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对武汉市新生代农民工展开问卷调查,实证考察了心理安全感对其城市融入的影响。结果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的人际安全感对其城市经济融入、心理融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其社会融入的影响不显著;新生代农民工的控制安全感对其城市经济融入、社会融入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其心理融入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就如何使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农民工集聚的长三角城市群不同城市规模的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为基础,采取因子分析法,综合经济、社会、心理、文化和基础公共服务5个维度构建了农民工社会融入指标体系,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出结论:长三角城市群农民工社会融入总体水平不高;城市规模越大,其社会融入水平越高,但不同城市规模在不同维... 相似文献
3.
以新、老世代农民工城市融入为研究对象,从经济、制度、社会和心理四个维度构建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指标,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影响两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差异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存在代际差异。其中,经济资本是新、老世代农民工城市融入差异的最重要影响因素,人力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影响大于老一代农民工,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则对老一代农民工的影响更大。由此,应该从提高农民工收入水平、提升农民工工作技能、培育社会资本和增强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等方面推动农民工加快城市融入,促进城镇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量外来青年不断涌入城市,城市外来青年的社会融入问题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这直接影响到经济的持续发展与城市的和谐稳定。如何利用社会各方资源,推动政府、社区以及社会其他力量帮助城市外来青年进行社会融入成为当前社会急需解决的一大任务。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重要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个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现有的相关研究主要从现代性、社会排斥、社会网络、社会距离这四种理论视角展开,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同时也还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意义】分析加入工会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推动农民工融入城市,为促进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发展提供新思路。【方法/过程】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使用最小二乘法(OLS)、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和Bootstrap法,分析加入工会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加入工会能够显著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程度,分维度来看,加入工会能够显著提高农民工的经济整合、社会适应和心理认同程度,但却会显著降低其文化习得程度。进一步研究发现,社会支持在加入工会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影响中存在一定中介效应。据此提出应完善农民工入会工作、充分发挥工会的维权作用、推动工会与社区的积极联动、扩大农民工社会支持网络等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山区农户耕地撂荒特征及代际异质性,借助代际社会学中的“社会代”理论构建了山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代际差异分析框架,基于赣南于都县的微观数据,采用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山区农户耕地撂荒行为具有明显的代际差异,老一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农户的耕地撂荒行为依次增强,具体而言,代际差异每提升一个等级,农户耕地撂荒概率增加6.6%、撂荒程度增加2.3%;2)代际差异具有通过作用山区农户耕地保护意愿、生计策略和种植结构而影响其耕地撂荒行为的机制,即山区老一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农户的耕地保护意愿趋弱、生计策略非农转型趋强、经济作物种植趋减,导致其耕地撂荒行为依次增强。因此,本研究提出如下建议:变革农业经营体系,优化山区不同代际农户农业生产模式;优化山区耕地在农户代际间的配置,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因地制宜建设山区经济作物产业链,促进不同代际农户共同增收。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9):204-206
2010年陕西省政府决定用十年时间完成对陕南山区约240万人,约60万住户的搬迁。山区长期被泥石流、洪涝灾害等终年困扰的农民进行搬迁,现阶段搬迁工作已接近尾声,移民"迁得出"的问题初步完成,在政府强力推动之下山区移民搬迁的安置房主体上都已就绪,根据山区移民的不同层面陆续被安置。"迁得出"已基本实现,那么怎样能够"稳得住并最终致富"是山区移民最为关心与渴求实现的长期目标,其目标能否实现取决于山区移民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心理等维度的社会融入之路。基于对陕南山区调研,着力考察山区移民社会融入特征、问题与影响机制以及思考探索山区移民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社会融入的创新性路径。 相似文献
11.
周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
随着网络传媒技术的日益发展 ,如何处理网络传媒与传统传媒的关系已成为当今传媒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在分析网络传媒和传统传媒关系的基础上 ,阐释了大学传媒跨传媒整合的必要与必然 ,并提出了大学传媒整合的基本原则 ,指出整合的关键问题是在认同大学新闻群体特性的前提下确定哪种传媒形式应作为跨传媒系统的新闻“母体”。同时构想了两种整合模型 ,并具体设计出一个以成熟网络传媒为“母体”的大学传媒整合系统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以 Halliday 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为理论框架, 以在互联网上两大专业招聘网站收集的三十篇招聘广告为语料, 从语气、情态及对话性三方面对其进行了人际意义分析, 探求了该类广告是如何运用语言手段达到劝说的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3.
周诺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
从新闻关系上探讨了大学校报和一般社会性新闻媒体的区别 ,找出了大学校报独有的新闻关系特征 ,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大学校报的质量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纵观阜阳剪纸的渊源与现状,认为阜阳剪纸是一门古老的民间艺术,是安徽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皖北地区颇具影响。然而阜阳剪纸地域相承、亲缘相承、师徒相承的传播方式,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发展潜力。研究着重探讨了阜阳剪纸资源的整合方法与整合平台的建立,认为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阜阳剪纸艺术的传播敞开了从区域到全国乃至世界的大门,因此,利用多种新媒体技术途径,对阜阳剪纸艺术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多媒体传播系统,使阜阳剪纸艺术在传承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我国网络媒体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一种新型的大众传播媒体,它的出现给传媒领域带来进步与发展,由于其自身具有的传播特点也带来网络安全隐患,并且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在网络媒体规范和管理中亟待研究与解决的重要问题。只有加强国际合作、建立网络媒体规范和管理科学机制,网络媒体才会健康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讨论了农业的社会学属性,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构成的农业生产经营的社会环境。随着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简单变得复杂:由农业生产者之间的一维关系逐步演变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二维关系,进而发展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之间的三维关系,最终形成服务者—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四维关系;这种演进亦伴随者人与人之间关系在空间上的不断扩大以及时间上的不断延续,并最终表现出空间和时间的一体化进程;而联结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机制由传统的情感逐步过渡到利益,最后是情感的回归,将情感和利益纳入到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的出现,为新媒体阅读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平台支持。总结了新媒体的发展态势,对新媒体阅读概念进行了界定,从传播学的角度对新媒体阅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侧面反映新媒体阅读对传统阅读的挑战。图书馆服务作为传统阅读的代表,面对新挑战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8.
马慧慧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140-142
从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缺失的成因,提出了“辅导员一任课教师一专业教师一校企合作”四位一体的《人际关系学》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教师人际关系是影响教师职业心态的重要因素。试从独立学院教师人际关系的角度来探讨独立学院教师的职业心态,并提出改善独立学院教师人际关系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0.
范敏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2,(5):25-29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人类的生存空间面临着巨大威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文明观有其独特的视角,对生态城市的建构有着重要影响。他们主张实现绿色循环经济模式,要求科技创新,推崇人性化的城市设计和规划,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等。在世界各界呼吁环境友好的大背景下中国建设生态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该尊重环境的价值,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态新城,实现城市发展与人类的未来发展并行不悖,和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