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直线相关分析方法,对1989~2000年江苏省常规中灿稻区域试验各参试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亩穗数、穗实粒数、千粒重、穗重、株高等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常规中灿稻育种已逐渐由多穗型向重穗型演变,故今后常规中灿稻育种要在优质的前提及合理改良株型的基础上,以提高穗重为核心,即保持现有穗数,增加每穗实粒数,提高粒重。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杂交中籼稻汕优63轻型节本高产栽培的最佳栽插密度,特对汕优63的栽插密度及其主要经济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栽培水平下,从单位成穗、穗粒和粒重三者协调和轻型简化节本栽培的要求出发,栽培密度宜为18~21万穴/hm2。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杂交中籼稻品质育种现状及改良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002~2008年江苏省审定的28个杂交中籼稻组合的品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对照部颁优质米标准,28个审定组合中有15个达到部颁优质米三级以上标准,13个达不到部颁优质米标准,未达到标准的主要体现在外观品质欠佳,垩白率和垩白度指标偏高.针对外观品质欠佳,提出改良策略:改良杂交中籼稻组合的亲本品质;改进育种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矮化育种以来华南地区常规籼稻品种产量与株型性状的改良及其关系,为进一步提高品种产量潜力探索新的突破方向。【方法】以华南地区自矮化育种以来育成推广的65个主要栽培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在相同生态和栽培条件下的栽培试验,研究不同年份育成品种产量和株型性状的演变,将植株形态性状与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将几个主要产量性状与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结果】从矮化育种开始,华南地区常规籼稻品种产量水平不断提高,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达到最高水平,随后产量水平处于停滞状态,直到2000年又开始形成上升趋势。品种株高随育成年份缓慢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在叶形性状中,上三叶长和上三叶宽未有明显变化,但上三叶基角和上三叶曲率则有较显著的改良;穗粒性状中单株穗数和结实率逐渐降低,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和每穗粒数则呈线性增加,千粒重呈阶梯式下降;单株库容量、单株生物产量和单株产量表现为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后期显著上升,随后上升趋势停滞。【结论】自矮化育种以来,华南地区常规籼稻品种产量水平显著提高,但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未能取得进一步突破。在株型性状的遗传改良方面,叶片形态性状改良显著,品种由大粒穗数型向小粒大穗型演进。今后品种改良的重点是通过株型改良提高库容量。  相似文献   

5.
FACE对常规籼稻扬稻6号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利用我国农田开放式空气CO2浓度增高(FACE)研究平台,以常规籼稻扬稻6号为供试材料,设计比大气CO2浓度(对照,370 μmol·mol-1)高200 μmol·mol-1的FACE处理(570 μmol·mol-1)和施N量为125 kg·hm-2(LN)、250 kg·hm-2(NN)处理,研究其对扬稻6号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FACE处理使扬稻6号的产量平均比对照增加24.1%,其中LN处理、NN处理条件下分别比对照增产18.0%、31.0%,处理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FACE处理使扬稻6号单位面积穗数、每穗颖花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平均比对照增加6.8%、8.3%、4.2%、和3.2%,除单位面积穗数外,处理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3)FACE处理使扬稻6号生物产量平均比对照增加21.3%,达极显著水平,对经济系数无明显影响,生物产量的极显著增加是FACE水稻产量极显著增加的重要原因;(4)N处理以及CO2×N的互作效应对扬稻6号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常规棉与杂交棉皮棉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两年的常规棉和杂交棉区域试验资料,采用偏相关和通径分析方法,对皮棉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常规棉和杂交棉皮棉产量构成因素中,单株结铃数受环境影响最大;常规棉皮棉产量构成因素中,密度对皮棉产量作用最大,其次分别是单株铃数、衣分和单铃重;杂交棉皮棉产量构成因素中,单铃重对皮棉产量作用最大,其次分别是衣分、单株铃数和密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密度与穴播苗数对常规籼稻产量的影响,探索出不同穗型品种的合理种植密度和每穴播种苗数以指导农民种植。【方法】采用大穗型常规籼稻材料N2和中穗型常规稻材料N4每667m~2不同栽培密度和穴播种苗数的比较试验。【结果】材料N2在种植密度为1.7万穴/667m~2时产量最高,单产达500.0kg/667m~2,在每穴播种3苗时产量最高,单产达557.6kg/667m~2;材料N4在种植密度2.0万穴/667m~2时产量最高,单产达433.2kg/667m~2,在每穴播种3苗时产量最高,单产达481.1kg/667m~2。【结论】大穗型常规籼稻的最佳栽培方式为种植密度1.7万穴/667m~2与穴播3苗;中穗型常规籼稻的最佳栽培方式为种植密度2.0万穴/667m~2与穴播3苗。  相似文献   

8.
昌吉地区春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育种目标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昌吉地区春小麦产量构成三因素与产量的关系,并对该区春小麦的育种目标进行了探讨,认为:①该区春小麦高产中,穗数是主导因素,其次在保持较高千粒重的前提下以获得较多的穗粒数。②主要围绕穗长、结实小穗数、单株粒重、千粒重、倒伏程度、落粒性、生长势、生育期、穗密度这九个性状进行选择,同时兼顾其它性状,能快速而有效地选择到高产、稳产、优质的品系(种)。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江苏省杂交中籼稻组合的品质性状改良进程,以参加2011年江苏省省区域试验的24个水稻新组合为试验材料,对水稻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组合性状相对稳定,加工品质好,提高难度大;品质性状间的相互关系极为复杂;类群间品质性状总体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桐城市生产的中籼稻品种,开展了中籼稻新品种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宜于桐城地区高产栽培的品种有广两优1128、深两优1号、Y两优896、深两优1164等品种。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主栽粳稻品种亲本选配分析及选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九五”期间粳稻主栽品种的亲本选配规律、方法与特点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拓宽亲本的录用范围,直接或间接利用远缘杂交优势,采用大面积主栽品种进行多亲本复交是取得梗稻杂交育种成功的关键。当前品质育种亲本选配的基本策略是在广泛征集、研究、利用国内外优质稻种资源的基础上,确立江苏主栽优质品种为骨干亲本,掺入特异性种质,进行高起点强强配组。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茶树品种选育应以绿茶为主,以“香、鲜、醇、早、抗、特”为品种选育目标,成分育种主攻高氨基酸和高香型两个方向;在江苏省茶树品种选育策略上,适宜采用系统选育法、有性杂交法、航天诱变育种、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及辅助育种等方法。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小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省1982-2007年审定的84个小麦品种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品种间产量差异很大,84个小麦品种产量幅度为4 425.75~8 181.15 kg/hm2,平均6 136.44 kg/hm2,与对照品种相比,平均增产6.20%.不同区域类型品种的产量由北向南逐渐递减,淮北品种的平均产量为6 687.01 kg/hm2,比淮南品种平均高1 227.10 kg/hm2.江苏省小麦产量育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6年来年均递增1.4%,淮北品种年均递增0.8%.产量7 500 kg/hm2以上的淮北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600万/hm2左右,穗粒数33粒以上,千粒重43 g以上;淮南品种进展更为显著,产量 6 750 kg/hm2以上的淮南品种产量构成因素为:穗数480万/hm2左右,穗粒数38粒以上,千粒重40 g 以上.  相似文献   

14.
新疆大豆主栽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给高产大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对新疆种植的具有代表性的12个大豆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对达到显著差异的6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并对影响百粒重的5个性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百粒重的提高受到株高、每荚粒数、主茎节数和结荚高度的限制,而单株荚数的增加会带来百粒重的增加.在大豆杂交种的选育过程中,在保持一定单株荚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择荚大、粒大、粒重的个体,并注重品质性状,有望培育出优质、高产的大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we report the results of a decade-long breeding program for japonica super rice made by Nanjing Branch of Chinese National Center for Rice Improvement in Jiangs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We concluded that selection of parents with good comprehensive traits and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both parents in the hybrid combination, and early selection of high heritability traits in earlier segregating generations coul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reeding efficiency. The use of closely-linked functional markers in pyramiding of multiple genes could greatly increase breeding efficiency, avoiding time-consuming and laborious steps that were used in traditional breeding program.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coordinate the yield components with variet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yield stability, wide adaptability, lodging resistance, and an attractive grain appearance during late growth stage of rice.  相似文献   

16.
以中系、日系两大当家系统中24个限性品种资源为对象,测定了对四龄结茧率、对四龄虫蛹生命率、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5个对品种生产潜力具有重大影响的主要经济指标。采用联合方差分析法和回归系数法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各主要经济性状在品种间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受环境的影响,其差异也达到显著水平;中系品种锦7、795、田10、蜀52、75新、限1,日系品种N8440、限2、星光不仅综合性状优良,而且性状稳定,受环境影响小,适合用作新品种培育的亲本素材。  相似文献   

17.
18.
贵州13个柞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常规育种法对贵州13个柞蚕品种采用扩繁试验研究,对其产卵数、二天孵化率、普通孵化率、发育整齐度、收蚁结茧率、千粒茧重、茧层率、茧层量、幼虫统一生命率、不受精卵率、全龄经过、全茧量等主要经济形状进行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柞蚕125、128品种表现的各性状指标都高于原生产用种101,固有特征、特性等各项成绩均明显优于其品种,且纯度也有较大幅度提高,建议可以利用125、128等品种进行扩繁。而133品种表现的各性状指标以及经济指标略低于101品种,该品种在必要时也可以进行扩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