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贾颖 《上海蔬菜》2008,(2):45-46
近几年,我市蔬菜保护地生产发展迅猛,保护地种植已成为我市农民调整产业结构,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之一,但是由于我们地区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自然条件,秋冬茬的蔬菜保护地一般在1月份采收结束,下茬只能复种或种植一些小青菜等作物。如此常年的单一蔬菜种植,土地得不到轮作倒茬,病虫害的发生种类越来越多,病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特别是土传病害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2.
对目前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形式、栽培模式进行了调查,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形式以温室和拱棚为主,而且出现了以露地--保护地相结合的周年生产模式.节能温室的投入较高,而且其生产规模及生产效益均优于拱棚.在种植模式上,以菜菜、粮菜周年生产体系为主,冀东地区主要保护地栽培模式是一年一茬和一年两茬.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以节能温室生产的一年一茬模式较优.但在周年生产中,冀东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模式中的复种指数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适当提高复种指数的基础上,调整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谭清 《西北园艺》2007,(1):31-31
由于近年来灰霉病病原菌抗药性不断增强,致使蔬菜灰霉病发生日趋严重。在保护地栽培的蔬菜中,以番茄、甜椒、茄子等茄果类蔬菜的灰霉病为害最为猖獗。笔者经过试验,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效果较好的防治方法:1)喷雾法。①定植前预防。前茬蔬菜拉秧清理后或种植移栽前,预先对保护地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的蔬菜生产蓬勃发展,特别是保护地蔬菜的栽培面积越来越大,但是如何才能有效提高蔬菜生产设施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职责。通过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我们总结出一套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冬春茬菜豆套作及夏秋茬西芹苗的高效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1种植摸式秋冬茬黄瓜9月上旬育苗,10月上旬定植,11月中下旬到次年2月下旬采收上市;冬春茬菜豆1月上旬播种,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通州地区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栽培的蔬菜品种不断增多,反季节蔬菜生产技术普遍应用,蔬菜复种指数提高到年均3.8茬,高的可达7-8茬,已有黄瓜、莴苣、小白菜等十多种蔬菜可以周年生产供应。由于蔬菜保护地生产和部分蔬菜品种周年生产制度的执行,蔬菜地原有的晒垡、冻垡等防治蔬菜病害的有效措施的采用日趋减少,蔬菜作物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随之被破坏,各种蔬菜病虫害趁虚而入,蔬菜病虫害的种类、种群和发生季节也随之发生了改变。具有如下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青藏高原蔬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保护地栽培连上台阶,效益较高,品种较多,周年上市的特色蔬菜已成为当地部分区域的支柱产业。但高寒地区受冬春茬气温低,光照弱,病害多,夏秋茬天气前期高温多雨,病虫害较重,因而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的蔬菜生产蓬勃发展,特别是保护地蔬菜的栽培面积越来越大,但是如何才能有效提高蔬菜生产设施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职责。通过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我们总结出一套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冬春茬菜豆套作及夏秋茬西芹苗的高效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发展,保护地蔬菜病害防治在蔬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尤其是日光温室越冬一大茬蔬菜生产,要经历"数九寒天"的低温、连阴天、降雪和低光照强度、短日照的不利天气因素考验,使得病害防治成为重大难题。病害防治如果全靠用药是不现实的,不仅提高了成本,也影响了产品品质。特别是日光温室有机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9.
《吉林蔬菜》2019,(1):3-3
近年来,我国的蔬菜生产蓬勃发展,特别是保护地蔬菜的栽培面积越来越大,但是如何才能有效提高蔬菜生产设施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职责。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一套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冬春茬菜豆套作高效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近几年,随着保护地栽培技术的改进,一些叶菜类蔬菜在棚室内套种情况非常普遍,套种茬次一年内高达5茬,而且在冬季12、1月份的保护地内栽种一些叶菜,即可使温室得到常年利用,更能收到可观的经济收入。据统计,我市常年保护地叶菜类蔬菜生产  相似文献   

11.
《吉林蔬菜》2017,(5):20-20
近年来,我国的蔬菜生产蓬勃发展,特别是保护地蔬菜的栽培面积越来越大,但是如何才能有效提高蔬菜生产设施的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从而增加农民收入,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职责。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一套日光温室秋冬茬黄瓜、冬春茬菜豆套作高效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粮棉油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大大减少,而林木、花卉、经济作物和蔬菜面积显著增加,其中蔬菜保护地栽培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随之而来的病虫害问题,特别是病害已经成为当前保护地栽培中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制约农业效益进一步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山东蔬菜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种植时间延长,保护地重茬及复种指数提高,病害也呈上升趋势。保护地蔬菜病害近600余种,主要是真菌病害占71%,其次是病毒病占115%;再次是细菌病害占70%,寄生性种子和线虫病害占65%,生理性病害占40%左右。蔬...  相似文献   

14.
锦州地区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斌 《吉林蔬菜》2011,(3):64-64
近年来,随着锦州地区农业的发展,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随之而来的是病虫害发生也越来越多,受灾面积不断加大,损失日趋严重,已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中的制约因素[1]。所以,要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标准,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手段,真正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切实达到保护地蔬菜病虫害的防治,又降低了菜农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天津地区,保护地莴笋的种植面积已接近1667hm2,每667m2产值5000~10000元。莴笋对温度的适应性强,幼苗可耐-5℃的低温,而且收获期集中,对下茬蔬菜的茬口安排影响较小,因此莴笋正逐渐成为天津市反季节蔬菜的理想品种。由于长期连茬种植及防治技术不规范,致使莴笋霜霉病、菌  相似文献   

16.
黄瓜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蔬菜生产是凌源市农业生产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其中,保护地黄瓜生产面积已发展到8666.7公顷,年产黄瓜50万吨。随着蔬菜保护地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黄瓜褐斑病发病面积逐年增加,危害逐年加重,已遍及全市保护地黄瓜产区,使保护地黄瓜生产受到严重威胁,已成为保护地黄瓜生产中亟待解决的叶部病害之一。为此,研究其发生、发展规律,提出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正>上海市民对绿叶蔬菜的需求量较大,目前上海地区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已超过6666.7hm2,是蔬菜生产的重要保证。但连年耕作以及不科学施肥导致土壤生产障碍问题日趋严重,土壤生产效率低、设施菜地连片死苗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土壤中病虫害不断繁殖和传播严重破坏了蔬菜正常的生产环境,导致蔬菜种植难度越来越大。目前,保护地内土壤盐渍化和根肿病是蔬菜生产的主要障碍,我们希望通过夏季高温土壤消毒处理技术,达到改良土壤、杀灭  相似文献   

18.
《中国蔬菜》2007,(6):69-69
中国密刺黄瓜,以其广泛的适应性和顶花带刺的外观商品性,深受消费者的喜爱。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保护地生产发展迅猛,越冬保护地黄瓜的种植面积逐年递增,迄今为止,种植面积已接近保护地蔬菜面积的1/3。  相似文献   

19.
牛贞福  国淑梅 《蔬菜》2003,(7):29-29
一、提高复种指数塑料大棚建造成本高,充分利用大棚空间进行立体种植,可显著提高产量和效益。大棚立体栽培,可根据不同蔬菜的生长发育特性,利用前后茬蔬菜生育期早晚和长短的时间差、植株高矮的空间差、根系分布深浅的层次差以及蔬菜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同的生态差,进行交错种植和分层栽培,使其在一定的土地面积上栽培多种蔬菜,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如吊盆黄瓜、多层架式蒜苗、黄瓜套种青椒等。二、增设二氧化碳装置器棚室增施二氧化碳气肥,大部分蔬菜可增产35 %以上,西葫芦、草莓等品种增产1倍以上,并能提高其抗病力。三、保护地增光…  相似文献   

20.
吕铭钊 《蔬菜》2002,(9):26-27
随着保护地生产技术的日益推广,蔬菜生产面积越来越大,随之,各种病虫害的发生也越来越多,化学药剂防治已成为保护地蔬菜生产综合防治中的重要手段之一,为降低病虫害和保障蔬菜安全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之农药的残留问题显得日益突出。那么,在保护地蔬菜的生产过程中,如何合理地使用农药,在提高药剂防治效果的同时,将农药残留量减少到最小已成为种植者关注的问题。笔者经过多年试验和调查,认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依据不同病虫害——对症下药保护地内不同的防治对象,如细菌、真菌、害虫等,对药剂的反应不一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