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今年以来,枣强县进一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不断在精品片区创建、特色村庄建设、一般村庄提升上着力,分类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一线一片"树样板。枣强县把建设高标准精品片区作为推动、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路径,他们按照"四化四美"要求,沿线打造、连片开发、树立示范样板,重点打造了"一线一片"精品片区。"一线",即以王均、唐林乡镇所在地、沿郑昔线的门庄、大波罗等5个村为线,辐射带动了周边24个村庄的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2.
在形成国际国内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宏观背景下,如何推动乡村地区经济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十九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指出,全社会要共同行动,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解决"三农"问题,推动新型乡村建设工作,已经成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这种背景下,不能单独依靠发展农业来带动乡村地区发展,要多措并举,激发乡村地...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农村建设正在进行中,乡村民居受城市化的影响,传统民居庭院空间形式文化遭丢失遗弃。乡村民居庭院既满足了防卫、生产的需要,又给家庭活动提供空间,因而具有多功能性和公共性。泰山民居庭院由建筑、院墙、宅门、植物等要素围合而成。在矩形宅基的基础上演化出四合院、三合院、"L"型等院落形制。这些院落具有内向性、自然性、渗透性。泰山乡村民居体现出中和、平易的地域性格,反映了庭院空间的"家"庭观、生态观、和谐观。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上海市书院镇美丽庭院景观设计为例,详细介绍"美丽庭院"在实际建设中的营造策略,表达出乡村景观建设以构建乡村生活空间为重、尊重乡村原有肌理风貌、发扬乡村地域特色、注重乡村生态建设的景观设计要点,探索大城市郊区的美丽庭院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辉南县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做到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环境整治、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培育富民产业齐头并进,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具有"长白山第一门户"特色的新农村活力四射,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6.
正初冬时节,走进双牌县打鼓坪乡,只见道路干净、庭院美观,家家户户门前摆放着分类垃圾桶,处处舒适怡人。近3年来,打鼓坪乡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扎实开展宜居乡村建设,有效解决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小手拉大手",提升聚合力打鼓坪乡充分利用"村村响"、村级民生微信群,每天清晨呼吁农户花10分钟清扫自家卫生,  相似文献   

7.
谭镜 《乡村科技》2020,(7):10-12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应有之义,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生产活动粗放化、生活方式随意化、基础设施薄弱化、环保意识淡薄化等问题,需要优化乡村绿色环境颜值、延伸乡村生态产业链、构筑乡村生态文化空间,最终让绿色成为乡村振兴的底色。  相似文献   

8.
"绿满襄阳"行动以来,襄阳市针对不同村庄类型,探索创新"尧治河、堰河、姚庵、张庄"四种模式,全面推进村庄绿化,取得显著成效。分析了绿色乡村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更好地巩固和发展绿色乡村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国家逐步开展美丽乡村、田园乡村、特色乡村建设以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推动绿色生产和生活方式放在突出位置.目前绿色乡村建设的实践与发展仍存在不足,本研究基于江苏省绿色乡村建设现状,从宜居、特色、绿色的视角,围绕乡村规划、公共设施、特色村庄保护、绿色农业产业、乡土建材应用、农用住房改造、节能技术路径与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方面对绿色乡村建设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进行探讨,提出凸显以人为本、节能环保、绿色低碳建设理念的适宜技术,旨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生活质量,助力农村可持续发展.结合绿色乡村建设适宜技术对今后工作进行展望,以期为各地绿色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湖南农村庭院环境美化建设还处于整洁、干净、硬化的低层次水平,庭院空间作为人居环境的场域,普遍的单一实用功能效应对美丽乡村建设所发挥的能量远远不够.通过赋予农村庭院时代性的农村生活生产、审美价值、文化传承、文化自信、美育普及的功能,借助现代景观设计原理和传统造园技艺塑造乐居家园,释放美好人居环境场所价值,为美丽新湖南的建设探索农村庭院美化的新途径,对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苏南水网乡村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建设强度也在不断增加,水网空间面临着巨大冲击,乡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构建绿色基础设施(GI)网络保护和恢复水网乡村生态环境,对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具有关键作用。以苏州市吴江东北片区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MSPA-InVEST模型识别GI网络中心,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和重力模型提取GI连接廊道,叠加孤岛和连接廊道选取GI独立场地。结果表明,吴江东北片区大尺度GI网络中心连通性尚好,中小尺度GI网络中心连通性欠缺,生境质量整体较高;通过识别网络中心16个、连接廊道120条(重要连接廊道35条)、独立场地8个,构建水网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背景下的水网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实现乡村振兴需要着力解决中国"三农"存在的基础农业水平低、农村基础设施不足和农村适龄劳动人口缺乏的问题.经济法具有宏观调控以及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的功能,对解决"三农"问题有重要的作用.基于经济法的视角,可以从普及法规知识、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三个方面着手,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13.
乡村庭院是农村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具有生产、生态、生活、社会、文化等多种特殊价值。自乡村振兴战略、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等战略的实施,使乡村庭院经济成为关注焦点。本文从黑龙江省乡村庭院经济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实地情况提出乡村庭院经济发展内容应与当地主导产业相配套,开发具有区域特色的庭院产品,以产业化经营为方向,提出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乡村庭院经济发展模式,结合乡村庭院区位,协调庭院经济区域发展布局,发挥地方农技推广部门作用,建立健全社会服务体系,加强政策引导,重视典型宣传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崇义县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与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农业产业为支撑,乡村环境为旅游资源,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并突出生态效应的一种乡村旅游形式.崇义县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突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促进崇义县乡村资源和绿色资源开发、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该县的资源环境条件、市场条件和区位条件等总结出:景区依托型、资源依托型、新农村建设示范型是崇义县乡村生态旅游的三种发展模式.合理规划、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建立农村社区利益保障机制、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强县域交通建设是崇义县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大部署。四川省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大力推进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建设,坚决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仗。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生态宜居乡村建设面临着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笔者通过深入调研所在地区"竹乡美丽庭院"实践案例,发现当前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存在如下突出问题: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建设生态宜居乡村缺乏持续资金保障;建设生态宜居乡村规划不够完善;部分群众的观念落后、参与性不高;从事乡村振兴的专业性人才缺乏等,进而深入剖析其原因,并就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建设生态宜居乡村作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河南省淮阳县精准扶贫工程的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成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点。本文从庭院绿化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问题和庭院绿化的配置原则、配置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以期为淮阳县进一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探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从生态环境污染、农业农村"生态、生产、生活"融合、产业与市场接口等方面分析了当前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从推进科技创新提高支撑生态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的能力、加强农业农村生态资源价值核算和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科学规划产业布局支撑乡村生态振兴和农业绿色发展、探索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的社会化经营与服务机制、大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绿色消费等方面,提出了措施建议,以期推进乡村生态振兴与农业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在此形势下,武陵山片区脱贫工作需要具备更加长远的战略意识。本文阐述了当前武陵山片区扶贫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发挥土地价值、发展集体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提出了长效实现武陵山片区乡村振兴、村民脱贫致富的对策,以期为片区脱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鲁成树  李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3,(18):7983-7985
在安徽省大力开展美好乡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形势下,尝试研究和探索美好乡村建设背景下不同区域的土地整治模式,不仅可以为土地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际参考,也可以为更好地推进美好乡村建设服务。该研究分析了美好乡村建设与土地整治的辩证关系,指出土地整治与美好乡村建设是一个"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土地整治是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美好乡村建设是土地整治的重要目标。基于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背景下土地整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根据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分区,分为皖北、皖中、沿江、皖西、沿江、皖西、皖南5个片区探讨差别化的土地整治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国作为农业发展大国,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资源和环境问题不可忽视.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整个过程中,要务必遵守绿色发展原则,因地制宜,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理念,创建绿色产业环境.该文对乡村振兴策略进行全面分析,指出绿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其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