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从稻麦农田养分循环和养分管理2个方面对稻麦轮作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作物吸收养分是稻麦农田养分循环的重要方面,也是养分管理的基础。施肥后几天内和稻麦轮作间隙是养分流失的重要时期,降水对养分流失起到促进作用。大部分地区钾素投入不足成为影响稻麦产量的重要原因,而增加钾肥、绿肥或有机肥是补充钾素的重要措施。小麦对肥料的依赖程度大于水稻。环境养分也是农田养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肥决策中应予以考虑。过量施肥将导致肥料利用率明显下降,适当减少当前习惯肥料用量在生产上是经济的,有机无机配施、绿肥、秸秆还田、基于作物养分吸收规律施肥等都是优化施肥结构的重要措施。在今后,应着重研究绿肥、秸秆还田、新型肥料、保护性耕作在稻麦轮作中的养分管理技术与应用。  相似文献   

2.
稻麦轮作体系农田养分循环与养分管理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稻麦农田养分循环和养分管理2个方面对稻麦轮作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作物吸收养分是稻麦农田养分循环的重要方面,也是养分管理的基础。施肥后几天内和稻麦轮作间隙是养分流失的重要时期,降水对养分流失起到促进作用。大部分地区钾素投入不足成为影响稻麦产量的重要原因,而增加钾肥、绿肥或有机肥是补充钾素的重要措施。小麦对肥料的依赖程度大于水稻。环境养分也是农田养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施肥决策中应予以考虑。过量施肥将导致肥料利用率明显下降,适当减少当前习惯肥料用量在生产上是经济的,有机无机配施、绿肥、秸秆还田、基于作物养分吸收规律施肥等都是优化施肥结构的重要措施。在今后,应着重研究绿肥、秸秆还田、新型肥料、保护性耕作在稻麦轮作中的养分管理技术与应用。  相似文献   

3.
加强甘蔗养分管理,降低甘蔗生产成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甘蔗生产成本中,肥料投入所占比重最大,因此,加强甘蔗养分管理,是降低甘蔗生产成本、提高甘蔗效益的有效途径.综述了我国甘蔗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内外甘蔗生产养分管理情况,分析了我国蔗区土壤中主要养分状况和我国甘蔗生产中养分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甘蔗养分利用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旱作马铃薯养分资源管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养分管理在旱作马铃薯生产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根据马铃薯的养分需求规律和养分特性等提出了根据土壤Nmin进行氮素总量确定,磷钾恒量监控和中微量元素因缺补缺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混交林种间养分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该文从养分的角度对混交林树种间关系的研究进展加以综合述评 .文献表明 ,不同树种组成的混交林可通过种间相互作用改变林地地上、地下凋落物的组成、数量、性质及其分解模式和养分释放过程 ,提高林地养分总水平、养分有效性和养分利用效率 ;合理配置的混交林树种间可通过养分吸收的时空差异性、养分转移等机制达到种间养分互补、协调的关系 .同时探讨了混交林种间养分关系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作物不同生长阶段养分需求,维持土壤养分供给与作物吸收之间的平衡,从而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提出了作物养分管理集成系统。该系统包括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吸光度检测技术、作物养分反射光谱检测技术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养分检测技术,它能够快速检测作物播种前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养分状况以及作物植株养分丰缺状况。结果表明,作物养分管理集成系统中土壤速效氮磷钾吸光度法测量结果与碱解扩散法测量土壤速效氮,钼锑抗比色法测量土壤速效磷和火焰光度法测量土壤速效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88 2、0.908 4和0.847 4;水稻叶反射光谱与土壤作物分析仪SPAD(Soil-plant analysis development,SPAD)测试值相比,相关性系数为0.901 6;激光诱导击穿光谱获得的土壤钾谱线强度与火焰光度法钾测试结果相关系数为0.808 5。应用"3414"试验方案研究了玉米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建立了土壤养分和目标产量之间的关系式,为作物养分管理提出了一种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7.
养分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核心,养分资源包括土壤、化肥、有机肥和环境所提供的所有养分.养分资源综合管理是协调农业生态系统中养分投入与产出平衡,调节养分循环与利用强度,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促进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协同发展,保持农业可持续性的必然选择.本文主要从养分的生理特性、生态特征、研究方法以及生产管理等方面综述了橡胶...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温室黄瓜植株叶片养分含量和土壤养分状况,并探讨了植株叶片养分吸收与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温室大棚中的黄瓜植株叶片中氯的含量明显低于临界值,磷的含量偏高,而钾的含量适宜,铁、锰、铜、锌含量丰富;土壤养分氮、磷、钾严重不平衡:叶片磷含量与速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叶片钾含量与缓效钾、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所以叶片中磷、钾可作为土壤肥力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栾城城郊型农牧系统养分流动与环境排放时空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种植业和畜牧业生产模式及农牧系统结合程度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这种改变对农牧体系养分流动以及环境排放都产生了较大影响。论文以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为例,分析其1985-2014年农牧系统生产结构、养分流动和损失时空变化特征,确定农牧系统养分损失的关键节点和影响因素,为栾城区以及其他县级行政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食物链养分流动模型(NUFER模型:nutrient flow in food chain, 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并结合实地调研,定量栾城区氮磷养分流动特征和影响因素。NUFER模型综合考虑了作物生产系统、畜禽生产系统、食品加工系统和家庭消费系统的氮磷养分流动、利用率和环境损失。实地调研采用面对面的问卷调研方式收集信息,调研内容包括农田养分输入输出、生产管理和养殖户农场养分输入输出、生产管理及粪尿管理等。【结果】2014年种植业蔬菜水果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比例达到25%,每公顷耕地氮和磷(折纯,下同)投入量分别为763和335 kg,单位面积氮和磷盈余量分别为132和237 kg·hm-2;畜牧业养殖密度达到18 LU/hm2,饲料进口率达到75%,畜牧业源外源氮磷投入分别占农牧体系外源氮磷投入量的57%和39%,畜牧业源氮磷主产品输出占农牧体系氮磷主产品输出的60%和33%,是典型的高环境负荷的城郊型农牧生产体系。1985-2014年,畜牧业畜禽粪尿氮素还田率由59%降至35%。种植业氮利用率从45%降至43%,磷利用率从32%降至23%;畜牧业氮利用率从14%增至30%,磷利用率从4.4%增至10%;农牧系统氮利用率从41%降至36%,磷利用率从27%降至16%。2014年生产1 kg作物产品氮的平均氮损失为0.66 kg,生产1 kg作物产品磷的平均磷损失为0.11 kg;生产1 kg畜禽产品氮的平均氮损失为1.4 kg,生产1 kg畜禽产品磷的平均磷损失为1.8 kg;生产1 kg农牧系统产品氮的平均氮损失为1.5 kg·kg-1,磷损失为0.75 kg·kg-1磷产品。农牧体系氮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氨挥发,农牧体系磷损失的主要途径是粪尿直接水体排放。【结论】受城镇化驱动和农牧系统生产结构改变的影响,经过近30年发展,栾城区成为高投入、高产出、低氮磷利用率、畜牧业占主导地位的高环境负荷的城郊型农牧生产体系。当前农牧系统养分利用率偏低、损失偏高主要源自过高的畜禽养殖密度、农牧分离以及农牧体系养分管理措施的不合理。因此,确定栾城区合理的畜禽养殖承载量,加强饲养管理,实行粪尿全链条管理等农牧结合措施将对农牧系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温室栽培系统的养分平衡及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目的】弄清中国典型地区温室栽培系统的养分收支状况及其对土壤养分累积变化的影响,为节肥增效,实现温室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中国典型温室栽培地区山东寿光具有代表性的18个温室大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温室肥料投入、作物种类及产量等情况的详细调查及土壤分析,研究温室系统养分的收支平衡及土壤养分变化特征。【结果】(1)在中国典型温室栽培生产基地,每年氮、磷、钾养分的平均投入量为4088、3656和3438kg.hm-2,其中随化肥投入的氮、磷、钾养分分别占到各养分总量的63%、61%和66%,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2)温室栽培条件下,氮、磷、钾养分的利用率分别仅为24%、8%、46%,且施用比例(1﹕0.9﹕0.8)与作物的需求比例(1﹕0.3﹕1.4)严重失衡。温室土壤有机质相对缺乏,而氮、磷、钾则大量累积,其理论盈余量分别为3214、3401和2322kg.hm-2。(3)温室土壤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均显著高于露地土壤,且耕层(0—20cm)的累积量最高,其平均含量分别为露地土壤的1.4倍、1.9倍、21.2倍、5.4倍和3.7倍。各养分在土壤剖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向下迁移现象,其中NO3-的大量累积和向下迁移是造成当地地下水污染风险的关键因子。【结论】温室栽培系统中,盲目过量的施肥,不仅造成肥料资源的浪费,破坏土壤-植物的养分供需平衡,影响蔬菜品质,同时氮、磷的随水淋失也会带来巨大的环境风险。温室生产中不仅应重视高质量有机肥的投入,还应根据作物的需肥特性及土壤供肥能力进行计量施肥,以实现温室生产高效、优质、环境友好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1.
多不饱和脂肪酸对畜禽营养代谢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对动物机体代谢调节及对酶、激素调节等方面,综述了PUFA对畜禽营养代谢作用,进一步分析了有关多不饱和脂肪酸中n-3/n-6适宜比例添加量对畜禽营养需要的研究,阐明了n-3/n-6多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机理,提出了适宜的比例添加量,为生产实际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张文秋  刘德全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518-10519
对小肽的分类、小肽的营养作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3.
王宏伟  马晶  杜勇  魏政  刘荣志 《农学学报》2020,10(12):14-17
食安民康,食品安全贯穿整个产业链,其源头农产品是基础,首先必须把农产品质量抓好。为更好引导农业发展服务我国居民健康营养需求,11月20—21日2020中国农业农村科技发展高峰论坛暨中国现代农业发展论坛期间,中国农学会举办了健康·营养·现代农业分论坛,围绕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特征与食品科技创新、发展绿色都市农业与服务城市健康生活、牛奶与健康关联的优质乳工程、燕麦降血糖作用及机制研究、我国营养健康型食物资源开发趋势与典型案例、营养环境塑造动物健康高效生产6个主题,交流我国居民营养健康问题,探讨居民膳食结构,展望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物苗期营养与化肥施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化肥的不均衡过量施用和不合理施用,不仅未能发挥肥料应有的增产作用,而且造成了资源的大量损失和农产品和农业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在一般区域盲目追求投入,施用量过大;低投入区域施用量不足;普遍注重追肥,氮素营养滞后。通过作物需肥规律及营养特性的例析,揭示了作物营养特别是苗期氮素营养的重要特性,经过多年多作物的示范印证,提出了作物苗期是需肥关键期,而不应该用拔节、抽穗养分临界与大量需肥期指导施肥的观点,并就科学施肥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生物传感器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在食品分析领域早就有相关的报道,但在食品营养标签(食品成分)中的分析还并不成熟。综述了该技术在食品营养标签成分测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类、氨基酸类、维生素C、脂类等方面的应用进展,并对生物传感器在食品成分分析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赵海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6-148,165
肽是分子结构介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一类化合物,含2或3个氨基酸残基的为小肽。小肽可能存在3种转运系统。反刍动物吸收肽的主要部位是瓣胃。小肽本身的理化性质、动物生理状态、日粮蛋白和采食水平等影响小肽的吸收。小肽可避免氨基酸间的吸收竞争,促进氨基酸的吸收,加速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肠道黏膜结构和功能发育,刺激消化酶的分泌和活性的提高,改善提高生产性能。对小肽的吸收机制及营养功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大葱不同类型品种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试验对26个中国棒状大葱、8个中国鸡腿大葱、3个中国分蘖大葱和3个日本大葱品种进行了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鸡腿大葱的含糖量和丙酮酸含量均较高,生食熟食风味均较佳;日本大葱的含糖量较低,丙酮酸含量较高,适宜熟食;分蘖大葱的含糖量高,干物质、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均较高,丙酮酸含量低,是生食大葱的最佳选择类型;棒状大葱粗纤维含量少、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生熟食皆宜。同一类型不同品种之间,营养品质差别较大,每个类型都有营养品质较高的品种。  相似文献   

18.
植物营养学科发展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吸收、转运和利用营养物质规律,探讨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交换营养物质与能量的科学,是支撑农业高产、高效、优质、生态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近二十年来,中国植物营养学研究秉承“学科交叉、瞄准前沿、强化基础、应用优先、立地顶天”的发展理念,在植物营养生物学、植物-土壤-微生物互作、养分资源管理、养分再利用与污染控制、以及可持续农业研究等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植物营养学科未来将积极应对中国粮食安全、农产品品质安全、资源与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挑战,为“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的国家重大需求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胡秋霞  田杰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7):7494-7495
针对红富士苹果生长过程中营养变化的特点,根据叶片养分、土壤养分以及枝干形态变化与苹果营养之间的关系,建立了Web环境下的苹果营养诊断专家系统。该系统以Net为开发平台,Asp.net为程序设计语言,以Access数据库为系统的数据存储方式,是一个集数据库技术、智能化推理、网络化浏览于一体的基于Web的营养诊断专家系统平台。  相似文献   

20.
慕金超  刘春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767-6768,6770
[目的]研究开发营养鱼丸的最佳生产工艺。[方法]以鳕鱼、猪肉和山药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来确定营养鱼丸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试验确定了营养鱼丸制备的最佳工艺参数:护色剂为0.4%柠檬酸,山药用量4%,猪肉用量5%,制得的营养鱼丸制品含钙量明显高于普通鱼丸。[结论]研究可在保持鱼丸特性的同时,增加鱼丸的营养成分并且降低产品成本,具有较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