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工程行为对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植被的破损及恢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随着准噶尔盆地石油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和工程建设相继上马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环境脆弱的生态平衡受人为活动影响日益严重。突出表现在工程行为造成沙漠植被的破损 ,如碾压、铲除、压埋、油污 ,以及对植物生长环境地表的扰动等。通过观察试验发现 ,当工程行为方式及强度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未使生态稳定性瓦解时 ,则沙漠植被具有自然恢复能力 ,但恢复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若要加速和强化恢复过程 ,就要在工程中采取及时固沙、适时补播灌草植物的有效人工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2.
工程行为对古尔斑通古特沙漠植被的破损及恢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准噶尔盆地石油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和工程建设相继上马,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环境脆弱的生态平衡受人为活动影响日益严重。突出表现在工程行为造成沙漠植被的破损,如碾压、铲除、压埋、油污,以及对植物生长环境地表的扰动等。通过观察试验发现,当工程行为方式及强度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未使生态稳定性瓦解时,则沙漠植被具有自然恢复能力,但恢复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全。若要加速和强化恢复过程,就要在工程中采取及时固沙、适时补播灌草植物的有效人工辅助措施。 相似文献
3.
4.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风沙土水分垂直分布与受损植被的恢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大规模、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严重干扰和损坏了荒漠植被。在该沙漠特有的生境下 ,受损植被具有一定的自然恢复和更新能力。但要加速恢复过程 ,则需辅以积极有效的措施。本文经过跟踪监测人工种植荒漠植物的出苗、生长以及风沙土水分垂直分布特征 ,查明了植物出苗、存活率和风沙土中水分垂直分布的动态关系。 相似文献
5.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植被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以塔克拉玛干浙江省公路为主线,调查由沙漠北缘至腹地自然概况,植物组成及分布特点,植被类型等,结果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植物组成非常贫乏,仅18种;生态学特性则以中生,耐盐的高位芽植物占主导地位;大多数植物以根蘖为主要繁殖形式;植被类型简单、隐域性盐化草甸植被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不同防沙工程措施对海岸带沙地植被恢复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值和生物量分析了福建海岸带不同防沙工程措施中沙地植被的两种恢复过程,即网格草地恢复:厚藤群落,鬣刺+海边月见草+海滨蟛蜞菊群落,鬣刺+厚藤+海滨蟛蜞菊群落;平台草地恢复:绢毛飘拂草+海边月见草+厚藤群落,丁葵草+厚藤+海滨蟛蜞菊群落,矮生苔草+绢毛飘拂草+马缨丹群落。生活型为匍匐草本或草质藤本的物种较其它生活型的物种能更好的适应海岸带沙地环境。两恢复过程中,植被的群落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都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n形变化趋势。在网格草地恢复中,网格设置与匍匐草本厚藤促进了物理环境的改善,并为后期定居者创造了较好的定居条件,而在平台草地恢复初期,化学材料与黏土混和平台的设置提高了下垫面稳定性,使近缘防护林内的草地物种得以成功定居和繁殖。海岸防沙工程为先锋种的定居提供了优越的下垫面条件,促进了组成的多元化和结构的复杂化,使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增加,pH值明显降低,并对海岸带沙地植被生物量的积累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采用工程方式恢复海岸带沙地植被,对于海岸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库布齐沙漠东部植被恢复对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阐明植被恢复对风沙土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以库布齐沙漠东段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油蒿固定沙地和沙柳固定沙地为研究对象,分析植被生物量和不同深度土层(0~60 cm)土壤C、N、P化学计量特征时空变化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土壤C、N含量随植被恢复明显增加,而土壤P含量增幅较小,均在沙柳固定沙地达到最大值(5.86 g·kg-1、0.41 g·kg-1、1.74 g·kg-1),各阶段土壤C、N、P含量均随土层加深逐渐降低,土壤P含量在各土层间差异较小。(2)不同阶段或土层间土壤化学计量比差异显著,随植被恢复土壤C:N先减小后增大,而C:P和N:P均逐渐增大,土壤C:P和N:P均随土层加深逐渐减小,而C:N则无明显变化规律。(3)土壤C、N、P两两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均与地上和凋落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C:N与C:P、N:P均无显著相关关系,而土壤C:P与N:P呈显著正相关,且土壤C:P和N:P均与地上、地下和凋落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综上所述,人工建植促进植被恢复可显著影响土壤C、N、P含量及化学计量特征,进而... 相似文献
8.
荒漠化土壤对人工植被恢复工程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植被恢复是荒漠化土壤逆转的主要途径,通过对青海省沙珠玉治沙站人工植被恢复工程下荒漠化土壤逆转过程中土体构型、土壤质地、元素组成和理化性质的分析,研究了荒漠化土壤对人工植被恢复工程的响应.结果表明,人工植被恢复工程对荒漠化土壤具有很好的改良作用,受人工植被影响,土体构型逐渐复杂,出露地表的母质层逐渐被淋溶层和淀积层覆... 相似文献
9.
民勤绿洲边缘植被恢复与重建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干旱缺水是导致民勤绿洲边缘植被退化的根本原因,也是民勤绿洲边缘退化植被恢复与重建的关键限制因子。恢复存在着一个过去时间的参照系,要恢复民勤绿洲边缘植被到过去某一时期的状态是不可能的;提取地下水灌溉恢复退化植被只能加速植被的进一步退化;采用滴灌灌溉目前还不具备条件;集流降水也于事无补;而目前尚无抗逆性更强的植物种用以取代退化植被。目前只能做到:⑴实施封育保护,使其进入退化→自然稀疏→沙丘活化→储存降水→自然演替的过程,使其形成在现有水资源条件下的植物群落或植被;⑵破坏土壤表面结皮,储存有限降水提高沙丘水分;⑶充分利用农田边缘和渠道渗漏剩余水;⑷农业节水是根本。 相似文献
10.
锡林郭勒典型草原植被动态与植被恢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以锡林郭勒盟1999至2004年MODIS和TM影象数据和地面样点数据为依据,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揭示了锡林郭勒草地植被动态规律和变化趋势,并系统分析了草地植被发生的变化原因、驱动因素和机理,阐明了锡林郭勒盟典型草地植被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1.
喀什—巴楚北部荒漠植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6年,中国科学院新疆资源开发与生产布局研究考察队环境生态组在对南疆西部地区进行植物、生态、环境考察时,笔者对巴楚县北的三岔口至喀什市、喀什市至其西北的图鲁噶尔特山口(以下简称喀图线)一带的荒漠植被予以了特别注意,现就所收集资料整理成本文。 相似文献
12.
塔克拉玛干沙漠植被的生态学性质和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塔克拉玛干沙漠生态环境十分亚酷,植物多样性的组成有限。大多数植物的生存与一定的浅层地下水相联系,是一些中生、盐生和耐盐的种类,典型的沙生和旱生植物不多,由它们所形成的大多数植物群落也是中生性的。其分布格局明显受沙漠中水分状况的支配,表现为隐域分布性质。其中,荒漠河岸林的兴衰和更新,与荒漠河流水文特征适应,使其种群得以持续繁衍,保证了这一古老的第三纪落叶阔叶林,在沙漠中各大河流沿岸整体上的相对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风沙土的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在极端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利用地下咸水灌溉建立人工绿地后 ,绿地土壤理化性质与流沙相比 ,变化很大。本文通过分析测定 ,结果表明 :绿地土壤细粒含量增加 :比重、容重降低 ,孔隙度 ,饱和含水量增加 ;在 5 0 cm剖面内盐分含量降低 ,但表层高于下层 ,p H增高 ,养分含量增加 ,肥力提高。不同植被类型和利用方式的绿地土壤理化性质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新疆荒漠类草地自然保护区的植被及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新疆荒漠类草地自然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27科,94属,139种,其中有一些古老种,生态幅度狭域种,受国家保护的濒危珍稀植物和贵重中草药。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组成中,表现出中亚西部荒漠亚区和中亚东部荒漠亚区的过渡性。本文还分析了植物生活型,并描述了14个群系级的植物群落类型及其一般特征,其中木本猪毛菜群落类型在新疆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5.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绿洲外围的天然植被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是一片极端士昌的荒漠,生态环境严酷,脆弱;植物区系组成贫乏。根据植被生存所需要的水分来源,本文将绿洲外围的天然植被粗略地划分为雨育植物群落,毛管水植物群落,以及主要靠大气降水,地表散流渗透和土壤包气带中的水汽维持生存的兼性植物群落,主要靠大气降水从沙层中吸收凝结水维持生命活动的兼性植物群落;上述各类天然植物群落是保护绿洲支持系统的有机组成,使绿洲免于减轻风沙流入侵。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塔克拉玛干沙漠环境及其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塔克拉玛干沙漠环境的变迁,出现了由自然因素影响为主到人为因素影响为主的转变,表现为生物种群,分布和数量的急剧减少;水系空间分布格局的全面改变;河流下游区雏形沙丘的迅速发育和局部区域小气候环境的恶化等。环境恶化的趋势仍在继续发展。增强人类对大自然的改造作用,减少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影响,是对沙漠环境进行调节控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塔克拉玛干沙漠灌草丘的发育特征及环境意义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灌草丘的发育条件及沉积特征的研究表明,塔克拉玛干沙漠地区的灌草丘形成在绿洲受风沙入浸,由水沉积转为风沙沉积过程中,气候变化对灌草丘的发育未产生重要影响,但流水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灌草丘开始发育之后,可以依某一速率持续增长,也可能被埋没(主要是风沙流),或被侵蚀夷平,但部分灌草丘在沙漠的发展过程中保存达数千年之久。有限的测年数据及地表景观显示灌草丘发育的阶段性,实际上也是沙漠发展的阶段性。 相似文献
18.
不同放牧压力下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特征及其与植被之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荒漠草原土壤有机碳的特征及其与植被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0-10cm和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未放牧区(CK)>轻度放牧区(LG)>中度放牧区(MG)>重度放牧区(HG),中度放牧区和重度放牧区分别显著低于未放牧区(P<0.05);0-10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与草地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具有极强的相关性,与草群高度具有较强的相关性;10-20cm土层土壤有机碳与草地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具有极强的相关性,而与草群高度的相关性较弱;根据相关性的强弱,建立了土壤有机碳与草地地上生物量和植被盖度的线性回归模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