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豆品种对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佳环  高洁 《大豆科学》2000,19(2):180-183
在广泛的田间抗病性调查的基础上,用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的4号和2号生理小种对12个大豆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测定,在这12个大豆品种中有丹豆4和吉农1号2个品种对4号和2号小种均表现抗病,并讨论了其它大豆品种的抗性表现。  相似文献   

2.
几种化学诱抗剂对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诱导抗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水杨酸(SA)、壳聚糖、β-氨基丁酸(BABA)和草酸4种诱抗剂处理绥农8和合丰25,研究这些试 剂对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的诱导抗性。结果表明,4种诱抗剂均可诱导两个大豆品种对细菌性斑点病的抗性,其中 1000μg/mLBABA对合丰25和绥农8诱抗效果最高,分别达84.92%和69.43%,诱抗效果因试剂的浓度及品种而 异,药剂施用方法也影响诱抗效果,各试剂在适宜浓度下对合丰25的诱抗效果明显高于绥农8。  相似文献   

3.
根据在国际通用鉴别品种上的反应,采用室内幼苗接种鉴定的方法,将黑龙江省38个供试的大豆细菌性斑点病菌菌株划分为1号、4号、3号和7号,其中4号小种为优势小种,占供试菌株的86.67%.本试验采用针刺接种方法用4号优势生理小种接种鉴定108个栽培大豆品种和育成品系,研究结果表明:东北三省育成的品种或品系存在着抗源,供试108个品种中抗病资源比例为13.89%,中抗比例为22.2%,根据抗性资源筛选结果,可合理地用于大豆生产和抗病育种.  相似文献   

4.
大豆细菌性斑点病是江淮地区大豆生产中常见病害,但大豆种质资源抗性水平及抗源鉴定工作较少。本研究采用对大豆叶片正反面高压喷雾的接种方法鉴定了江淮地区309份育成品种(系)及亲本材料对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生理小种S1的抗感反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抗性差异明显,分别鉴定出高抗和中抗材料61和68份,占总数的19.74%和22.1%,表现为感病和高感的材料共有180份,占总数的58.25%。适合淮北和淮南地区种植的140和169份品种(系)中,抗病材料(高抗+中抗)分别有68和61份,感病材料(感病+高感)分别有72和108份,江淮淮北地区抗病品种(系)的比例高于淮南地区。供试材料抗性反应等级与成熟期等性状存在相关性。同时还发掘出徐豆18、南农99-6等高抗品种,及具有高蛋白、高油特性的优质抗性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5.
郭亚辉  许志刚  杨光 《大豆科学》2011,30(2):263-265,271
在田间抗病性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叶背喷雾和上部叶片摩擦接种的方法连续2 a鉴定了142份栽培大豆品种(系)对大豆细菌性斑疹病菌株S1的抗感反应.结果表明:在所有的参试材料中,各品种或品系间抗性有一定的差异.供试142个品系中,24份材料表现为高度抗病,占鉴定总数的16.9%;19份材料表现为中度抗病,占鉴定总数的13.4...  相似文献   

6.
35个水稻品种抗稻曲病的田间抗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自然诱发与人工辅助接种相结合的方法测定35个水稻品种对稻曲病的田间抗病性。结果表明:35个品种中,无高抗品种;抗性品种有9个,占25.72%;中抗品种10个,占28.58%;中感品种11个,占31.43%;感病品种3个,占8.58%;高感品种1个,占2.86%。  相似文献   

7.
2016年采用自然诱发方法测定了金华市10个单季稻主栽品种稻曲病的发病情况,并对其抗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深两优5814、甬优17、春优84、中浙优8号、甬优1540、丰两优香1号和Y两优2号对稻曲病的抗性较好,而甬优15、甬优9号、浙优18的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8.
综述了关于大豆细菌性斑点病发生和防治的相关内容,旨在为大豆细菌性斑点病的预防及防治提供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四个籼稻品种对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表现高抗的 Dular、IR26、IR36和IR1545-339 等4个籼稻品种与感病品种金刚30杂交并分别与双亲回交,获得F1、F2、BC1和BC2。在隔离网室用细菌性条斑病菌株RS-68接种不同世代群体,根据其抗感反应推断:IR36的抗病性是由一对隐性主效基因控制的,Dular、 IR26和IR1545-339三个品种的抗病性分别由一对显性基因控制,Dular和IR1545 339的抗病基因呈非等位关系  相似文献   

10.
广西甘蔗主栽品种梢腐病田间抗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更好地为广西甘蔗品种的合理布局和科学种植提供依据,探讨广西甘蔗主栽品种对梢腐病的田间抗性,根据发病程度,利用病情指数划分的抗性标准,在甘蔗梢腐病发生盛期,对目前广西蔗区13个主栽品种进行梢腐病抗性的田间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宿根蔗感病程度比新植蔗严重。新植蔗表现为高抗的品种3个,抗病9个,中抗1个;宿根蔗表现为高抗的品种4个,抗病8个,中抗1个。综合不同蔗区新植蔗和宿根蔗的抗性表现,高抗品种2个(粤糖94-128、台优),抗病9个(ROC22、粤糖93-159、桂糖31、桂糖03-2287、桂糖42、台98-0432、桂糖29、柳城03-1137、桂糖21),中抗2个(柳城05-136、粤糖60)。新植蔗和宿根蔗抗性表现为同一水平的8个(粤糖94-128、台优、ROC22、桂糖03-2287、桂糖42、台98-0432、柳城03-1137、桂糖21),宿根蔗差于新植蔗的2个(桂糖31、粤糖60),3个变化趋势相反(粤糖93-159、桂糖29、柳城05-136)。不同蔗区梢腐病的发生情况不同,品种在各个蔗区的抗性表现也不同。2015年,广西蔗区主栽品种对梢腐病抗性达到中抗以上水平,说明梢腐病对该榨季广西甘蔗生产为害程度尚不严重。  相似文献   

11.
以50份水稻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田间细条病抗性观察鉴定,对病斑占总叶面积率(病斑占比)、病斑长度、病叶率和病情指数等抗性指标进行相关和主成分分析,研究3个指数间及其与剑叶宽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病斑占比是田间评价细条病发病情况的理想指标;病斑长度是唯一与剑叶宽度存在极显著相关的指数;按照病斑占比(IRRI标准),5份材料L424、L425、L427、L433和L443表现为中抗(10%),15份表现为中感(30%),20份表现为感病(40%),10份表现为高感(20%)。  相似文献   

12.
高粱种质资源抗高粱靶斑病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6~1999年在田间人工接种诱导发病的条件下,对1476份高粱种质资源和40个高粱杂交种或杂交组合进行了抗高粱靶搬病抗性鉴定。从中鉴定筛选出419份抗高粱靶搬病的种质资源,9个高抗和7个抗高粱靶搬病的高粱杂交种或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白叶枯病抗性鉴定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刘琼 《杂交水稻》1998,13(5):26-28
通过10余a对1125份杂交水稻组合及其亲本材料用剪叶法接种白叶枯病菌的试验,鉴别杂交稻不同组合及其双亲间的抗性遗传模式,认为水稻的白叶枯病抗性种质通过亲子传递在杂交水稻上能够得到直接而有效的利用。同时,对杂交水稻白叶枯病抗性的利用以及抗性鉴定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细菌性枯萎病是当前我国木薯生产中的第一大病害。比较剪叶、针刺和喷雾等接种方法,发现剪叶法适用于大批量的种质抗性评价。采用剪叶法完成了603份木薯种质的抗性评价,结果表明高抗种质仅有6份,绝大多数种质均表现出一定的感病性。在广东省开平市进行29份木薯种质的田间发病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华南系列、桂热系列等主栽种质均不抗病。  相似文献   

15.
以恢复系温恢117为受体,以IRBB21为抗白叶枯病基因Xa21的供体,通过杂交、多次回交和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将Xa21基因导入温恢117中,结合抗性基因Xa21的分子检测和农艺性状表现,筛选出带有Xa21基因的15个恢复系株系.采用白叶枯病菌株的专化强毒菌系P6进行接种鉴定,各株系的白叶枯病抗性均强于受体亲本温恢117,其中株系M033抗性与IRBB21相当,而农艺性状与温恢117相近.  相似文献   

16.
抗白叶枯病籼稻不育系中1A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中1A是以从印度引进的编号为902的抗白叶枯病材料中选择的异形株,与同样来自于印度的千粒重小的野败型不育系PS-32A回交转育而成,其不育性稳定,白叶枯病抗性较好,米质较优,千粒重小,异交结实率高,2004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用该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稻组合,表现株型挺拔,产量高,米质较优,同时对白叶枯病的抗性明显提高,其中研优1号(Zhong 1A/2070F)于2005年3月通过浙江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三系杂交水稻抗稻瘟病、白叶枯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多数三系杂交稻组合抗病性较差,其抗病性受恢复系与不育系的共同影响,提高杂交稻抗性的关键是向三系亲本同步导入抗性基因.目前杂交稻的抗病育种基本立足于常规育种,但常规抗病育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三系亲本抗病单基因导入和多基因聚合育种中均取得较大进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抗病育种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18.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rice host and its pathogen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Xoo) at cellular level was studied by using a resistant somaclonal mutant HX-3 and its susceptable donor Minghui 63. After inoculation with Xoo strain Zhe 173 (Chinese pathotype |\ ). the activity of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and peroxidase (POD) in the callus of Minghui 63 was increased dramatically, and the active oxygen(O2^-) was produced at a higher rate; Meanwhile, the callus grew slowly with the reduction of protein content. Compared to the activity of SOD and POD. the production rate of O2^- and the fresh weight in HX-3 callus varied little after the inoculation. It could be proposed that there were grea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sistance of HX-3 and Mighui 63 at cellular level.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detected concerning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leaf blight in HX-3 between the plant and the callus.  相似文献   

19.
高抗白叶枯病系列杂交稻的选育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丁伦友 《杂交水稻》2005,20(1):11-14
利用携有抗白叶枯病显性基因Xa-7的DV85作原始抗源,先与台中本地1号(TN1)杂交,育成携有Xa-7基因的中间衍生抗源TD,再用TD作母本与明恢63进行杂交,杂交后代中选择目标个体与明恢63持续多代回交,经测交、筛选,相继育成携有Xa-7基因的高抗白叶枯病的恢复系抗恢63、抗恢98及D205等,分别与珍汕97A、Ⅱ-32A等配组,先后育成了抗优63、抗优98(Ⅱ优98)、Ⅱ优205等高产、高抗白叶枯病的系列杂交稻新组合,并通过了省级审定,从而解决了我国杂交水稻不抗白叶枯病的难题.  相似文献   

20.
用1.0和2.0mmol/L的硝酸镍处理水稻幼苗2d后,再用稻白叶枯细菌(Xanthomonns oryzae pw.oryzae)挑战接种,14d后调查病情,发现病斑长分别比对照下降了42.1%和48.0%,说明硝酸镍能诱导水稻幼苗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生理指标测定及同工酶电泳结果表明,两种浓度的硝酸镍处理均能明显提高叶片中POD、PPO和PAL活性以及木质素含量,大部分POD同工酶带和4条PPO同工酶带增强,提示硝酸镍对水稻抗白叶枯病的诱导效应可能与POD、PPO和PAL活性以及木质素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