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 毫秒
1.
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厌氧+人工湿地对高负荷污水处理的能力。[方法]通过新式湿地对CODCr、SP、TP和NH4^+-N等常规污染物的去除,研究其对污水处理的能力。[结果]采用90 cm/d 水力负荷运行时,CODCr去除率可达70%-80%,可将300.00 mg/L以上的CODCr降低至100.00 mg/L以下,对SP和NH^4+-N的去除率在30%-40%。[结论]人工湿地的CODCr、SP及NH^4+-N浓度为300.00、250、15.00 mg/L以下时,能达到较稳定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2.
厌氧+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研究厌氧+人工湿地对高负荷污水处理的能力。[方法]建设一组厌氧+垂直复合流小型人工湿地,湿地分为3级,呈阶梯状布局。湿地前端设置格栅、调节池及厌氧池等预处理构筑物。湿地建设面积25.20m^2,采用直径1.00~2.00cm的砾石作为基质,基质填充高度为60.00cm左右;湿地植物采用风车草,平均植株高度在60cm左右,将根须栽人20.00cm的基质下。通过新式湿地对CODcr、溶解性磷酸盐(SP)、总磷(TP)和NH4^+-N等常规污染物的去除研究其对污水处理的能力。系统全过程采用连续流方式,以90cm/d左右的水力负荷工况运行。试验分为2个阶段,从7月23日到8月22日为系统的启动阶段,系统的污染负荷较低;从8月23日到11月7日为系统的高负荷阶段,系统的污染负荷增高。[结果]采用90cm/d水力负荷运行时,厌氧+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对CODcr的去除率在夏秋季温度较高天气情况下可达70%~80%,可将300.00mg/L以上的CODcr浓度降到100.00mg/L以下,最佳运行(即进水CODcr浓度控制在200.00mg/L以下时,同时气温较高,植物生长较好时)甚至可以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60mg/L以下)。系统对磷的去除不如对有机物的去除理想,对氮的去除也不理想。对SP和NH4^+-N的去除率在30%~40%。[结论]人工湿地的CODcr、SP及NH4^+-N浓度分别为300.00、2.50、15.00mg/L以下时,能达到较稳定的去除效率。 相似文献
3.
4.
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从目前农村生活污水污染特点出发,对人工湿地技术作详细阐述,并着重对人工湿地应用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设计原则和工程实施步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村水体环境正在逐渐恶化,通过分析农村生活污水的特点和人工湿地技术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应用,指出在农村推广人工湿地技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生物接触氧化/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科学处理农村生活污水提供参考。[方法]将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工艺相结合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处理。[结果]连续4个月的试运行结果表明,整个处理系统运行稳定,对COD、BOD5、NH4+-N、TP和S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5.9%、92.8%、80.1%、83.6%和91.0%,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1级A标准,人工湿地对主要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均在50%以上。[结论]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工艺相结合可用于处理广州地区农村生活污水。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工作正在稳步展开,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限制,节能型的人工湿地无疑成为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主要选择.通过对国内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研究和实践进行总结,归纳出常用的湿地填料和湿地植物,对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多级人工湿地工艺和单级人工湿地工艺的运行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文中还针对实际工程,分析比较了人工湿地组合工艺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并对该技术下一步需关注的重点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生化生态组合湿地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江阴市陆桥湿地系统为例,采用生态-生化组合湿地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生态-生化组合湿地的运行情况和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生化-生态优化组合工艺达到了较好的处理效果,农村生活污水中氮、磷、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物需氧量(BOD5)、固体悬浮物(SS)、阴离子表面活性剂(LAS)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0.87%、80.70%、67.73%、77.24%、60.98%、92.64%。但该湿地系统对氮、磷和SS的净化能力仍有一定的波动性,在冬季尤为突出。研究结果为后期生态-生化组合湿地工艺和管理的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撑和理论基础,为生态-生化组合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推广和示范研究提供了直接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4.
人工湿地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生活污水未经处理即排放到自然水体中,导致我国地表水水质显著下降,富营养化现象严重,生活污水的处理日益受到广泛重视。人工湿地被证明是处理生活污水的一种经济有效手段,已成为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要工艺之一。通过较为系统地综述表面流、水平潜流和垂直流3种流程人工湿地在处理生活污水时常用的植物种类、基质类型、水力负荷及净化效果,总结了目前人工湿地在生活污水处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新型复式潜流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在不同水力负荷、季节、曝气方式等条件下经过小试试验,分析了该湿地对污染物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系统出水水质稳定,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在水力负荷184 mm·d-1条件下COD、NH3-N去除率最大分别可达87.2%、68.9%。冬季低温条件下对各类污染物去除率仍大于20%。正交试验分析得知,最佳运行条件是气温28.6℃、水力负荷0.184 m3·m-2·d-1、水力停留时间2.4 d。对比试验表明,采用预曝气方式对湿地净化效果明显优于厌氧处理。 相似文献
16.
潜流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中磷的净化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香根草、芦竹和灯心草为植物构建潜流人工湿地植物床,研究其对农村生活污水中磷的净化功能。设计正交试验,分析pH值、水力负荷、碳氮比和植物4个因素对潜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中磷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因素pH值、水力负荷、碳氮比、植物均对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除磷能力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从单因素分析来看,当污水呈偏酸性、中性、偏碱性时,TP的平均去除率均高于90.00%,偏碱性环境下湿地对TP的去除率略高一些。水力负荷为33mm/d时,TP的平均去除率最高,达95.52%。各种植物对模拟农村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的处理能力不同,香根草和灯心草对TP的平均去除率相当,均达到94.00%以上,芦竹稍差一些,为89.94%。 相似文献
17.
18.
针对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普遍存在建造成本高、运行维护难度大、难以在农村地区推广普及等问题,在此提出了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简易模式,该模式由化粪池沉淀、厌氧消化、简易过滤器净化及还田利用四部分组成,该简易模式示范工程的浅层地下水样COD值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这个构建的农村生活污染处理简易模式实现了生活污水就地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可作为当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过渡模式,在污水收集及处理系统还没有遍及的农村地区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9.
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必要举措。由于维护简单、运行费用低廉等优势,人工湿地在世界各国的农村污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我国近年来颁布了多部相关国家规程和地方标准,使人工湿地的设计实施有据可依,但在人工湿地所需的预处理工艺、出水排放标准、单元尺寸计算参数、冬季运行措施等方面仍未形成统一规范。系统论述了人工湿地在农村污水处理中的发展历史、应用现状、工艺组合和面积计算等,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