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2015年9月3日至9月28日间,从某种猪场的初生仔猪每间隔5天采仔猪血清样本,共采集6次171份(最早10日龄至送检最后1份血清样本仔猪为39日龄),送本实验室进行仔猪的猪蓝耳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细小病毒病母源抗体水平跟踪监测分析。1 免疫情况母猪群在怀孕前后及仔猪出生后未接种猪蓝耳病疫苗、猪圆环病毒及猪细小病毒疫苗。 2 检测方法与结果猪蓝耳病病毒(PRRSV)抗体检  相似文献   

2.
为了掌握昌吉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的高低及消长规律,同时为养殖户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本试验收集2013~2014年不同年龄阶段的猪血清共1350份,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昌吉地区5个规模化猪场共1350份血清间接ELISA方法检测总抗体阳性率为80.07%(1081/1350),平均抗体滴度为8log2;公猪、后备母猪、哺乳母猪、妊娠母猪、7日龄仔猪、14日龄仔猪、21日龄仔猪、30日龄仔猪、40日龄仔猪、55日龄仔猪等不同阶段猪群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69%、86%、93%、72%、82%、88.67%、80.67%、72.66%、82.67%。因此,结合检测结果、临床生产数据及猪场已采用CSF的免疫程序,建议试验区仔猪猪瘟免疫程序为23~25日龄进行首免疫,6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生产公、母猪每年春秋两秋各普免一次,经产母猪每次断奶前跟胎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3.
为调查石柱县的肉兔场葡萄球菌感染情况,试验采用微量凝集法(MAT)对采集自石柱县6个肉兔场的150份血样(哺乳母兔30份,20日龄仔兔60份,45~50日龄幼兔60份)进行抗体检测。结果表明:30份哺乳母兔血样均检测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抗体,其中血清抗体效价为1~2 lb的样本占46.7%,抗体效价为3~5 lb的样本占53.3%;60份20日龄仔兔血清抗体阴性率为31.7%,抗体效价为1~2 lb的样本占63.3%,抗体效价为3~5 lb的样本占5.0%;60份45~50日龄幼兔血清抗体阴性率为15.0%,抗体效价为1~2 lb的样本占71.7%,抗体效价为3~5 lb的样本占13.3%。哺乳母兔抗体效价极显著高于20日龄仔兔和45~50日龄幼兔,45~50日龄幼兔抗体效价显著高于20日龄仔兔,而日龄引起的抗体水平差异与兔场的改变无关。  相似文献   

4.
溶菌酶参与机体内多种免疫反应,测定它在血清中的含量可作为了解机体免疫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试验用36头22日龄仔猪血清为试验样本,利用比浊法和ELISA两种方法测定血清中的溶菌酶.结果表明:ELISA测定法对同一样本3次测定值间的变异系数和对36个仔猪血清样本溶菌酶测定值变异系数均极显著(P<0.01)小于比浊法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5.
黄芪多糖对早期断奶仔猪血清中SOD、MDA及NO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选用了24头20日龄三元杂交仔猪,分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试验组仔猪在20日龄、35日龄时分别肌肉注射2、4、6ml黄芪多糖,连续注射3d),并分别于20日龄、35日龄、50日龄采血分离血清,检测断奶仔猪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的含量。结果表明:应用一定剂量的黄芪多糖能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中SOD含量(P0.05);显著降低断奶仔猪血清中MDA含量(P0.05),对恢复早期断奶仔猪血清中NO含量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明一定剂量的黄芪多糖对提高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和抗氧化性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昌吉地区5个规模化猪场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的高低及消长规律,同时为养殖户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本试验选择昌吉地区5个规模化猪场,收集2012~2013年不同年龄阶段的猪血清共1 350份,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水平并进行分析。经过对昌吉地区5个规模化猪场共1 350份血清采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了检测,结果总抗体阳性率为80.07%(1 081/1 350),平均抗体滴度为8log2,标准差为0.856。其中A、B、C、D、E 5个规模化猪场猪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22%、82.59%、74.44%、88.51%、62.59%,通过对不同阶段猪群抗体阳性率结果统计可知公猪、后备母猪、哺乳母猪、妊娠母猪、7日龄仔猪、14日龄仔猪、21日龄仔猪、30日龄仔猪、40日龄仔猪、55日龄仔猪等不同阶段猪群的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2%、69%、86%、93%、72%、82%、88.67%、80.67%、72.66%、82.67%。结合检测结果、临床生产数据及猪场已采用CSF的免疫程序,建议试验区仔猪猪瘟免疫程序为23~25日龄进行首免疫,60日龄时进行第二次免疫,生产公、母猪每年春秋两秋各普免一次,经产母猪每次断奶前跟胎免疫一次。  相似文献   

7.
仔猪下痢是仔猪哺乳期和断奶期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是指黄痢、白痢、红痢和水肿病。黄、白痢各种日龄仔猪均可发生。黄痢发病月份多为4~7月,最高发生在5月份;白痢多发生于7~10月份,最高为10月份。黄、白痢的发病日龄多在1~3日龄、7~14日龄及断奶后的一段时间内;红痢各种日龄猪均可感染.但比黄、白痢发生的少;猪水肿病多发于5~15周龄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查明北疆地区3个规模化猪场O型口蹄疫病毒的抗体阳性率及免疫合格率,并提出针对该病的最佳免疫程序,分别采集北疆地区3个规模化猪场的公猪、后备母猪、哺乳母猪、妊娠母猪、7日龄、14日龄、21日龄、30日龄、40日龄和55日龄仔猪等不同猪群的血液,分离血清,共计1 500份。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其抗体。结果显示,3个规模化猪场不同猪群的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及免疫合格率之间差异显著(P≤0.05),口蹄疫总体抗体阳性率为86.4%。3个猪场口蹄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0.3%、90.6%、78.4%,不同猪群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为公猪100%、后备母猪100%、哺乳母猪100%、妊娠母猪100%、7日龄仔猪91.9%、14日龄仔猪92%、21日龄仔猪87.6%、30日龄仔猪83.4%、40日龄仔猪73.9%、55日龄仔猪58.2%。综合本研究结果及该猪场前期的免疫程序,建议仔猪的口蹄疫免疫程序为40日龄首次免疫,54日龄二次免疫。  相似文献   

9.
牛初乳IgG对仔猪增重和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0窝1日龄大白仔猪60头,随机分为3组。按不同剂量(0、500mg、1000mg)灌服牛初乳IgG,分别测定不同处理组仔猪日增重、血清总蛋白含量、血清牛IgG浓度,旨在探讨新生仔猪吸收异源IgG能力及异源IgG对仔猪生产性能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灌服IgG1000mg的仔猪,0~15日龄日增重、5、10日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0)(P<0.05),实验组5日龄血清牛IgG浓度较高,并能有效降低仔猪腹泻头次。  相似文献   

10.
1 基本情况 从今年4月份开始,滦南县种猪场发生了十几窝怀孕母猪流产,继而在5月份新生仔猪出现下痢的疾病。仔猪发病日龄从7到20日龄不等,粪便为黄色、墨绿色、橘红色、黄绿色等,多种抗生素治疗无效。仔猪发病率几乎100%,死亡率98%。从5月下旬到6月下旬死亡仔猪近600头。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断奶日龄仔猪血清代谢物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研究了不同断奶日龄仔猪血清代谢物水平的变化。试验设17日龄断奶、21日龄断奶、28日龄断奶、35日龄断奶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窝,定时采血。结果表明,17、21日龄断奶组仔猪血糖浓度显著低于35日龄断奶组(P〈0.05),在断奶后2~3周时间内,以17日龄断奶组仔猪血糖浓度波动最大;4个不同断奶日龄组之间仔猪血清尿素氮浓度没有显著差异;与35日龄断奶组比,17日龄断奶仔猪血  相似文献   

12.
采用辛酸沉淀法从屠宰场收集来的猪血浆中提取IgG,片将提取IgG按不同剂量(0、300、600、900mg/头)静脉注射10窝21日龄仔猪80头(每试验组20头,由每窝选1公1母计2头组成),分别测定不同试验组仔猪平均日增重、腹泻头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显示,高剂量IgG(900mg/头)试验组个体21~30日龄平均日增重、22日龄血清总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能有效降低仔猪腹泻头次。结果表明21日龄仔猪注射900mg猪血IgG能提高仔猪生产性能和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研究仔猪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2(IL-2)含量的变化规律,以及早期断奶、免疫球蛋白和乳铁蛋白对TNF和IL-2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约克夏仔猪,试验1分别在1、7、14、21和28日龄选取2头仔猪;试验2仔猪分别在14、18和35日龄断奶;试验3选取16头仔猪,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试验4选取32头仔猪,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结果表明:(1)血清TNF(P<0.01)、IL-2(P<0.05)含量从1日龄到7日龄显著降低,14日龄又上升,并维持一定水平。(2)与35日龄断奶仔猪相比,早期断奶仔猪断奶14和35 d血清IL-2含量显著降低(P<0.05),14日龄断奶仔猪血清TNF含量也表现出降低的趋势。(3)饲喂血浆蛋白粉和特异性免疫卵黄日粮仔猪血清TNF含量显著提高(P<0.05)。(4)饲喂2、10和20 mg/kg乳铁蛋白仔猪血清TNF、IL-2含量均表现出提高的趋势。由此得出结论,早期断奶降低了仔猪血清IL-2含量,饲喂血浆蛋白粉和特异性免疫卵黄日粮可以提高血清TNF含量。  相似文献   

14.
对46头哺乳仔猪的4项血清钙测定结果表明:20日龄哺乳仔猪的血清总钙含量显著地高于40日龄哺乳仔猪(P<0.01)。  相似文献   

15.
猪瘟感染和免疫状况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家峥 《养猪》2005,(5):49-49
从宁波市11个县(市)的17个集约化猪场随机采集猪血分离血清,共3437份.其中母猪878份,育肥猪1017份,生长猪778份,哺乳仔猪764份。受检猪均进行过猪瘟疫苗免疫。检验使用猪瘟弱毒或强毒单抗纯化的酶联抗原建立的间接ELISA诊断试剂盒,所用的纯化抗原,阴、阳性标准血清和相关试剂均购自中国兽药监察所。检测结果,猪瘟强毒(野毒)感染率平均14.1%,其中哺乳仔猪(45日龄内)为9.82%。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分析黑龙江某猪场仔猪发病情况与疫苗免疫情况的关系,试验采用PCR方法对患病仔猪病原进行了鉴定,同时随机抽检了该猪场425份猪血清,采用ELISA法对猪瘟(CSF)、伪狂犬病(PR)、猪圆环病毒(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疫苗免疫的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发病仔猪系伪狂犬病毒(PRV)、圆环病毒(PCVD)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三种病原混合感染;种猪、后备母猪和妊娠母猪的四种疫苗抗体合格率均高于国家规定标准;21日龄仔猪的抗体合格率整体偏低;56日龄仔猪和100日龄仔猪的CSFV、PRRSV抗体合格率较高;100日龄仔猪的PRV抗体合格率偏低。  相似文献   

17.
用 SPA 介导 ELISA 法检测了785份健康猪血清中的抗轮状病毒抗体,其阳性率达68.3%。其中哺乳仔猪阳性率为57.7%:架仔猪为66.8%:肥猪为72.6%;母猪为83.3%。在哺乳仔猪中,以7日龄仔猪血清抗体为最高,以后随日龄增长而逐渐下降,至5周龄时为最低.6周龄后又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8.
2窝(每窝8头)21日龄健康仔猪16头,随机分成吮乳组和断奶组,每组8头(每窝各4头)。断奶组仔猪21日龄断奶后转栏,吮乳组仔猪留原栏继续哺乳。在断奶时(21日龄)和断奶后1、3d(22、24日龄),仰卧前腔静脉采血,进行血清皮质醇、生长激素、胰岛素、T3、T4、FT3、FT4水平及全血PHA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白细胞吞噬率检测。结果表明,与断奶前相比,断奶组仔猪断奶后1、3d血清皮质醇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断奶后3d血清T3、FT3、生长激素、胰岛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断奶后PHAT-淋巴细胞转化率和白细胞吞噬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21日龄测定值相比,吮乳组仔猪在22、24日龄时的上述血清激素水平及细胞免疫功能无显著变化(P>0.05)。  相似文献   

19.
对泰和乌黑鸡及南城五黑鸡血清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发现,同一品种内,相同日龄的不同个体之间的血清电泳图谱不完全相同。泰和乌黑鸡4月龄的1份、3月龄的2份、5月龄的1份与南城五黑鸡3月龄的1份血清电泳图谱一样,都为5条区带,各蛋白质亚基所处位置也相同,其蛋白质组成相同。南城五黑鸡3月龄的1份、4月龄的2份血清电泳图谱找不到与之完全相同的血清电泳图谱  相似文献   

20.
饶丹 《中国猪业》2022,17(5):64-68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家畜传染病,主要感染牛、猪、羊等偶蹄动物,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我国猪0型、A型口蹄疫在近几年时常发生,影响养猪业。为了评价某规模化猪场多价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本研究从河南新乡某养殖场随机采集妊娠前期、妊娠中期、妊娠后期、20日龄仔猪、50日龄保育猪、90日龄和150日龄育肥猪的血液样本各30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分离的血清进行检测和结果分析。结果显示,A型口蹄疫抗体检测中妊娠前期阳性率为93.3%,妊娠中期阳性率为96.6%、妊娠后期阳性率为100%;20日龄仔猪阳性率为86.6%,50日龄保育猪阳性率为50%,90日龄育肥猪阳性率为86.6%,150日龄育肥猪阳性率为90%。0型口蹄疫抗体检测中妊娠前期、妊娠中期和妊娠后期阳性率均是100%,20日龄仔猪阳性率为100%,50日龄保育猪阳性率为76.6%,90日龄育肥猪阳性率为100%,150日龄育肥猪阳性率为100%。表明该猪场猪只免疫猪口蹄疫多价疫苗后,不同阶段猪只抗体水平合格,目前该场猪口蹄疫免疫程序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