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更好地完成上海市政府下达的蔬菜生产任务,进一步提升闵行区蔬菜产业整体水平,促进蔬菜增效、菜农增收,2015年初我们对闵行区蔬菜产销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现总结如下。1闵行区蔬菜产销概况2014年闵行区蔬菜种植面积915.78hm~2,其中绿叶菜面积676.5hm~2,全年蔬菜播种面积4351.6hm~2  相似文献   

2.
闵行区地处上海西南郊,紧邻中心城区,对保障全市蔬菜的有效供应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市区两级蔬菜生产机械化示范点建设的精神,上海市闵行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结合本区蔬菜生产的实际情况,通过改变传统蔬菜生产技术、优化蔬菜种植作业程序实现了蔬菜轻简化生产,达到了降低劳动强度和用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该文从旋耕作业、筑畦、直播、移栽、采收等环节介绍了单体八型设施大棚蔬菜轻简化栽培技术。多次试验示范表明,全程机械化模式适合大部分标准八型棚的蔬菜生产,省工节本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旧有的蔬菜生产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蔬菜产业的发展,蔬菜生产亟需机械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本文阐述了闵行区蔬菜生产机械化现状,分析了当前制约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原因,并提出了提高本地区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闵行区的种植业生产总量在全市排名靠后,但在种源领域内具有较为明显的科技优势。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闵行区一直为上海市郊及长三角地区提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质高产水稻及蔬菜品种,部分蔬菜和花卉品种甚至远销全国各地。近年来,闵行区的农业种源科技优势已不明显。有些领域已明显落后周边区县。  相似文献   

5.
闵行区具有悠久的蔬菜栽培历史,是上海蔬菜生产的主要基地之一。近十年来,全区菜区积极开展科学实验,推广应用蔬菜新技术,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随着蔬菜产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蔬菜科技服务的形式,内容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对闵行区的实际情况作了一些调查研究以  相似文献   

6.
城郊合一的上海市新闵行区,是由原闵行区和上海县组合而成,是上海市主要的蔬菜生产基地之一,承担着全市1/4居民的蔬菜供应重任。不久前从新闵行区委宣传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993年新闵行区农业发展战略是:高起点上求发展,大思路上下功夫,闯出一条设施、示范、创  相似文献   

7.
为了推进上海市闵行区蔬菜生产专业化、机械化,我们根据本区的设施条件和生产实践制定了鸡毛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给本区域蔬菜(绿叶菜)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该文介绍了鸡毛菜生产的耕整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4个环节机械化作业的机具选择、作业要点、作业质量,规定了适用于闵行区鸡毛菜生产的机械化作业全过程。  相似文献   

8.
闵行区蔬粮合作社灌溉用水方法多样化,为提高闵行区蔬菜、粮食生产的安全性,闵行区农委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区内河道水质。本文介绍了闵行区蔬粮合作社农业灌溉用水的现状和为改善水质采取的措施,对其他地区提高农业灌溉用水质量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浦江镇常年蔬菜生产面积800hm^2,占闵行区蔬菜生产面积的65%,目前蔬菜生产的现状是规模经营不足30%,外来散户低水平杂乱种植。虽然近年来通过政府扶持和安全监管整治得到了改善,但受种植者生产技术水平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地产蔬菜安全监管工作非常复杂、艰巨。  相似文献   

10.
芸苔素增强茄果类蔬菜苗期抗逆抗病性示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单位面积蔬菜产量,节能节本,提升品质,促进增产增收,我们引进了投入与收益比较高的芸苔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于无公害优质茄果类蔬菜生产。2009年,我们在上海市闵行区主要蔬菜基地开展了芸苔素增强茄果类蔬菜苗期抗逆抗病性试  相似文献   

11.
为了充分发挥农药残留速测体系在蔬菜安全监管中的作用,近年来上海市闵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采取各级负责制,建立健全了区、镇、村、场4级农产品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网络,并不断扩大速测覆盖面,确保闵行区地产上市蔬菜的质量安全。该文介绍了闵行区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工作概况和加强蔬菜农药残留速测工作的举措,指出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闵行区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较快,综合防治有效地控制了蔬菜害虫的发生和危害,从而减少了农药在蔬菜产品中的残留量,确保了人们食用蔬菜的安全卫生。我区从2002~2004年引进频振式杀虫灯诱杀技术,并在全区蔬菜作物上示范试验逐步推广,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蔬菜生产已从单纯追求数量向数量、质量和效益并重方向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蔬菜质量安全,并提出了更高要求。蔬菜农残速测是当前确保闵行区蔬菜食用安全最直接有效的一项技术措施。为了真正发挥农残检测体系在蔬菜质量安全监管中的作用,根据市、区两级对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建立农残检测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检测技能,扩大检测覆盖  相似文献   

14.
闵行区是个老菜区,原来区、镇、村三级科技推广网络比较健全,区有蔬菜技术推广站,镇有蔬菜农科所,村有蔬菜种子、育苗、植保、栽培等农民技术员。科技兴菜活动开展得比较正常,推广科技成果也比较显著,生产水平在全市菜区处于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闵行区地处近郊,随着城市建设的延伸,近郊菜田迅速减少,为了稳定蔬菜基地,做好副食品供应,闵行区政府及时进行蔬菜布局的调整,并投资5700万元,建设10个蔬菜园艺场,总面积1598亩,生产面积为1301亩,现已初具规模。10个场共建管棚设施693亩2100套,铝金温室63座50亩,占生产面积的57%,设施比率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发展花卉54亩,果树苗木50亩,鱼塘40亩,有3个场正在建设千头养猪场,逐步建成综合型的生产实体,新一轮菜园子的雏形正在闵行区崛起。  相似文献   

16.
1蔬菜安全监管工作回顾 上海市郊蔬菜安全监管工作在市农委的正确领导下和菜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以推进设施菜田建设和规模化经营为抓手,以标准化生产为重点,积极优化品种结构,规范蔬菜种植技术,提升蔬菜安全卫生质量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闵行区在2008年按照农业部和市政府对奥运农产品质量的特别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上海市闵行区浦江镇蔬菜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浦江镇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上海市郊保护地蔬菜栽培面积已有2000多么顷,而且连栋大棚、现代温室等还在增加,使蔬菜生产跃上一个新台阶,为丰富城市菜篮子作出新贡献;由于保护地蔬菜多样化和周年生产以及连茬作业,有利于病虫的滋生蔓延,已成为生产上的重要问题;为此,开展保护地蔬菜病虫种类和为害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为有效防治病虫害.发展绿色农业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调查方法 (一)基地选择:在中远郊新的蔬菜生产示范区青浦县梅桥园艺场设立主要调查基地,并在南汇县下沙、宣桥和东海农场、五四农场;闵行区华漕、新泾和鲁汇;青浦县赵巷;嘉定区黄渡、徐行等;以及宝山区罗店、闵行区马桥和南汇县新场等引进温室,设立10多个面上的调查基地。 (二)蔬菜种类:主要以果菜类(番茄、茄子、青椒、黄瓜、甜瓜和草莓等)为主,还有部分叶菜类(芹菜、生菜、橄榄菜和草头等),豆类(食荚豌豆、豇豆和刀豆等)、以及长白萝卜、花菜等。  相似文献   

19.
<正>上海市闵行区农业生产大多采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农户的种植地分布较分散,且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施肥、用药等难以监管,而且很多蔬菜尤其是叶菜类,为了保持新鲜度,即采即卖,在流通领域停留时间极短,加上批量小、来源广,对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有一定难度。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快速检测技术,使蔬菜产品在生产基地或流通源头就得到检测,从而能阻止不合格蔬菜流入市场。目前食用蔬菜中毒主要是  相似文献   

20.
市场放开以后,产销状况起了根本性的变化,对蔬菜生产责任制也带来了较大影响。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研究如何完善蔬菜生产责任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现状分析据1992年6月份调查统计,闵行区菜区共有705个生产队,有实种菜田面积38625亩。其中,集体统一经营实行“两头统,中间包”责任制形式的有5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