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江源区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不同土层的土壤特征.结果表明,三江源区高寒生态条件下草地退化对土壤物理、化学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在0~30 cm土层,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容重、含水量、总孔隙度差异显著.土壤容重随高寒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和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变动范围为1.02~1.61 g/cm3;土壤含水量、土壤总孔隙度随高寒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而减小,变动范围分别为13.98%~70.75%、40.82%~60.29%;土壤pH总体随高寒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而增大;土壤有机碳含量随高寒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而下降,以0~10 cm土层下降最明显,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高寒草地该土层有机碳含量与未退化草地相比,分别下降36.05%、61.82%、66.55%;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总体为未退化草地>轻度退化草地>中度退化草地>重度退化草地.  相似文献   

2.
在全球生态系统恶化背景下,高寒草地退化及碳循环过程是农学、植物学、地学及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草地退化特征入手,结合甘孜藏族自治州实际情况,介绍了甘孜州高寒草地退化的基本概念与层次,立足于甘孜州高寒草地退化现状,深入分析了甘孜州高寒草地退化带来的多方面危害,根据草地开垦、过度放牧与频繁刈割、草地系统利用的低投入以及气候变化等4个维度的草地退化原因,提出了建立甘孜州高寒草地退化保护的长效机制及可行性对策,以寻求甘孜州高寒草地退化的内在和外在动力机制,以期为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全球生态系统恶化背景下,高寒草地退化及碳循环过程是农学、植物学、地学及生态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从我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草地退化特征入手,结合甘孜藏族自治州实际情况,介绍了甘孜州高寒草地退化的基本概念与层次,立足于甘孜州高寒草地退化现状,深入分析了甘孜州高寒草地退化带来的多方面危害,根据草地开垦、过度放牧与频繁刈割、草地系统利用的低投入以及气候变化这四个维度的草地退化原因,提出了建立甘孜州高寒草地退化保护的长效机制及可行性对策,以寻求甘孜州高寒草地退化的内在和外在动力机制,以期为各级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分布变化规律,在具有典型退化特征的高寒草甸与高寒草原研究样地开展野外调查,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室内土壤微生物量碳等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草地间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达极显著差异(P0.01),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随高寒草地退化加剧呈降低趋势,高寒草甸草地与高寒草原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在轻度至极度退化程度下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高寒草甸草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为249.18~359.32mg/kg、高寒草原草地为243.11~326.44mg/kg。各退化程度下,土壤微生物量碳不同土层间均达极显著差异(P0.01),呈0~10cm10~20cm20~30cm的变化趋势,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0~10cm土层较20~30cm下降速度更快,高寒草甸草地各土层微生物量碳含量均高于高寒草原草地。高寒生态条件下,草地退化对土壤微生物量碳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甘南州高寒草地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南州退化高寒草地为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了高寒草地的退化原因和恢复治理措施的有效性。结果表明:长期超载过牧是导致高寒草地退化的主导因子。各个恢复治理措施组合权重中,围栏封育和其它措施组合,效果较好。层次分析法可为草原管理,防止草地退化、恢复治理退化草地、优化利用草地资源提供定量依据。  相似文献   

6.
黄河源区高寒草甸不同退化阶段草地特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星学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578-10580
[目的]探明黄河源区高寒草甸不同退化阶段的草地特征。[方法]以曲麻莱县麻多乡高寒草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退化梯度高寒草甸的植物特征、群落特征和土壤特征进行调查和研究,确定这些特征与高寒草甸草地退化之间的关系。[结果]随高寒草甸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物种多样性指数、可食牧草产量、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含水量均表现为降低规律;鼠害在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草地上表现较为严重,而在原生植被和极度退化草地上的程度则较轻度退化和重度退化的轻。[结论]黄河源区高寒草甸不同退化阶段草地具有不同特征。  相似文献   

7.
甘南高寒草地畜牧业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甘南高寒草地退化、超载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为理念,采用建立人工草地、修建牲畜暖棚并进行牛羊舍饲育肥、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优化畜群结构和放牧强度等措施,是实现甘南高寒草地畜牧业和谐发展与草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应协调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高寒草地植被已经成为了达日县天然草地面积最大的草地类,高寒草地植被大约占到了达日县草地总面积百分之六十四,高寒草地理载畜量是整个达日县天然草地理论载畜总量百分之八十,平均每公顷能够产鲜草2955千克,所以,高寒草地植被已经成为了达日县草地畜牧业的主体,但是,长久以来,人们不断对生存空间进行开拓,草地植被群落结构以及草地生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导致达日县部分天然草地受到了严重的退化。为了对达日县高寒草地进行保护,制止高寒草地植被的退化,保持以及恢复草地原有生产力,使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本文中,笔者就结合达日县果洛州的实际情况,对高寒草地植被退化成因及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藏北高寒草地植被退化及其治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阐述了藏北高寒草地植被退化原因分析及综合整治对策建议。藏北高寒草地是西藏畜牧业的主产地,也是重要的放牧区和生态安全保护屏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人类活动的频繁与聚集,加之其他环境因素,目前,藏北草地出现大范围严重退化,导致草地生产力和植被覆盖度明显下降。针对以上所述的严峻形势,在分析产生这些问题具体原因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草地补播、围栏封育、施肥、灌溉、政策扶持等高寒草地退化的综合治理措施及对策,旨在能有效遏制藏北草地逐年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高寒草甸不同退化程度土壤的养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退化高寒草地土壤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草地退化、土壤退化之间的关系,为退化草地土壤系统的恢复治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高寒草甸不同退化程度土壤养分进行分析。[结果]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养分含量在0~30 cm内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相同层次的土壤养分含量则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而降低;土壤含水量在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高寒草甸的0~10 cm土层内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10~30 cm土层内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随着高寒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营养成分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性下降趋势。这主要与高寒草地退化、土壤退化有关。因而,在高寒草地恢复治理过程中,根据不同退化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恢复治理措施,特别是根据土壤养分的变化状况采取不同的施肥策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加速退化草地的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退化高寒草地土壤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草地退化、土壤退化之间的关系,为退化草地土壤系统的恢复治理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青海省果洛州玛沁县高寒草甸不同退化程度土壤养分进行分析。[结果]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养分含量在0.30cm内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而相同层次的土壤养分含量则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而降低;土壤含水量在轻度退化、中度退化和重度退化高寒草甸的0—10cm土层内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10—30cm土层内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随着高寒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营养成分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性下降趋势。这主要与高寒草地退化、土壤退化有关。因而,在高寒草地恢复治理过程中,根据不同退化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恢复治理措施,特别是根据土壤养分的变化状况采取不同的施肥策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加速退化草地的恢复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结构特征,为退化草地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样方法,调查研究区退化草地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并分析生态经济类群及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结果】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草地中优势种紫花针茅被小型禾草溚草取代;高寒草原退化标志植物天山赖草、绢毛委陵菜等杂类草重要值增加;禾本科、豆科等优良牧草地上生物量逐渐减少;群落内地上生物量显著降低了50%(P0.05),群落地上生物量与物种丰富度指数呈显著线性正相关,与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呈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结论】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退化草地植被群落结构简单化,导致草地质量和生产力明显下降;草地群落物种丰富度影响草地生产力。  相似文献   

13.
侯磊  余舒含  周尧治 《高原农业》2021,5(2):155-159
高原鼠兔干扰是藏北高寒草甸退化的因素之一,同时也对退化草地中微斑块的植物群落产生影响.为了解以高原鼠兔为主要影响因素的藏北退化高寒草甸微斑块植物群落特征,本文通过野外调查法研究了不同退化程度草地微斑块植物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严重退化草地微斑块植物群落盖度和生物量显著高于中度退化、轻度退化草地微斑块;各退化程度草地微斑...  相似文献   

14.
鼠类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对高寒退化草地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种群密度下鼠类对高寒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危害的特征,结果表明,鼠类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的均匀度、多样性产生影响,但不明显。而群落的高度、盖度、生物量则受鼠类的影响较大,且差异显著。随着危害程度的加深,优良牧草的比例显著下降(P〈0.5),高寒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发生逆向演替。  相似文献   

15.
鼠类是生态系统中的初级消费者,对高寒退化草地产生重要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种群密度下鼠类对高寒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危害的特征,结果表明,鼠类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的均匀度、多样性产生影响,但不明显。而群落的高度、盖度、生物量则受鼠类的影响较大,且差异显著。随着危害程度的加深,优良牧草的比例显著下降(P〈0.5),高寒退化草地植物群落发生逆向演替。  相似文献   

16.
三江源区退化高寒草甸植物功能群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退化高寒草甸设置研究样地及观测样方,测定植物群落数量特征指标,分析退化高寒草甸植物功能群(plant functional groups,PFGs)特征。结果表明,退化高寒草甸群落植被盖度、地上生物量、物种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发生变化;随着退化程度的加剧,莎草科、禾本科功能群组成物种减少,豆科、杂类草功能群组成物种在轻度退化时最多,随后也减少;从未退化草地到极度退化草地,PFGs种类由4种减少至2种,莎草科、禾本科功能群重要值由未退化草地的69. 80降低到重度退化的4. 83,并在极度退化程度时从群落中退出,杂类草重要值则由未退化的26. 18增加到极度退化的93. 46,研究样地PFGs重要值不同退化程度间均差异显著(P 0. 05);退化高寒草甸PFGs沿退化梯度对土壤资源的利用能力不同,PFGs生态位宽度呈杂类草豆科禾本科莎草科的变化趋势,莎草科与杂类草间生态位重叠较小。PFGs特征对高寒草甸的退化响应显著,草地群落由未退化草地的莎草科、禾本科、豆科、杂类草功能群演替为极度退化草地的豆科和杂类草,使得高寒草甸的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削弱。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退化草地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养分特征,为退化草地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对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退化草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土壤水分及容重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土壤各层(0~30 cm)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而容重和pH值呈增加趋势;与未退化草地相比,重度退化草地土壤各层(0~30 cm)有机碳、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含水量分别降低了25.22%~31.96%、37.69%~48.44%、28.00%~30.24%、35.53%~52.47%、33.89%~44.84%和35.44%~57.62%;重度退化草地20~30 cm土层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未退化草地,是未退化草地的1.96倍;全钾含量对退化程度的响应不明显(P>0.05)。【结论】巴音布鲁克高寒草原不同退化草地土壤养分含量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8.
孔郑  龙瑞军  董召荣  倪蕾  蔡阳  徐立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218-13220
[目的]研究“黑土型”退化高寒草地CH4的排放特征。[方法]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青海省果洛州“黑土型”退化高寒草地植被-土壤系统CH4释放特征。[结果]“黑土型”退化高寒草地不同处理(植被-土壤、土壤和土壤微生物)CH。释放速率的日变化动态不明显,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吸收CH4状态。“黑土型”退化高寒草地不同处理CH。释放速率的季节动态也不明显,且绝大部分时间处于吸收状态;在观测期间,释放速率为:植物一土壤〉土壤〉土壤微生物,平均值为-(28±26)、-(38±21)和-(43±25)μg/(m2.h)。“黑土型”退化高寒草地植物及地上、地下部分CH4释放速率的季节动态变化不显著;在观测期间,除个别观测日外,三者均表现为正排放,释放速率为:植物体〉地上部分〉地下部分。[结论]明确了青藏高原地区“黑土型”退化高寒草地CH4释放速率的特征,为将来退化高寒草地的治理、恢复、重建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发生了严重的退化。从土壤、土壤微生物和植物群落3个方面对近年来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甸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对近年来退化草地修复的研究进展从草地补播、划破草皮、无纺布覆盖、围栏封育、施肥及政策影响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三江源地区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三江源区玛多县鄂邻湖畔北岸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寒草原紫花针茅草地和称多县珍秦乡不同退化程度的高寒草甸小嵩草草地植物群落结构及土壤养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草地群落结构的各项指标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随着退化程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讨论了不同退化草地的恢复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