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9 毫秒
1.
[目的]探索二甲戊灵乳油对香蕉吸芽的除芽效果及对母株生长的影响,为香蕉高效、安全除芽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当年种植5个月香蕉所抽生的吸芽为试材,分别将0.5%、1.0%、1.5%和2.0%的二甲戊灵乳油注射至香蕉吸芽内,以注射清水和不进行任何处理的吸芽为对照,处理15d后观测吸芽及母株生长状况指标.在吸芽地上部分干枯死亡后取地下部分观察其生长点破坏程度及对母株球茎的影响程度.[结果]在二甲戊灵乳油处理浓度范围内,香蕉吸芽的死亡率随着药剂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当处理浓度≥1.5%,吸芽的死亡率高达98%,当处理浓度达2.0%时效果最佳,吸芽死亡率达100%.香蕉吸芽注射二甲戊灵乳油15d后,各处理均促进香蕉母株株高和茎粗的生长,其中促进效果最佳的母株株高增高率和茎粗增粗率分别达3.12%和3.22%.对吸芽的外部形态及纵切面观察结果表明,二甲戊灵乳油对香蕉母株球茎及根系生长无不良影响.[结论]适宜浓度的二甲戊灵乳油可解决香蕉生产中除芽不尽、反复滋生、除芽成本高、易污染环境等问题,生产上推荐使用1.5%二甲戊灵乳油作为香蕉除芽促长药剂.  相似文献   

2.
香蕉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亚热带水果,我国是香蕉生产和消费大国。吸芽是从香蕉地下球茎上腋芽发育而成的后代,其维管束与原球茎是相通的。吸芽作为香蕉继代母株,在香蕉生育期持续抽生几十个不等,但是过多吸芽会导致母株生长缓慢、抽蕾开花迟、果实成熟晚等问题,生产上因除芽任务繁重、除芽不及时或除芽不尽而造成大量减产,及时清除吸芽对提高香蕉果实产量、改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吸芽分类、生长规律、除芽技术研究现状等进行综述,以期为香蕉除芽技术研发与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通过芦笋留不同母株数采笋试验,选择出芦笋定植第二年在采笋时留母株数为5株~6株产量较高,定植第三年在采笋时留母株数为3株~5株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正>虽然一些地方的蕉农已采用脱毒种苗栽培香蕉,但香蕉吸芽分株法仍是广东、广西、福建不少蕉农的种苗繁育方法,且多从生产性蕉园中选取种苗。1.吸芽分株。在进行吸芽分株时,除大叶芽外,红笋和褛衣芽均可作为吸芽分株的材料。吸芽和母株是一个共同的活体,它们之间存  相似文献   

5.
2011年早春我国香蕉寒害调查及寒害后恢复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2011年早春低温对我国香蕉生产的影响,提出寒害后香蕉恢复生产的技术措施,为香蕉抗寒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2011年3月9~16日对我国香蕉主产区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福建进行分片区实地寒害调查,对挂果株及待生产用的大、中、小吸芽进行田间解剖分析诊断。【结果】挂果株受寒害影响较吸芽植株敏感,大、中、小吸芽抗寒能力依次增强;同纬度区域高海拔香蕉受寒害比低海拔严重;此次低温对广西中部区域香蕉影响最为严重,挂果株产量损失超过50%,且只能留中小型吸芽作为生产株;广东、海南区域香蕉受寒害影响最小,其他区域居中。【建议】采用覆盖天地膜过冬、喷水保湿、套袋护果御寒等措施;选留受寒害后萌发的吸芽为下造生产株,做好蕉园管理工作,促进吸芽早萌发、早定芽;选育抗寒品种。【目的】了解2011年早春低温对我国香蕉生产的影响,提出寒害后香蕉恢复生产的技术措施,为香蕉抗寒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2011年3月9~16日对我国香蕉主产区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福建进行分片区实地寒害调查,对挂果株及待生产用的大、中、小吸芽进行田间解剖分析诊断。【结果】挂果株受寒害影响较吸芽植株敏感,大、中、小吸芽抗寒能力依次增强;同纬度区域高海拔香蕉受寒害比低海拔严重;此次低温对广西中部区域香蕉影响最为严重,挂果株产量损失超过50%,且只能留中小型吸芽作为生产株;广东、海南区域香蕉受寒害影响最小,其他区域居中。【建议】采用覆盖天地膜过冬、喷水保湿、套袋护果御寒等措施;选留受寒害后萌发的吸芽为下造生产株,做好蕉园管理工作,促进吸芽早萌发、早定芽;选育抗寒品种。  相似文献   

6.
香蕉除芽剂可杀死吸芽或抑制吸芽的生长,对香蕉母株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省时省力的高效打顶促芽方法,提高橡胶树籽苗芽接苗的生产效率,以秋季芽接、次年春季打顶抹芽的籽苗芽接带杆苗为研究对象,比较8种截砧处理方法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1对真叶腋芽下方剪断砧木茎杆的截砧方法可减少用工量(7 min/100株),工效是常规抹芽(212 min/100株)的30多倍;抽芽加快,处理后20 d 内抽芽结束;提高抽芽率(达96%)和苗木出圃率(为94%),且苗木长势与常规留叶抠芽打顶法的相当。其余处理都不如常规留叶抠芽打顶法。采用该法对批量带杆大苗进行打顶促芽生产性试验效果良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广东省部分地区香蕉植株出现黄化、萎焉和枯死等症状,对病变部分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接种试验,确定是由疫霉菌(Phytophthorasp.)所引起的一种香蕉新病害。病菌从香蕉根部侵染,进入植株后扩展到茎部,产生水渍状、褐色和黑色病变,引起香蕉细胞和组织腐烂、坏死。病菌可以经母株与吸芽的连接部分,由母株扩展到吸芽。疫霉菌可以在病组织和土壤中存活,通过雨水、灌溉水和带菌土壤进行田间或远距离传播。  相似文献   

9.
火炬树(Rhus typhina)是1种典型的木本克隆植物,在华北地区的低山丘陵、农田和道路两旁等通过克隆繁殖形成一定数量的单优群落。截断火炬树母株与克隆分株之间的间隔子是揭示其母株与分株能否独立存活的有效方法之一。为了研究截根对火炬树克隆片段光合生理参数的影响,对样组Ⅰ(由母株,一级分株和二级分株组成的等级系统)和样组Ⅱ(由母株和一级分株组成的等级系统)的火炬树进行了截根前后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和光合生理指标的测定,计算了截根前后各项指标相对变化量的大小。结果表明,截根对一级分株的影响最大;对同一样株而言,截根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大于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由此推断,在同一克隆片段内,火炬树的母株与各级分株之间存在克隆整合的关系,且水分整合与光合产物的整合强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控制威廉斯B6香蕉的株高与株型,采取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宿根蕉苗期不同物理截茎处理对香蕉生长发育特性(株高、围茎、青叶数、叶间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田生产的情况下,香蕉截茎处理能够起到蕉株矮化的效果,同时对围茎、青叶数和叶间距的影响显著.其中,截茎2次(第1次在株高长到80 cm、第2次在蕉株抽出第1片大叶后)的处理效果最好,能够显著抑制株高、增加青叶数,同时对蕉株围茎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调查,从闽南地区束顶病发生较为严重的台湾蕉和天宝蕉的蕉园中,分别选出4株和3株优良单株.取优良单株吸芽进行试管培养离体繁殖.试管苗用带毒的香蕉叶片汁液传毒和病健株混合培养,经血清学检测表明,并不会传毒.网室蚜虫传毒使绝大多数的健株在网室或在后来移入田间种植后,染上束顶病病毒.从蚜虫传毒的处理组合中选出一个有希望的抗束顶病株系,5a来生长结果正常  相似文献   

12.
考察死皮植株割线症状、胶乳产量及各胶乳生理参数,评估1-MCP对橡胶树死皮防控效果。结果表明,施用1-MCP死皮植株割线症状得到显著好转,其死皮长度恢复率为54.44%,死皮指数由试验前的69.33降低为试验后的41.33,防效达48.47%;死皮植株胶乳产量显著增加,试验前后,处理和对照单株胶乳产量分别为:6.40、37.6 mL和10.33、4.87 mL,处理植株单株增产31.2 mL,而对照植株减产5.46 mL。从胶乳生理参数来看,施用1-MCP后死皮植株的各胶乳生理参数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胶乳硫醇含量的改善达显著水平。综上所述,施用1-MCP有利于改善死皮植株胶乳生理状况,增强其产排胶潜能,对防控橡胶树死皮、增加胶乳产量具有相对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山杨是一个分布广泛的速生次生林树种,研究其无性更新具有生产意义。山杨无性更新有两种:一种是萌芽更新;另一种是根蘖更新。山杨萌芽力很弱,无生产意义;山杨根蘖力很强,我国一般均采用根蘖更新。本文主要研究根蘖更新规律,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4.
滇型杂交水稻榆杂29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榆杂29制种亲本特征特性的观察,提出榆杂29制种父母本播种差期以叶龄差为主是实现花期相遇的基础,采取综合农艺措施促使双亲平衡生长是实现花期相遇的保证.对父本单独多施肥以增加颖花数和花粉量是制种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5.
切花月季无土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该文对 10个引进切花月季品种与 4种栽培基质进行了研究筛选 .结果表明 ,在现代化温室环境条件下 ,‘BlackBeauty’、‘Dream’、‘Frisco’、‘GoldenGate’、‘Escimo’5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是中型花品种的推广品种 .4种无土栽培基质的筛选试验得出 ,岩棉栽培的切花月季在生产初期 (10个月的产花期 )的产量最高 ,‘BlackBeauty’、‘Dream’、‘Frisco’、‘GoldenGate’、‘Escimo’的产量分别达到 2 4 2 0、2 1 2 0、2 4 90、2 0 5 0、2 0 6 0枝 株 ,切花品质最好 ;泥炭、珍珠岩+蛭石 (体积比为 1∶1)栽培的切花品质、产量次之 ;椰糠栽培的切花月季最差 .该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无土栽培基质的选择原则 ,为切花月季的无土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此外 ,该文给出了推广品种的栽培模式 .  相似文献   

16.
小苍兰切花的出花率低,是由于种球染病,造成较高的缺株率和枯株率,并使花茎长度达不到市场规格的要求,从而影响了栽培生产的经济效益。克服的途径,拟于栽种前剔除病球,进行种球消毒、换土与土壤消毒等。实践证明这些措施是可行的,可使小苍兰复壮,保持切花的优质高产,具有高度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选用高、中、低三种水分棉花种子、五种处理方法,进行棉花种子含水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对切法”与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的“切片法”相比,在高、中含水量情况下测值差异不显著,且提高工效6倍以上;整粒、夹玻、粉碎等处理测定结果与“切片法”相比,差异达极显著,测值偏低。“对切法”准确、快速、简便,是测定棉花种子水分较好的方法,在当前科研、生产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以沙糖桔为材料,采用特效植物营养素(SPNE)喷施植株进行了连续两年的试验,第1 年的试验分为用 营养素喷施和清水喷施两个类型,第2 年将试验分为上年营养素喷施的再用营养素喷施、上年营养素喷施的用清水 喷施、上年清水喷施的用营养素喷施及上年清水喷施的再用清水喷施4 个类型。结果表明,SPNE 处理的第1 年能提 高沙糖桔的产量和品质,上年经SPNE 处理的沙糖桔在下年不处理还能产生超过对照的表观遗传效应,表现为产量 性状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蛋白质含量、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物酶等生化性状超过对照。两年都用营养素处理的表 现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