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这5年,是中国奶业打翻身仗的5年。中国奶业牢牢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产量稳步提高,质量稳步提升,现代奶业建设稳步推进,民族奶业迎来了全面复兴的新时期。这5年,我国奶类产量持续稳定在3600万吨以上,产量稳居世界第三位。每天市场上销售2亿多斤奶,在校供应1500多万份学生饮用奶。中国奶业协会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7)》显示,2016年全国奶类总产量达到3712万吨。  相似文献   

2.
<正>连续多年的"奶价过山车"让乳制品行业疲于应对,多位业内人士呼吁,国家应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必要政策措施和奶业发展规划,保护国内奶业的发展。乳企与奶农的利益矛盾从2013年的"奶荒"到2014年底的"奶剩",短短一年时间国内奶业市场经历了新一轮的过山车。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原奶生  相似文献   

3.
编者按: 中国奶业经过10年超常规发展,使奶业总量翻了两番,至2006年中国已成为全球排行第三个产奶大国.中国虽是产奶大国,但决不是产奶强国.我国的平均年单产水平连4吨/头也达不到,奶源质量也与发达国家相差一定的距离,人均牛奶消费也只有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现在整个奶业发展给人们的总体感觉或最大最深刻的印象体现在两个字:"快"和"乱".  相似文献   

4.
<正>从2008年的奶剩到2013年的奶荒再到2014年的奶剩,我国乳制品行业"奶荒""奶剩"交替出现的现象似乎已是市场轮回。近日,中国奶业协会和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发布的《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7)》显示,2011~2016年全国奶类产品的产量分别为3811万吨、3869万吨、3650万吨、3841万吨、3870万吨、3712万吨,总体呈增长态势,只有奶荒的2013年产量明显偏低,而2016年  相似文献   

5.
<正>近日,中国奶业协会和农业部奶及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7)》。报告显示,我国乳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高,乳品企业竞争力稳步提升,奶业全面振兴迈出了新的步伐。2016年奶业生产和质量安全呈现五大特点:一是乳品产量保持稳定。全国奶类产量3712万吨、乳制品产量2993万吨,生产规模仅次于美国和印度,居世界第三位。二是乳品质量持续提升。2016年,生鲜乳抽检  相似文献   

6.
有“北欧奶国”之称的芬兰,奶业处于世界先进行列。早在1960年,人均奶占有量已达700公斤,超过欧美一些奶业发达国家。近20年来,鉴于国内外市场已经饱和,在奶业生产上,一直采取了“控制总量,提高单产”的方针。奶的总产量从1960年的338万吨下降为1988年的266万吨,但牛奶单产从2955公升提高到4990公升。加之,饲养规模和加工规模不断扩大,奶制品花样不断增加,奶业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7.
驻马店天乳奶业有限公司自2000年底竣工投产以来.年加工能力已达1.5万吨.“天乳”牛奶品牌越来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2005年3月19日.加拿大枫毕发展有限公司加盟“天乳奶业”.预计天乳奶业年加工能力将由现在的1.5万吨增加到4万吨.驻马店市将成为豫南规模最大的牛奶加工基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云南个旧市畜牧业发展速度最为迅猛的产业,莫过于奶业。1995年以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策的引导,畜牧项目资金的扶持和科技的推动,个旧市奶牛业的经营方式向注重科学技术面向市场的经营方式的飞跃,走上了“公司 农户”的道路,并初具规模,以乍甸农场、光华乳业为龙头企业的牛奶区域化生产格局已经形成。2000年以来,个旧市的奶产量以年均22.1%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04年,全市奶牛饲养户已达346户,是2000年的8.9倍;饲养的奶牛已达到3313头,是2000年的2.8倍;日产奶已达31.3吨,是2000年的4.5倍;奶产量已达9370吨,是2…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是奶业生产大国,年产量稳定在3500万吨左右,居世界第三位;同时也是消费大国,人均奶类占有量2014年达33.8公斤,每天市场上销售两亿多斤奶。奶业发展和乳品质量安全关乎每个奶农利益和消费者安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尤其是把婴幼儿配方乳粉作为食品质量安全工作的突破口,出台政策,加强监管,扩大市场,提振消费者信心,取得了显著成效。连续跨越3个1000万吨台阶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牛奶是凭票限量供应的保健食品和供给特定人群的奢侈品。据统计,1978年,全国奶牛  相似文献   

10.
(一)生产概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奶业有了较大发展。到2001年,全国存栏奶牛5660万头,奶类产量1122.9万吨(其中牛奶产量1025.5万吨),分别是1978年 11.8倍和11.57倍;人均占有奶量8.8公斤,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1,为发达国家的1/30。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奶业持续快速发展,预计2007年全国奶类产量3650万吨,同比增长10.5%,奶牛存栏1470万头,同比增长7.8%。由于奶类产量的持续增长,加工能力的明显增强,乳品消费的稳步提高,对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丰富城乡乳制品市场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2007年奶业产业链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原料奶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原料奶收购价格先是平稳或有小幅增长,9月以后特别是进入第4季度之后,原料奶收购价格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2.
正导语牛奶被誉为大自然赐予人类"最接近完美的食物",是世界各国人民普遍接受的营养食品,奶业发展事关国计民生和民族未来。2016年8月,中国奶业协会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6)》,据报告显示,我国奶制品质量并不逊于进口产品,奶产品质量处于历史最好水平。8年来,我国奶业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中国奶业在质量安全的道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3.
奶农和乳品加工企业之间的关系,即产加关系,是奶业发展的根本.在"公司(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中,公司处于主导地位,奶农属于弱势群体.为防止产加关系处理不当导致奶业受挫,应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企业和奶农的风险共担机制;(2)及时、公正、公平的解决牛奶质量检测中的争议;(3)做好技术服务工作;(4)设立奶业风险基金;(5)充分发挥奶业协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专家分析:低水平竞争,奶农与龙头企业利益衔接不紧,是乳业发展的致命伤。随着养殖效益大幅度下降,一度火遍全国的养奶牛热,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持续降温。与全国情况大致相同,甘肃省奶牛业也是举步维艰。目前省内牛奶市场价格已降到2.56元/千克,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88%。一头泌乳期产奶量5吨至6吨的成年母牛市场价为7000元至8000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价格跌了一半左右。1、养殖户出售奶牛。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包括甘肃在内的中国奶业发展普遍带有盲目性,产业波动剧烈。从2000年起,奶业开始发“高烧”。在这股热潮中,许多农民的身份转眼变成了“…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省、市的大力支持指导下.陕西省千阳县立足实际,强调农业产业结构。把奶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来抓.提出了建设奶畜大县的战略目标,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奶业实现了较快发展,2008年千阳县奶牛存栏达到3.6万头.牛奶产量达到7.3万吨,目前全县共建成机械化挤奶站点60个,年产管道奶2.3万吨。已建成千头现代化奶牛场1个。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奶畜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乳制品工业企业异军突起,奶业经济在GDP中的位置不断提高。但是,由于我国以散养为特征的奶畜饲养业.生鲜乳成分含量差异悬殊,特别是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以来,生鲜乳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鲜乳价格大幅下跌,使奶农利益遭受严重损失,也给奶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如何稳定奶业生产.保护奶农利益,提高鲜奶质量,  相似文献   

17.
2007年的"涨价"风波对奶业影响颇大,奶牛饲养成本上涨了20%,其中饲料成本上涨最为显著.一头日产30kg的高产奶牛的饲料成本已由原来的22.5元,日上涨为33.75元,日,上涨幅度达50%.成本压力冲抵了奶价上涨所带来的收益,奶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奶业要在原料涨价声中提高效益,成本控制、特别是饲草成本控制尤为重要,草业发展应该成为奶业发展的先行军.  相似文献   

18.
基于Nerlove模型的我国牛奶供给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奶业快速发展。但一系列宏微观影响因素经常会导致牛奶生产和价格剧烈波动,甚至对我国奶业产生致命打击,特别是经常发生的"倒奶事件"、"杀奶牛事件"等,直接影响着我国奶业生产的稳定和牛奶市场的均衡供应。采用1995-2013年我国牛奶产量、牛奶价格、饲料价格和规模化率数据,运用Nerlove模型对牛奶供给反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滞后两期牛奶产量和滞后一期饲料价格对本期牛奶产量有着负影响,滞后一期牛奶产量、滞后一期牛奶价格和规模化率对本期牛奶产量有着正影响;牛奶的短期弹性为0.104 0,短期内缺乏弹性,长期弹性为2.126 8,长期内富有弹性,表明牛奶供给对价格的反应存在滞后性。因此,政府应该提升规模化水平,扶持饲料企业发展和扩大优质饲料的种植面积,保持奶业价格政策的持续、稳定性,引导奶产业构建更加紧密的、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  相似文献   

19.
2008年以来,中国牛奶消费出现下降,影响奶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显现,奶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借鉴荷兰奶业发展行之有效的独特思路、方式及经验,本文提出中国奶业发展应培养职业奶农、具有适度规模意识、构建合理的利益链、发展第三方检测监督机构、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以来,中国牛奶消费出现下降,影响奶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不断显现,奶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借鉴荷兰奶业发展行之有效的独特思路、方式及经验,本文提出中国奶业发展应培养职业奶农、具有适度规模意识、构建合理的利益链、发展第三方检测监督机构、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