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冀中南地区棉田盲蝽象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棉田用药次数、用药量大幅度降低,棉铃虫已经由原来的主要害虫降为次要害虫,而过去局部地区零星发生的次要害虫盲蝽象,其种群数量急剧上升,在冀中南棉区已经逐步上升为主要害虫,为害逐年加重。1危害情况棉盲蝽象在冀中南地区棉田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2.
1 抗虫棉田害虫发生规律与特点发生了变化 1.1 抗虫棉对鳞翅目害虫表现出突出的抗性.抗虫棉对棉铃虫及玉米螟、造桥虫等鳞翅目害虫表现出高抗性,基本上不需要防治这些害虫.1.2 棉蚜、棉盲蝽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发生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3.
甜菜夜盗虫是杂食性害虫。我县甜菜生产受多种夜盗虫危害,八十年代以来,大发生频次增高,危害渐趋严重,已成为甜菜的主要害虫。为了控制其危害,我站自1981年以来,对甜菜夜盗虫的种群组成、优势种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做了初步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监控赵述岛岛礁害虫发生与危害,对赵述岛90种岛礁植物害虫进行系统性普查及外来危险性害虫风险评估。结果表明,8种野生盐生植物上共查获害虫17种、害螨2种,其中5种外来入侵害虫和7种世界危险性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29种园林绿化植物上共查获害虫22种、害螨2种,其中9种外来危险性害虫和6种世界危险性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31种耐盐果树和蔬菜上共查获害虫32种、害螨4种,其中7种外来入侵害虫和6种世界危险性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22种绿色固沙植物上共查获害虫14种、害螨2种,其中5种外来入侵害虫和2种世界危险性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和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的综合风险值(R)分别为2.12、2.12、2.09、2.02,在赵述岛均属于高度危险有害生物;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neobrevipes)、波氏白背盾蚧(Diaspisboisduvalii)、二斑叶螨(Tetra...  相似文献   

5.
张汉鹄 《茶叶》2003,29(2):100-101,105
安徽是我国主要产茶省之一 ,茶区遍及南部半省 ,横跨 2 9.5~ 32 .0°N之间 ,北亚热带北部和暖温带南缘。随茶树栽培历史久远和近代扩大种植 ,茶树害虫多达 2 80余种 ,主要害虫亦不下 2 0种之多 ,较之 5 0年前 ,种类增多 ,危害加大 ,种群的演替与发展 ,更带来诸多严重的防治问题。1 安徽茶树害虫区域性发生的基本格局安徽自然地理生态特征客观形成皖南山地茶区、皖西大别山茶区、沿江江南和江淮丘陵平原茶区。一些广布种害虫各地均有发生 ,但其危害程度有异 ,各茶区且另有其主要的和代表性种类。1 .1 皖南山地茶区在生态地理上位于北亚热…  相似文献   

6.
根据黑龙江省亚麻田同虫害历年发生情况,针对亚麻主要虫害发生种类、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介绍了田间主要害虫的危害、防治方法及亚麻常用杀虫剂特点与用法.  相似文献   

7.
大豆田害虫发生特点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大豆田主要害虫从大豆害虫对籽粒、叶部、茎部和根部等不同危害部位,分别介绍大豆主要虫害的危害和发生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综合防治技术,为农业生产实践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马山生态茶园害虫种类以及发生程度、危害程度的调查,发现有害虫11种,其中咖啡小爪螨(Oligonychus coffeae Nietner)秋季发生严重,而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ethe)春夏时期发生严重。结合马山生态茶园发生的情况,采用综合防治茶叶害虫的措施,并对主要害虫茶红蜘蛛和假眼小绿叶蝉提出针对性的防治建议,为进一步利用和保护丰顺马山生态有机茶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也保证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监控永兴岛危险性害虫发生与危害,本研究对永兴岛可调查的所有陆地区域野生盐生植物、园林绿化植物、耐盐果蔬和绿色固沙植物害虫进行系统性普查及风险评估。普查结果表明:8种野生盐生植物上害虫(螨)19种,其中5种外来入侵害虫和11种世界危险性害虫普遍严重发生与危害;57种园林绿化植物上害虫(螨)33种,其中9种外来入侵害虫和17种世界危险性害虫普遍严重发生与危害;31种耐盐果蔬害虫(螨)36种,其中7种外来入侵害虫和20种世界危险性害虫普遍严重发生与危害;22种绿色固沙植物害虫(螨)15种,其中5种外来入侵害虫和5种世界危险性害虫普遍严重发生与危害。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椰心叶甲(Brontispa longissima)、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的综合风险值(R)均为2.09,在永兴岛均属于高度危险有害生物,椰子织蛾(Opisina arenosella)、波氏白背盾蚧(Diaspis boisduvalii)、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 neobrevipes)、烟粉虱(Bemisia tabaci)、棕榈蓟马(Thrips palmi)、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瓜实蝇(Bactrocera cucuribitae)和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的R值分别为1.99、1.97、1.93、1.87、1.87、1.87、1.82和1.79,在永兴岛均属于中度危险有害生物。上述结果为永兴岛岛礁植物害虫发生与危害情况首次报道,为有效监控永兴岛生物安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周继军 《中国棉花》2007,34(8):29-30
双斑萤叶甲在本区是近两年新发生的一种棉田害虫,2005年6月13日新湖一场棉田内首次发现双斑萤叶甲危害.6月16日共青团农场棉田发现双斑萤叶甲危害.2006年新湖一场双斑萤叶甲的发生明显加重,从2005年的8块条田30.5 hm2,发展到2006年的76块条田402.47 hm2,以超过10倍的速度发展,且发生危害程度加重,在本场双斑萤叶甲也已由一个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现将该虫在本场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花生种植栽培模式对花生地上害虫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春花生和夏花生主要地上害虫发生特点的差异,在山东花生主产区进行了不同播期花生主要害虫发生情况田间调查。结果表明,春花生和夏花生上发生的地上害虫优势种和为害盛期有明显不同。危害春花生的主要害虫是花生蚜、花生叶螨、2代棉铃虫、甜菜夜蛾和蓟马,且不同播期为害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危害夏花生的主要害虫是3代棉铃虫、甜菜夜蛾和蓟马。  相似文献   

12.
几种药剂防治棉花盲蝽象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首定  虎凯  王蕾 《中国棉花》2008,35(12):10-10
近年来,随着转基因抗虫棉的大面积推广,棉田害虫的种群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盲蝽象,由次要害虫转为主要害虫,危害日趋严重,对棉花产量影响很大.为此,针对盲蝽象的防治开展了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朱俊庆  商建农 《茶叶通讯》1991,(3):37-38,25
茶黑毒蛾Dasychira Baibarana Ma-tsumura是我国茶区茶树主要害虫,一年发生4次,以第一代(夏茶期间)危害最严重,目前一般采用化学农药喷雾或敌敌畏毒砂(土)撒施防治,但防治时间与浙江茶区的其他害虫不能吻合,需单独喷施。本试验  相似文献   

14.
谈新疆棉花主要害虫防治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荣庆  权建朝 《中国棉花》2007,34(12):40-41
近几年,棉田害虫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棉花生产的主要因子。因此,解决害虫危害已是当务之急。目前,本团棉花害虫主要是棉铃虫、蚜虫、红蜘蛛简称“三虫”,每年因虫害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在10%~30%,严重时可达50%以上。1“三虫”危害严重的原因1.1棉农思想认识上有错误。目前,棉农虽然已经意识到“三虫”危害的严重性,但轻视预防、早防,重视打药的思想比较突出,以防为主的观念淡薄。农业综合防治措施的实施一年不如一年,农药防治的成本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2措施不到位。冬季大棚、花卉灭蚜不彻底;春季铲埂除蛹不积极;黄板诱蚜、草把诱…  相似文献   

15.
小板网蝽[Monostraunicostata (Mulsant et Rey)]别名杨网蝽、柳网蝽,属半翅目、网蝽科.除危害杨、柳树外,在新疆精河县首次发现危害棉花,该害虫近两年来在精河县阿合奇农场杨、柳树林旁棉田发生,危害程度较为严重,2001年农场园林队杨、柳树林及林带小板网蝽大发生,棉农李红邻近树林约2公顷棉田危害严重,棉花小板网蝽受害叶率达82%,单叶虫量12.1头,其它林带旁棉田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相似文献   

16.
云南弥勒蔗区甘蔗主要地下害虫发生动态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害虫是严重为害弥勒甘蔗生产的一类重要害虫,本文在总结其发生动态的基础上,分析其猖獗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虫源复杂性和隐蔽性,寄主植物多样性和害虫食料的丰富性,甘蔗种植制度多样性,甘蔗生产农户分散经营难于统防统治等因素有关.提出农药防治为主,高效快速压低虫口量;以物理防治灯光诱杀为辅,降低虫口基数;综合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技术,减少虫源,高效、快速、持续有效控制甘蔗地下害虫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17.
木薯害虫普查及其安全性评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适应中国木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于2008~2009年间对木薯害虫、害螨在中国华南地区的分布、危害进行普查,并对2种国家检疫性毁灭性害虫、害螨进行了风险评估和5种主要害虫、害螨对木薯产业及本地生态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广西、广东共查获木薯害虫、害螨36种,其中害虫33种,害螨3种,并在国内首次发现木薯单爪螨和螺旋粉虱危害木薯,朱砂叶螨、蔗根锯天牛、白蛴螬在国内木薯种植区大面积严重发生与危害;木薯单爪螨、螺旋粉虱对木薯均属于高度危险有害生物;目前,木薯害虫、害螨已成为中国热区木薯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子之一,对木薯产业及本地生态经济的潜在影响与威胁十分严重。  相似文献   

18.
茉莉栽培在我国历史悠久。茉莉害虫种类颇多,危害严重,影响茉莉花的产量和质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茉莉主要害虫及危害、防治措施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天津市宁河县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宁河县支柱产业。近几年种植面积都在2.0万~2.67万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0%~70%。2005年棉盲蝽中等偏重发生,个别地块大发生。本县棉盲蝽优势种群为绿盲蝽。由于抗虫棉的推广应用,棉田用药次数减少,棉盲蝽由过去的次要性害虫上升为主要性害虫,危害逐年加重。据调查,2005年7月下旬-8月上旬棉田落蕾落铃严重,主要是因棉盲蝽为害,一般地块减产20%~30%,严重地块减产50%以上。针对这一现状,笔者2005-2006年对棉盲蝽发生危害特点及重发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制定出了一套防治棉盲蝽的综合技术措施。1发生及危害…  相似文献   

20.
杨金海 《中国棉花》2008,35(7):30-31
近几年,随着滴灌面积的不断扩大,水肥药有机耦合的施用,棉花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农田生态环境和棉田小环境也逐渐发生了改变.由于种植品种的单一,生态环境变得非常脆弱,自我调控能力差,致使棉田主要害虫的群落组成和发生程度亦发生很大程度的改变,老的害虫依然严重威胁着棉花,新的害虫种类不断地显露.近两年一二五团的双斑萤叶甲的发生期逐年提前,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团的主要害虫(表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