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技术要点 1.1 塑料折蔟的改制 塑料折蔟本来是作为蚕营茧的一种蔟具,在1998~1999年试验阶段,如东县使用的塑料折蔟是普通营茧用的蔟具,由于桑蚕5龄期蚕体重,给桑量大,应用过程中发现蔟具软、峰高不足、透气性差等缺点,我县与江苏省丝绸公司镇江塑料蚕具厂合作,经过反复研究、摸索、试验,先后试制出峰高8 cm、10cm和12 cm等蔟具,(见表1)通过生产实践应用,最后确定规格为80 cm宽、16峰、峰高10 cm,并且特制加硬的塑料折蔟作为大蚕漏空透气育专用蚕具,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中.  相似文献   

2.
目前原蚕生产普遍运用蚕台平面育,采用此法养蚕不但所需用具多、成本高,而且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特别是5龄期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劳力很难调度,原蚕点很难落实,严重影响了原蚕生产的实际效益。为了探索原蚕生产中的省力化饲育途径,我们借鉴了如东县蚕桑指导站采用特制塑料折蔟构建漏空透气蚕座、用片叶养蚕的新方法——大蚕漏空透气育技术,从2003年春季开始经过两年15个点的试验,掌握了详实的试验数据,并初步得出该项新技术在原蚕饲育中推广应用的可行性。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①原蚕种:2003年春季为黄海原种,由海安蚕种场提供;2004年春季…  相似文献   

3.
大蚕漏空透气饲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蚕漏空透气育是采用特制的塑料折蔟放在地面上用片叶饲养的一种新方法,不仅适用于如东县续春蚕布局中的春蚕饲养,而且广泛适用于秋蚕饲养,具有省工省力、节本增效、简便易行的特点.如东县从1998年开始试验摸索,经过不断总结完善,2001年在全县普遍推广,深受广大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4.
《四川蚕业》2005,33(4):59-59
本厂座落于风景秀丽的阳澄之滨——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工业区,企业技术力量雄厚,专业生产新一代蚕具,是同行业中的骨干企业。该厂开发研制生产的硬质塑料折蔟、漏空透气立体折蔟、初级塑料蚕网、尼龙除沙网、尼龙复蔟网、有边特种双向拉伸蚕网等蚕具系列产品,  相似文献   

5.
《蚕桑通报》2015,(1):2
<正>同行做得到我们做更好本厂坐落于中国大陆外企精英聚集地昆山市——巴城镇工业区,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是同行业中的骨干企业。经长期开发研制、设计,专业生产硬质塑料折蔟、漏空透气立体折蔟、初级塑料蚕网、尼龙除沙网、尼龙复蔟网、有边特种双向拉伸蚕网、桑园养鸡网等系列产品,使用该系列产品,蚕农可大大降低养蚕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产品投入市场后深受有关专家的赞誉和广大蚕农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正同行做得到我们做更好本厂坐落于中国大陆外企精英聚集地昆山市——巴城镇工业区,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是同行业中的骨干企业。经长期开发研制、设计,专业生产硬质塑料折蔟、漏空透气立体折蔟、初级塑料蚕网、尼龙除沙网、尼龙复蔟网、有边特种双向拉伸蚕网、桑园养鸡网等系列产品,使用该系列产品,蚕农可大大降低养蚕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产品投入市场后深受有关专家的赞誉和广大蚕农的好评。  相似文献   

7.
<正>同行做得到我们做更好本厂坐落于中国大陆外企精英聚集地昆山市——巴城镇工业区,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力量,是同行业中的骨干企业。经长期开发研制、设计,专业生产硬质塑料折蔟、漏空透气立体折蔟、初级塑料蚕网、尼龙除沙网、尼龙复蔟网、有边特种双向拉伸蚕网、桑园养鸡网等系列产品,使用该系列产品,蚕农可大大降低养蚕成本,减轻劳动强度。产品投入市场后深受有关专家的赞誉和广大蚕农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大蚕漏空透气饲育技术的改进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江苏省如东县是全国蚕桑生产的重点县 ,现有新老成片桑园 5 333hm2 ,2 0 0 1年生产优质鲜茧 6 0 0 0多t。近年来 ,该县蚕桑技术人员和广大蚕农大胆改革传统的养蚕方法 ,积极探索省力化养蚕新技术 ,调整革新了养蚕布局 ,建立了一年饲养两期春蚕的续春蚕饲养新技术 ,连续 4年获得成功。在省力化养蚕技术体系中 ,综合应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与该县合作研究成功的“漏空透气蚕座 3~ 4龄蚕一日一回育技术”。从 1998年开始 ,进行了大蚕(5龄 )漏空透气饲育的研究试验。通过几年的试验与示范改进 ,使该项技术的应用逐渐完善 ,2 0 0 1年…  相似文献   

9.
《四川蚕业》2006,34(3):62-62
本厂座落于风景秀丽的阳澄之滨——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工业区,企业技术力量雄厚,专业生产新一代蚕具,是同行业中的骨干企业。该厂开发研制生产的硬质塑料折蔟、漏空透气立体折蔟、初级塑料蚕网、尼龙除沙网、尼龙复蔟网、有边特种双向拉伸蚕网等蚕具系列产品,可大大降低养蚕成本,减轻蚕农劳动强度。产品投人市场深得广大蚕农的好评和有关专家的赞誉,在适应市场变化,快速发展的蚕桑生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厂愿与全国新老客户携手共创新世纪的丝绸辉煌!  相似文献   

10.
《四川蚕业》2006,34(4):60-60
本厂座落于风景秀丽的阳澄之滨——江苏省昆山市巴城镇工业区,企业技术力量雄厚,专业生产新一代蚕具,是同行业中的骨干企业。该厂开发研制生产的硬质塑料折蔟、漏空透气立体折蔟、初级翅料蚕网、尼龙除沙网、尼龙复蔟网、有边特种双向拉伸蚕网等蚕具系列产品,可大大降低养蚕成本,减轻蚕农劳动强度。产品投入市场深得广大蚕农的好评和有关专家的赞誉,在适应市场变化,快速发展的蚕桑生产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厂愿与全国新老客户携手共创新世纪的丝绸辉煌!  相似文献   

11.
<正>蚕桑生产既是种植业,又兼养殖业的劳动密集型生产.按传统的养蚕方式,养蚕用工繁琐,技术方法陈旧,生产效率不高.近年来,为解决这些矛盾,在养蚕实践中,以“提高一日孵化率,实现一批收蚁”为重点的收蚁省力化技术;以推广“小蚕(1—2龄)片叶立体育”、“3—4龄蚕漏空透气蚕座育”为重点的小蚕少回育技术;以“5龄蚕条桑1日1回育”为重点的大蚕省力化养蚕技术,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全龄每日1回育”省力化一整套养蚕技术新体系,从而达到高产、高效、低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原蚕区改蜈蚣蔟为塑料折蔟上蔟。我省原种80%以上靠原蚕区饲养。塑料折蔟在原蚕区使用,技术的掌握已涉及千家万户,面宽数量大,由于蚕农对塑料折蔟,上蔟技术掌握不当,造成了“淹、闭、闷死”的损失,蚕农道出“蚕儿老熟不结茧,折蔟  相似文献   

13.
陈绍雄 《四川蚕业》2009,37(1):30-30
1使用原理 塑料折蔟改造蚕台饲养大蚕,产生的蚕粪自动滚落到蚕台下的接沙台里,使蚕粪和蚕座隔离,科学地实现了蚕儿的隔沙育,减少了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有效地控制蚕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正>如东县马塘区从1988年开始推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和武进县蚕桑站开发的小蚕片叶立体育技术,1989年又和蚕研所、南通市丝绸公司开发了漏空透气蚕座3、4龄蚕一日一回育技术.1993年在以上两项新技术的基础上,又推广了5龄蚕立体育.经1993年、1994年两年的推广,全区7乡1镇1994年春蚕推广了7355张,推广面达 54%,其中潮桥乡、环镇乡都超过70%.全面实行一日一回立体育,成为系列化立体育技术.  相似文献   

15.
苗道平 《北方蚕业》2000,21(4):21-21
推广和普及方格蔟,提高茧质,是现代蚕业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必由之路。但传统的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在实际推广中,与目前我县蚕区劳动力现状有较大矛盾。为此,笔者针对我县蚕农普遍采用地蚕和柴帘平台育的实际情况,近两年在生产中探索直接在蚕座上应用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大大缓解了劳动力与蚕儿老熟齐一之间的矛盾,具有省工、省时、高效等优点,深受蚕农欢迎。  相似文献   

16.
一、塑料包装带可制作蔟具折蔟是蚕儿营茧较理想的蔟具之一,大多采用稻草或小麦秆制作,但不耐用,且易倒伏,影响茧质。经试验,用废包装带(聚乙烯带)制作折蔟,用其营茧,茧色洁白,上茧率高,效果良好。制作规格和方法基本与草折蔟相同。材料是包装带、芦柴秸、塑料线。将每片塑料带剪成4条,每条宽0.3~0.4厘米,芦柴秸作边框,每结一蔟峰,预先将横、斜  相似文献   

17.
采用塑料折蔟上蔟,一般的做法都是将塑料折蔟放在蚕匾上让熟蚕在上面吐丝结茧,折蔟与蚕匾之间垫一张能吸蚕尿的纸,待蚕排完尿后,将垫纸人工去掉。塑料折蔟的优点是能够明显地减少上蔟的用工,可以采用自动上蔟的方法上蔟,采茧效率较高,不伤手,且方便漂白粉消毒,经久耐用,较适合我区蚕种场及农村丝茧育一年多次养蚕的特点。缺点是占用上蔟的地方多,一匾蚕起码要用2~3个折蔟上蔟,占用蚕匾时间长,不利于蚕具的周转使用,二是熟蚕在蚕匾上吐丝结茧,蔟中通风不良,湿度太大,影响蚕茧的解舒率,所以蚕茧易潮湿,茧色偏黄。上蔟中途除去垫纸,不但增加工…  相似文献   

18.
<正>种茧育养蚕通常数量多、规模大,易受气象、蚕具等因素的影响,上蔟阶段处理不当容易产生大量不结茧蚕,造成损失。因此,了解影响熟蚕结茧的各种因素及相互间的制约关系,熟练掌握上蔟技术要点,对种茧育生产非常重要。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体会。1塑料折蔟特点塑料折蔟是由聚丙烯加热融解后注模制成,具有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易于消毒等优点,适用于蚕种生产,是种场首选上蔟工具。但是由于塑料折蔟易变形、不吸水,高度固定,悬挂困难  相似文献   

19.
梁方 《广西蚕业》2002,39(3):46-47
大蚕蚕台育 ,就是在大蚕期间 ,不再采用地面育的形式 ,而是在大蚕房内用竹木材料制作三层左右的蚕台 ,每层面积约 5.6平方米 ,让大蚕在木板蚕台上或竹片加塑料编织 (袋 )布的蚕台上饲养至上蔟的一种饲育方法。大蚕蚕台育近年来在我县一些蚕户中悄然兴起 ,今年迅速发展到 90 0多户采用此法饲养大蚕 ,普遍反映好 ,取得了既稳产又高产的效果。具体方法如下 :1、蚕台框架的结构及制作在 5米× 3米、面积为 1 5平方米的蚕房内 ,制作大蚕台框架每层一般长 4米 ,宽 1 .4米 ,面积 5.6平方米。生产上可以根据蚕房长度确定框架长度 ,根据方格蔟片长度…  相似文献   

20.
吕丽芬 《蚕桑通报》2006,37(1):61-62
以前,大多采用捉熟蚕到方格蔟的上蔟方法,费时、费工,劳动强度大,还容易抓伤熟蚕。特别是一期养3张以上蚕种的大户,蚕上蔟时需雇临时工,又增加了养蚕成本。近年来,我县蚕农在生产实践中,逐步探索、使用熟蚕自动上蔟省力化养蚕技术。刚开始时,蚕农把方格蔟直接放到蚕座上,或者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