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简要地介绍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意义、理论与技术方案,展示了空间数据库、空间目标缓冲区、空间数据叠加等多方面GIS技术在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中的应用,并对其成果进行分析,认为利用GIS进行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充分发挥了其图形、属性一体化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这项工作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和农用地分等,基于2种方法在宁夏的应用,对评价结果、评价方法差异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耕地质量等级和农用地分等在评价耕地质量高、中、低上面,结果总体较为一致,但是不具备可比性.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反映耕地自然属性,统筹考虑土、水条件,评价结果9大区域内可比,主要为耕地质量提升提供衡量基础.农... 相似文献
3.
县域农用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superMap为开发平台,开发了一个县域农用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从系统各功能模块结构设计和数据库结构设计两方面阐述了农用地定级估价信息系统开发的一般过程,并通过在江苏省金坛市的实际应用,总结了该系统的主要特点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5.
GIS技术在定西市农用地定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以甘肃省定西市城市规划区为例,选择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区域因素为定级因素,借助MapGIS软件将研究区农用地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级别,并得到了定西市农用地级别成果图.研究表明:定西市农用地整体上呈中心分布,且明显受交通条件和阻碍物的影响;Ⅰ、Ⅲ、Ⅳ级农用地质量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会保持相对稳定,而Ⅱ级农用地质量会随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技术(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地介绍了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意义、理论与技术方案,展示了空间数据库、空间目标缓冲区、空间数据叠加等多方面GIS技术在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中的应用,并对其成果进行分析,认为利用GIS进行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工作充分发挥了其图形、属性一体化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这项工作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目的]将传统的土地适应性评价方法与现代GIS技术相结合,对三都县农业用地适宜性进行评价。[方法]以贵州省三都县农业用地(耕地、园地、天然草地)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实际情况,选取地形坡度、表层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p H、交通条件、灌溉条件6个评价因子作为农业用地适宜性的评价体系;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高程数字模型图(DEM)、坡度分级图、耕地质量等级评价数据库作缓冲区进行空间叠加,建立农业用地适宜性评价数据库,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研究区农业用地进行了适宜性等级评价。[结果]三都县农业用地适宜区面积为620.65 hm~2,占总研究区农业用地面积的0.88%;较适宜区面积为17 595.82 hm~2,占总研究农业用地面积的24.87%;中等适宜区面积为42 077.62 hm~2,占总研究区农业用地面积的59.48%,不适宜区面积为10 443.63 hm~2,占总研究区农业用地面积的14.76%。[结论]该研究结果为调整和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制定不同适宜性等级的农业用地利用对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基于GIS的斗门县土地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GIS技术支持下,应用土地资源评价的原理和方法,采用指数和法对广东省斗门县土地资源进行评价,划分为5个不同的质量等级,统计其面积并绘制土地资源评价图,对不同级别的土地资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指数和法划出斗门县耕地资源(包括Ⅰ、Ⅱ等地)共41 418 .73hm^2,约占全县土地总面积62%。其中,Ⅰ等地主要是质量中上的水稻土和菜地,约占耕地面积的73%;Ⅱ等地主要是中低产用,其数量约占全县耕地 相似文献
14.
以阿克苏地区新和县为例,基于ArcGIS和SPSS软件,对影响新和县耕地综合质量的所有评价单元进行空间属性赋值。采用了特尔斐法及文献阅读法来赋值影响新和县耕地综合质量各评价因素的权重。通过回归分析法,建立了耕地减少率与距离因素的4种关系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新和县各区位因素、各乡(镇)耕地立地条件的优劣状况。在LESA计算方法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分析了新和县耕地利用的社会经济条件以及耕地自然质量优劣。最后,根据计算值,将新和县耕地分为4个等级,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以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耕地地力调查数据为基础,在GIS的支持下,采用土壤分布图、农用地地块图、灌溉分区图、地貌类型分区图、行政区划图叠置的方法划分评价单元,系统聚类与Delphi法相结合筛选参评因素,以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权重,模糊评判法确定耕地地力等级等方法,将县域耕地地力划分为5个等级,并针对不同等级耕地的属性特征提出了合理利用和改良建议。 相似文献
16.
17.
以广西上思县为例,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法,对上思县的土地利用生态敏感性进行了综合评价。按生态敏感度的高低将研究区划分为高度敏感区、中度敏感区、轻度敏感区和不敏感区4个不同类型区域,并提出了优化土地利用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基于GIS县域耕地地力的等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耕地地力评价方法,直观准确地反映耕地地力状况,为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以宁夏回族自治区永宁县耕地地力调查分析数据为基础,在GIS的支持下,采用土壤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现状图叠置的方法划分评价单元,系统聚类与Delphi法相结合筛选参评因素,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其权重,模糊评判法确定耕地地力等级等方法,进行县域耕地地力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永宁县耕地总体水平较好,现有耕地共划分为1~6等,其中,一等地面积为70 585.91hm2,占耕地总面积的9.71%;二等地面积为219 047.67hm2,占30.15%;三等地面积为230 101.46hm2,占31.67%;四等地面积为132 079.65hm2,占18.18%;五等地面积为39 328.14hm2,占5.41%;六等地面积为35 502.53hm2,占4.89%。针对不同等级耕地的属性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指出了研究区耕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合理利用和改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
基于寻甸县农用地分等成果的耕地产能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耕地资源的管护正处在由产量安全向能力安全转换的初级阶段,耕地生产能力的监测评价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完善。以农用地质量动态监测寻甸县试点为例,通过构建农用地分等单元标准粮实际单产与经济等指数的函数关系、标准粮可实现单产与利用等指数的函数关系、标准粮理论单产与自然等指数的函数关系,得到各乡镇监测样点的实际单产、可实现单产、理论单产,并对各乡镇的监测样点进行系统评价,得出监测样点代表的寻甸县耕地产能状况,能够为农用地质量动态监测体系的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