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麦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麦品种混杂与退化的区别和联系 小麦品种混杂是指在某一特定品种群体中,混进了非本品种的种子或个体:小麦品种退化则指品种群体内部分个体出现了不良变异,丧失了品种原有的典型性。使品种的丰产性、优质性及抗性变劣。品种混杂与品种退化是品种群体性状发生变化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有严格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棉花生产经历了发展—高峰—低谷—逐渐恢复时期,棉花面积的波动除与皮棉价格有关外,主要影响因素是棉花品种,品种的科技贡献率达到35%以上。生产上主栽品种先后进行了7次品种更换,经历了由引进的美国陆地棉和省内外品种到以本省自育品种为主的品种更换过程,品种每更换一  相似文献   

3.
通过品种系谱分析法研究了派生品种开发对我国水稻新品种推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水稻品种推广格局不断向多元化、产权化发展,派生品种增加了品种供应量以及品种可选择性,派生品种推广面积及比例逐年上升,在主要品种推广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相对于非主栽品种(年推广面积0.67万~6.67万hm2),派生品种对主栽品种(年推广面积>6.67万hm2)推广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4.
蔡广成  孙友武  张梦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50+3353-3350,3353
[目的]了解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变化,筛选小麦白粉病抗源。[方法]对安徽省不同类型的136个小麦品种进行了苗期的白粉病抗性鉴定分析。[结果]被测的136个品种中,高抗品种40个,占总品种中的29.4%;中抗品种58个,占总品种的42.7%;中感品种24个,占总品种的17.6%;高感品种14个,占总数的10.3%;鉴定品种大多数为高抗和中抗,感病品种为少数;从不同类型品种上来看,淮北半冬性和淮南春性品种抗病性比淮北春性品种更强一些。[结论]此鉴定为小麦品种的抗白粉性快速筛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087份国家甘薯品种资源的调查、鉴定与评价,筛选出盆栽观赏甘薯品种资源10份,其中包括观叶甘薯品种资源4份,观花甘薯品种资源3份,观赏药用甘薯品种资源1份,观赏菜用甘薯品种资源2份。发掘了甘薯品种资源的观赏价值,创新了甘薯品种资源的利用途径,为农民增收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丰富了中国甘薯育种的优、异、稀、特等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6.
对江西省2003~2011年审定的432个水稻品种的概况、抗病性、米质和产量进行了总结,对不育系及恢复系在这些品种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以三系杂交稻为主。368个杂交稻品种的选育共使用了112个不育系和297个恢复系。抗病品种有157个,优质品种有147个,高产品种有80个,抗病优质高产品种只有7个。  相似文献   

7.
2009年河南省气候特点及小麦品种利用意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分析了河南省的气候特点和选择利用小麦品种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河南省小麦品种利用的原则,并对河南省大面积应用的品种、新近审定品种和苗头品种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8.
李秀丽  张华 《农业科技管理》2011,30(1):47-50,74
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是一项旨在平衡原始品种和派生品种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保护和激励原始品种权利人的制度。文章对UPOV公约1991年文本关于实质性派生品种的规定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实质性派生品种的认定条件,并探讨了实质性派生品种认定程序中的具体问题,认为我国引进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时机尚未成熟,对于该项制度进行研究的着眼点应当定位于了解和把握世界主要国家植物品种保护制度发展的趋势,有的放矢地开展农产品国际贸易。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小麦生产特点及2010年品种利用意见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分析了河南省小麦生产特点和气候特点及其对品种的要求,提出了2010年小麦品种布局建议,并对河南省小麦生产大面积推广品种的利用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表现较好的品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安徽省正试和预试品种对小麦白粉病的抗性水平。[方法]采用田间人工接种鉴定的方法,连续3年对供试的小麦品种进行了抗性鉴定。[结果]2010年参试品种对白粉病表现高感的品种占30%,中感品种占53%,中抗品种占17%;2011年高感品种占42%,中感品种占47%,中抗品种占11%;2012年表现为高感的品种占11%,中感品种占57%,中抗品种占32%。[结论]为引导育种方向及品种审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比较皂荚实生苗、皂荚砧木嫁接苗、野皂荚砧木嫁接苗皂刺单株质量及药用成分的差异,采用天平测量3种苗木皂刺单株质量,并分别利用HPLC法和比色法测定其药用成分槲皮素和多酚含量。结果表明,3种苗木皂刺单株质量分别为516、872、335 g,皂荚砧木嫁接苗最高,皂荚实生苗次之,野皂荚砧木嫁接苗最低,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3种皂刺槲皮素含量分别为0.002%、0.001%、0.005%,野皂荚砧木嫁接苗最高,实生苗次之,皂荚砧木嫁接苗最低,相互之间均呈极显著差异;多酚含量分别为0.844%、0.595%、0.859%,野皂荚砧木嫁接苗最高,实生苗次之,二者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二者与皂荚砧木嫁接苗相比均呈极显著差异。野皂荚砧木嫁接苗槲皮素和多酚含量均最高但产量最低;皂荚砧木嫁接苗槲皮素和多酚含量均最低但产量最高;皂荚实生苗槲皮素和多酚含量居中,产量亦居中。  相似文献   

12.
嗜水气单胞菌临床分离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居纯  罗忠俊  舒刚  吕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7024-7025
摘[目的]了解嗜水气单胞菌的耐药性。[方法]从不同水生动物体内分离、鉴定出120株嗜水气单胞菌,采用纸片扩散法研究其对18种药物的耐药性。[结果]120株嗜水气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多西环素的耐药性较低,而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均较强,其中,对p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为38%~90%;氨基糖苷类药物中,嗜水气单胞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小于100k,而对其他药物的耐药性均较强;其他类药物中,对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小于50%,而对其余药物的耐药率均在50%~77%〈之间;嗜水气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的中介率较高。[结论]水生动物嗜水气单胞菌对抗菌药物具有较强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3.
14.
马春晖  韩建国  张泉  别洁峰  李鹏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5):1335-1336,1341
研究了青岛胶州不同生境下野生结缕草种子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阳坡的生殖枝和营养枝的单株重量和整体重量均比平地和崖边上的高;阳坡光照强度大,结缕草生殖枝数最多,明显多于平地和阴坡,且与两者在0.01水平上有差异;阳坡、东西缓坡、平地上结缕草抽穗数、抽穗率较高,未火烧、林间的较低.平地上的结缕草草层高度、生殖枝高度、叶片长宽、花序长度与人行道(人在草地上踏出的小路)上的在0.01水平上有差异;人行道上的结缕草种子数/花序、成实率较高,花序长度最短,千粒重最小,且后两者均分别与其他生境的在0.01水平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调查研究了信阳8目9科12种乔木类园林花木上危害严重的病虫害。结果表明:樟科樟树上有病害2种,害虫4种;木兰科广玉兰上有病害5种,害虫1种;无患子科栾树上有病害1种,害虫2种;银杏科银杏上有病害2种,害虫2种;木犀科桂花上病害和害虫分别为5种和6种,女贞上病害为1种;豆目含羞草科合欢上害虫为3种,蝶形花科刺槐上病害和害虫分别为4种和4种;杨柳科垂柳上有病害4种,害虫16种;蔷薇科碧桃上病害和害虫分别为4种和5种,樱花上病害和害虫分别为1种和4种,海棠上病害和害虫分别为1种和3种;并详细报道了上述12种乔木类园林花木病虫害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韭菜迟眼蕈蚊成虫触角感受器的细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研究。根据感受器外部特征和内部结构,将触角感受器分5种类型,分别是毛形感器、锥形感器Ⅰ、锥形感器Ⅱ、机械感觉毛Ⅰ、机械感觉毛Ⅱ。这5种类型感受器分布在触角不同部位,毛形感器、锥形感器Ⅰ、锥形感器Ⅱ分布于鞭节,而机械感觉毛Ⅰ、机械感觉毛Ⅱ主要分布在柄节和梗节。对雌雄虫触角各种感受器数量比较发现,雄成虫毛形感器数量极显著(P<0.01)多于雌虫的,而雌虫锥形感器Ⅰ的数量极显著(P<0.01)多于雄虫的。  相似文献   

17.
以高抗虫、中等抗虫和低抗虫转双抗基因三倍体毛白杨(7号、10号和26号)的叶片饲养4龄的杨扇舟蛾幼虫,4 h、12 h2、4 h4、8 h7、2 h和96 h后分别测定其中肠内的解毒酶和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用7号叶片饲养的幼虫中肠的酯酶、羧酸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受到明显的抑制,10号叶片饲养的幼虫次之,26号叶片饲养的幼虫的这些酶抑制不太明显。中肠的淀粉酶也是如此。但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蛋白酶活性变化比较复杂,24h时出现峰值,随后下降。其中7号叶片饲养的幼虫最明显,10号叶片饲养的幼虫次之,但26号叶片饲养的幼虫的蛋白酶变化不明显。转基因杨叶片对幼虫中肠的解毒酶和消化酶活性的抑制可能是其杀虫机制。  相似文献   

18.
橘小实蝇触角感器超微结构及蛋白感受功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扫描电镜观察发现橘小实蝇触角上有刺形感器、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3大类感器。刺形感器主要分布在梗节和柄节上,为机械感器;毛形感器和锥形感器仅分布在鞭节上,其中毛形感器是化学感器。研究切除触角不同部位后的橘小实蝇对蛋白的反应,结果表明橘小实蝇蛋白感器主要分布在鞭节上。  相似文献   

19.
政府信息传播对消费者认知转基因食品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了我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状况,分析政府信息传播对消费者认知转基因食品的作用,并探讨了政府传播转基因食品信息存在的问题,最后信息传播原则、信息制作与编辑、信息交流方式和方法等方面提出提升政府转基因食品信息传播能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新培育的5种白籽南瓜A1、A2、B1、B2和B3为试材,黑籽南瓜为对照,采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对其嫁接黄瓜结瓜盛期不同叶位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A2和B1嫁接黄瓜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均明显高于黑籽南瓜嫁接黄瓜相应叶位的叶片,第12叶位的叶片表现尤为明显,分别高出黑籽南瓜嫁接黄瓜相同叶位叶片的31.9%和32.3%;A2和B1嫁接黄瓜的雌花节率最高,分别高出黑籽南瓜嫁接黄瓜的25.2%和23.1%;A2和B1嫁接黄瓜的平均单株产量分别比黑籽南瓜嫁接黄瓜高26.3%和15.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