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洪磊 《农业考古》2012,(3):352-354
农耕文化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民风民俗,并具有独特的文化内容和形式特征,它分为农耕物质文化和农耕精神文化等不同的层面。农耕物质文化即物质形态、观赏作物、耕作方式、耕作技术、生  相似文献   

2.
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农业耕作智慧的结晶,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依然具有重要的传承价值。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一些农耕文化正面临着衰落和流失的威胁,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农耕文化的内涵和演进特征,阐述了传承农耕文化的现实意义,探讨了传承农耕文化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3.
庆阳是先周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庆阳农谚是当地劳动人民对千百年来农业耕作经验的生动总结。庆阳农谚注重对人地关系与农业生产技术的归纳,强调不误农时,重视田间管理,对役畜的科学饲养与使用,提倡勤俭持家等,以简明流畅的语言,概括了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相关知识,集中反映了庆阳农耕文化中的精耕细作、科学管理等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4.
卷首语     
《北京农业》2014,(5):F0002-F0002
农业生产技术,农业生活经验,传统农耕信仰,农业习俗等丰富的农业文化,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农耕文明。  相似文献   

5.
试论农耕习俗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军 《农业考古》2006,(6):180-183
在农耕之时,农村大多要举行各种各样的习俗活动,比如社日、鞭春牛、开秧门、新米节、谢神戏等,这些习俗在过去农业科技落后的情况下都进行得十分红火,表明农耕习俗与农业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正确认识农耕习俗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和地位,尊重并继承一些有益于农耕的习俗,对于丰富和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农业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宝鸡的斗鸡台和西安半坡村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就发现有谷子粒(稷),这说明了黄河流域自古适于农耕,是生产稷的好地方。先民将自己的生活与土地相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后,围绕农耕生产形成了一系列习俗,苦在其中,亦乐在其中,在土地上建立起尊严和自信。《诗经》中的有关记载展示了商周时期繁复有序的农耕生产习俗。  相似文献   

7.
牛在我国传统农耕文化中是一种具有图腾意义和神性的动物,为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发展进程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有爱牛、敬牛的传统,充分体现了农耕民族对于生命起源的探索和祈求丰产安康的美好夙愿。陇东地区作为中华民族早期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耕牛崇拜习俗比较盛行,并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极具内涵。本文以陇东地区的耕牛崇拜习俗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蕴含的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和原始图腾崇拜的内涵,对弘扬传统民俗文化,促进陇东地区农耕文化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农业科技发展和农耕文化演变的历史过程,分析了农耕文化演变与农业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认为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耕文化革新的主要驱动力,农耕文化既是农业科技创新的结果,也反作用于农业科技创新;在阐明当前农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论述了基于农业科技创新的科学农耕文化的精神实质,综合现代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确立了科学弘扬农耕文化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农耕文化与现代休闲观光农业的耦合发展,需注重特色农业产业、地方农耕文化、"科技、管理、资金"投入的有机结合,促进农耕文化的传承和现代农业、休闲农业的快速发展。以江西会昌岚山园规划为例,对江西休闲观光农业和江西农耕文化结合方式进行了阐述,提出传承农耕文化、发展现代休闲农业的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0.
王荧  李昶罕  秦莹 《安徽农业科学》2013,(26):10902-10903,10906
云南是人类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云南各族人民在各自的居住地区,因地制宜,积累了许多优良的农业耕作技术经验,取得了卓越的技术成果,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农耕文化.笔者对云南农耕文化的形成、特点及对农业发展的贡献进行了探讨,认为在当今科技如此发达的环境下,云南农业的发展必然要同优秀的传统农耕文化相结合,才可得以走出一条富有自己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探索出一条科学的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农业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农耕文化残留的小农思想影响着农业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农业高校大学生的现实性与理论的指导性之间缺乏有效桥梁纽带,新媒体传播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等成为制约因素。通过培育先进农业文化、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和新媒体传播引领作用、以"三农"社会实践为重要载体等途径,在农业高校大学生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位于浙江省南部山区的云和县崇头镇,有着"中国最美梯田"之称的云和梯田,以其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云山雾海、千姿百媚的自然与人文景观享誉天下。然而,究竟是谁开辟了这片神奇的梯田,并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农耕文化,学术界未有定论。从畲汉农耕历史、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农耕习俗等方面探求云和梯田和传统农耕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轨迹,可为挖掘云和梯田独特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耕谚与农耕文化——以浙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一个农耕历史文明悠久的国家。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态在中国绵延了两千多年。农耕谚是农耕区老百姓长期以来从事农业生产,对气象规律和农时的观察,在生产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就涉及的范围来看,有农作物、节气、水利、耕作、肥料、种植等方面。农耕文化,则是指由农民在长期农业生  相似文献   

14.
从弘扬衡阳历史文化、挖掘农耕文化精髓,融合农机农艺技术、创新现代农耕文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助力农耕文化发展等方面阐述了衡阳市现代农业发展措施,以期为推动该市农业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农耕文化凝聚着劳动人民智慧与美德,对当今的农业生产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从农耕文化的主要内涵、云南现代烟草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发扬三方面阐述了传统农耕文化对云南现代烟草农业的影响,认为从传统农耕文化中汲取精华,对于保护烟农利益、彰显云烟特色及整个云南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是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建立融入原生态农耕文明的供产销一体化的现代农业创新模式》的阶段性成果。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阶段,本研究分析了国内外现代农业模式,结合我国国情与历史文化,重点从理论上探讨,基于传统农耕文明,以农业生产物质条件的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农业循环生态的打造和生产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和区域化等手段,将原生态绿色农耕文化精髓融入现代新型农业生产经营的产供销各个环节,并以此探究现代农业的创新模式,促进“三农”统一、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17.
借助于两性之间的性巫术来促进农业丰产的现象业已消失,但它作为华夏民族的一种集体无意识仍然在农耕信仰当中有所反映。凉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发达的地方,因此安土重迁、丰衣足食、风调雨顺自然成为当地农耕文化追求的目标。凉州地区的农耕习俗中的送耙齿、送“粪馍”、种子的贮藏、男耕女播等事象中,至今仍留有先民生殖崇拜的印记,它既是凉州人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的延续,也积淀着劳动人民的理想和追求。  相似文献   

18.
农耕文化是农业生产实践中智慧的结晶,是形成农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要动因。本文在明确传统农耕文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关联性和适应性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实际,探讨了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对策:借鉴传统农耕文化的"三才理论",探索高原特色农业路径;发挥高原农业的特色,推动发展方式多样性;打造立体农业,突破土地制约瓶颈;根据"地宜"原则,制定高原特色农业政策。  相似文献   

19.
陈冬生 《农业考古》2003,(3):100-105
在我国区域农业发展史上 ,明代运河南北地区的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期间 ,无论是在运河北部的直隶、山东及苏北沿运地区 ,还是在运河南部的苏南、浙西江南一带的农耕生产技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分别可为我国北方旱作和南方稻作农耕生产技术的发展代表。对此 ,本文特作简要考察 ,从中一窥我国传统农耕生产技术之精华。一、南北多熟耕作制的发展明代 ,无论是在运河北部的直隶、山东及苏北旱作农业区 ,还是南部江南一带的稻作区 ,为了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与人口增长的需要 ,在农业耕作制方面 ,多熟制已成为占主导形式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20.
包艳杰  孟晓 《古今农业》2023,(1):81-90+108
农业文化遗产的劳动属性和文化属性,从根本上定义了农业文化遗产关乎人全面发展的内涵,也赋予了农业文化遗产天然的育人功能和优势。塑造校园农业文化遗产微景观,一方面增加劳动课程的地域特色,另一方面使农耕文化融入触手可及的四时之景中,最大程度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建设地域农耕特色博物馆,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了解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历史的平台,引导学生社团围绕农耕文明开展志愿者活动,加强学生对认知农耕文化的主动参与度;探索校内教学与遗产地合作育人,通过校内设置中华农业文明史等农史特色课程,使学生获得对历史上中国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理论认识,同时借鉴科技小院模式,与遗产地建立协作育人平台,为学生提供参与观察真实乡村的实践机会,在鲜活的乡村生活中使学生感受农耕精神,进而激发学生自觉成为“知农、爱农、懂农”的领头雁型涉农人才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