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田家凤 《畜禽业》2013,(4):13-14
<正>无角山羊饲养重在饲养条件及饲养管理措施的落实,如果疫病防制措施不力,环境控制措施不当,消毒措施不严,保健措施不强,均会造成黑山羊发生疾病,必须强化和落实"一防二控三消四保五治"的综合防治措施,以保障无角山羊的健康与发展。1一防就是搞好无角山羊的重大疫病的防控。根据国家对口蹄疫、山羊痘等重大疫病,实施计划免疫和强制免疫,因此必须定期进行预防注射,除每年坚持3月和9月两次普防,应做好平时的补防,确保防疫密度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
<正>小规模养猪户大多是养殖户自己饲养,没有专门的兽医,在猪场疫病防控上通常经验不足,易造成损失。为此,做好小型规模养猪场的疫病防控工作,保障小型猪场清净无疫,是众多小型养猪场提高养殖效益的根本所在。小型规模养猪场的疫病防控措施,分别为日常防控措施、高危季节防控措施和发病猪场控制措施三个方面。1日常防控措施具体措施包括全进全出、进猪控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5,(9)
近年来,随着养猪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猪场疫病的暴发频率也越来越高,养殖业的疫病风险也越来越大。与过去一家一户散户养猪相比,规模化猪场的生产技术、疫病防治、饲养管理表现出了很大的特殊性,科学地制定猪场综合防疫技术显得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在生产一线的实践,针对规模化猪场猪呼吸道传染病、猪腹泻性传染病、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等其它严重影响养猪的疫病,提出综合防疫措施。  相似文献   

4.
<正>为了有效地控制疫病的发生,保障正常生产,必须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观念,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建立和完善猪场疫病综合防控体系。综合防控体系建设涉及许多方面,主要有消毒、免疫、环境控制、猪群保健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规模化猪场的疫病发生原因、发展变化过程、感染特点及造成危害进行剖析,提出对规模化猪场疫病防疫需要采取新的全面防控措施,使疫病防控在猪场生产管理中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猪瘟、猪口蹄(O型)、猪布鲁氏菌病、猪禽流感等四种动物疫病是当前危害我国养猪生产顺利发展和严重威胁人体健康的主要传染病.是我市列为重点控制的重大动物疫病病种.多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市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和动物防疫监督机构。认真贯彻《动物防疫法》、《广东省动物防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落实“预防为主”的防疫原则.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推广对猪瘟、猪口蹄疫等疫病的强制免疫工作,免疫率均达100%以上:与此同时.加强对猪布鲁氏菌病实施扑杀、净化措施:对猪禽流感实施严格的监测:有效地控制住上述4种疫病在我市的发生和流行。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当前我市猪场的猪瘟、猪口蹄疫免疫效价情况及感染布鲁氏菌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病的可能性.以便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制订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6,(4)
正"效益在规模、关键在管理、成败在防疫"的养殖理念,已是业内人士和广大养殖户的共识。如何搞好疫病的防疫工作,铸就坚实的疫病屏障,是众多兽医工作者孜孜不倦探索的课题。无数事实证明,任何一种防控技术措施,即使再先进都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防疫问题,只有采取综合防控技术措施,才能有效解决防疫问题。因此,走"养防结合"的路子,采用综合防  相似文献   

8.
林兆京 《畜禽业》2007,(8):14-17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养猪单位和数量越来越多,猪病也越来越复杂,这主要是由于猪场兽医防疫存在的问题。因此,作者分析规模化猪场兽医防疫存在的饲养管理、猪场环境、疫苗免疫、药物预防和消毒等五个问题,从改变疫病控制的传统观念上着手,提出了更新兽医防疫观念、科学的饲养管理、健全猪场环境卫生体系、合理制定免疫程序、完善的药物预防方案、切实做好消毒工作等方面探讨了规模化猪场兽医防疫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畜产品需求量的增加,我国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得到快速发展,但猪群发病混合感染情况日趋严重,已成为困扰和制约我国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针对这种现状,通过查阅有关文献和资料,对猪场疫病发生的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分析了猪场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控观点和解决办法,旨在为生产上有效控制猪场疫病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20,(9)
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和生物安全管理措施,以消灭病原体、切断病原传播途径、保护猪群,实现养猪生产健康稳定的目的。目前非洲猪瘟已在我国形成一定的污染面,给猪场疫病防控带来巨大挑战,在无有效疫苗防疫的情况下,加强猪场的生物安全成为最重要的防控措施,种猪场生物安全管理的好坏对于养猪业的恢复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2009年根据《安徽省2009年主要猪病防控方案》和《安徽省2009年主要猪病防控效果评价方案》,安徽省蒙城县认真组织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和15个养猪场实施疫苗免疫和落实综合防控措施,其中包括10个实验组猪场,5个对照组猪场。2010年,继续在75家规模猪场作为实验组、30家猪场作为对照组开展主要猪病防控效果研究,对实验和对照组分别采血进行实验室检查,并采集生猪生产性能数据进行分析比照,形成了适合该县的生猪疫病综合防控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2.
<正>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免疫档案建立、动物防疫巡查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要力量。加强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可以把动物防疫的网络延伸到基层,可以把动物防疫的意识强化到基层,可以把动物防疫的技术传授到基层,有利于禽流感、猪蓝耳病等重大动物疫情的早发现、早反应、早处置,有利于各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的落实。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各地普遍存在着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不稳定、人员素质不高、经费缺乏、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20,(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PRS)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属于免疫系统疾病,现已经成为规模化猪场的主要疫病之一。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且容易继发感染猪瘟、圆环病毒、猪链球菌、附红细胞体等。2019年6月,该县某规模猪场发生1例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继发感染圆环病毒病,经诊断与治疗,提出药物预防、治疗与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取得较好防治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杨华崧 《畜禽业》2023,(7):74-76
猪伪狂犬病是一种由伪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是中小型养猪场最为常见、危害较为严重且难以防控的疫病之一,一旦发生,很难将病原彻底清除,给猪场带来重大经济损失。分析了中小型猪场伪狂犬病的发生原因,并结合相关防控实践,总结出一系列净化防控措施,为同类型养猪场猪伪狂犬病的防控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5.
猪肉作为国民主要肉类消费品,生猪养殖和防疫工作一直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一环,做好规模场疫病防控工作非常重要。对宜昌县规模猪场疫病防控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正>为了保证猪群的健康发展和生产的顺利进行,维护猪场的声誉,根据国家有关的动物防疫检疫法律法规及技术规程,参考国内部分猪场的基本做法,结合我市养猪生产的实际,重点从品种选育、饲料营养配合、环境卫生、疫病防治等四方面入手,特制定如下防疫措施,供本地区猪场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李鹰 《畜禽业》2005,(8):23-26
疫病的发生或流行应该具备一定的内外因条件,内因是指猪场内存在或侵入的病原体,外因是指猪场环境和日常生产操作给病原体带来的得以生存和蔓延的物质条件.集约化猪场疫病的发生要具备病原体、传染途径、易感性猪群三个必须条件.因此,猪场的防疫工作不能依靠单一的措施来保证,必须从消灭控制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和降低猪群易感性三个方面同时推进,采取综合性、有效性、持之以恒的防疫措施,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邵茂忠 《畜禽业》2015,(3):87-88
"环境控制为前提,预防控制为保障,科学组方见实效",为养殖者提供了春季养猪疫病综合防控措施和科学的防治用药方案,帮助猪场规避疫病风险,从而保障了猪场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由于一些猪场引种不检疫,从市场购来仔猪不隔离观察,消毒不严格,防疫措施跟不上,致使一些猪场发生多种疫病,不仅影响猪的生长发育,严重的还导致死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进一步提高养殖户对疫病的鉴别能力,强化防疫意识,本文将近两年来淄博市主要流行的猪病的发病特点、剖检变化及防治措施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19,(11)
随着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大,猪防疫工作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避免猪疫病的传播,需要合理地开展养殖和预防工作,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疫病防控,加强养殖管理的效果。对猪防疫常见问题和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