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莱用脱毒马铃薯为上茬、脱毒甘薯为下茬的薯-薯连作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从品种选择、种块处理、栽培形式、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几方面介绍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种薯退化与试管薯应用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生物技术途径生产的马铃薯试管薯不带病原,纯度高,种薯质量好,能工厂化作业,周年生产,就近供应。既可以节约相当于播种面积10%以上的种薯繁殖田和相当于总产量约20%的种薯,还要改变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种薯退化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新品种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3.
通过科学有效的种植方法提高马铃薯'沿薯801'产量和品质,本文简述了马铃薯沿薯801的种植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马铃薯在新疆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对种薯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加。如何在严寒冬季使马铃薯种薯安全越冬,并保持较低的损耗,对发展马铃薯产业非常重要。笔者总结当地的经验,认为马铃薯种薯越冬贮藏应注意以下几项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陇薯9号是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杂交创新资源材料93-10-237为母本,以大同G-13-1为父本组配杂交,从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择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18 d(天)左右.薯块扁圆形,皮肉淡黄,薯皮粗糙,芽眼较浅,大中薯率一般95%以上.薯块干物质含量26.18%,淀粉20.39%,粗蛋白2.840 %,VC 131.8 mg.kg-1,还原糖0.201%.每667 m2产量1 944.0 kg左右,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早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6.
陇薯9号是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杂交创新资源材料93-10-237为母本,以大同G-13-1为父本组配杂交,从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择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18 d(天)左右。薯块扁圆形,皮肉淡黄,薯皮粗糙,芽眼较浅,大中薯率一般95 %以上。薯块干物质含量26.18 %,淀粉20.39 %,粗蛋白2.840 %,VC 131.8 mg?kg-1,还原糖0.201 %。每667 m2产量1 944.0 kg左右,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畸形薯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马铃薯脱毒技术的日益成熟,脱毒种薯有可能完全取代常规种薯,从而使马铃薯的产量大幅度提高。但大部分种植户在一味提高产量的同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块茎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畸形薯,尤其是在中原二季作春季栽培时,由于高温干旱,畸形薯比率较高,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商品性,大大降低马铃薯的种植效益。现结合多年的种植经验,并参考文献资料,将马铃薯畸形薯的产生原因与防治措施进行了总结,供大家在生产中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鲜食、淀粉兼用型马铃薯新品种‘云薯113’是用S04-2303作母本、S02-223作父本经有性杂交选育而成。块茎椭圆形,薯皮光滑,白皮白肉,芽眼浅。2020年,块茎淀粉含量18.71%,产量28 620~59 000 kg·hm-2。晚熟,生育期118 d,中抗晚疫病。该品种株形直立紧凑、长势中等、结薯集中、不易脱皮,是适合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适宜在云南省马铃薯春作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发展的关键环节是种薯繁育。经过5年多的努力,石柱县初步建立起以"技术支撑科学化-种薯生产规模化-市场经营专业化"为一条龙的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推动石柱县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脱毒快繁及微型薯生产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俗名土豆、洋芋、山药蛋,是一种无性繁殖作物,传统的种植方式是将前茬生产的薯块留做后茬当种。由于马铃薯在种植过程中易感染病毒病,随着时代的延续,病毒就会在植株体内增殖、运转、积累于所结的薯块中,使病情逐年加重,通常所说的马铃薯退化现象,就是因为病毒的侵染而造成的产量降低、品质下降。如何去除马铃薯所感染的病毒,作者于2000-2004年进行了试验研究,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对马铃薯进行脱毒、组培快繁,培育脱毒种薯。一、马铃薯的脱毒方法在我国,寄生于马铃薯上的病毒主要有PVX(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PVY(马铃薯…  相似文献   

11.
天薯12号是以品系天97-8-98为母本,庄薯3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马铃薯新品种。从出苗至块茎成熟126 d( 天)
左右,属晚熟品种。薯块椭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浅而紫。单株结薯4.1 个,平均单薯质量105 g,大中薯率87.4%。每667 m2
产量在1 500 kg 以上,适于甘肃天水、临夏、定西、平凉、陇南等地种植。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上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在我国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目前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为2000万公顷,总产量3亿吨。我国种植面积500万公顷,是世界第一大马铃薯生产国。马铃薯脱毒种薯在生产上的显著增产作用已成为科研和生产上一种普遍的共识。然而,我国种薯生产基本上还处于一种自发的状态,真正优质的种薯应用比例  相似文献   

13.
陇薯11 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于1996 年以品系L9712-2(92-29-81×93-1-
204)为母本,远杂22 为父本组配杂交,从其杂交组合中经系统定向选育而成的马铃薯品种。晚熟,生育
期124 d(天)左右。薯块圆形,黄皮黄肉,芽眼深浅中等,薯皮微网纹,薯形评价较好。薯块含干物质
23.7%,淀粉18.68%,粗蛋白3.16%,VC 144.2 mg·kg-1,还原糖0.162%。较对照陇薯5 号抗晚疫病,
田间对花叶病毒病具有较好的抗性。每667 m2 产量1 350 kg 左右,适宜甘肃省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
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20,(2):94-95
在寿光北部盐碱地日光温室种植马铃薯脱毒种薯,通过选用优质品种、优化棚体、优化无土栽培管理等措施,探索出适合于盐碱地日光温室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关键技术,以期为山东北部盐碱地日光温室的高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石薯4号是以彩色马铃薯品种黑美人为母本、马铃薯品系D-2-5-3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得到的鲜食型彩色马铃薯新品种。早熟,生育期约72 d(天);株高67 cm左右,株型直立,分枝中等;薯块长椭圆形,紫黑皮深紫肉,薯皮光滑,芽眼浅;平均单株结薯数4.5个,块茎整齐,匍匐茎中等;薯块VC含量135.62 mg·kg-1,花青素含量1 559.4 mg·kg-1;商品薯率90%以上,每667 m2产量1 900 kg左右,田间对早疫病、晚疫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黑金刚,中抗黑痣病,适宜在河北省二季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在海南冬季种植的适应性,特引进21个中薯系列马铃薯品种进行了生育期、耐热性和产量等性状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薯11号和中薯20号综合性状表现较佳,平均小区产量分别为9.10、10.20 kg,折合667 m2产量分别为1 124.0、1 259.9 kg,且中薯20号具有较强的耐热性,收获时植株仍长势良好。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试管薯具有种性好、繁殖速度快、休眠期长、体积小、质量轻、利于保存和种薯交流的特点,是促进马铃薯脱毒种薯繁殖的有效措施。对马铃薯试管苗诱导试管薯的基因型、培养基类型、培养条件、营养成分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为马铃薯育种工作者对试管薯的诱导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垦彩薯2号是以2008-15为母本,以MD04-72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的鲜食彩色马铃薯新品种。中晚熟,生育期103 d(天)左右;植株生长势强,株高50 cm左右,株型半直立,分枝中等,结薯集中;块茎长椭圆形,薯皮、薯肉均为玫瑰红色,芽眼中等,花青素含量1623.7 mg · kg-1,干物质含量15.40%,淀粉含量7.4%,粗蛋白含量1.52%,还原糖含量0.16%,VC含量118.0 mg · kg-1(FW);单株结薯数3~5个,平均单薯质量153.2 g,大中薯(>75 g)率76.31%,每667 m~2产量1500 kg左右;抗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和晚疫病,适于黑龙江省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9.
随着马铃薯的种植规模和消费量日益增加,为缓解每年5—7月的马铃薯供应淡季问题,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适时推出适宜河北二季作区种植的早熟马铃薯新品种——石薯1号,该品种2月底、3月初播种,5月底、6月初收获,结合茎尖脱毒、试管苗培育、试管薯生产等技术的应用,可更好地发挥石薯1号的早熟优势,为弥补夏季供应短缺、提高种植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饲兼用作物,用途广,需求量大.舟山市气候特点十分适宜马铃薯春、秋两季栽培,可充分利用春闲田,提高复种指数,丰富种植形式,现常年种植面积在1 500hm^2左右.但由于生产用种主要依靠北方调入,种薯质量年度间差异大;部分农户组织当地留种,也因采用多次继代繁殖而导致品种退化,影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为此,我们在2003年引进多个脱毒马铃薯品种(原原种由原浙江省种子公司提供),经2003~2004年2年3季试种,其中中薯2号表现突出,具有早熟性好、品质优良、产量高等特点,十分适宜我市种植.现将该品种生育特点及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