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纳米生物技术对玉米、水稻及大豆的增产效益,为纳米增效肥料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在不同地区,设计不同的试验方案分别研究纳米增效肥料对玉米、水稻及大豆的增产效益。[结果]结果表明,与普通肥料相比,纳米增效肥料使水稻增产10.29%;使春玉米增产10.93%-16.74%,且有明显的促进玉米早熟的功能;使大豆增产28.81%,含油量增加13.19%,对我国培育非转基因高油大豆有重要意义。[结论]该研究是在多学科交叉的基础上进行的新的探索,开拓了纳米材料在肥料应用方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2.
纳米生物技术促进蔬菜作物增产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7年第一次将纳米生物技术用于农作物上,选用5~50纳米碳添加到肥料中,称为纳米增效肥料.两年来先后在萝卜、白菜、甘蓝、茄子、辣椒、西红柿、芹菜和韭菜等十几种蔬菜作物上进行了肥效试验.结果显示有20%~40%的增产效果;纳米增效肥料能促进蔬菜作物快速生长,可提早5~7 d上市,如白萝卜施肥后38 d长到83 cm,茄子施肥后20 d长到1.2 kg等;纳米增效肥料有节肥功能,同等产量水平可节肥30%~50%.如芹菜施用纳米增效碳铵比同等重量的尿素增产12%;纳米增效肥料能提高蔬菜的品质.如在辣椒维生素C含量上,纳米增效肥料比尿素提高1.5倍.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纳米碳属于实际无毒级物料.  相似文献   

3.
纳米增效肥料的技术研究已被列入国家“863”高科技计划项目。运用分子生物学增强植株活力和抗逆性的原理,采用激活植物抗逆基因技术和仿生技术,增强植物的细胞膜结构和植物抗逆免疫力而研制的新型生物技术产品。在多方面满足植物营养代谢需要的同时,提高植物对逆境胁迫的适应能力,增强植物对土壤养分、肥料养分和水分吸收的激发或诱导效应,提高水肥利用率,从而实现农业的高产高质高效。在2009年试验的基础上,2010年使处理更加完善,找出纳米增效肥的最佳施用方法,筛选出适合我省农业生产特点的纳米增效专用肥料配方1-2个,发现纳米增效肥在施用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产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生物技术在水稻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生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就品种改良而言,目前已在应用或正在研究应用的主要有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  相似文献   

5.
平衡施肥就是在施足有机肥、生物菌肥的前提下,根据不同作物的生理需要和不同土壤的养分不同,合理供应和调节作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包括大量、中量、微量营养元素),以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以Android和J2ME(Java 2Platform Micro Edition)等为开发平台,利用人工智能、数据存储等信息技术,研发了手机版水稻大豆玉米智能化专家系统,解决了现今农业专家系统在推广和普及方面存在的问题。文章主要阐述了系统的整体体系架构设计、前台应用层架构设计、手机专家系统功能设计、数据永久存储和决策支持等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玉米育种中应用生物技术手段的必要性,讨论了生物技术在玉米育种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神耕生物活性肥在水稻大豆玉米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江滨农场进行了水稻、大豆、玉米施用神耕生物活性肥效果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神耕生物活性肥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节本增效的作用,施服神耕生物活必一肥水稻增产9.6%,大豆增产10.6%、玉米增产6.1%。  相似文献   

9.
玉米水稻大豆春耕期间植保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耕生产除了坚持抓好良种选择、标准整地、适时播种等关键环节外,完善备春耕生产期间的植保技术更重要。本文主要从长残留性除草剂禁忌的后茬作物、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虫害、化学除草、施药技术等方面阐述备春耕生产期间主要粮食作物植保技术。  相似文献   

10.
通过稳定性肥料技术抑制剂的应用,调整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利用生化手段来控制土壤中氮素的转化过程,使土壤养分释放高峰与水稻吸收高峰相一致,施肥过程中可通过减少氮肥用量和减少施肥次数来实现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和减少环境污染。本文总结了多年不同地区稳定性肥料在不同水稻品种上的减肥增收效果,并提出水稻减肥增效技术应注意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玉米氮肥用量田间试验,探索不同氮肥用量对玉米产量、效益及养分吸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对氮肥施用量的表现存在一定差异,朝阳地区玉米施氮增产10.2%~23.2%,增收173~2 312元/hm2,经济合理施氮量为230 kg/hm2,昌图地区玉米施氮增产21.3%~53.2%,增收2 539~6 132元/hm2,经济合理施氮量为245 kg/hm2;施氮可促进玉米对氮、磷、钾素的吸收,但随着施用量的增加,氮肥的利用率降低,在本实验条件下,朝阳地区氮肥的利用率为12.6%~35.2%,昌图地区的氮肥利用率为22.2%~44.6%。  相似文献   

12.
地膜覆盖春大豆增产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春大豆可提高土壤温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加快大豆生长发育进程,提高叶面积系数,有利于干物质积累,比露地栽培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3.
大豆绿肥腐解规律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沧豆6号)为绿肥材料,采用在田间埋入尼龙袋子的绿肥施用方法,研究了在是否种植玉米和是否施用化肥条件下大豆绿肥的腐解规律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埋入时间的延长,绿肥的干物质量逐渐减少且腐解速率逐渐降低,其腐解过程表现为前期腐解快、后期腐解逐渐减慢的特点,不同时期的绿肥干物质量存在显著差异;绿肥在种植玉米条件下比不种植玉米条件下腐解得快,在施用化肥条件下比不施化肥条件下腐解得快,但差异均不显著;绿肥不论是单施还是与化肥配施均能够大幅度提高玉米产量,单施绿肥的增产效果优于单施化肥,以绿肥与化肥配施玉米产量最高,且产量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在种植玉米且施用化肥条件下,大豆绿肥腐解得最快,玉米产量最高为8 293.5 kg/hm2,分别较不施绿肥和化肥(CK)、单施化肥、单施绿肥增产19.91%、12.38%和3.97%;单施绿肥较单施化肥增产8.09%。在玉米生产上,提倡绿肥与化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盆栽试验、田间试验及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含有沸石、腐殖酸、稀土的大豆专用复混肥对轮作、连作大豆的增产机理。结果表明 ,施用大豆专用复混肥对轮作、连作大豆具有明显的改土、增加肥效、抗逆、提高光合效率和促进大豆生长的作用 ,最终表现出明显的增产效果。大豆专用复混肥的综合施用效果以连作大豆好于轮作大豆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阴湿山区磷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磷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株高、穗长、百粒重影响不大,对果穗的秃尖影响较大,不施磷秃尖明显加大,从而影响玉米的穗粒数;对玉米产量有较大影响,当施磷量达到135.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6 935.2 kg/hm2。  相似文献   

16.
在华北平原小麦-玉米轮作情况下,冬小麦收获后免耕播种夏玉米(蠡玉68),玉米出苗后在行间距根部5~8 cm处集中一次性条施所有肥料,后期不再追肥。试验设不施肥(空白对照)、20-10-11玉米专用肥施用量450 kg/hm2、尿素施用量375 kg/hm2、30-5-5玉米专用肥施用量450 kg/hm2、26-6-8玉米专用肥施用量450 kg/hm2、25-8-12玉米专用肥施用量450 kg/hm2和28-5-5玉米专用肥施用量450 kg/hm2共计7个处理,研究不同养分配比复混肥对夏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玉米专用肥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增产效应主要是通过提高千粒重实现的。专用肥的养分配比不同,增产增收效果也不一样,合理选择玉米专用肥能够大幅度提高玉米种植收益,其中施用25-8-12玉米专用肥玉米产量和增收效益最高,施用20-10-11玉米专用肥次之。在该试验地区,仅施用高水平的氮肥对玉米增产效果不大,而施用钾含量高的玉米专用肥有利于提高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了5个施氮水平,研究了不同类型尿素及用量对玉米干物质量、叶面积指数、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包膜复合肥处理的开花前玉米的地上部干重、叶面积指数与常规尿素处理差异较小,开花后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收获时其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施包膜复合肥能显著提高玉米的籽粒产量、经济效益及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玉米施用不同长效肥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通过对各种长效肥与当地农民常规施肥进行比较,分析了长效肥对玉米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与当地土壤特征和玉米栽培条件相适应的玉米长效肥。  相似文献   

19.
施钾肥对玉米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忠 《农技服务》2009,26(12):46-46,123
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施用钾肥,对玉米籽粒灌浆及最终的籽粒产量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钾肥(K2O)的适宜施用量为90~135kg/hm2。  相似文献   

20.
为充分利用光热水肥土资源,间作是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生产力、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种植方式。设置了玉米与大豆间作行比M4S6(4∶6)、M2S4(2∶4)、M4S4(4∶4),玉米单作(MCK)与大豆单作(SCK)5种种植模式,研究了玉米与大豆间作对干物质累积分配、产量相对竞争及土地当量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间作处理玉米干物质累积均大于单作玉米,M4S6、M2S4大豆干物质累积高于单作大豆。间作处理营养干物质输出量均大于单作,玉米与大豆间作处理显著增加了营养干物质的输出量,呈现处理M2S4>M4S6>M4S4>CK,玉米与大豆间作其输出率低于贡献率,间作玉米的输出率低于大豆,而贡献率显著高于大豆。玉米间作处理雌穗分配比重显著大于单作处理,处理M4S6显著提高雌穗干物质分配比重,结荚期间作处理大豆干物质向豆荚分配比重低于单作处理,成熟期豆荚干物质分配比重显著升高,处理M4S6豆荚干物质分配比重最大。处理M2S4、M4S6、M4S4玉米产量分别为单作玉米MCK的70.81%、84.58%、66.33%,大豆产量分别为单作大豆SCK的9.89%、17.97%、14.18%,处理M4S4产量相对竞争优势极强,处理M4S6、M2S4比M4S4竞争优势显著减弱,处理M4S6、M2S4、M4S4的产量土地当量比LER均大于1,处理M4S6产量土地当量比最大,其次是M2S4,处理M4S6、M2S4比M4S4产量土地当量比分别增加了19.42%、12.62%。处理M4S6、M2S4经济效益比单作玉米MCK分别增加了19.41%、15.75%,比单作大豆分别增加了113.01%、106.47%。整体上,相较其它间作处理,M4S6是最有益于挖掘玉米与大豆间作优势,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