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江苏沿海地区棉花种植密度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昌安 《中国棉花》2009,36(5):40-40
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推广杂交棉花以来,江苏沿海地区杂交棉应用覆盖率逐年上升,截至2007年,覆盖率超过82%,良种良法配套栽培技术措施也日趋完善。江苏沿海地区杂交棉的推广应用,降低了劳动投入、提高了植棉效益、增加了棉农收入。但近年来随着杂交棉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实际生产中也突现出种植密度过稀、施肥不合理、化调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棉花种植密度连年下降,甚至出现降过头的态势。这给江苏沿海地区棉花产业健康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2.
灌云县地处苏北沿海地区,土壤肥沃,气候适宜,素有江苏植棉高产大县之称。20世纪90年代,灌云是全国第一批优质棉基地县,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之一。全县棉花面积最高达33333.3hm^2,每公顷皮棉1500.0kg,棉花收入曾经占全县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然而,昔日的辉煌已一去不复返。  相似文献   

3.
规模种植是棉花生产走出逆境的最佳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北沿海地区.近几年采植棉面积大幅下降.通过21307~2008年.对植棒大户(面积3.3hm2以上)和一般植棉户(面积0.3hm2以下)的调查发现,规模种植是梅花生产走出逆境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近年来江苏省棉花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如面积萎缩,产量下降,植棉效益不理想,农民植棉积极性受挫等,与新疆、山东、河南等其他产棉大省(区)的差距逐步拉大。提出了扭转当前棉花生产滑坡局面必须遵循效益优先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迅速提高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江苏沿海地区棉花前期受渍造成产量低、铃重轻、子指不高的现象较为突出.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指导今后的棉花生产,特作以下4点原因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江苏省棉花生产现状、问题与优势的分析,阐明了稳定江苏棉花生产的战略构架,提出了里下河稻麦棉轮作植棉区以发展棉花超高产栽培和麦后棉花机械直播为方向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沿海旱作植棉区以发展棉田立体间套种为方向的高效栽培模式,积极开拓沿海盐碱地全程机械化植棉。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盐城市沿海地区是传统的植棉老区,在江苏省棉花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常年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省的40%~50%.近年来,由于棉花多年连作,棉田病、虫、草害严重.又因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棉花种植成本逐年上升,农民植棉效益降低,严重挫伤了农民植棉积极性,使得植棉面积和产量均大幅下滑.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各级农技人员推广应用了各项措施,包括选用高产抗病抗虫品种,采用不同品种轮作,采用综合防虫、防草措施等.这些措施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仍沿用旱作模式,难以从本质上克服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8.
江苏省沿海地区包括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海岸线长954km,是国家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上述三市也是国家和江苏省棉花生产优势区域。2009年江苏省沿海地区植棉面积20万hm^2左右,约占全省棉花面积的75%。  相似文献   

9.
乙草胺在棉花苗床上的应用技术探讨李洪山,陶红,黄哲儒,朱月英(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224002)江苏省沿海地区是我国的主产棉区之一,多年来一直沿用除草醚防除苗床期杂草,但随着除草酸的禁用,亟待开发应用新型的苗床除草剂。1991年以来。我们对新开发除草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植棉收益下降、自然灾害频发及植棉机械化程度低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山东棉花生产持续萎缩。同时,山东高品质棉花短缺,难以满足棉纺织企业转型升级的需要。从2011―2020年棉花生产、棉花品质、棉花品种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当前山东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从稳定恢复山东植棉面积和提高棉花品质角度提出了推进山东棉花生产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从生育特性、抗病性、纤维品质等方面论述了海陆杂交后代的表现特点,提出了海岛棉虽品质优良,抗性较好,但生育期长,衣分低;海陆杂交种生长势强,植株高大松散,容易旺长等注意点。并对其在育种上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棉花病虫害的产量损失情况,作者于2007年,对此进行了试验与观察,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盐碱棉区棉花抗盐研究及植棉途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棉花抗盐机理、棉花耐盐性遗传方式及耐盐性检测方法、分级标准等研究现状作一描述,同时提出了培育和使用抗盐棉花品种在江苏沿海盐碱地区植棉中的关键作用和提高棉花抗盐性的有效途径,并介绍了在盐碱地区获取棉花高产、优质的合理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4.
我国棉花抗病育种工作起步较早。经过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先后育成了86-1、中棉所12号、盐棉48等多个抗枯(黄)萎病棉花新品种。随着生态条件的变化与棉花有关的病虫害也有了改变,特别是90年代部分年份大发生的棉铃虫,对棉花生产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针对棉铃虫的育种工作得到了重视,引进和育成了  相似文献   

15.
转基因抗虫棉在棉田立体种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立华 《江西棉花》2002,24(6):14-16
本文简述了我国主产棉区棉田种植制度的演变和发展,分析了棉田立体种植后产生的问题,提出了抗虫棉在棉田立体种植中的应用前景,即抗虫棉的高抗虫性,为减少棉田用药,保护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抗虫杂交棉在棉田立体种植中的应用,为实现棉花高产、优质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双价抗虫棉对棉铃虫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2000年,对双价转基因抗虫棉石远321的抗虫性进行了室内外试验,结果表明,双价抗虫棉与单价抗虫棉一样具有高效杀虫效果。但是,双价抗虫棉对大龄幼虫的生育阻碍,致死作用速度以及田间保蕾效果明显高于单价抗虫棉,这对防止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过早产生抗性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赣北棉区棉花生产情况的调研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对赣北棉区几个植棉大县2005年棉花生产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找出了棉花生产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点措施和对策,希望规范棉花市场,确保棉农利益不受损害,实现棉农与用棉企业双赢,促使江西省棉花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苏北沿海盐城棉区棉花生产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潜在的发展机遇;提出了治理水患、调整布局、主攻品质、配套技术等应对措施,以便进一步发挥棉区资源优势、生产优势、品质优势,规避风险,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增强沿海棉花市场竞争力,提高植棉效益,发展棉花产业.  相似文献   

19.
棉花苗期茎叶生长慢,茎秆幼嫩,叶面积小,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弱,易感病.其生长中心是根,地下部份根系生长快,其速度远超过地上部份.苗期管理主要以保持土壤水分,提高土壤温度,促进根系发育,使其达到争早苗、留匀苗、保全苗,促壮苗早发,努力实现早、全、齐、匀、壮五苗.因此棉花苗期应结合棉株长势、长相合理管理调控,为早现蕾,早开花,多结铃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麦套春棉覆膜栽培.棉株性状次于单作春棉覆膜栽培。而优于单作春棉露地栽培;生育期晚于单作春棉覆膜栽培,而早于单作春棉露地栽培。因此。麦套春棉覆膜栽培能够超过单作春棉露地栽培的产量。麦棉共生期.降雨量少,小麦浇水次数多.麦套春棉覆膜栽培的棉株性状.与单作春棉覆膜栽培的相差较大。与单作春棉露地栽培的相差较小;降雨量多、小麦浇水次数少其差异则反之。麦棉共生期。作物层和耕层土壤热量不足.是影响棉苗生长发育诸因子中的首要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