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药微胶囊剂用高分子囊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药微胶囊由于具有持效期长、缓释、毒性低、安全方便等特点,正成为农药新剂型的一个发展趋势,开发有竞争力的高分子囊壁材料是当前农药微胶囊剂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详细介绍了近年来用于农药微胶囊剂的高分子囊壁材料的研究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微胶囊缓释性农药具有高效、安全、稳定、可实现多种农药有效成分复配、省工等优点,是今后农药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综述了微胶囊农药微胶囊的常规控制备法和新型制备法,并分析了影响微胶囊缓释性农药释放速度的因素及其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微胶囊缓释性农药的进一步开发和推广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农药中,微胶囊已经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壳聚糖为天然高分子材料中较为常用的微胶囊壁材,综述了壳聚糖农药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缓释性能研究,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日益重视,各国政府对农药管理日趋严格,对农药的安全使用的要求也日趋严格,使过去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对环境污染大的粉剂和乳油受到冲击。农药加工正在向水性粒状缓释低毒低污染等方面发展,少用或不用有机溶剂,而以水为基质的剂型以及水分散性粒剂、种衣剂,缓释剂等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剂型。为了更好地发挥农药在害虫综合防治中的作用,有效控制玉米根部害虫的危害,利用自行研制的缓释复合颗粒剂对玉米根部害虫进行了防治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以高分子有机物作缓释材料,以甲基异柳磷和辛硫磷为主要农药组…  相似文献   

5.
昆虫性信息素人工合成与微胶囊制剂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性信息素在害虫的综合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性信息素人工合成主要方法包括Witting反应、炔化物路线和Grignard试剂偶联法等。微胶囊是药物缓释的一种重要剂型,在人工合成昆虫性信息素的缓释技术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昆虫性信息素的人工合成方法,综述昆虫性信息素微胶囊的主要制备方法,归纳昆虫性信息素微胶囊的优点及限制因素,并对其研究与应用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两种微胶囊剂防治蔬菜害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来,人们对蔬菜施用农药后的毒性残留量十分关注,加之蔬菜上使用的农药品种少,剂型单一,长期连续使用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下降。为了有效地控制蔬菜害虫,减少蔬菜上的农药污染,1987~1989年我们对浙江工学院研制的增效杀灭菊酯微胶囊和敌马微胶囊剂进行了田间防效比较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药剂型加工的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绿色环保农药剂型和助剂、农药制剂稳定性研究方法和手段以及农药剂型加工专业和人才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农药剂型加工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结果表明:悬浮剂、水乳剂、微胶囊剂、种衣剂等水基性剂型的推广以及聚羧酸盐类分散剂、绿色溶剂、有机硅等助剂的使用都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药剂型加工行业的发展;激光粒度仪、流动电位仪、流变仪等先进仪器的出现使农药剂型加工理论研究不断深入,正朝着微观、量化、精准的方向发展;农药产品需求量和使用性能要求的提高使得国内农药剂型加工专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越来越受到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农药企业的重视.随着能源的日渐枯竭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农药剂型加工将会对农药工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建设节约型社会起到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 FL-8540,国内通用名为烯效唑,国外代号 S-3307,是继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效唑(PP333)之后新开发出的高活性新农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特别是矮化植株增强抗倒伏能力,远远高于多效唑;作为杀菌剂,具有高效、广谱、内吸等特  相似文献   

9.
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禽霍乱乙基纤维素微胶囊,对制得的微胶囊外形、粒径分布、包封率及缓释性能等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该方法制成的微胶囊呈球形,外观圆整流动性好,粒径分布范围在10~80 μm,包封率70%以上,体外释放72 h的释药率为39.72%.由于该疫苗的抗原包丰率高,缓释性能好,且重现性好,简单易行,为日后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台立民  宋健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6895-6897,6900
微胶囊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食品等领域,在微胶囊化过程中,微胶囊壳材料的选择对形成的微胶囊产品的性能影响起到决定性作用,重点综述以淀粉基材料作为壁材在微胶囊技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以生物可降解材料聚(3-羟基丁酸酯-co-4-羟基丁酸酯)(P(3HB-co-4HB))为壁材制备丙硫菌唑微囊,研究制备工艺对微囊粒径、载药量及包封率的影响,筛选出分散性好、粒径较小、载药量高的配方,并对其释放动力学、光降解、对花生白绢病菌(Sclerotium rolfsii)室内生物活性等性能进行初步研究和...  相似文献   

12.
复凝聚法制备嘧菌酯微囊剂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减轻其毒性和药害、降低环境污染。[方法]在L9(34)正交试验中,以包封率为判断指标,研究药胶质量比、搅拌速度、固化时间对嘧菌酯微囊包封率的影响。[结果]药胶质量比、搅拌速度、固化时间对嘧菌酯微囊包封率的影响依次为:药胶比>搅拌速度>固化时间。根据包封率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药胶比1.0∶10.0,搅拌速度100 r/min,固化时间30 min。经验证,由此工艺制得的嘧菌酯微囊的包封率可达70%。[结论]用该法制备农药微囊能改善药物的物理特性,提高农药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刘书静  李芝  纪姝晶  王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17-5318,5687
[目的]采用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为乳化剂制备农药缓释微胶囊。[方法]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异丁基乙烯基醚-马来酸酐共聚物,并将其与吐温-80混合应用于原位聚合微胶囊的制备。[结果]复合乳化剂具有较好的分散乳化效果,制备的微胶囊表面形态规整、致密,载药量为62.10%,包封率为95.64%。[结论]该研究为农药微胶囊剂的开发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界面聚合制备乙草胺微胶囊及其杂草控制效果和环境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月  胡月  王琰  郭艳珍  赵恒科  何林  钱坤 《中国农业科学》2017,50(14):2739-2747
【目的】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乙草胺微胶囊(MC),研究乙草胺微胶囊与控制效果和环境残留药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以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丁酯为油溶性单体、与乙草胺混合得到油相,双丙酮丙烯酰胺为水溶性单体,聚氧乙烯山梨醇酐硬脂酸酯为乳化剂,在水包油乳液中通过界面聚合方法制备得到乙草胺微胶囊。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动态光散射、红外光谱等手段对乙草胺微胶囊形态结构、粒径分布、表面化学基团等性能和结构进行表征。同时,通过对乙草胺微胶囊释放动力学性能、乙草胺释放后在土壤中的残留动态以及对杂草的防效等的研究,探讨其释放机制、环境行为和防治效果之间的关系。【结果】乙草胺微胶囊呈球状,平均粒径为1.552μm,负载效率为60%,配方中乙草胺的含量为20%。在室内搅拌速度为100 r/min,温度20—45℃下保持pH为7.0时,第5天乙草胺的累积释放率约为50%—70%,在第10天为60%—90%,第30天为80%—100%。在保持温度恒定(25℃),搅拌速度为100 r/min的条件下,在5.0—9.0的pH范围内,乙草胺的累积释放率在第5天为60%—70%,在第10天从70%增至接近80%,在第30天为约80%,在第40天接近100%。乙草胺微胶囊的释放速度随着温度和pH的增加而加快。禾本科杂草和总杂草防治效果在第20天分别为80.2%—95.4%和67.8%—82.1%,第40天为82.2%—92.4%和70.2%—80.9%,第60天为87.0%—97.2%和62.6%—91.3%。在第60天的鲜重防效分别为90.1%—98.0%和70.3%—88.7%。对于常规乙草胺乳油(EC)制剂来说,对禾本科杂草和总杂草防治效力第20天分别为80.4%—90.2%和54.8%—76.1%,第40天为83.0%—91.2%和61.4%—79.8%,第60天分别为81.1%—88.3%和71.2%—84.0%,在第60天的鲜重防效分别为80.3%—83.4%和65.9%—74.0%。在大田试验中,土壤中乙草胺的残留量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乙草胺微胶囊的活性成分含量高于乙草胺乳油,这确保乙草胺微胶囊延长了防治时间,增强了防治效果。【结论】微胶囊载药系统可延伸到其他亲脂性农药制备中。与乳油相比,农药微胶囊可以有效提高对杂草的控制效力,减少除草剂的喷用量,减轻因为大量施药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天达微纳缓释阿维菌素对苹果山楂叶螨的防治效果,确定其最佳用量及使用安全性,于2007~2008年进行了天达微纳缓释阿维菌素防治苹果山楂叶螨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天达微纳缓释阿维菌素对山楂叶螨的速效性优于常规阿维菌素,在叶螨发生盛期使用防治效果好,速效性强,持效性显著,对果树及害虫天敌安全,在生产中可以推广使用,推荐浓度为微纳缓释阿维菌素4000倍。  相似文献   

16.
以壳聚糖盐酸盐(CSC)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壁材,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苦瓜小分子多肽复合物,并对其制备工艺和特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复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为CSC浓度5.35 mg·mL-1,CMC浓度1.60 mg·mL-1,包埋时间33.10 min,此时包埋率可达到69.98%。红外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芯材和壁材产生了离子交联作用,苦瓜小分子多肽被成功包埋在CSC/CMC复合壁材中。扫描电镜显示复合物表面疏松多孔,呈不规则形状。所制得的复合物在胃肠液中具有较好缓释特性,在室温下贮藏30 d后仍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17.
乳酸菌对环境抗逆性较差,为提高其储存性能,开展了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化包埋工艺研究。基于透氧率和透湿率测定以及生物相容性试验,对胶囊壁材与辅料进行了筛选评价。采用挤压法分别制备了固芯和多液芯载菌微胶囊,并研究了载菌微胶囊剂在室温下的储存性能和37℃下干燥处理后的残留活菌率。结果表明,微胶囊化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干酪乳杆菌的储存性能;在植物油储存介质中,载菌微胶囊具有较高的残留活菌率;载菌多液芯微胶囊在37℃下干燥8 h后,残留活菌率为831%,显著高于固芯载菌胶囊。由此,建立了高效“水—油—水”型多液芯干酪乳杆菌微胶囊,在菌活力保持和潜在应用性能方面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在农药使用过程中,由于理化性质不稳定和施药方法不当而造成有效成分易降解或流失,农药控释剂不仅可以保护有效成分免受环境破坏,而且可以减少农药使用剂量和使用次数,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是今后农药剂型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使农药控释剂不断创新发展,笔者重点综述了当前农药控释剂主要制备方法的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国内农药控释剂(主要是微胶囊剂)的登记应用和研究开发情况,并分析了农药控释剂研究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希望控释技术的进一步推广能够为农药的高效、经济和安全使用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采用乳液聚合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超支化不饱和聚(酰胺-酯)为壁材,染料隐色体为芯材制备了热敏型微胶囊。研究了反应条件对微胶囊粒径、包覆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微胶囊分散性好,粒径分布窄,并具有良好的热敏性能。  相似文献   

20.
农药纳米微囊化剂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使用量较大,加之农药有效利用率低,造成环境污染、农产品残留超标、作物药害等问题,提高农药有效利用率是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农药微胶囊化剂型具有控制释放、降低毒性和抗光解的优势,可以有效改善农药利用率,降低残留与污染,但目前多集中在微米量级,纳米微囊化剂型由于小尺寸效应和大比表面积,在提高农药叶面积沉积与展布、增强生物活性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其制备技术与产业化放大是目前的一大挑战。着重分析了农药纳米微囊化技术的现状、特点与发展,并对各种方法的制备原理、适用条件、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但是现在的制备方法仍存在对功效成分的包覆率低、无法精确控制纳米囊的粒径大小、均匀度以及停留在实验室水平上等问题,因此,针对不同农药的理化性质和载药体系,探索一种温和、可量产化的农药纳米微囊生产方式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