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引起棉花早衰的主要原因有水肥供应不足、田间管理不当、干旱高温天气和红叶茎枯病等,早衰发生越早减产越重。采取以下措施,可有效预防棉花早衰。 1、早发棉花摘早蕾它是防止早衰既经济又有效的措施。地膜棉和育  相似文献   

2.
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路线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生产实践表明,原“促棉早发、三桃满挂”的技术路线,不适应棉花地膜覆盖等栽培技术。1984年以来的研究表明,与地膜覆盖、双膜覆盖等促棉早发技术相适应的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路线是促棉早发、防棉早衰、塑造立体采光群体结构,创建高光效群体模式;摘早蕾控制伏前桃,去晚蕾控制晚秋桃,加强花铃期管理促进多结伏桃和早秋桃,创建优质高产最佳结铃模式。1995~2002年,按此技术路线制定的“杂交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连续8年创皮棉单产2244 0~2350 8kg/hm2 的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3.
经过三年的多点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对水肥地的春棉摘除下部1—3个果枝上的早蕾,平均每亩可增产皮棉16.8公斤。较不去早蕾的对照棉田增产16.6%,每亩增加纯效益35元以上。一、去早曹的好处 1.可防止早衰,由于棉花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当把下部1一3个果枝上的蕾去掉后。可明显地促进根系发育。扩大根群范棉花去早衡试验结果示范围,达到根深叶茂,茁壮生长,中后期仍健壮不早衰(见表)。  相似文献   

4.
一、早衰症状棉花早衰是指棉花尚处于开花结铃盛期,但其根系已提前衰老。其外部表现为叶色褪绿变黄,主茎红茎到顶,其后期成铃不能正常吐絮,而且植株矮小,蕾、铃脱落严重,僵瓣、干铃增加,果枝果节少、封顶早,生长无后劲,上部空果枝多,提前吐絮。调查表明,早衰棉田的果枝比正常棉田少40%,总铃数比正常棉田少30%以上。二、早衰原因1.根系早衰宽膜及超宽膜种植,造成地膜棉侧根多,根量  相似文献   

5.
棉花地膜覆盖栽培,一般比露地直播棉增产25%~40%,每公斤地膜可增产3~5公斤皮棉,在水肥条件好的高产棉田增产幅度和经济效益更大。地膜覆盖棉花的突出特点是早发稳长,主茎生长发育快,叶片分化快,前期叶面积大,果枝出生早,因此现蕾早,开花早,成铃早,吐絮早,霜前花率高。棉花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增产措施,在应用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地膜覆盖棉花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栽培措施,才能发挥地膜覆盖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地膜棉早衰的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利用地膜覆盖栽培棉花,可以促进棉花早发、早熟、优质、高产。但早衰是地膜棉的致命伤,因此,弄清早衰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管理,是夺取地膜棉高产的关键。 原因之一:早发脱肥 这种早衰  相似文献   

7.
移栽地膜棉是将营养钵(块)苗庆育苗套栽到平铺地膜棉田之中的一种新型栽培技术。与移栽棉相比,更充分地利用有效光热资源,促进棉花早发,增加棉花伏前桃,延长棉花有效现蕾开花结铃10 ̄15d,增产15% ̄20%,既可稳定夏粮产量,又可提高棉田产出效益。  相似文献   

8.
采用露地移栽、地膜移栽、地膜移栽去早蕾和直播地膜4种栽培方式,研究不同栽培条件对棉花生育特性、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地膜直播棉、露地移栽棉、移栽地膜棉相比,移栽地膜棉去早蕾处理生育期、株高和株高日增量、果枝数和果节量基本合理,节枝比增加,伏桃和早秋桃比例高,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显著增加,产量最高;纤维长度、整齐度、纤维强度、伸长率、反射率和纺纱均匀度指数等品质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达到了促进棉花早发、提高产量和改善纤维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棉花产量的不断提高,高产棉早发与早衰、早发与烂铃等矛盾也随之出现。为此我们从1987年开始,在中棉所的统一按排下,进行了棉花除早蕾控晚蕾及其配套技术的试验、示范。利用棉花无限生长习性和自身补偿能力强的特性,采取有效的调节措施.不要或少要伏前桃和晚秋桃,实现棉花优质高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般每亩可增收皮棉7.5公斤,增产  相似文献   

10.
苏州市位于长江下游,温光资源丰富,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据1986~1990年统计,年平均降水量为1067.3毫米,而梅雨季节的6~7月份降水量达323.3毫米,占年总降水量的30%,导致棉花的早蕾、早桃大量脱落,伏前桃比例普遍较低。据1985~1990年资料统计,直播棉三桃比例为0.5:5.5:4.0,育苗移栽棉为0.5:6.0:3.5,伏前桃占总桃数均在5%左右,严重影响早发棉的高产、优质。为减少受梅雨影响的蕾铃脱落,提高伏前桃比例,达到“三桃”齐结,夺取高产优质,我们于1984、1990年就棉花应用缩节安后改变棉花成铃时空分布的可能性作了探讨,旨在为大面积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9~2011年开展了棉花新品种华棉5号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华棉5号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措施的优化组合方案为:密度6.6万株/hm2,追肥量尿素225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硫酸钾150 kg/hm2,每株摘早蕾6个;摘早蕾对华棉5号的产量和优质棉单产影响最大,地膜覆盖早发棉田应适度摘早蕾;密度对华棉5号产量影响较大,应高度重视合理密植问题。  相似文献   

12.
盐碱地棉花双膜覆盖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1995年进行的盐碱地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双膜覆盖可为棉花生育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条件,促棉早发效果显著。棉花播种期比地膜棉提前12天,最佳出叶期出叶率达71.2%,最佳现蕾期现蕾率达75.8%,伏桃和早秋桃占89%。试验期间亩产皮棉145.3~161.75kg,霜前花比地膜覆盖增加14.6%,亩增纯收益50.46元。  相似文献   

13.
<正> 棉花地膜复盖栽培是一项新技术,它对土壤具有增温保墒,改善理化性状的作用.从而促使棉花根系发育,现蕾开花早,有效结铃期长,结桃多,产量高,品质好,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一般地膜复盖棉田能增产15%以上,高的达50%.增产效果的大小与地膜复盖栽培技术密切相关,为了充分发挥地膜复盖的增产作用,在栽培技术上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4.
移栽棉田基施46%嘉安磷控释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46%控释肥(23-11-12)配方最好,用量以600 kg/hm2最佳。其在棉花移栽大田作基肥施用,表现了棉花"前期早发成壮苗、中期生育平稳不疯长、后期有力不早衰"株型合理的生长态势,体现在现蕾、开花、吐絮早,优质铃占比多。棉花栽培性状最佳,经济产量最高,品质最好,同时有利于改善土壤肥力、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促进棉花优质高产,提高经济效益,近两年我省一些地方开展了棉花花铃期调控试验,现报道两例,供各地参考。 ——编者 棉花最佳结铃期调控试验 我站于1985~1986年进行了棉花最佳结铃期的调控试验,设人工和化学去蕾6个处理:(1)人工去早蕾:在6月26日除去6月25日以前1~2台果枝上的早蕾;(2)人工去晚蕾:在8月10日除去后期顶部果枝1~4台上的所有无效蕾,其他果枝结合打边心去蕾;(3)化学去早蕾:与人工去早蕾的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16.
棉花生长后期,其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功能明显减退,这时喷施叶面肥补充营养,具有防早衰、防病害、攻大桃、促早熟、争优质的作用,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1.喷氮防早衰 棉花后期,叶面喷施氮素营养,可使棉叶保持绿色,增强光合作用,防止脱氮早衰,与调节剂802混喷,增强棉花后劲  相似文献   

17.
化学去早蕾控制红铃虫和烂铃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前几年研究化学去早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化学去早蕾控制红铃虫和烂铃的原因,化学去早蕾调节了棉花生育期,使棉花现蕾高峰期和易感青铃高峰期避开了红铃虫的产卵盛期。棉铃铃壳中棉酚含量提高,增加了红铃虫幼虫的死亡率,去早蕾棉株棉铃着生的果树层次和节位明显提高,改善了棉田光,湿条件,不利于烂铃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威县地处冀南平原,是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年种植地膜棉60多万亩,近年地膜棉花早衰早死现象严重,每年不同程度的早衰早死面积10万亩左右,平均亩减产籽棉50kg左右,损失严重。根据威县的生态条件和地膜棉花的生育特点,既防止早衰早死,又保证及早成熟的主要措施是:1轮作倒茬,清洁棉田  相似文献   

19.
棉花地膜移栽能较好地促进棉花早发,使棉花的开花结铃期前伸,有效开花结铃时间增加。然而,由于移栽地膜棉前期生长快,消耗的养分相对露地棉要多,若管理技术跟不上,易出现早衰,前期的早发优势往往被后期早衰所抵销。为了避免或延缓早衰现象,充分挖掘移栽地膜棉的增产潜力,移栽地膜棉大田管理要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正> 经1985—1986年试验,明确了摘除棉株下部果枝的早蕾,具有减少烂桃、减轻早衰、增加伏桃和早秋桃的作用,是一项夺取棉花优质高产的有效措施。1987年与协作单位,进行了在不同条件下的大田对比生产示范,旨在进一步弄清楚摘除早蕾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