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山区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公益林建设是一项社会公益性系统工程,是以为人类创造良好生态环境、保障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森林,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地处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加之历史原因,人为破坏等因素,生态环境变得非常脆弱,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广大山区生存条件艰苦。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重点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经过十几年的大力植树造林,生态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罗木城 《绿色科技》2012,(8):140-142
指出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的实施,是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加快群众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针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4.
辽西干旱、气候恶劣的主要因素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不能形成区域水量循环。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恢复生态环境。恢复植被最佳方法就是封山育林。  相似文献   

5.
辽西干旱、气候恶劣的主要因素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不能形成区域水分循环。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恢复生态环境。恢复植被最佳方法就是封山育林。  相似文献   

6.
我省是资源型省份 ,经济社会发展对资源的依赖性很大 ;我省更应是生态型省份 ,必须走好可持续发展这一步。前不久 ,朱钅容基总理在我省视察 ,从山西发展的长远利益考虑 ,要求我们加快退耕还林步伐 ,下大力气改善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 ,加快经济发展。贯彻落实总理指示 ,加快山西经济发展 ,在山区和贫困地区就要从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入手 ,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培育走向市场的区域性生态经济 ,这是山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现实选择。1 山穷、水少、流失重 ,是我省生态环境的鲜明特征深刻认识省情 ,是加快山西发展的基本立足点…  相似文献   

7.
一、阿尔泰山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原因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不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引起的生态变化,使自然环境和资源遭到破坏而引起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乱采滥捕使珍稀物种灭绝等。  相似文献   

8.
山区森林及生态环境的状况与贫富紧密相关。热带发展中国家由于贫困导致森林剧减,呈负向危机型山区生态环境;温带发达国家因为富裕从而森林采育相得益彰,呈正向发展型山区生态环境。脱贫治穷是缓解以至根治山区森林与生态环境病疾的有效良方。  相似文献   

9.
山区高速公路生态恢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面临的生态环境多样,地形地貌特殊,地质条件复杂,桥隧密集,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勉县至宁强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在对其生态环境本底进行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恢复、保护和建设.使高速公路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达到了美观、安全、生态、环保和经济的系统目标.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山区道路的生态环境特性,遵循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目标层山区道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进行了筛选、优化,最终形成了2大类准则层(自然环境指标、社会环境指标)和17个指标层的山区道路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1.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是一项旨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林、牧、副业全面发展,改善区域生态环境的包括农田水利、农业、林业和科技措施的农业综合性项目,而通过林业措施的实施,将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农田小气候,提高抗御自然灾害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营造生产生活良好氛围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环境,  相似文献   

12.
山区公路绿化对改善交通运输环境、生态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山区公路绿化有投资大、难管理、成活率低等特点,这些特点极大的制约着公路绿化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难题,提出了保定市山区公路绿化树种选择的原则,绿化布局及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3.
祁连山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爱华  裴雯 《甘肃林业科技》2004,29(2):11-13,77
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环境退化及污染状况、生态环境治理状况、效益等方面对祁连山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进行研究,提出了祁连山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及其指标体系,并对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述,试图对区域经济开发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山区从自然面貌看,是由森林、草地、水面、农田等很多不同生态类型构成的综合体。其中,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因子之间,通过不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而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山区生态系的每一部分处于平衡状态时,则生态环境良好,若某一部分被破坏、失去平衡,则生态环境恶化,并给人类带来灾难。这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据此,党和政府为发展山区农业经济,制定了“以林为主,全面发展”的方针。贯彻这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是防止山地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安全,重塑秀美山川的伟大战略决策。真正做好退耕还林,必须重新认识退耕还林的重大意义。退耕还林是从源头上保护生态环境,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一、重新认识退耕还林全国现有坡耕地据估计1亿公顷,现有坡耕地大多没有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是山区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退耕还林是从根本上防止了山区的水土流失。山区的水土流失防止了,解决了江河的泥沙淤塞,有效地防治了洪涝灾害。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实际上是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根据立地分类和立地类型,因地制宜地安排农业…  相似文献   

16.
在世纪之交,党中央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生态环境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主体内容和切入点,只有把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治理好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当前我们主要采取了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封山育林等措施,以尽快扭转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局面。长期以来,由于樵采、放牧、生产用火等原因,造成植被反复破坏,使西部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石漠化面积扩大,立地生境更加严酷,造林困难地段的面积逐渐增加,尤其是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小,抗外界干扰保持系统稳定的阈…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充分讨论生态环境破坏与洪涝灾害关系的基础上.阐述了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防洪减灾的根本。针对贵州山区的特点,提出了提高防洪减灾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滇东北山区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地质灾害频繁,是云南省生态环境恶化、人民生活贫困的特困山区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构成了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危害日益加剧。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体,加快退耕还林步伐和加速坡耕地治理是当务之急。在当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应把滇东北山区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议从加快生态经济型防护林(草)体系建设,建立滇东北生态经济科技示范园区,实行生态移民,积极进行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建设,强化法制意识,依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和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19.
闽西闽北山区作为一个独特的生态区域,生态资源丰裕,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发展后劲,蕴藏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但在对生态环境加大保护力度的同时,其生态环境存在逐渐恶化的趋势.通过对闽西闽北山区生态环境优势及破坏状况的分析,挖掘其价值内涵,彰显其在海西建设及至国家发展中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20.
在固原山区生态环境与鼢鼠活动规律调查基础上,分析了鼢鼠与生态环境各因子的关系,人为因素通过改变林地环境对鼢鼠活动和危害程度的影响,提出了鼢鼠生态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