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一、收割机在收割倒伏作物的操作方法。久保田联合收割机具有收割倒伏作物的好良性能。在一般情况下能收割倒伏作物顺割为85度以下,逆割在70度以下。在收割时必须注意掌握以下的操作方法:1、应使用锋利的割刀,定刀和动刀的间隙应在0~0.5mm。2、扶禾爪高度应调整到能够扶起作物穗部的位置(即标准位置的上一档)。使作物容易扶直,减少凌乱。3、、扶禾速度应调到"高速"档位置,以增加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酒泉市某公司成功研制出4GLZ-1型韭菜收割机,并在该市铧尖乡成功举办作业演示会。据悉,眼下韭菜机械化收获水平低下,人工劳动耗时费力,严重制约了韭菜产业现代化、专业化、商品化发展。酒泉某公司研发的这款4GLZ-1型韭菜收割机每小时可收割0.5亩,是人工收割的10倍,而且稳  相似文献   

3.
南方芦苇收割机扶禾器的研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南方芦苇收割机的扶禾器进行了研制,采用单排式结构形式及适当的运动参数(扶禾链线速度Vt)和结构参数(扶禾器倾角α、扶禾长度L、拨指长度L1、拨指间距C等)的数值。经实地试割,极大地提高了收割质量,可供进一步研制芦苇收割机时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4LBZ-125型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割台存在输送不畅的问题,设计了以该收割机割台为原型的室内试验台,以输送效果、切割效果、扶禾效果和其他效果等为评价依据,对割台扶禾速度、切割速度、输送速度和机器行走速度等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割台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行走速度和输送速度;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割台正常工作最佳参数为扶禾速度0.8 m/s、切割速度0.85 m/s、输送速度1.1 m/s、行走速度0.675 m/s.对正交试验结果较佳组合和单因素最佳参数组合进行验证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最佳参数组合输送效果最好,能较好地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5.
针对4LBZ–125型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割台存在输送不畅的问题,设计了以该收割机割台为原型的室内试验台,以输送效果、切割效果、扶禾效果和其他效果等为评价依据,对割台扶禾速度、切割速度、输送速度和机器行走速度等进行了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割台性能的主要因素是行走速度和输送速度;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割台正常工作最佳参数为扶禾速度0.8 m/s、切割速度0.85 m/s、输送速度1.1 m/s、行走速度0.675 m/s。对正交试验结果较佳组合和单因素最佳参数组合进行验证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单因素最佳参数组合输送效果最好,能较好地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6.
手扶牧草收割机往复式切割器主要参数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系统的理论分析和田间试验,对手扶牧草收割机往复式切割器的主要参数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往复式切割器可较好实现切割性能,切割速度可达2 m/s,作业速度1.1 m/s,割刀高50 mm,切割速度比1.88 m/s,刀齿间距76 mm。该手扶牧草收割机往复式切割器可实现割茬整齐,无撕裂、漏割、重割和堵刀现象;适于收割牧草、小麦等细秆作物。  相似文献   

7.
一、正确操作使用1.收割机下田遇田埂高时,应在田块的右角(操作台在右边的机型)或左边(操作台在右边的机型)先用人工割出一块空地(2×4米),以免压禾造成谷粒损失。2.正确开好割道。应沿田块的右边或左边先割出一行,然后,采用二到三次倒车前进直线斜割的办法,开出田角割道后,再转弯直线收割。3.收割时尽量走直线,避免边收割边转弯,压倒水稻,造成谷粒损失。4.收割机作业中,应采用中、大油门工作。当收割机到田头或离开割区转移时,应继续保持中  相似文献   

8.
王振中 《甘肃农业》2003,(10):23-23
一、4LZl .6型联合收割机结构特点常柴牌 4LZl .6型收割机是一种自走式、全喂入、卧式割台、轴流式脱粒机构 ,橡胶全履带行走装置 ,割幅为 1.6米 ,喂入量 1~ 1.6千克 /秒 ,发动机功率 2 7等千瓦 ,是以收获水稻为主、兼收麦类等其它作物的联合收割机。  二、收割水稻试验为降  相似文献   

9.
借鉴立式油菜割晒机的切割输送方式,研制了4SYT–0.8型自走式油菜苔收割机。油菜苔收割机主要由行走底盘、立式切割台、割台升降装置等组成。确定了切割割台、割台升降装置的结构参数、切割割台与机具前进速度相匹配的横向输送链拨齿线速度、切割器切割线速度等作业参数,作业时可根据菜苔切割高度要求调整切割器离地高度。试制样机在垄宽60 cm、行距40 cm、平均密度39.82万株/hm~2的单垄2行油菜菜苔种植地进行收割试验,结果表明:行驶速度为0.8 m/s、横向输送链拨齿线速度为1.12 m/s、切割器切割线速度为0.96 m/s时,对油菜苔的漏割率为0.8%,输送损失率为1.3%,作业质量可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现有纵轴流收割机粮仓布局不合理、整机重心不稳等缺点,设计了4LZ-6.5B型纵轴流轮式收割机,通过骑跨式的粮仓布局,增大了粮仓的贮存空间,同时使收割机具有稳定的重心,提高了收割谷物的效率和安全性能.介绍了机具的工作原理,对粮仓、导草装置、割台装置、动力装置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确定了粮仓和导草装置的结构型式,确定了割副的宽度和动力配置.试验结果表明:该样机在田间收获性能稳定,安全性能高,各项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设计要求;与小麦收获相比,该机水稻收获的总损失率降低了0.48个百分点,破碎率降低了0.08个百分点,含杂率降低了0.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Straightening out the protein folding puzzl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 Hoffman 《Science (New York, N.Y.)》1991,253(5026):1357-1358
  相似文献   

12.
13.
唐浩  张心才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5):143-144,147
针对高固体含量有机废水厌氧消化处理难等问题,研制出一种新型的附着膜型厌氧消化装置,即单池多床型厌氧消化装置.运行试验表明,单池多床型厌氧消化装置与常用的升流式厌氧固体反应器(USR)相比,发酵原料和微生物的分布更加均匀、融合,运行过程中料液能实现自动搅拌,不易出现原料短路、堵塞现象,微生物滞留期(MRT)长而稳定、抗冲击,而且适宜的发酵浓度、原料利用率、池容利用率、沼气产气率等都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降低了建设成本,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新研制的封闭式取样装置,该装置具有投资省、安全、操作方便等特点,可在同类化工操作单元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Python实现设备控制台的集中控制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Nport6650串口服务器连接不同通信设备的控制台,把控制台的串口信号转换为IP信号送到电脑上,在电脑上安装Nport 6650 的驱动程序,映射通信设备的控制台为电脑上的虚拟串口。使用Python编写脚本程序,通过程序打开不同的虚拟串口连到不同设备的控制台,从而实现对设备的集中控制和管理。  相似文献   

16.
袁功民 《油气储运》1998,17(2):42-44
军用群车加油装置和输油管道泵站还存在不能超过改变泵转速自动控制泵出口压力的问题,在实际操作中,经常出现喷油现象,而且操作复杂,劳动强度大,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一种泵压变速自控装置。该装置利用泵出口压力的变化,自动调节原动机转速,解决了泵出口压力不能自控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控制了喷溅现象,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控制可靠,维护保养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气流清粮装置的改进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设计在传统的气流清粮装置上增设螺旋导向板和环形进风口后,极大地提高了清粮装置的工作稳定性、谷物的清洁度,并减少了谷物的损失率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数字化测量仪表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现代化工业生产中常用热电偶测试高温,测试结果用数字显示,由于热电偶的热电势与温度呈非线性关系,如果测试结果用数字显示必须对热电偶进行线性化处理。介绍了用理想二极管电路与加法器实现对热电偶线性化器原理设计。利用理想二极管的特点,将热电势与温度的非线性用折线逼近的方法将非线性曲线变成线性曲线,然后利用加法器将多个理想二极管电路产生的折线电压相加求和,所得电压经过A/D转换器变成数字信号后进行数字显示。该线性化器线路简单,在测量速度和精度方面都超过指针式仪表;调试、制作方便。  相似文献   

19.
庞建军 《油气储运》2001,20(12):35-39
油罐通气装置是油罐的安全保护装置,一般有三种类型,通气管(孔)、带阻火器的通气管和加装呼吸阀、阻火器的通气管。油罐通气装置能够平衡油罐的内、外压力,避免因油品收发作业引起罐内产生负压或超压所造成的罐体损坏,但也会加大罐内油品的挥发和损耗。为了减轻环境污染,节约能源,保证油罐的安全,选用油罐通气装置时,必须遵循油气挥发最小化的原则。  相似文献   

20.
垂直切片机切刀装置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垂直切片机切刀装置中切刀外形、切刀与切刀板配合方式的重新设计,以及切刀刀片使用材料的改进,提高了现有分切装置的使用效率,同时保证了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设备操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