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了进一步保护、发展和利用岔口驿马种质资源,扩大岔口驿马种群数量,有关研究人员制定适合岔口驿马种属区域的细管冻精制作和人工授精技术示范及推广方案,以期为实现岔口驿马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和岔口驿马品种改良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日,2022年中华民族赛马大会·天祝马文化马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会议要求,要加快建立现代马产业生产体系,提升岔口驿马养殖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通过标准化养殖和管理技术推广等,推动马产业转型升级.要进一步完善资源保护体系,不断完善岔口驿马的信息登记,利用岔口驿马独特的赛马优势,打造岔口驿马专属赛事,树立岔口驿马独...  相似文献   

3.
天然草场对畜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与推动作用,但是因为缺乏有效的制度管理与技术革新,人们无管制的开发与利用,致使天然草场退化日益加剧。本文以地处祁连山高原区的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通过对其进行天然草场退化现状的调查予以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可促进天然草场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及探讨并分析了天祝县天然草场退化背景下,对我国稀有马种——天祝岔口驿马的品种资源保护的影响,这将对今后保护并开发利用天祝县岔口驿马种质资源、发展高原地区现代畜牧业、并对继承发展藏区特色马产业文化起重要推动作用。本文旨在为促使以及天祝县天然草场与岔口驿马品种资源的保护协同发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案,保障生态环境同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天祝县岔口驿马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岔口驿马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通过政府扶持和政策引导,为岔口驿马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岔口驿马是天祝县的古老马种,其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代表着当地的特色文化,是可以成为天祝县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产业。本文从多个角度阐述了岔口驿马的发展现状,并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以期推动天祝岔口驿马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6.
岔口驿马是我国稀有的马类种质资源,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合理保护和利用岔口驿马品种资源,将对保护生物多样性、保存岔口驿马基因库、发展民族地区经济、传承和发扬马文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7.
天祝县岔口驿马已经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养殖历史,具有很强的民族特色和产业效益。本文从岔口驿马的概况出发,结合当前岔口驿马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提出了做大做强岔口驿马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天祝县融合岔口驿马资源发掘、品种保护和农牧民增收,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岔口驿马规模化养殖逐步实现,养殖规模和数量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岔口驿马兽医临床上,带下症偶有发生,带下症的发生对岔口驿马繁殖、保种选育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兽医诊疗经验第四集》的加味四君子汤由"党参、白术、云苓、炙甘草、芡实、山药、莲子、陈皮、车前子、巴戟、补骨脂、熟地、归身、炙芪、肉桂"组成,笔者运用加味四君子汤治疗岔口驿马带下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岔口驿马,民间俗称”走马”,以擅长走”对侧步”而闻名于世,该马种不仅是甘肃省特有的宝贵畜种资源,也是我国稀有的马类种质资源,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此品种已经有2000多年的养殖历史。为更好地保护和发展这一古老地方品种,充分挖掘开发其优良特性与种质效益,我们对天祝县岔口驿马品种资源现状做了全面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岔口驿马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其群体结构以及其与百色马、哈萨克马品种的遗传关系和受选择位点。实验采用PCA分析、系统发育树分析、ADMIXTURE分析以探明群体遗传结构和品种间的遗传关系;采用群体遗传分化指数(Fst)、核苷酸多样性(θπ)和XP-EHH 3种方法检测岔口驿马受选择位点,提取相应的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这3个马品种中,岔口驿马与哈萨克马的遗传关系更近;使用3种分析方法所筛选到的岔口驿马与百色马的候选基因有110个,岔口驿马与哈萨克马的候选基因有25个;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岔口驿马与百色马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骨骼发育通路,而岔口驿马与哈萨克马的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神经发育相关通路。本研究初步揭示了岔口驿马的遗传特性,并为岔口驿马保种选育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发展草业具有土地、气候、生物和劳力优势。根据4个生态经济区的特点,分别讨论了草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牧区生态保护与草业开发和草地畜牧业的产业更新;河西农区草畜产品生产和荒漠生态系统保护;河东黄土高原区保持水土与草畜产业链延伸;特别是甘肃省陇南山区最适于发展包括生物柴油的新型生物产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市场和政策的双重促进下,中兽药行业发展突飞猛进,但作为一个资源依赖型的产业,兽用中药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对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首先就兽用中药资源的历史发展及开发现状展开了论述,然后针对如何开发兽用中药新资源进行了重点探讨。指出新资源的开发,有助于扩充中兽药行业的药物来源,减少与人药的资源争夺,降本增效,促进中兽药行业高质量健康发展;同时提出新资源的开发应坚持中兽医药理论为指导,并以临床疗效为最终导向,走中兽药特色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加快贵州省遵义市肉羊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羊产业不仅有利于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和保障城乡居民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今后肉羊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分析了遵义市发展肉羊产业的品种资源、饲草资源以及发展现状,提出了转变生产方式、加快体系建设步伐、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的力度、围绕基地建设、培育龙头企业等今后发展肉羊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陕西地区拥有较为丰富的饲草料及农作物秸秆资源,肉牛产业发展仍不充分,通过对陕西省自然资源、饲草料资源及近年来肉牛养殖的现状调查分析,总结了陕西省肉牛养殖业发展中繁育基础及品种改良滞后、养殖规模发展不足、资源利用率低等一些问题,提出通过充分发挥资源潜力,科学规划区域肉牛产业,鼓励肉牛繁育场发展,推广肉牛养殖新技术应用,发展秸秆饲草收储加工企业等方法,促进陕西省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国内越来越重视产业可持续性发展,环保压力日趋增加。规模化、集约化的牛场养殖模式,使得养殖产业进入快车道,但规模化的牛场带来产能提高的同时,也增添了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处理的难题。床场一体化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处理牛场粪污,是实现粪污的‘无污染、零排放’的经济性与环保性结合的新型高效生态养殖技术,这给牛养殖产业带来新的机会,将会进一步的促进我国牛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对牛床场一体化养殖模式进行详细介绍,分析养殖模式的优劣以及目前存在的部分问题,并给出科学建议。  相似文献   

16.
姚瑶  李广  王钧  刘强  逯玉兰 《草业科学》2022,38(4):785-795
为了探讨甘肃省种植业系统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能值理论研究了2007-2017年甘肃省种植业系统的能值投入和产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甘肃省种植业系统总能值投入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2015年达到峰值,为5.48×1022 sej;种植业系统总能值产出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2014年达到峰值,为2.55×1022 sej.与全国种植业系统相比,甘肃省种植业系统的净能值产出率、能值投入率、环境承载率和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年均值偏低,分别为0.71、1.54、1.50和0.48.由此可见,甘肃省种植业系统缺乏活力,发展潜力较低,属于不可持续的消费型经济系统.因此,甘肃省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应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不可更新工业辅助能的投入,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促进种植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实施基本草地保护制度促进草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草地保护与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草地资源破坏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现状,迫切需要基本草地保护制度的实施.建议实行草畜平衡制度、调整牧区经济结构和加大草原建设资金投入,以实现草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草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西藏那曲地区在长期的传统畜牧业经营方式下,对草地资源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科学管理,片面追求牲畜头数,因此,该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超载过牧现象,导致草地资源退化加剧,草地畜牧业生产难以可持续发展。对那曲地区草地资源保护及草地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该地区天然草地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以期为该地区加强草地管理、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草地畜牧业和草地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秦川牛因原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而得名,具有体躯高大、遗传稳定、适应性强、肉用性能好等特点,是我国著名的地方品种和国家级资源保护品种,是肉牛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化发展的基础.文章介绍了秦川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对秦川牛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供科学指导,推动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论述奶牛产业发展思路、发展原则、总体目标及具体做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发展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倾斜资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扩充高产牛群,转变生产方式、适度规模生产,推进标准化养殖、培育奶农组织,理顺利益关系、加强培训,提高养殖水平、强化奶站监管,确保鲜奶质量、坚持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实现奶牛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