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地位于秦岭南麓中段深山地区,又处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段,总的概貌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版图辽阔,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因为水稻是感光性敏感的作物,而种植多分布在海拔高度344~1298m地区,相差800多m,活动积温在200℃左右。如何因地制宜选用品种,科学栽培主攻单产,是杂交水稻生产中一个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考察施N量、追N时期、施K量、密度和播期5个因素,对两系杂交水稻两优681进行了高产栽培模式的研究,建立了该类型品种的农艺措施数学模型。对回归方程进行了统计选优,降维分析,边际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各因素的重要性依次为播期>施K量>密度>追N时期>施N量。高产栽培模式要点为施N量(纯N)9·3~10·0kg/667m2,追N时期为7月9~11日(雌雄蕊分化至减数分裂期),施K量(K2O)15·7~16·8kg/667m2,栽插密度为1·72~1·80万窝/667m2,播种期为3月26~28日。 相似文献
3.
4.
5.
三仁畬族乡隶属浙江省丽水市遂昌县,位于浙西南丘陵地带.由于自然隔离条件好和气候条件有利于杂交水稻种子生产,该乡从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进行杂交水稻制种,至今已有2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1996年后得到迅速发展.通过10余年的努力,制种基地设施建设、产量、质量达到全县领先水平,就近几年来我乡对杂交水稻制种的优质高产栽培管理经验作一阐述,以供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7.
8.
9.
会昌县在大力推广杂交水稻栽培技术时,进行不断的实践和摸索,总结出杂交水稻栽培从浸种、催芽到移栽、田间管理的一套技术模式,以为杂交水稻增产、增收、节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金优431的特性及高产栽培要点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杂交水稻新组合金优431于200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和抗寒性强,并具有感光弱,株型较紧凑,边际效应不强的特性。在高产栽培中应注意适时早播,培育壮秧,加大栽插密度和适当增加施肥量。 相似文献
11.
12.
超级杂交稻的产量构成因素及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示范种植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比一般杂交稻明显增产,其中每穗粒数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结实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有关试验结果,提出了超级杂交稻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的高产栽培关键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管水和再生稻施好促芽肥及发苗肥、保留适当稻桩高度等内容,以指导杂交中稻及其再生稻的高产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优质两系杂交中籼稻两优825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优825是武汉科珈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徽华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用两用不育系Y8-2S与优质抗病恢复系R025配组的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2014和2015年参加国家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产量分别为9.536、10.028 t/hm~2,分别比对照丰两优4号增产6.31%和6.88%;2016年生产试验,产量9.770 t/hm~2,比丰两优4号增产7.2%,米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3级,并具有抗病性较强、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等特点,适宜在长江中下游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稻种植。2017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初审。主要介绍了两优825的选育过程、农学特性以及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贵州省遵义地区赤水市主要粮食作物,在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种植品种基本是杂交水稻。培育壮苗是杂交水稻生产的关键,秧苗素质的好坏决定着杂交水稻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