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江三峡石     
刘道荣 《花卉》2011,(7):37-37
这3块赏石都是长江三峡石,三峡的山美,水美,连水中的石头,也是一块比一块美.如今的三峡石,已为世人所熟悉.  相似文献   

2.
资江奇石     
贾晓秋 《花木盆景》2000,(12):33-33
资江,发源于华南第一高峰猫儿山东北坡,横贯广西资源县境,穿山越谷,滩潭交替,风光如画,盛产奇石。石种以黑卵石、花卵石、腊石、砂卵石、层板状卵石、梨皮石、条纹麻卵石、平纹麻卵石为主,以图纹石居多。资江奇石不仅品类丰富,而且品位较高。奇石中的精品形、色、纹、质俱佳,并因艺术种类不同而各显神韵。  相似文献   

3.
汉江奇石     
汉江是长江的最大支流,发源于秦岭南麓,全长1577公里,整个流域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流域跨越陕西、甘肃、重庆、河南、湖北五省市,于武汉注入长江。汉江流域盛产的奇石可分为两大类:即汉江卵石和汉江旱石。一、汉江卵石汉江流域峰峪众多,河流纵横,卵石资源非常丰富,各种色彩的卵石,俯首可拾。其质坚润腻滑、晶莹艳丽。汉江水道中的水洗石更是鲜艳清秀、沉稳古气。水道两边的河床石,处于河床表面者受日晒风吹雨淋,象形石较多;处  相似文献   

4.
赏石佳品     
《花木盆景》2006,(2):60-63
题名:《宝塔山》 石种:清江卵石 规格:17emx21em 收藏:徐风琼 供稿:李刚(湖北) 题名:《仙瑰》 石种:九龙璧石 规格:56cmx26cmx22em 收藏:何岗(津州) 题名:《龙腾盛世》 石种:渭河石 规格:13cmx12em 收藏:王乾(陕西) 摄影:杜幸鸿 题名:《晚霞映群峰》 石种:黄蜡石 规格:16enixgemx6cm 收藏:郑达红(安徽)赏石佳品~~  相似文献   

5.
烟台地质古老,地貌复杂,岩性齐全,依山傍海,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赐予烟台丰富的赏石资源。烟台赏石大致分为海石、地下石和山石三大类。其中最名贵的海石有芝罘海卵石、长岛球石、砣矶盆景石、弹子窝石、八角海蚀石;地下石有莱州绿冻玉、滑石、牡丹石、细子石、砣矶砚石;山石有鱼石、风石、墨纹石、彩纹石、竹象石等。海石光洁圆润,五彩斑谰,多为图案石;山石玲珑怪诞,纹理多变,多为象形石;地下石结构细密,油润色异,多为艺术加工原料石,这些珍石皆以天然野趣之真,质形纹色之奇,浑朴高远之古,孤高稀珍之绝而负盛名。烟台赏石之所以珍贵,首先,因历史悠久,深得历代赏石家钟爱。烟台赏石被列为观赏石距今有千年历史,宋代杜绾的《云林石谱》、明代林有麟的《素园石  相似文献   

6.
年近六旬的张元林是枝江市卫生局的一名在职干部。1994年,张元林听说宜昌城区和清江长阳兴起了三峡奇石收藏热,于是,产生了收藏奇石的想法。枝江藏石历史久远,玛瑙河玛瑙名扬海内外,但由于千百年的采集,已基本无石可找,长江虽从枝江过境,但少有石滩,到奇石最丰富的清江,又只能捡别人的“脚后跟“,怎么办?张元林决定反其道而行之,跳出枝江,与清江方向背道而驰,到远安、神衣架方向去寻找石源。  相似文献   

7.
《花木盆景》2022,(11):88-91
<正>武冈赏石文化博物馆成立于2015年10月,坐落在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武冈的资水南岸,由观赏石鉴评师、湖南雄杰食品包装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秀雄投资开办。武冈赏石文化博物馆投资近3000万元,建筑面积1200m2,收藏展示各类长江石、乌江石、金纹石、黄蜡石、三江彩、玛瑙以及玉石等2000余方,品种涵盖全国大多数观赏石与宝玉石,以及部分国外石种,并且大多达到精品档次,现展出的近600方精品赏石作品都配置了析文、传承等文字资料。  相似文献   

8.
熊伟 《花木盆景》2008,(1):73-73
为了进一步打造被重庆赏石界誉为“一面旗帜”的巴南长江奇石品牌,提高奇石爱好者对长江图纹石的认识和赏析水平,进而推进该区石文化事业的发展,由重庆市巴南区文联、区文广新局和区观赏石协会联合主办的“长江图纹石赏析论坛”在巴南区政府二楼会议室隆重举行。区文联、区文广新局、市奇石协会的领导及来自重庆地区的赏石家、藏石家、奇石爱好者70余人出席了赏析论坛。  相似文献   

9.
冯恩昌 《花卉》2013,(11):36-37
三峡石产在长江三峡地段,三峡石种类繁多,有象形石,图案石、宝石、矿石、文字石、纹理石,珊瑚石、玛瑙石、供石等。  相似文献   

10.
长江石鉴赏     
正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主峰各拉丹冬雪山,青藏高原复杂的地质结构为长江石提供了石质细腻、色彩丰富、图文并茂的"原材料"。长江上游的金沙江、岷江、大渡河、青衣江都具备流量充沛、落差巨大、河谷狭窄的特点,自然形成了一条理想的自动加工线。那些从高原上被江水带来,经过江水"加工"过的卵石,沿江两岸沉积下来,造成了长江石的丰富性和多样性。长江石以画面石为主,亦有造型石、色彩石、浮雕石,大都以色艳、质细、意妙、形奇为其特色,富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11.
湖南洪江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奇石产地之一,洪江,位于湘西南雪峰山腹地,境内分布有沅江,巫水,公溪河等众多的江河溪沟,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奇石资源。在洪江境内不仅本地人寻石,藏石,同时还吸引了与之临近的吉首,张家界,长沙、以及广西,广东,重庆,北京等地众多的奇石爱好者来洪江采石,赏石和购石,使洪江奇石在省内外名声鹊起,深受国内外赏石专家和业内人士的青睐。  相似文献   

12.
清江石话     
李伟 《花木盆景》2014,(10):88-89
"八百里清江,八百里画廊,天衣挂水底,清流歇石床,扁舟幽深伏流处,奇观怪石迷茫。"天下石,最美不过清江石。清江是长江一级支流,全长423公里,清江流域山明水秀,长阳清江画廊风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1999年清江沿河走廊河堤建成,水位上升20m以后,清江奇石更是身价倍增,成为不可多得的精品。说到清江石的奇美,不得不归功于滋养、孕育它们的清江水域。清江,古名"夷水",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三十七《夷水》中撰文作记:"夷水……之经者皆石山,略无土岸,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  相似文献   

13.
《红碧玉》     
这是一方产自长江三峡的红玉髓,属碧玉类,故称之为“红碧玉”,是当今赏石界最为尊崇和喜爱的石种之一。该石颜色通体鲜红,色彩纯正,质地坚硬细腻,具玻璃光泽,有着极强的视觉效果,是大自然造就的一尊艺术瑰宝。宝石难得,而如此之大且又以“国旗红”为主色调的宝石更是罕见。从审美角度观之,她是热情、进  相似文献   

14.
刘翔 《花木盆景》2006,(6):42-44
将天然石头用于神台、苑囿(园林)、盆景或直接清供、孤赏以及作为庭堂斋院的陈设与装饰,在我国至少有3000年的历史。这还不包括将石头作为原始部落“图腾”加以顶礼膜拜的历史以及作为劳动工具、生活用品的历史。若将这些历史加在一起,那么石文化就会更久远。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石的认识、识别、收藏、品玩以及鉴赏,都是随着朝代的更替、政治经济的发展和民俗民风、社会时尚的变迁而发生变化的。“赏石”是现代人的提法, 古人称之为“苑石”、“怪石”、“贡石”、“仙石”(神仙岛)、“神柱”、“山石”、“湖石”(河石卵石)、“砚山”(研山)、“龙骨石”、“盆石”(介于赏石与盆景之间)、“峰石”、“玄石”、“五色石”、“仇池石”、“纹样石”等等,至近代又称为:“孤赏石”、“文人石”、“园林石”、“文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七大水系之一的松花江,烟波浩淼,万古奔流。她不仅养育了两岸的关东儿女,而且以其丰富的卵石资源为中华石文化增添了不少色彩。松花江卵石大者数百公斤,小者如蚕豆,色彩丰富。由于长年的江水冲刷,虽已失去了棱角,却不失关东人粗犷宽宏之气。松花江卵石硬度适中,一般都在5度以上,无需打磨、抛光,只需清水刷洗,就可展现其奇雅精美,风采迷人之貌。无  相似文献   

16.
征稿     
正《赏石天地》栏目向广大石友诚约下列稿件:赏石论坛:赏石美学理论、市场分析、现象探讨等方面议论性文章,3000字以内,与文章相关照片若干张。赏石实务:指导石友藏石、养石,有关奇石选择、辨别、保养、配座、题名等方面的文章,3000字以内,与文章相关照片若干张。奇石资源:详细描述某一石种原产地地理位置、形成原因、产量、品相特征、鉴别要点、后期保养、国内外获奖情况、市场行情等方面的内容。3000字以内,须附与介绍石种相关照片若干张。奇石欣赏:对自己、他人收藏佳品或石展上精  相似文献   

17.
逐浪     
<正>石种:长江石规格:38cm×18cm×28cm收藏:刘伟长江卵石,多以图案石为主,少有象形石。这方长江石,石肤色泽淡雅,单看石形也一般。但收藏者巧妙地为石调整了角度,并配了浪花型的底座,逐浪的形象便呼之而出。  相似文献   

18.
刘少红 《花木盆景》2007,(12):54-55
沈连清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赏石专家,曾参与创办武汉中华奇石馆,并常年担任馆长、副馆长等职。近二十年来,沈先生走遍全国各大奇石资源产地觅石、赏石,并时常担任全国及国际赏石展评委。他的藏石多形式、多变化,不拘一格、不落俗套,精挑细选,风格多样。今选登一组,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9.
简讯     
《花木盆景》2005,(2):54-54
湖北房县奇石馆开馆暨房县奇石展开展;荆州市首届“移动杯”时尚奇石展开幕;当阳市花协赏石研究学会赴钟祥紫园参观;漳州举办天然奇石展;三峡发现新石种。  相似文献   

20.
论石之态势     
梁志伟 《花木盆景》2004,(2):40-41,42
在新世纪的前夜,中国赏石界实际匕已经打出了理论旗帜,即以“形质色纹”挑战传统的“皱瘦漏透”。传统的赏石要诀面对的主要是传统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而时尚的赏石要诀面对的主要是彩陶石、人化石及新开发的黄蜡石、九龙璧石、风砺石、木化石等。传统的赏石要诀是千古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