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通过2010至2012年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汇总并结合其他相关试验示范结果分析,为全面认识不同产区生态条件、生产水平和技术现状,探求改进提高途径提供试验依据。合作点试验结果表明,在16个参试品种中,阿青6号综合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折合产量最高,为4 977.0 kg/hm2,较对照增产22.0%,居第1位;其次是甘青4号,综合农艺性状表现较好,折合产量为4 857.0 kg/hm2,较对照增产19.1%,居第2位;甘青5号折合产量为4 165.5 kg/hm2,较对照增产2.1%,居第3位。以上3个品种建议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种植区推广种植。北青7号折合产量为4 126.5 kg/hm2,较对照增产1.2%,居第4位,可作为搭配品种在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种植区种植,其余品种作为种质资源利用或保存。  相似文献   

2.
针对区域青稞产量低、施肥技术落后及手段单一等问题,通过田间裂区试验,探明不同施肥处理对青稞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明确不同青稞缓释肥料的施用效果及其在青稞种植中的应用价值。结果表明:在不同施肥水平下,条施(A1)各处理下A1B5居第1位,折合产量4 165.5 kg/hm~2,较对照增产23.2%;处理A1B3居第2位,折合产量4 123.5 kg/hm~2,较对照增产22.0%。撒施(A2)各处理下A2B4居第1位,折合产量3 717.0 kg/hm~2,较对照增产24.2%;处理A2B3居第2位,折合产量3 211.5 kg/hm~2,较对照增产7.3%。条施各处理下的小区产量高于撒施各处理,且施用缓释肥料B、缓释肥料C产量较高,施用缓释肥料A产量较稳定。故建议在甘南州青稞种植区域,施肥方式逐步改撒施为条施,并建立甘南地区青稞种植高效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3.
甘青9号原代号0217,是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甘青4号为母本、9626为父本,经系谱法杂交选育而成的春性青稞品种。该品种于2018年8月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品种登记编号为GPD大麦(青稞)(2018)620053。2011—2013年在第十轮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4 192.5 kg/hm~2,比康青3号(CK1)增产12.7%。在2014年甘南藏族自治州青稞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4 543.5 kg/hm~2,比康青3号(CK1)增产20.0%,比肚里黄(CK2)增产20.4%。  相似文献   

4.
青稞新品种黄青1号是甘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以甘青1号为母本,90-19-14-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在2009至2011年第三轮国家青稞品种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4 012.5 kg/hm2,比对照品种康青3号增产13.7%。该品种耐寒、耐旱,丰产性好,适应性广,高抗青稞条纹病。籽粒粗蛋白含量11.33%,粗淀粉含量65.83%,粗脂肪含量1.88%,赖氨酸含量0.38%,灰分含量1.94%。适宜在海拔2 400~3 200 m的青稞种植区推广种植,特别适宜在青海省西海镇、西宁市、互助县、甘肃省甘南州种植。  相似文献   

5.
青稞新品系 87- 9- 5是甘南州农科所 1987年用 83A - 19- 1为母本 ,肚里黄为父本组配组合杂交、南繁北育、系统选育而成。 1992年参加品种 (系 )比较试验 ,平均产量 550 0 5kg/hm2 ,较对照品种肚里黄和长芒青稞平均增产 4 8 4 % ;1993~ 1995年参加甘南州青稞联合区试 ,平均产量 372 7 5kg/hm2 ,较对照甘青一号增产 13 9% ,居第 2位 ,差异极显著 ;1996~ 1999年多点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 4 2 94kg/hm2 ,较对照品种增产 2 5 38%。该品系生育期 110~ 115d ,株高 84~116cm ,穗长 6 9~ 9 4cm ,穗粒数 4 4~ 52粒 ,千粒重 4 2 1~ 4 8 8g。籽粒粗蛋白含量 11 2 % ,赖氨酸 0 4 9% ,淀粉 6 2 6 %。表现早熟 ,抗倒伏 ,穗大、粒多 ,穗脖坚韧 ,落黄好 ,较抗大麦条纹病。  相似文献   

6.
在甘南州农科所试验地进行了青稞新品种甘青5号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4个密度水平下,甘青5号在甘南州适宜的种植密度是375万.525万粒/hm^2,平均折合产量为5250—5480kg/hm^2。  相似文献   

7.
张掖市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张掖市种植的高产优质高淀粉马铃薯新品种,2014年引进10个马铃薯新品种(系)以‘陇薯3号’为对照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陇薯9号’、‘青薯10号’田间长势强、商品性好,块茎产量和淀粉产量高。‘陇薯9号’淀粉产量15 328 kg/hm~2,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49.78%;‘青薯10号’淀粉产量15 188 kg/hm~2,较对照‘陇薯3号’增产48.41%。因此,这2个品种适宜在张掖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雌雄同株工业大麻新品种汉麻4号是以USO-31为父本、云麻4号为母本,通过杂交技术培育的雌雄同株工业大麻新品种。该品种在2016、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农作物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原茎平均产量8777.0 kg/hm~2,比对照品种汉麻3号增产4.3%;纤维平均产量2074.7 kg/hm~2,比对照品种汉麻3号增产11.9%;种子平均产量719.0 kg/hm~2,比对照品种汉麻3号增产10.7%;全麻率28.6%。其主要特征:籽纤兼用型雌雄同株工业大麻品种;植株绿色,叶片浅绿色;雄花黄绿色;种子为卵圆型,种皮为浅褐色,种皮上有黑色点状。品种的抗旱性和耐盐碱性较强,适宜在黑龙江第一至第五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9.
2种生长延缓剂对青稞抗倒伏、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提高甘南州青稞大田产量,增强青稞抗倒伏性,降低田间倒伏率,选用2种不同植物生长延缓剂,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别对黄青1号、甘青4号和甘青5号3个不同青稞品种喷施50%矮壮素和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以喷施清水为对照,对比2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对大田条件下青稞的矮化效应及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药剂处理后,青稞株高、倒伏率较对照相比呈显著下降,其中,3个品种倒伏率均有下降,最大降幅达40%,甘青4号在15%多效唑处理后没有倒伏;青稞经药剂处理后的千粒质量、整齐度及大田产量与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2种药剂对青稞的品质影响不明显。50%矮壮素和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可显著提高青稞的抗倒伏性,且具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苏红3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以苏小豆1号为母本,苏红2号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经过多年选育而成。2013年参加江苏省红小豆品种鉴定试验,平均产量2158.44 kg/hm~2,较对照品种苏红1号增产10.66%;2014年参加江苏省红小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087.70 kg/hm~2,较对照品种苏红1号增产23.09%。该品种具有结荚集中,成熟一致,不裂荚,适合一次性收获等特点。适合江苏省夏季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选育适应青藏高原地区种植的青稞新品种,2010—2012年在四川甘孜对16个青稞参试品种(系)进行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在16个参试品种(系)中,康青8号、康青7号、甘青5号、藏青25、藏青690、昆仑13这6个青稞品种比对照品种813增产显著,且综合农艺性状好,可在甘孜州青稞适宜种植区种植。其余品种(系)与对照品种813相比,产量相当或减产,可作为种质资源利用或保存。  相似文献   

12.
青稞籽粒淀粉含量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特色淀粉青稞材料,采用双波长法测定和分析了来自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国外的栽培青稞以及野生裸大麦共469个青稞材料的直链和支链淀粉含量。结果表明,这些青稞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24.65%,变异范围为4.09%(昆仑8号)~39.72%(长芒红四棱),其中西藏材料最高(26.87%),甘肃材料最低(21.23%);支链淀粉含量平均为31.76%,变异范围为15.24%(康青1号)~60.09%(喜玛拉雅2号),其中野生裸大麦最高(35.51%),西藏材料最低(30.17%);总淀粉含量平均为56.00%,变异范围为31.28%(阿青5号)~74.41%(阿里当地青稞),以野生裸大麦最高(58.11%),青海材料最低(54.19%)。根据淀粉含量分布特征将不同来源青稞材料间直、支链及总淀粉含量都分成4个级别,这些青稞材料的直链淀粉含量主要分布在第3级,支链和总淀粉含量主要分布在第2级。从中筛选出18份具有特殊淀粉含量的青稞材料,可用于专用青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3.
利用SSR引物分析西藏青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西藏青稞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用260对SSR引物对来自青藏高原主要农区的75份青稞育成品种、17份野生大麦、39份青稞地方品种和44份国外大麦材料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26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23对多态性高的引物,占筛选引物的8.1%.23对SSR引物在西藏野生大麦中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92条,多态性条带为81条,其比例为88.04%;在西藏青稞地方品种中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89条,多态性条带为78条,其比例为87.6%;在青稞育成品种中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109条,多态性条带98条,其比例为89.9%;在引进材料中共扩增出稳定、清晰的条带64条,多态性条带53条,其比例为82.8%.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为青稞育成品种(0.9882)>西藏野生大麦(0.8033)>西藏青稞地方品种(0.5820)>国外大麦材料(0.4218).聚类与主坐标分析表明,实验材料可以清楚的分为4类,西藏野生大麦分在两个类群,西藏青稞地方品种分在两个类群,引进大麦材料分在一个类群,青稞育成品种分在四个类群.同一来源地区的青稞育成品种遗传基础较为狭窄,不同地区间的青稞育成品种遗传差异较大.以上结果说明,在西藏青稞新品种选育和遗传改良中,在发掘和利用西藏野生大麦资源、西藏青稞地方品种资源的同时,更应该加强不同地区青稞育成品种资源的交换和配合使用.  相似文献   

14.
10个青稞品种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新疆冷凉高海拔地区青稞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重要性,采用田间试验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供试的10个青稞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宜于新疆种植的青稞品种为奇引2号、12-900、昆仑14号。其中,奇引2号的产量最高,达5 129.6 kg/hm2,其次为12-900和昆仑14号,产量分别为4 739.4 kg/hm2、4 655.0 kg/hm2。青稞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为:有效穗数千粒质量生育期基本苗株高穗粒数穗长。  相似文献   

15.
我国栽培大麦白粉病抗性特点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来自全国 2 4个省 (自治区、直辖市 )共 90个代表性栽培大麦品种 ,进行了抗白粉病田间鉴定。统计结果表明 ,(1)品种之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其中表现高抗的品种 2 1个 ,占总数 2 3.3% ;抗病品种 2 6个 ,占 2 8.9% ;感病 33个 ,占 36 .7% ;高感 10个 ,占 11.1%。可见在我国栽培大麦中 ,抗源较丰富。 (2 )不同类型和棱形的抗性 ,比较发现 ,皮麦抗病品种比裸麦多 ,六棱抗病性强于四棱和二棱。 (3)供种省份之间抗病性不同 ,抗病品种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陕西、河北、四川、贵州、湖北、上海和新疆等省 (自治区、直辖市 )。 (4)从三大麦区看 ,抗病品种主要分布在冬大麦区  相似文献   

16.
139份大麦种质材料苗期和成株期抗白粉病鉴定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培育大麦持续性抗白粉病品种提供有价值的抗源,利用7个大麦白粉病菌优势小种,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接种139份大麦品种(系),进行苗期抗性鉴定,同时于2009-2011年度在云南保山对参试品种(系)进行田间成株期抗性鉴定,并考查成株期抗病材料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在苗期对7个优势小种表现出48个不同的抗性反应谱,13个大麦品种(系)能抗所有参试的优势小种,22个大麦品种(系)能抗4~6个优势小种.25个大麦品种(系)具有成株期抗病性.大麦苗期抗性与成株期抗性并不完全一致,但苗期抗优势小种数较多的材料中,成株期表现抗性的也较多,5个苗期抗所有优势小种的大麦品种(系)均表现出成株期抗性.25个成株期抗病品种(系)中18个为二棱皮大麦,7个为多棱裸大麦,它们株高、穗长、穗粒数扣千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大,二棱皮大麦株高、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0.3%、15.0%、12.0%和20.6%,多棱裸大麦分别为18.3%、26.4%、19.5%和22.8%.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大麦条纹病菌毒素对大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防御酶活性的影响,用大麦条纹病菌毒素处理20个大麦品种的种子,测定120 h后毒素对种子的萌发抑制率和胚根、胚芽生长抑制率,并测定了强抗病性种子萌发48 h、72 h、120 h和168 h时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及游...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大麦遗传转化受体进行筛选,本文比较分析了30个大麦品种的成熟胚在改良过的培养基上的培养效率。结果表明,大麦成熟胚在组织培养中,品种间愈伤组织的出愈率的差异非常显著。Morex的出愈率高达94.95%,短芒紫青稞的出愈率则低于6%。在成熟胚形成愈伤组织的时候,将胚刮碎相比整胚接种,可以获得出芽少、相对较好的诱导效果;不同品种的大麦愈伤组织,其分化率也有显著差异,浙秀22的分化率高达97.6%,驻大麦5号的分化率则较低,仅为11.85%。在再生率方面,不同的品种间具有显著的差异,Goldenpromise的再生率较高,达到了44.7%,垦啤麦9号的再生率较低,仅为1.4%。扬农啤9号白化苗的发生率较高,达到13.25%,有23个品种的白化苗发生率均不超过10%。综合分析,Golden promise、浙皮8号、浙秀12、Metcalfe、Franklin、浙大8号六个大麦品种具有良好的成熟胚培养效果以及较高的再生能力,可以作为大麦遗传转化的受体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19.
Total folate content was determined in the pseudocereals amaranth (four varieties), quinoa and buckwheat in comparison to four cereal species (eight wheat varieties, four barley varieties, one oat variety, one rye variety). Amaranth and quinoa were found to possess very high total folate contents: in amaranth, total folate ranged from 52.8 to 73.0 and in quinoa it was 132.7 μg/100 g dm, about ten times as much as in wheat. The bran fractions contained on average 124% of total folate, while only 57% on average was present in the flour fractions.  相似文献   

20.
Over the 5-year period (2000-2004), a significantly higher beta-glucan content was detected in the waxy varieties Washonubet, Wabet, and Wanubet (6.8-7.6%) and lines formed by crossing these varieties with malting varieties (5.8-7.1%). Conversely, the non-waxy hulled malting-type varieties Kompakt (4.0%) and Krona (4.3%)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contents of beta-glucan. The observations also showed that concentrations of beta-glucans in 2000-2004 wer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not only by varieties, but also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in the growing periods and interactions of these two factors. Higher precipitation during the flowering time and grain filling period and lower temperatures during the flowering time in 2002 had negative effects on concentration of beta-glucans. Conversely, drier and warmer weather in 2003 enhanced the content of beta-gluca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possible to increase the content of beta-glucan in spring barley grain by implementing selective breeding practices. Compared to the parental malting varieties, the mean content of beta-glucans in F(4)-F(8) generations was increased by 1.8 and 2.0% by recombination in lines Kompakt x Wabet and Wanubet x Krona,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varieties indicated the necessity to assess standard qualities of barley as a food materi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