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耕牛胎毛滴虫病是由毛滴虫属的牛胎毛滴虫寄生于牛的生殖器引起的,它不仅引起生殖器炎症,影响性欲,甚至造成长期不孕;母牛妊娠期间感染此病还可导致胎儿死亡和流产;并可通过性交、器械等传播,影响养牛业的发展。据抽查,我省扶沟、新郑、  相似文献   

2.
牛毛滴虫病是鞭毛纲、毛滴虫科的胎毛滴虫引起。危害牛的生殖道,引起生殖道炎症,早期流产和不孕。世界各地均有分布,而我国报导极少。仅将近年收治的6例综合报导。一、诊断标准 1、临床检查:患牛有混有絮状物的灰白色分泌物自阴道流出,阴道粘膜红肿,有小米至豌豆大小的结节而显其十分粗糙。可是子宫颈向阴道排出脓性分泌物。其中3例分别在第62天,76天和93天流产;2例发情周期紊乱,屡配不孕;1例不发情。 2、实验诊断: (1)阴道排出物滴于载玻片上,3倍生理盐水稀释加盖玻片400倍镜检,发现运动活泼的牛胎毛滴虫体。 (2)流产胎儿羊水,胸腹腔液1500转/分离心,负沉渣镜检,发现运动的牛胎毛滴虫  相似文献   

3.
<正>牛毛滴虫病是一种牛寄生虫病,由寄生于牛生殖系统的胎毛滴虫通过交配传播,在乳牛群中引起生殖系统炎症、不孕和早期流产,给养牛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所以饲养者应该加以重视。1患病表现1.1低育牛群中一旦出现胎儿毛滴虫病的流行和传播,患牛的生育能力明显降低,随病情发展会出现返情、产犊间  相似文献   

4.
牛胎毛滴虫感染牛生殖泌尿道,引起生殖道滴虫病或牛滴虫性流产。本病遍布世界各地。据报道:美国肉牛感染率为6—7%,德国南部和瑞士的一些地区奶牛感染率达30%。本病也曾是我国奶牛流产的基本原因之一。六十年代以来,我国已逐步推广人工  相似文献   

5.
胎儿三毛滴虫(Tritrichomonas foetus,T.foetus)是一种寄生于多种不同宿主的原虫,主要引起牛和猫的毛滴虫病,也可作为猪和犬的一种共生毛滴虫。其中,牛毛滴虫病是一种经性传播的疾病,主要导致牛不孕、流产等,而猫毛滴虫病是猫的一种新发胃肠道疾病,主要引起猫的慢性大肠腹泻,两者均呈全球分布,在兽医临床上具重要意义。近年来,陆续从一些患有肺炎或急性呼吸综合征的患者体内分离到了T.foetus或T.foetus样的毛滴虫,暗示胎儿三毛滴虫可能具有一定的人兽共患潜力。论文从病原学、分类地位、致病性、流行情况、诊断及防控等方面对T.foetus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T.foetus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牛毛滴虫病诊疗报告陶池有桂平市木乐镇兽医站537202牛毛滴虫病是由毛滴虫科的胎毛滴虫寄生在母牛或公牛的生殖器官,通过交配感染而引起胎儿毛滴虫病。桂平市木乐镇某村养殖户的1头5岁母水牛,连续2年发生流产,经检查诊断为牛毛滴虫病,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取得...  相似文献   

7.
牛毛滴虫病是由胎儿三毛滴虫寄生在牛生殖道内引起的一系列生殖系统疾病,该种病引起牛尤其是奶牛出现严重的生殖系统炎症,死胎流产,导致牛不能正常生育。胎儿三毛滴虫主要寄生在母牛的阴道、子宫、流产胎儿、羊水和胎膜中,在公牛的包皮腔、阴茎黏膜、输精管中也存在大量寄生虫。胎儿三毛滴虫是一种有鞭毛、呈梨状的真核原生动物,虫体在寄主体内移动过程中常常以痉挛状态滚动。胎儿三毛滴虫可以在纯精液或稀释精液中存活,病原可以在体外环境下进行培养。近些年,随着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牛养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毛滴虫病引起牛低育的现象不断发生,常常导致牛利用效率低下,母牛淘汰率增高,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笔者主要结合实际案例,就毛滴虫病引起牛低育的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和防控措施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肠滴虫 ( Enteromonas)是属于原生动物门鞭毛虫纲的一种肠道寄生原虫 ,近年来在兽医临床上越来越多见。据有关文献报道 ,肠滴虫无致病性或致病性不确定。但通过多年的兽医临床观察 ,肠滴虫的少量寄生 ,确实不对宿主犬产生明显的影响 ,但当其大量寄生时 ,会引起犬慢性腹泻、营养不良、消瘦。笔者在临床检验中多次遇到过由肠滴虫感染引起犬慢性腹泻的病例 ,仅 2 0 0 2年一年我动物医院临床检验检出肠滴虫感染病例 1 1 5例 ,其中引起腹泻症状者 35例。现将其中 1例典型病例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黄金毛猎犬 ,雌性 ,1岁半 ,体重 2 0 kg。主诉 :…  相似文献   

9.
由于鹿儿岛市一养猪场的仔猪发生下痢并呈现消瘦,用多种疗法试验治疗,疗效都不明显。为了查明发病原因,对2头病状严重的仔猪进行了病理学检查,结果发现主要病变发生在结肠及盲肠皱壁上皮部。可观察到粘膜肥厚、坏死、脓灶形成及由上皮增生引起的结节形成等病变。从寄生虫学、细菌学及病毒学方面究其病因,除了发现在病变部位寄生着大量的滴虫之外,并未检出能成其为致病主因的其它寄生虫及病原微生物。另外通过肠内容物的细菌检查,虽在空肠及盲肠检出了大肠杆菌,在一头的盲肠中分离出了弧菌,但因菌数很少,不能据此认定它们与病变形成有直接的关系,因而不能确定它们是发病的主因.但是肠内滴虫大量寄生时总伴有嗜中性白细胞的浸润,这就揭示了它与病变形成有着某种关系。另一方面在几户农家应用间接荧火抗体法进行滴虫抗体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存在着比较广泛的滴虫污染。  相似文献   

10.
寄生于家畜家禽的寄生虫中,有些虫种被称为人畜共患寄生虫,因为它们也侵袭人,另外大部分虫种一般不侵袭人,但多年来,人们逐渐发现这些不侵袭人的动物寄生虫中,有些虫种在一定条件下也会侵袭人,致人患病。如寄生于马的马巴贝斯虫(Babesiaequi)在国外被发现寄生于人,寄生于牛的牛巴贝斯虫(B.bovis)在我国云南也被发现寄生于人,它们都引起了人的巴贝斯虫病。又如喉兽比翼线虫,本来寄生于水牛气管,但近来也有人寄生了该种虫而患病的。甚至寄生于蟑螂的蠊缨滴虫,近来也有侵袭人的,造成了人患气管炎,进而发展为哮喘发作的。非人畜共患的动物寄生…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改进火鸡组织滴虫在M199培养液中的体外微量培养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其诊断、生活史及致病机制奠定基础。通过将人工体外培养的组织滴虫在显微镜下反复检查、稀释后用毛细吸管吸取单个虫体至1.5mL的离心管中,于40℃恒温箱中进行培养,并用镜捡和PCR技术检查虫体是否增殖。结果显示有2个离心管有虫体增殖。  相似文献   

12.
牛毛滴虫病是由寄生于牛生殖系统的胎毛滴虫引起的一种传染性与寄生虫性疾病。公、母牛均可感染。奶牛感染该病,严重影响其繁殖性能。1症状成年奶牛感染后最初3~6 d阴门及阴道前庭黏膜水肿。1~2周,前庭黏膜鲜红,表面有许多小红斑点和结节,而后变成充满淡黄色液体的疱,破溃后形成糜烂、溃疡。随后,生殖道开始有浑浊或脓性分泌物排出,渗出物逐渐减少。奶牛患该病后,阴部发痒,常举尾、摇尾,在栏柱上或其它物体上磨擦外阴部,频频做排尿姿势。主要表现为阴道炎、子宫颈炎及子宫内膜炎。当发生脓性子宫内膜炎时,患牛体温升高、泌乳量下降、食欲减…  相似文献   

13.
本場首次發現牛胎毛滴蟲是在1954年10月;第二次證實牛胎毛滴蟲是在1955年7月,由上海市第一醫學院葉英教授分離培養,其培養結果,另有專文報導。自1954年起,本場即展開了治療及預防牛胎毛滴蟲病的工作,收到效果。在1955年7月~1956年年底期間,本場未再發現牛胎毛滴蟲。茲將本場防治的初步經驗,報導如下: 一牛胎毛滴蟲病流行情况 1.發病率 1954  相似文献   

14.
肠滴虫是原生动物门鞭毛虫纲的一种肠道寄生原虫,通过其滋养体进行传播。犬、貂等常因采食被滋养体污染的食物和饮水后而感染。肠滴虫大量寄生时会引起患病犬、貂出现慢性腹泻、营养不良、消瘦等症状。如继发细菌感染,危害更严重。2010年8月,某貂场发生以呕吐、水样便、衰竭死亡等为特征症状的疾病,发病率84.4%(238/282),...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家禽》2008,30(14)
火鸡组织滴虫是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的一种原虫,可引发禽类滴虫病或黑头病,目前治疗措施非常有限。现有的灭活疫苗采用肌肉注射,不能对强毒攻击产生有效的保护。奥地利维也纳兽医大学的科研人员分别采用体外传代95、215、295次的火鸡组织滴虫对14日龄火鸡进行泄殖腔感染,结果显示感染火鸡全部存活,说明滴虫致病性已被减弱。并且,试验鸡只能够抵抗强毒的攻击。  相似文献   

16.
<正>貉组织滴虫病是由五鞭毛滴虫寄生于盲肠引起的以幼貉黏液性出血性腹泻、成年貉慢性腹泻为特征的一种传染性原虫病[1]。貉球虫病是由艾美科等孢子属球虫寄生于小肠细胞引起的以幼貉生长缓慢、腹泻为特征的寄生虫性原虫病[2]。由于养殖者缺乏对组织滴虫病和球虫病的了解,常不能正确诊断和对症  相似文献   

17.
指形丝状线虫(Setaria digitata)于1906年发现寄生在牛的腹腔内,呈现极轻度纤维素性腹膜炎,寄生此虫体的牛几乎不见有明显的病变.通过剖检证实,丝虫属不是假定寄生而是固定寄生.在腹水内产下幼虫进入血中、随血流在体内循环,当其中间宿主-中华按蚊(An-  相似文献   

18.
正犬细小病毒病(CPV)是由犬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天气寒冷的季节多发。犬感染CPV发病急,死亡率高,主要症状为剧烈呕吐,出血性胃肠炎和白细胞显著减少等,并可引发犬急性心肌炎。犬贾滴虫为多鞭毛类的六鞭毛纲科贾滴虫属原虫,属于寄生于肠道的寄生虫病,各品种犬均易感染。主要症状为精神食欲不振或废绝、顽固性腹泻、粘液样稀便、血便等。  相似文献   

19.
组织滴虫主要寄生在禽类的肝脏和盲肠中,引起传染性盲肠肝炎。滴虫寄生在输卵管中较为少见,并且死亡率极低,往往容易被忽视造成经济严重损失。2006年11月,辽宁省某肉种鸡养殖场发生滴虫  相似文献   

20.
雉鸡组织滴虫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组织滴虫病又称黑头病、传染性盲肠肝炎,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在禽的盲肠和肝脏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雏禽最易感染,成年禽多为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