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福 《农家致富》2014,(7):58-58
多数药物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服药期间每天保证2~2.5升的饮水量.可加速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和排出.从而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薛华 《北京农业》2006,(7):36-36
在畜禽免疫中,有计划地对家禽进行免疫接种,可使家禽产生特异性的抗体,在一定的时间内,避免遭受传染病的侵袭.但接种后不可避免地会给家禽带来一定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对家禽的产肉、产蛋等生产性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直接影响免疫效果的成败.春季是家禽免疫的黄金季节,为了确保免疫效果,确保家禽饲养安全,免疫接种时必须把握好以下四大环节.  相似文献   

3.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人体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具有促进代谢、健身防癌等多种功效,深受人们喜爱。但如果饮茶方法不当则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正确的饮茶应做到“九忌”:一忌饮过烫茶茶水过烫,会对咽喉、食道及胃产生较强的刺激,易损伤局部细胞,使之在再生的过程中易发生病变。饮茶的温度在60℃以下为宜。二忌饮过浓茶浓茶中含咖啡因、茶碱过多,刺激性强,易于引发头痛、失眠等症状,还易引起神经衰弱。因此,过浓的茶水应加水冲淡后再饮。三忌饮隔夜茶隔夜茶因时间过久,其中的维生素变性,容易诱发细胞发生不良反应。隔夜茶对身体还有滞寒、聚痰的副作用。并易损伤脾胃。此外,隔夜茶还易被细菌灰尘污染。  相似文献   

4.
用药是预防和治疗禽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养禽者有时用药不当、剂量不准等将影响防病和治疗,产生副作用,引起药物中毒,浪费药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者应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知识,正确诊断疾病,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的防治效果,确保养禽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蔬菜的种植和管理当中,许多菜农都习惯于用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来防治蔬菜病害。最近,蔬菜专家提出了意见:使用菌核净40%可湿性粉剂进行常规喷雾,对各种蔬菜的菌核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但是,这种药剂所具有的副作用,也应该引起广大菜农的注意。  相似文献   

6.
<正> 用药是预防和治疗禽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养禽者有时用药不当,剂量不准等将影响防病和治疗,产生副作用,引起药物中毒,浪费药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养殖者应严格掌握各种药物的药理知识,正确诊断疾病,合理用药,提高药物的防治效果,确保养禽业的健康发  相似文献   

7.
室性期前收缩是冠心病患者最常见心律失常并发症之一,轻者仅表现为心悸症状,重者可至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可能猝死,西医主要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及导管消融术治疗,但导管消融术并不适用于全部室性期前收缩,抗心律失常药物副作用明显且可致心律失常,而中药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疗效明显,副作用较少。刘建和教授在临床中运用"柴胡三参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取得了明显的疗效,重点从"和法"探析"柴胡三参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表明,按每公斤体重给药2毫克计算“8405”药剂的给药量,将其1%的注射液按每10毫升加入500毫升等渗糖中,经颈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滴注2~14天,对家畜无明显副作用。给药结束后2小时出现心动过速,脉搏增数,红细胞数明显减少;12小时血清谷内转氨酶活力明显升高;24小时血红蛋白量极明显减少.但除血红蛋白量在给药结束后312小时恢复外,余者均在24小时基本恢复。供试患畜用药前后相比,血液学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这证明“8405”药剂对家畜副作用较小,可供兽医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英德李姓农户问:茶树上的茶花如何控制?答:茶树大量开花结果,消耗茶树营养,影响学年的茶叶产量。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2方面入手。(1)物理措施。人工采摘除花除果。这是最简便经济的措施。同时,可以通过修剪枝叶,打破茶树生长规律确保翌年茶叶丰收。另外,对于有积水的茶园还要解决排水问题;(2)化控措施。对于开花结果的茶树,可以使用含脱落酸的激素类生长调节剂,其商品名为乙稀利。但因为这种调节剂是催老素,如果浓度控制不好,容易产生副作用。因此建议慎用。另外还可以施用一些氮肥帮助茶树生长。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发布2020年农作物审定品种通告,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田纪春教授最新育成的特殊用途功能性小麦新品种"山农蓝麦1号"和"山农101"获审定,进入推广种植和加工应用阶段。功能性小麦品种指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活性成分,可调节人体有益代谢或满足特定人群的特定需求,同时可以作为日常食物原料、无毒副作用的小麦品种类型。  相似文献   

11.
两种药剂对马尾松毛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间开展了人工地面喷粉森得保、喷雾高渗苯氧威防治马尾松毛虫的试验,结果表明,两种药剂均能有效控制马尾松毛虫,其防治效果均达95%以上。两种药剂同时对环境和天敌影响很小,具有高效、低毒、环保的特点,适宜于林间大面积应用。  相似文献   

12.
喷雾器及施液量对水稻冠层农药雾滴沉积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弥雾机和手动喷雾器在不同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农药雾滴在水稻冠层沉积分布特征,阐明农药剂量的沉积结构及空间分布对药剂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以农药雾滴采集装置和水敏纸收集农药雾滴,通过DepositScan软件分析雾滴覆盖率和雾滴密度,并利用示踪剂估测农药沉积量。【结果】弥雾机和手动喷雾器不同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叶角45°和0°水稻叶片正面的雾滴覆盖率显著高于叶片反面。弥雾机在225、450、600 L•hm-2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叶角0°水稻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均大于200个/cm2,施液量间差异显著。手动喷雾器在600、900、1 200 L•hm-2施液量条件下喷雾,叶角0°和45°水稻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均小于15个/cm2,施液量间无显著差异。相同剂量,弥雾机在450 L•hm-2施液量条件下喷雾,水稻冠层各位点上的农药沉积量最高;而手动喷雾器不同施液量条件下喷雾,水稻冠层各位点上的农药沉积量无显著差异。手动喷雾器喷雾叶片反面的农药沉积量均低于弥雾机喷雾。用15 g a.i.•hm-2氯虫苯甲酰胺防治纵卷叶螟,弥雾机在施液量450 L•hm-2条件下喷雾的防治效果最高,手动喷雾器在施液量1 200 L•hm-2条件下喷雾的防治效果最差。【结论】弥雾机和手动喷雾器稻田喷雾,农药雾滴在水稻叶片正面的覆盖率均高于叶片反面。弥雾机喷雾时增加施液量,能提高水稻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和覆盖率;手动喷雾器喷雾时增加施液量,无显著效应。与手动喷雾器相比,弥雾机喷雾显著增加了叶片反面的雾滴密度、雾滴覆盖率及农药沉积量,能显著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一世纪农业仍然需要农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在农业发展、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是巨大的。随着其登记、审核制度的健全,使用者素质的提高,器械的改进及新剂型、新品种的开发、使农药的负面影响持续下降,不再成为限制农药使用的理由。在21世纪,农药仍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阿维菌素类药物毒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阿维菌素是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的驱虫药,属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在市场上占有较大的销售份额。其在农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虽然阿维菌素类药物对多种生物类群均有毒副作用,但从已发布的研究结果来看,水生生物对该类制剂最为敏感,因此仅就阿维菌素对水生生物的毒理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几种药剂对枸杞毛跳甲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晓庆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24+233-224,233
[目的]研究几种药剂对枸杞毛跳甲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方法]以枸杞毛跳甲(Epitrixabeillei)为试虫,对14种药剂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并对其中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生物药剂印楝素、黎芦碱和苦参碱对枸杞毛跳甲的室内毒力效果较好,其LC50分别为0.16、0.37、1.58mg/L;苦参碱、黎芦碱和印楝素的田间防效也较好,药后3d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91%、84.64%、80.35%。[结论]苦参碱、黎芦碱和印楝素可以作为田间防治枸杞毛跳甲的生物药剂。  相似文献   

16.
有重点地选择了2000年以来54篇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化学农药的负面效应、农户施用农药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结合我国的实际相关问题进行评论,为进一步开展降低农药负面效应最现实、最有效手段的研究开拓新视野。  相似文献   

17.
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及其新型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国芳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8):56-57,98
介绍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影响,综述了新型农药的研究应用情况,并对新型农药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选择9种水果基质对14种有机磷农药在气相色谱-FPD检测器上的基质效应进行初步研究。比较了9种水果基质对14种农药在0.05、0.10、0.20 mg/L 3个浓度水平下的基质效应,通过比较发现9种水果对14种农药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机制增强效应或基质减弱效应,基质效应的强弱与农药的浓度间没有很强的关联,与水果的种类和农药的化学结构及极性可能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9.
袁红霞  秦粉菊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14-10716
近年来,随着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广泛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否对内分泌功能具有干扰作用,成了环境内分泌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主要介绍了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内分泌功能扰乱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采用SOS/Umu显色试验研究了2,4K-D丁酯,丁草胺,使它隆,艾割和嗪草酮等5种除草剂的致突变性。结果显示,在SOS/Umu试验中,使它隆和艾割2个受试除草剂可以诱发SOS阳性反应,且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表明这2种除草剂具有致突变活性。而其它3种除草剂则无诱变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