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休闲农业既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又可以满足人们的物质享受。近几年,休闲农业已逐步成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增长点。我国武陵山区不断发挥自身的农业和旅游业优势,全面发展各种生态旅游项目,并推动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将以武陵山区休闲农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为根本,深入探讨该地区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武陵山区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之处,由于气候和地理条件较为独特,很早就是茶叶种植的地区。明清时期,武陵山区各府州县志中,均对当时的茶叶种植情况有所记载,是我们今天了解明清时期武陵山区植茶的基本资料,从资料中也可以看到其植茶范围广、发展并不落后,但总体规模较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的外流、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老龄化,导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越来越少,推行水稻轻简化栽培越显重要。水稻轻简化栽培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的优点,是目前山区适宜推广的水稻高效栽培技术,也是实现水稻增产稳产的有效途径。介绍黔东武陵山区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的现状和技术流程,分析其推广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水稻轻简化栽培技术的发展方向,以促进该技术在黔东武陵山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皖西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是一个以粮食为主兼及林副业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结构。中部及北部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是以稻作、麦作农业为主,经济作物为辅的种植业生产结构。南部大别山区则是以林副特产品的种植生产、加工和贸易为主,农业种植业生产为辅的山区社会经济结构。农林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皖西城镇集市和商品贸易的繁荣。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山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农业机械化需求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国家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得临江市农业机械化事业得到迅速发展壮大,山区农机装备、农机化作业、农机管理水平和服务功能显著提高,农机应用领域实用了较大突破,一批具有山区特色,服务于当地农村、农业发展的服务项目,使得机械化的应用领域实现显著扩展。本文立足山区特点,探索了山区农机化发展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农机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设备,农机推广服务是促进农机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农民体力劳动负担的重要手段。但是农机技术在湖北武陵山区的使用还不够广泛。武陵山区既有丘陵又有小平原,是农业生产的天然宝地。然而,山区农民因其平均受教育程度不是很高,影响了农机推广服务工作的建设。文章针对当地基层农机推广服务体系现状与建设路径进行探讨,以此来促进当地农机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康健  侯官响 《农业考古》2016,(1):105-110
徽州山多田少,林业资源丰富,山林经济是明清时期徽州民众生产生活赖以维系的生命线,实为当地的经济命脉。徽州山林经济改善了农作物种植结构,为百姓生活提供衣食来源;为徽商提供资金来源,促进了徽州商业的发展;亦是徽州地方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徽州区域经济的发展;还是徽州族产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徽州宗族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山林经济对明清徽州山区社会、经济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农业的不断发展,农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不断得到加强。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生产资料耗费多,对自然景观的破坏性较大,不但影响了山区的生态平衡,也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寻求新的土地利用模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成为山区紧急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美洲粮食作物的传入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玲 《古今农业》2005,(3):79-88
明清时期美洲粮食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传入我国,对我国农业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从耕地面积扩大、粮食亩产量提高和粮食总产量增加及粮食作物结构变动情况考察它们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又从山区开发、粮食商品化、经济作物种植及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等几方面考察它们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昆明市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生产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技术和装备,是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是提高农业后续效益、转移农村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移民的迁入和中原农业技术的传入,明清时期贵州落后的农耕制度发生了彻底变化。明清时期移民对贵州的农业开发,以水稻品种的激增为标志,在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河流沿岸一带首先得到了开发,然后又以玉米等域外农作物及本土杂粮的推广为标志,山区渐次得到了开发。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农业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持续发展,农村经济全面繁荣,农民生活显著改善,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处在历史最好时期之一。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农业方面,政府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近年来,马铃薯、鲜食玉米春秋4熟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山区发展比较快,促进了农业增效,给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4.
武陵山区的生态环境优良,绿色、风味产品市场广阔,民族文化多彩,信息与交通条件不断完善,为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基础支持,借助现代农业电商的发展模式,打造武陵山区"互联网+"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15.
明清时期是直隶凤河流域农业商品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凤河流域水草肥美、环境优越,适于农作物的种植。随着人口的增加,明清时期凤河流域农业商品化程度不断提升,主要表现在作物的商品化与市镇经济的发展,二者无论从内容或形式上都打破了当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本文探讨了明清时期直隶凤河流域农业商品化的发展,对拓展畿辅地区社会经济史、区域文化史及当地经济发展等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试述明清时期黔东农村经济作物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606-1607,1642
对明清时期黔东农村经济作物的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选择布料作物、油料作物和嗜食作用3类代表性经济作物做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明清时期黔东地区的农业经济在经济作物的刺激下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明清时期,平原地区宜农土地的垦殖基本饱和,人口继续膨胀,人均耕地日益减少,严峻的生存危机迫使人们大量涌入资源丰富、荒而未辟的广大山区,从而掀起山区开发的高潮,山区经济成为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从明清时期陕南地区的人口迁移及其成因的分析,探讨该地区农业人口增长的基本规律及农业开发的基本轮廓。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农业方面,政府 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增加农产品产量,提高农业生产的工作效率。近年来,马铃薯、鲜食玉米春秋四熟高 产高效栽培技术在山区发展比较快,促进了农业增效,给农民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今天,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得依靠高科技的支持和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大局性、长远性和战略性目标,农业在国家的发展和提高国民素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农村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山区的生态农业也正在全面建设发展中,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为推动三农经济建设提供了有利保障,据统计我国有很多的生态农业项目大多数都没有真正的投入到实际的农业生产领域中,无法形成切实有效的生产力。基层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农民富裕农业发展的重要枢纽桥梁,切身与农民接触,是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基层农业山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并不受到重视,存在的问题不少,已无法满足我国现阶段经济转型时期对基层农业发展工作的新要求,滞缓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解决这以现状,制定合理的对策促进生态农业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农业的大踏步前进也是当前“三农”工作中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重要问题,切实有效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是以农业为主的省份,由于独特的立体气候,使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参差不齐,尤其是山区农村基础薄弱、人均收入低、土地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开发利用,落后的山区经济一直阻碍着云南农业经济的均衡发展.近年来,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农业生产设施和道路建设的投入力度,山区条件逐步有所改善,但山区经济与坝区经济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农民收入停滞不前、经济生活举步为艰的现象仍然严重,"三农"问题在整个云南农业发展中,仍处于矛盾的焦点,特别是冷凉山区农业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