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综述了我国没食子单宁产业化后的污染状况;论述了污染物特征和治理污染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污染控制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针. 相似文献
2.
通过平板涂布、划线分离、菌落观察等方法,从土耳其倍子提取液自然生长的菌落中分离纯化出11株菌,从中初筛出1#、2#、4#这3株降解没食子单宁的菌株,复筛出1株没食子单宁优良降解菌株1#菌,其没食子单宁降解率达65%以上,发酵液中没食子酸质量浓度为0.052 3 g/L,单宁酶活为0.920 U/mL;对1#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响应面法优化,结果表明:1#菌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温度31℃,初始培养基pH值5.0,最适培养时间50 h,在该条件下1#菌单宁酶酶活可达1.170 U/mL,与优化前的最大酶活0.920 U/mL相比,提高了27.2%。 相似文献
3.
4.
植物单宁化学结构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植物单宁的各种性质,包括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蛋白质结合能力等主要取决于其化学结构特别是分子质量的大小(聚合度)。因此对植物单宁化学结构的研究已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对植物单宁化学结构与分析方法的研究工作新进展。薄层色谱(TLC)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可鉴定样品中所含单宁的结构类型;核磁共振(NMR)及质谱(MS)技术可对植物单宁纯化物进行结构测定;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飞行时间(MALDI-TOF)质谱技术可对植物单宁混合物进行结构分析,并被证明是一种分析多分散的植物单宁聚合物的理想工具。 相似文献
5.
黄连木叶单宁化学组成及其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黄连木叶获得的提取物,经葡聚糖凝ephadexLH-20分离得到的各种含单宁级分,用硫酸水解,水解液经纸层析检测,表明含有没食子酸和D-葡萄糖,证实黄连木叶宁是Bang单宁,用UV光谱测得黄连木叶提取物含有游离和结合的没食子酸,一为29.20%。这种单宁经纯化后,用它代替工业单宁酸制备三甲氧苄氨嘧啶(简称TMP)抗菌增效的中间体(三甲氧基苯甲酸甲酯和三甲基苯酰肼),初步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6.
对落叶松树皮提取分离的原花青素(PC)进行没食子酰化反应,在其分子结构中引入具有邻三酚羟基的没食子酰基,获得改性产物没食子酰化原花青素(GPC)。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C经过没食子酰化反应,产物GPC形成了原花青素没食子酯的结构,羟基的数量得到增加。通过HPLC法测定产物GPC水解后生成的没食子酸量,计算其没食子酰化度为63%。测定比较了PC和GPC对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以及对过渡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和对油脂抗氧化性能的效果。结果表明原花青素经过没食子酰化后,其改性产物的抗氧化活性得到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7.
以没食子酰基为功能基团,以改性纤维素为骨架合成功能高分子材料没食子酰化改性纤维素(没食子酰基-1,6-己二亚胺基-羟丙基-纤维素,CG):先将纤维素与环氧氯丙烷反应,然后依次接上己二胺桥链和三乙酰基没食子酰基,最后将没食子酰基脱去乙酰基得到目标产物。功能试验表明,1g产物能结合明胶49.5mg,并可再生使用。1g产物络合金属离子的能力:Fe3 53.4mg,Cu2 38.7mg,Hg2 46.5mg,Mn2 6.8mg,Zn2 27.9mg,Pb2 57.2mg。产物在稀酸、稀碱、稀醇和热水中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辐射技术,以对甲苯磺酸(PTSA)为催化剂,没食子酸和异丁醇为原料,直接酯化合成没食子酸异丁酯。研究了微波功率、辐射时间、催化剂的用量、酸醇摩尔比等因素对于酯化反应产率的影响,并对产品进行了分析和鉴定。通过正交试验探讨出最佳的反应条件为:没食子酸与异丁醇摩尔比1:17,没食子酸与催化剂摩尔比1:0.05,微波功率510W(没食子酸用量10.94g),辐射时间60min,平均酯化产率为86.3%。 相似文献
9.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Fe3O4纳米颗粒为载体,1,2,3,4,6-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制备了PGG磁性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和磁性非印迹聚合物(NIPS,不加PGG),表征了其形貌和结构,并考察了其对PGG的吸附性能。SEM、TEM、FT-IR和XRD分析结果表明:MIPS是以Fe3O4为核心的外层包有SiO2,表面密布孔穴的球形纳米颗粒。磁学性质分析发现:MIPS具有良好的顺磁性,在外加磁场下能够实现分离。吸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MIPS对PGG的吸附能力明显强于NIPS;MIPS对PGG的吸附过程比较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吸附量为67.02 mg/g; MIPS对PGG的吸附过程非常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在MIPS的重复利用性能实验中,其吸附第5次的吸附量为53.16 mg/g,仍能达到第1次使用时的吸附量的83.78%,表明MIPS的重复使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0.
广西几种主要单宁植物及其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用作栲胶(或单宁酸)生产原料方面,介绍了广西的毛杨梅(Myrica esculeata)、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栎类、盐肤木(Rhus chinensis)等野生植物,以及人工栽培的黑荆树(Acacia mearnsii)、马占相思(Acacia mangium)、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folia)3种单宁植物及其利用现状。 相似文献
11.
12.
马占相思与厚荚相思树皮抽提物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马占相思树皮和厚荚相思树皮单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模拟栲胶生产小试并对制取的栲胶进行质量分析。结果表明:两种树皮所含单宁均属缩合类单宁;绝干马占相思树皮含单宁高达36.75%,纯度为85.9%.单宁与非单宁之比为6.10,约2.34t气干树皮可生产1t栲胶,制得的栲胶不仅单宁含量高,颜色浅.而且鞣革渗透速度快,富有弹性.皮质好.证明马占相思树皮是一种优良的栲胶原料;绝干厚荚相思树皮含单宁仅9.56%.生产1t栲胶约需气干树皮4.96t,制得的栲胶含单宁53.32%.含非单宁46.47%.测得栲胶中多酚含量接近70%,可代替部分酚类物质用于制取高分子材料,可见大量的厚荚相思树皮也有生产栲胶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14.
15.
单宁-醛-胶原的反应--对植醛结合鞣机理的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黑荆树单宁为植物鞣剂,嗯唑烷为醛鞣剂,较系统地研究了氢键、疏水键、胶原氨基在植鞣、醛鞣和植-醛结合鞣中的作用。证实了植-醛结合鞣的反应机理与已有的认识有很大的区别。醛类化合物即使在植鞣后加入,其主要的反应基团仍然是皮胶原的氨基。但是当单宁分子中含有亲核活性较高的反应基团时,醛类化合物可以在皮胶原和单宁分子之间形成交联键。这种交联作用可以对提高皮胶原的热稳定性产生协同效应,而且使单宁与皮胶原的结合稳定性进一步加强,能够抵御氢键破坏试剂和疏水键破坏试剂的作用。采用缩合类单宁时,容易形成胶原-醛-单宁交联键;但采用水解类单宁时,形成这种交联键的几率很小。 相似文献
16.
具有表面活性的酯化单宁酸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宁酸(TA)属水解类单宁,是具有重要开发利用价值的天然产物。本研究以单宁酸为原料,通过与饱和直链脂肪酰氯(C10,C14和C18脂肪酰氯)反应合成了酯化单宁酸(C10TA,C14TA和C18TA)。用红外、紫外光谱鉴定了产物的结构,测定了产物的表面张力、润湿力和乳化力及对微生物生长的抑制率。实验结果表明,当单宁酸与脂肪酰氯的摩尔比为1:15时,获得的酯化单宁酸具有明显的表面活性,对革兰氏阴性细菌的抑制活性提高。该研究工作为单宁酸的精细化利用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树皮原位固化落叶松单宁对水溶液中Cr6 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Cr6 在该吸附剂上的吸附属于氧化还原吸附,即Cr6 首先被还原为Cr3 ,然后被吸附。当温度为303 K、pH值2.0、Cr6 的初始质量浓度为297.3 mg/L时,该吸附材料对Cr6 的平衡吸附量为183.6 mg/g,随着温度的升高平衡吸附量增加。pH值对平衡吸附量的影响较大,静态吸附时,产生最大吸附容量的pH值为2.0,这是由于该pH值条件有利于Cr6 的还原反应。该吸附材料对Cr6 的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方程;吸附动力学可以用拟二级速度方程来描述。固定床吸附实验表明,当原料液的Cr6 质量浓度为232.4 mg/L,流出液的体积约为120个床层体积时达到穿透点。 相似文献
18.
19.
五倍子单宁对啤酒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宁是植物的次生代谢产物。酿酒时单要从大麦和酒花转入啤酒,成为啤酒的重要成分。大麦单宁为缩合单元,以原花色素的二聚体、三聚体为主。在糖化和洗糟时低聚的原药色素因氧化聚合成高分子单宁而急剧减少。酒花单宁出由水解单宁、缩合单宁构成,其中含有活泼羟基的花色苷和类单宁能延迟啤老化口味的产生和提高胶体稳定性。五倍子单宁是 的资源,添加五倍子单宁6g/100L于麦汁和啤酒中,可降低麦汁中子区氮5mg/100m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