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石磊岩 《植物保护》1982,8(3):19-19
当前我国棉区推广的棉花抗枯萎病新品种“86-1号”,经过几年的多次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表现抗病性强,产量高,品质好,适应范围广,防病增产效果显著等优点。现已扩展到十一省,1981年面积达220万亩。但是,“86-1号”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少地区的“86-1号”品种不纯,混杂现象严重,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一、品种混杂退化情况 优良品种是棉花增产的内在因素;然而,任何良种并非一成不变,往往有“一年良种,二年杂,三年  相似文献   

2.
病毒病是引起草莓退化、减产的主要原因。世界上草莓生产较发达的美国、波兰、日本、意大利、罗马尼亚、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国家,对草莓病毒病问题都十分重视。在明确病毒种类及传染途径的基础上,加强病毒鉴定方法、无病毒种苗培育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建立无病毒草莓园,已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果。我国草莓生产近年来发展很快,各地的栽培面积逐年增加。但一些栽培品种如鸡心、鸡冠等,因感染病毒病出现了草莓长势衰退、产量下降和品质变劣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甘肃外繁种子检疫现状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对境外繁育种子工作已有20年的历史,到1998年为止外繁种子业务已遍及河西走廊的酒泉、张掖、武威3地区.有15家育种单位承担着欧、美、亚、非4大洲14个国家或地区的33家境外种子公司的种子繁育任务,繁育瓜类、蔬菜和花卉种子55种,1367个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4.
以野生毛葡萄为母本,欧洲酿酒葡萄为父本,通过种间远缘杂交选育出的优良酿酒葡萄新品种“凌丰”(NWl96),适应南方高温多雨地区栽培,是南方葡萄酿酒产业原料基地建设人选的优良品种之一。该品种于2005年3月通过了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新品种审定。为了加快新品种的繁殖和推广,采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短期内生产了大量的试管苗,由于试管苗较弱小,须经过假植培育后才能定植于大田。本试验采用穴盘基质育苗是葡萄试管苗育苗的一项技术革新,克服了传统的沙床、营养杯育苗成苗率较低、苗病难控制,运输困难等弊端^[1]。现将“凌丰”葡萄试管苗穴盘育苗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朱勇  侯建雄 《植物检疫》2000,14(3):172-175
甘肃省对境外繁育种子工作已有 2 0年的历史 ,到 1998年为止外繁种子业务已遍及河西走廊的酒泉、张掖、武威 3地区。有 15家育种单位承担着欧、美、亚、非 4大洲 14个国家或地区的 33家境外种子公司的种子繁育任务 ,繁育瓜类、蔬菜和花卉种子 5 5种 ,136 7个品种 (组合 )。面积  相似文献   

6.
1.培育无毒苗的现状迄今为止,报道的植物病毒种类达数百种之多。而且,随着新的未知病毒的发现,其种类还会增加。目前,对于一般的病毒病,主要是依靠选育抗性品种、驱除昆虫媒介、去除病株或改变栽培方式等消极的防治措施。有许多场合种子不带毒,因此,水稻、小麦、蔬菜等作物的病毒病,可通过世代更新除去病毒。但进行营养繁殖的植物,母株一旦感染上病毒病,此病毒则可通过块茎,球根或插条等器官传给后代。品质的退化和劣变,究其原因,很多场合是由病毒浸染所致。此时  相似文献   

7.
李巧云 《植物医生》2006,19(2):40-41
蔬菜要高产,品种是关键。在蔬菜生产上,不仅要选用优良品种,而且还要注意选用发芽势强、发芽率高的新种子。下面介绍几种主要蔬菜种子的寿命、使用年限以及新种子与陈种子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花卉病毒病的检疫及其消除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尚士 《植物检疫》1994,8(6):340-341
花卉病毒病的检疫及其消除方法高尚士(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110015)花卉病毒病对花卉的产量和品质有极大的影响,不仅有损于经济效益,而且会引起优良品种的退化。因此,很多国家都很重视培育无病毒的花卉种苗,争取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强的竞争力。我国目前在花卉...  相似文献   

9.
鄂荆糯六号是荆州地区农科所采用Co~(60)-r射线辐射“桂朝二号”干种子于1984年选育成功的一个高产、优质、多抗籼型糯稻品种。专家们鉴定后认为是我国糯稻育种,辐射育种的重大突破,是原子能在农业上应用的又一重大成果。该品种1985-1987年参加  相似文献   

10.
我国植物病毒病害的专门研究,是从建国以后开始的。原来有些调查研究但资料极少。五十年代某些单位开始研究十字花科作物的病毒病,明确了十字花科作物上主要的的为芜菁花叶病毒,次要的如黄瓜花叶病毒及烟草花叶病毒,其中包括车前草花叶病毒。根据芜菁花叶病毒生态学的研究。提出了以抗耐品种结合适期播种,辅以苗期防虫的措施。在此同时,有一些单位注意了马铃薯的病毒性“退化”问题,並以X及Y病毒为重点,进行了一系列有关病毒病生理学和生态学的研究。但是当时有人不大理解病毒对马铃薯退化所起的作用,认为是生理退化,致使这一问题的解决推  相似文献   

11.
吴铭 《湖北植保》2006,(4):24-24
国家863计划”优质超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日前已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和任务,并完成总结验收。专项实施4年来,我国农作物新品种培育在5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超级稻育种技术不断完善,研究成果继续保持国际领先;二是小麦高产优质与杂优化育种进展迅速,实现了高产与优质的重大突破;三是玉米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体系初步构建,奠定了我国玉米高效育种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2.
制备免疫吸附电镜检测甘薯羽状斑驳病毒样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清  解峰 《植物病理学报》1995,25(3):270-270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可经蚜虫、摩擦、嫁接方式传播,是Y病毒组的一个成员。受此病毒感染的甘薯叶片上形成羽状褪绿斑,脉间褪绿斑点以及紫色环斑,有的品种出现紫色条纹。在甘薯块根上,有的呈严重纵向褐色龟裂,有的呈横向螺纹状木质化,有的块根内部形成木栓化,是危害甘薯最严重的病毒病害,可使甘薯严重退化及减产。无论是甘薯的抗病毒育种、病毒病害的防治,还是脱毒、无病毒甘薯种薯生产都离不开病毒的检测。灵敏的免疫吸附电镜(ISEM)检测方法被应用于各种病毒的检测中。  相似文献   

13.
保护地番茄栽培以选用抗病良种,培育无病虫壮苗为基础,针对灰霉病、晚疫病、病毒病、白粉虱,因时因棚选用,专项防治技术。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药剂,尽可能减少使用次数,控制病虫在经济允许损失水平之下。达到高产优质、低耗之目的。此项措施,可供其他类似地区生产上的参考。一、春棚番茄苗期管理技术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对病毒病、叶霉病有较强抗性的品种:佳粉15号、佳粉10号、毛粉802、毛粉402等。2.种子处理。干种子用70℃干热处理72小时,或播种前用50~52℃温水浸种30分钟,冷凉后置于30~35℃…  相似文献   

14.
背景和目的在对 Emilia—Romagna 地区广泛种植的石刁柏品种 Precoce di Argenteuil 的种子样品的分析中,常常检测到石刁柏病毒2号和多种镰刀菌(Fusarium spp,)。从病毒病株上采收的种子有40%是被 AV_2侵染的。在克菌丹处理的和未处理的生产用种中,分离到多种镰刀菌,其中镰刀菌干腐病菌(F.oxys porum)和镰刀菌红腐病菌(F.moni-liforme)是很常见的,而 F.roseum Var.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籽用西葫芦种子携带病毒的情况,以籽用西葫芦种子为材料,采用多重PCR技术检测种子带毒率。同时为了筛选出有效脱除病毒的方法,通过相对定量法分析了不同温度湿热和干热处理对种子携带病毒的钝化效果。结果表明,从7个籽用西葫芦品种种子幼苗中均可检测到CMV、ZYMV及WMV,其检出率分别为67.1%、50.0%和72.3%,多个病毒的复合检出率为66%。不同品种种子幼苗的病毒检出率有明显差异,其中‘粒丰9号’种子幼苗的病毒检出率最低,为60%,而‘京丰9号’,‘瑞丰9号’,‘绿丰9号’及‘金葫360’的病毒检出率均为100%。8种处理均能不同程度降低籽用西葫芦种子幼苗的带毒率,其中干热60、70、75℃,湿热75℃处理同时脱除WMV、CMV和ZYMV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冬小麦北京837抗条锈病基因的定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837是我所"七·五"期间培育的优良抗三锈新品种,综合性状好,穗大粒多,千粒重高,抗倒伏不早衰,除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外,在抗病育种工作中也被广泛用作抗病亲本而进行品种改良。  相似文献   

17.
 种质资源筛选是抗病育种的前提和基础。以已知抗病水平的5份鉴别品种为对照,对水稻5个类群和1个混合类群的299份品种进行了温室苗期纹枯病抗性鉴定,筛选抗纹枯病水稻新种质。在“雾室/mist-chamber”环境下以改进的带菌木质短棒为接种物、以基于“叶枕高”的“0~9”级病级指标为标准,可有效区分对照品种间的抗病水平。299份品种中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中抗以上品种比例仅为36.5%,多数品种为中感至高感水平。就水稻不同类群而言,AUS类群中中抗以上品种的分布频率最高,超过60%;其次为ARO类群,为54.6%;分布频率最低的为TRJ类群,仅为22.7%。结合各品种苗高及与抗病对照YSBR1间的病级差异,从299份品种中筛选到7份抗病新种质,其中1份的抗性显著高于YSBR1,接近高抗水平。本研究为水稻抗纹枯病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抗源,同时为选择合适的类群间品种杂交以培育抗纹枯病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1985—1986年,在眼子菜发生严重的小庙乡用抚顺农药厂生产的除草剂“五二扑”进行了防治眼子菜的试验与示范。小区试验面积7亩,示范180余亩。水稻品种有“桂朝2号”、“七一粳”和“科情3号”等。插秧后15—20天,眼子菜红叶刚转绿时,每亩用细土15—20公斤拌药,均匀撒  相似文献   

19.
大豆褐斑粒与大豆花叶病毒若干株系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近年来发生的大豆褐斑粒是由大豆感染大豆花叶病毒的黄斑株系和顶枯株系等所致。人工接种上述病毒证明了这一点。种子斑驳的严重度与植株发病的严重度有某种相关性。
病株所结种子并不一定全部为褐斑粒。褐斑粒或病株所结无病状种子都可以传病,带毒种子产生疫苗的多少视环境条件、大豆品种及病毒的株系而异。  相似文献   

20.
小麦种子提纯复壮技术能让小麦品种的纯度和优良种性保存下来,而良性的繁育则是这一环节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本文主要分析了小麦种子的提存复壮方法,以及优质小麦的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