研究斑蝥素对鳞翅目昆虫的毒杀机理,采用细胞形态学观察法和DNA凝胶电泳法研究斑蝥素诱导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卵巢细胞系Sf9细胞凋亡的临界条件。结果表明:供试细胞凋亡率与斑蝥素处理剂量、时间呈现密切相关性;在较低剂量处理下,可观察到细胞凋亡。当斑蝥素质量浓度达到6.25μg/mL,处理细胞3 h或3.125μg/mL处理细胞12 h时,斑蝥素处理Sf9导致细胞出现明显畸形、形成凋亡小体等凋亡症状。DNA Ladder条件要求严格,在冰浴条件下,当斑蝥素处理质量浓度达到6.25μg/mL处理细胞24 h时,或者12.5μg/mL处理细胞12 h时,可观察到明显的DNA梯度条带。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黄曲霉毒素B_1(AFB_1)对奶山羊生产性能和血液指标的影响,选择20头健康泌乳崂山奶山羊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头,分别饲喂2种不同处理日粮,即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0μg·kg~(-1)纯AFB_1(干物质基础)(对照组和AFB_1组)。整个试验为期21 d,前7 d为预饲期,后14 d为正式期。AFB_1组奶山羊的产奶量和采食量显著降低(P0.05),乳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奶山羊摄入AFB_1后血液白细胞数量、血小板显著降低(P0.05),平均红细胞体积和平均血小板体积极显著降低(P0.01),而红细胞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血红蛋白含量显著增加(P0.05)。饲粮添加AFB_1奶山羊血清中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含量显著增加(P0.05),碱性磷酸酶含量显著降低(P0.05)。上述结果表明,50μg·kg~(-1) AFB_1能显著降低奶山羊的产奶量,导致血常规指标出现异常,对奶山羊肝脏功能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氧化应激在镉致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镉诱导大鼠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两步灌流法获得大鼠肝细胞,经过24 h培养,用醋酸镉处理细胞,或者Z-VAD-fmk、NAC和镉共同处理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内ROS水平和线粒体膜电位,分光光度法检测caspase-3活性、GSH和MDA含量。【结果】结果表明,肝细胞暴露于浓度为2.5、5、10 μmol•L-1的镉后,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凋亡率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呈剂量-效应关系;2.5和5 μmol•L-1镉组在1.5 h之前导致细胞内ROS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或P<0.01);镉暴露可使肝细胞Δψm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NAC能够显著减少镉引起的凋亡细胞数量和极显著降低凋亡率(P<0.01),可以显著降低单独镉暴露组ROS水平升高和阻止ΔΨm降低(P<0.05);细胞内GSH含量12 h时随镉剂量增高而降低,部分剂量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4 h时随剂量增高而升高,部分剂量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细胞内MDA含量随着镉浓度的增大而升高,10 μmol•L-1剂量组MDA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未见caspase-3活性升高,caspase抑制剂Z-VAD-fmk对镉致细胞凋亡无影响。【结论】醋酸镉致肝细胞凋亡与其引起ROS产生并导致氧化损伤的非caspase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黄芪多糖对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利用8 mmol/L的四氯化碳(CCl4)作用肝细胞4 h来构建鲤肝细胞体外损伤模型,用不同质量浓度(0.2、0.4和0.8 mg/mL)的黄芪多糖分别前处理、后处理和前后处理肝细胞,然后观察肝细胞形态,检测肝细胞活力,细胞上清中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肝细胞中细胞色素P450酶1A和3A(CYP1A和CYP3A)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黄芪多糖显著地抑制由CCl4损伤引起的肝细胞培养上清中GPT、GOT、LDH活性和MDA含量的升高,提高SOD活性及肝细胞的活力(P0.05或P0.01);同时,0.4和0.8 mg/mL黄芪多糖显著提高CYP1A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0.4 mg/mL黄芪多糖显著提高CYP3A mRNA的相对表达量(P0.05),形态学观察结果也显示黄芪多糖有效地抑制鲤肝细胞死亡。以上结果表明,黄芪多糖可有效保护鲤化学性肝细胞损伤,并对CYP1A和CYP3A的表达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橙皮苷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凋亡的阻抑效果及其分子作用机制,为其在促进奶牛乳腺器官生长发育和维持泌乳功能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000μmol/L H2O2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8 h构建细胞凋亡模型,再用120μg/mL橙皮苷处理24 h,然后采用CCK-8法测定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式细胞仪和DNA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Bcl-2、Bax和Caspase3基因表达水平,并以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Bax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CK)相比,H2O2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极显著下降(P<0.01,下同),发生凋亡的细胞比例极显著升高,且DNA片段呈梯状条带;橙皮苷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活性显著升高(P<0.05,下同),且细胞凋亡程度低,发生凋亡的细胞数目较少。与H2O2组相比,H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试验以猪空肠上皮细胞(IPEC-J2)为模型,探讨谷氨酰胺(Gln)对呕吐毒素(DON)诱导的IPEC-J2细胞凋亡和炎症的影响。[方法]通过MTT方法测定细胞活力来选择适宜的Gln浓度,以不添加Gln和DON的细胞为空白对照组,试验组分别为0.75 mmol·L~(-1) Gln组,2.0μg·mL~(-1) DON组和2.0μg·mL~(-1) DON+0.75 mmol·L~(-1) Gln组,处理24 h后测定各组细胞凋亡率、活性氧自由基(ROS)及细胞凋亡和炎症相关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ON处理24 h细胞凋亡比例和ROS含量(ROS荧光密度/细胞总数)显著升高(P0.01);与DON组相比,DON+Gln组显著降低细胞的凋亡比例和ROS含量(P0.01)。与对照组相比,DON组上调IPEC-J2细胞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环氧合酶2(COX-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炎症相关基因和Caspase-3及Caspase-8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与DON组相比,DON+Gln组下调IPEC-J2细胞IL-1β、COX-2、Caspase-3、Caspase-8、BAK和Bcl-2基因的表达水平。蛋白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ON组上调IPEC-J2细胞Caspase-3,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hospho-NF-κB)蛋白的表达,而添加Gln后(DON+Gln组)下调了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Gln通过清除DON诱导的IPEC-J2细胞中过量的ROS及调节炎症和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来缓解由DON引起的肠道上皮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评估藏红花素(crocin)对冻融牛精子获能参数、抗氧化及抗凋亡的影响。试验分对照组和藏红花素处理组(浓度分别为0.5、1、1.5和2 mmol/L),样本冻融处理后分别检测了获能参数、抗氧化相关基因及抗凋亡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显示:1)0.5 mmol/L处理组冻融牛精子质量较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与其他处理组相比差异显著;(2)0.5 mmol/L处理组冻融牛精子获能处理后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处组(P0.05);3)0.5 mmol/L处理组冻融牛精子抗氧化相关基因CAT与GPX基因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4)0.5 mmol/L处理组冻融牛精子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TNF-α基因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结论:牛精子冻融前藏红花素处理显著改善冻融牛精子获能参数、抗氧化及抗凋亡能力,添加量0.5 mmol/L藏红花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研究油茶籽壳总黄酮(CSF)对黄曲霉毒素B1(AFB1)诱导的人肝细胞(HL-7702)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以20μg/m L AFB1处理2 d建立HL-7702细胞AFB1损伤模型;与AFB1损伤组比较,25、50、100μg/m L CSF预处理HL-7702细胞1 d,细胞存活率显著上升(P0.05),细胞内活性氧(ROS)和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其下游谷胱甘肽S转移酶A2(GSTA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下游炎症因子(TNF-α、IL-6、IL-1β)的mRNA表达显著下降(P0.05)。因此,油茶籽壳总黄酮通过上调Nrf2,提高Nfr2下游抗氧化酶系的活性,阻断了由ROS引起的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同时下调NF-κB,减少炎症因子相关基因的表达,从而拮抗AFB1对肝细胞的毒性损伤,提高了肝细胞存活率。  相似文献   

13.
铝胁迫对苦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黔威3号苦荞为试验材料,研究铝(Al)胁迫对苦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以探讨苦荞对铝的耐受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浓度的AlCl_3溶液(100μg/mL)促进了苦荞种子的萌发,而较高浓度的AlCl_3溶液(1 600~6 400μg/mL)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种子的萌发,延缓了种子萌发进程,但是仅在6 400μg/mL AlCl_3浓度下对苦荞种子最终萌发率的抑制作用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相比,100μg/mL AlCl_3溶液对苦荞植株的株径、株高、根长、分枝数及叶面积产生促进作用,且对株高、叶面积的促进作用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400~6 400μg/mL AlCl_3溶液则对相应指标产生抑制作用,且在6 400μg/mL浓度下对株高及叶面积的抑制作用达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相比,除100μg/mL浓度处理外,AlCl_3溶液对苦荞的生物量积累和分配不产生显著影响。由以上结果可见,苦荞对铝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山豆根多糖(SSP)对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感染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及炎症相关因子的影响,揭示SSP对PCV2感染免疫细胞炎症相关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PCV2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以不同浓度(25、50、100、200、400、800和1600μg/mL)SSP进行培养处理,然后采用CCK-8和ELISA分别测定SSP对PCV2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及炎症相关因子(IL-1β、IL-8和MCP-1)分泌水平和胞内环氧合酶-1(COX-1)活性的影响。【结果】与细胞对照组相比,SSP浓度≤400μg/mL对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无显著影响(P> 0.05),但SSP浓度达800和1600μg/mL时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极显著降低(P< 0.01,下同),且随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增殖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于培养48 h时达最低值。PCV2感染RAW264.7细胞后其增殖活性极显著降低,炎症相关因子IL-1β、IL-8和MCP-1分泌水平及胞内COX-1活性极显著升高;100~400μg/mL SSP能极显著提高PCV2感染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且能有效降低RAW264.7细胞的IL-1β、IL-8和MCP-1分泌水平及胞内COX-1活性。具体表现为:与PCV2模型组相比,100μg/mL SSP能显著降低PCV2感染RAW264.7细胞的IL-1β和MCP-1分泌水平(P< 0.05,下同);200μg/mL SSP能极显著降低PCV2感染RAW264.7细胞的MCP-1分泌水平,同时显著降低细胞IL-1β和IL-8的分泌水平及胞内COX-1活性;400μg/mL SSP能极显著降低PCV2感染RAW264.7细胞的IL-1β、IL-8和MCP-1分泌水平及胞内COX-1活性。【结论】SSP对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无显著影响,也未表现出细胞毒性作用,且100~400μg/mL SSP能极显著提高PCV2感染RAW264.7细胞增殖活性,并通过调节PCV2感染免疫细胞的炎症相关因子水平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亚硒酸钠对过氧化氢导致的延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延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分为3组:正常组(对照组1)、过氧化氢损伤组(对照组2)、亚硒酸钠保护组。MTT方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342/PI双染、Giemsa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情况,DHE染色法检测细胞内ROS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2相比,浓度为0.25、0.5、1.0μg/mL的亚硒酸钠保护组的延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活力上升,细胞凋亡数目减少,活性氧含量减少。其中以0.5μg/mL亚硒酸钠处理组效果最显著。说明0.5μg/mL的亚硒酸钠可以减少过氧化氢所致的延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的氧化损伤,提高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内ROS含量。表明亚硒酸钠对延边奶山羊乳腺上皮细胞过氧化氢所致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探索不同浓度的甘氨胆酸(Glycocholic acid,GCA)对小鼠体外脾淋巴细胞凋亡的影响。在0.02μg/ml,0.035μg/ml,0.07μg/ml,0.21μg/ml,1.05μg/mL不同浓度的GCA作用下,应用倒置显微镜观察了体外脾淋巴细胞的核形态,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检测了脾淋巴细胞的DNA片段,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了脾淋巴细胞凋亡早期磷脂酰丝氨酸外翻百分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凋亡细胞氧化还原反应活性——GSH的含量;通过ELISA法检测了Caspase-3和Caspase-9的活性。结果:GCA能够使脾淋巴细胞细胞产生核固缩和凋亡小体;显著引起脾淋巴细胞DNA片段化(P<0.05),极显著的诱导脾淋巴细胞磷脂酰丝氨酸外翻(P<0.01);显著降低GSH的含量(P<0.05);显著提高Caspase-9和Caspase-3的活性(P<0.05)。结论:GCA具有显著的提高小鼠体外脾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P<0.05)。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探究白藜芦醇对玉米赤霉烯酮(ZEN)诱导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损伤的影响。试验分组为:C组(对照组)、Z组(ZEN浓度25μg/mL)、ZR1组(25μg/mL ZEN+10μmol/L白藜芦醇)、ZR2组(25μg/mL ZEN+20μmol/L白藜芦醇)、ZR3组(25μg/mL ZEN+30μmol/L白藜芦醇);测定细胞活力、细胞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抗氧化酶水平以及Caspase3、Caspase9、Bcl-2和bax等凋亡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试验结果显示:Z组细胞活力、SOD活性T-AOC水平和Bcl-2基因m RNA表达水平极显著低于C组(P<0.01),ZR2组和ZR3组细胞活力、SOD活性、T-AOC水平和Bcl-2基因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或显著高于Z组和ZR1组(P<0.01或P<0.05);Z组细胞LDH活性、MDA水平、Capase-3、Capase-9和Bax基因mRNA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C组(P<0.01),ZR2组和ZR3组细胞LDH活性、MDA水平、Capase-3、Capase-9和Bax基因...  相似文献   

18.
为探究连翘酯苷A(FA)对玉米赤霉烯酮(ZEA)诱导的猪肾上皮细胞PK-15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保护机制,体外培养PK-15细胞,经36.55μg·mL-1 ZEA和不同质量浓度(31.25、62.50、125.00μg·mL-1)FA处理24 h,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通过Hoechst 33342活细胞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利用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液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活性氧(ROS)水平;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细胞中的Bax、Bcl-2、Caspase-3、Caspase-8和Caspase-9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质量浓度在125.00μg·mL-1以下的FA可以提高PK-15细胞存活率;FA能显著提高经ZEA处理的PK-15细胞存活率,且能显著降低经ZEA处理的细胞上清液中的LDH活性,抑制ZEA引起的ROS的生成;ZEA能显著提升Bax、Caspase-8、Caspase-3和Caspase-9 mRNA的表达量,Bcl-2 mRNA的表达量显著降低;不同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苦参碱对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增殖、凋亡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含0(A组),25(B组),50(C组),75(D组)和100μg/mL(E组)苦参碱的培养基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通过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BMECs活性,采用流式细胞仪(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苦参碱对BMECs凋亡的影响,并检测苦参碱对BMECs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采用real-time PCR对BMECs中Caspase-3、p53、STAT1和SOCS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用药5d时,低质量浓度(25和50μg/mL)苦参碱对BMECs增殖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浓度(75和100μg/mL)苦参碱对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B~E组BMECs的凋亡率均极显著高于A组(P0.01);B~E组BMECs培养上清液中NO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明显高于A组。B~E组BMECs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比A组高,其中C组极显著高于A组(P0.01);B~E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极显著高于A组(P0.01),E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极显著高于A组(P0.01),各组MD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与A组相比,苦参碱上调了B~E组BMECs中Caspase-3、p53、STAT1和SOCS3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论】低质量浓度苦参碱能够促进BMECs增殖,高质量浓度苦参碱则会抑制BMECs增殖;不同质量浓度苦参碱均可提高BMECs的抗氧化能力,其中50μg/mL苦参碱提高BMECs抗氧化能力的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20.
6种生物碱对斜纹夜蛾离体培养细胞的作用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斜纹夜蛾细胞凋亡小体,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并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时相,研究了骆驼蓬碱、喜树碱、蓖麻碱、苦参碱、博落回碱和烟碱对斜纹夜蛾离体培养细胞系SL-1的作用方式和细胞毒理。结果表明:骆驼蓬碱5.0μg/mL、20.0μg/mL和喜树碱0.5μmol/L、1.0μmol/L处理后48~60 h,斜纹夜蛾离体培养细胞系SL-1表现出明显的细胞凋亡诱导作用,处理后12~48 h,明显抑制SL-1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细胞阻滞于G2/M期;博落回碱和蓖麻碱5.0μg/mL、20.0μg/mL对SL-1具有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以20.0μg/mL处理具有细胞周期时相阻滞作用,同样使细胞阻滞于G2/M期,但无明显的细胞凋亡诱导作用;烟碱和苦参碱在5.0μg/mL、20.0μg/mL对SL-1具有细胞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