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马铃薯块茎酶促褐变及与相关生理指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块茎具有易褐变的特性,严重影响其加工产品的品质以及加工产业的发展。通过对50个马铃薯品种(系)块茎横切后不同时间的褐变程度(BD)、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总酚含量的测定,采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隶属函数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了酶促褐变特性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马铃薯块茎酶促褐变程度与PPO和POD活性显著正相关,而与总酚含量不相关。50个马铃薯品种(系)可分为4种类型,其中第Ⅰ类只包含‘滇薯6号’1个品种,属于极易褐变类型;第Ⅱ类包括‘乐薯1号’等19个品种(系),属于易褐变类型;第Ⅲ类包括‘冀张20号’等15个品种(系),属于中度褐变品种;第Ⅳ类包括‘大西洋’等15个品种(系),属于不易褐变类型。其中,‘兴佳2号’、‘冀张8号’有望作为马铃薯抗酶促褐变育种材料;而‘滇薯6号’可作为马铃薯块茎酶促褐变机理研究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南果梨果汁生产中的褐变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南果梨果汁加工中的7个时间点,分别检测氨基酸氮、HMF、PPO和绿原酸含量,研究不同工艺时期的褐变类型。结果表明:酶促褐变的发生时期为果汁杀菌前,非酶促褐变发生在加入果胶酶后、杀菌后及贮藏时期。  相似文献   

3.
‘南果梨’味美、营养价值高,是我国北方重要水果之一,但果实后熟后极易褐变和腐烂变质。该文综述了‘南果梨’采收、分级、保鲜剂处理、预熟、贮藏包装、预冷、贮藏、销售包装、运输与货架保鲜等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以期提高‘南果梨’贮藏品质,延长果实贮藏期和货架期。  相似文献   

4.
不同货架温度对南果梨品质及果皮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南果梨在(0±0.5)℃冷藏180d后出库,不同货架温度及升温方式对南果梨品质及果皮褐变的影响,为南果梨贮藏保鲜技术及褐变机理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设5个货架温度(直接5℃、10℃、15℃、20℃和变温升至20℃处理,分别标记为Z5,Z10,Z15,Z20和B20处理),货架期间测定南果梨各项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货架温度越低,南果梨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维生素C(Vc)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果皮L*和h值下降越缓慢,果皮a*(a*0)和b*(b*0)值升高越缓慢,果皮、果肉和果心乙醇含量积累越少,褐变指数及腐烂率越低。并且Z20货架与B20货架各项品质指标、果皮褐变指数及腐烂率无明显差异,但货架期间果皮褐变严重,失去其商品价值;低温(5~15℃)的货架温度能够显著抑制果皮褐变指数和腐烂率,维持较好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建议冷藏至次年的南果梨出库后不应放在常温(20℃)下,选择低温(5℃或10℃)运输及销售,货架温度5℃可销售一个月左右,货架温度10℃,建议一周内销售完,15℃建议5d内销售完。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白皮石榴采后果皮褐变严重的问题,明确其采后果皮褐变的机制。【方法】以‘白花玉石籽’为材料,研究贮藏期间果皮褐变指数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贮藏过程中,果皮失重率及褐变指数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非酶促褐变指标还原糖和氨基酸态氮与褐变程度有显著相关性。还原糖呈先下降后小幅上升趋势;氨基酸态氮含量呈逐步降低的趋势;而5-HMF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酶促褐变指标酚类底物、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与褐变指数呈极显著相关。PPO活性持续下降;总酚含量先下降,然后随着褐变的发生而上升。果皮褐变过程也伴随着细胞渗透物的外渗和组织的衰老。与褐变指数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果皮褐变指数分别与失重率及还原糖、总酚、MD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氨基酸态氮、PPO活性则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采后石榴果皮褐变既有酶促褐变也有非酶促褐变。  相似文献   

6.
以南果梨为试材,在贮后120 d常温货架期间,研究南果梨在常温贮藏期间不同浓度CO2对果实褐变及生理变化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南果梨果实在常温货架期间,适当的CO2浓度(2%、4%)能减少酚类物质含量的降低,延缓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降低PPO活性,延缓膜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上升,从而明显抑制了南果梨果实褐变的发生.但过高浓度的CO2处理(>6%)会造成南果梨果实受到CO2伤害,影响贮藏效果.  相似文献   

7.
1 - 甲基环丙烯处理荔枝果实减轻其贮藏中冷害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桂味’荔枝果实采后1 - 甲基环丙烯( 1-MCP) 处理对其0℃贮藏过程中冷害发生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 12MCP处理有效推迟了冷害主要症状即果皮褐变的出现, 延缓了果皮花色素苷含量的下降, 抑制了果实的乙烯释放速率, 但对呼吸速率的影响不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 1-MCP处理提高了果实冷藏前期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和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 降低了果皮多酚氧化酶( PPO) 活性, 抑制了后期过氧化物酶( POD) 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 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砂梨果肉褐变与酚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丽红  张玉星 《果树学报》2012,(6):1022-1026
【目的】为了探明砂梨褐变的内在机制,为砂梨贮藏与加工过程中品种选择和褐变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1个砂梨品种的成熟果实为试材,测定总酚与酚类物质组成及含量、GSH含量、PPO、SOD、CAT、PAL、POD酶活性等相关指标。【结果】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酶促褐变程度有很大差别,‘新兴’和‘早生黄金’褐变较重,而‘秋黄’和‘丰水’较轻。绿原酸、儿茶素、芦丁和没食子酸是梨果肉中含量较高的酚类物质。总酚含量与果实褐变度相关性最高,绿原酸次之,儿茶素最低。【结论】梨果肉褐变相关酶活性与酚类物质组分及含量对其酶促褐变的影响程度因品种不同而存在差异。梨果肉酶促褐变与总酚和绿原酸含量的相关度高于与酶类的相关度。  相似文献   

9.
梨果肉褐变是影响其品质的重要问题,为深入探讨梨果肉褐变的生理机制,以易褐变品种‘宝珠’‘苹果梨’和不易褐变品种‘丰水’‘崇化大梨’为试验材料,测定其果实发育过程中褐变度、酚类物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梨果肉褐变程度、酚类物质含量和部分酶活性均随着果实的生长发育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从幼果至果实成熟,熊果苷、绿原酸、表儿茶素是果实中主要的酚类物质,三者含量占总酚含量的90%以上,2个易褐变品种‘宝珠’‘苹果梨’果实中熊果苷、绿原酸含量高于2个不易褐变品种‘丰水’‘崇化大梨’。从果实褐变度与酚类物质含量的相关性分析看,在幼果期,单个的酚类物质对果实褐变影响不大,在果实生长后期与果实褐变相关性强的酚类物质主要有熊果苷、儿茶素、绿原酸和咖啡酸。在整个果实发育期,易褐变品种的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和总酚含量均高于不易褐变品种;幼果期易褐变品种果实PPO活性与不易褐变品种差异显著(P<0.05),成熟期差异不显著。4个品种果实中PPO、PAL活性与大多数酚类物质含量均显著相关,对不同发育阶段果实褐变的研究要综合考虑PPO活性与总酚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鲜切生菜贮藏期间品质变化和褐变发生的规律及其内在机理,以新鲜圆生菜为试材,经切分处理,置于4℃下贮藏,观测贮藏期间鲜切生菜外观品质、主要营养成分以及与褐变相关的褐变度,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经过切分处理的鲜切生菜的含水量逐步降低,失重率增大,后期腐烂明显;主要营养成分叶绿素、还原型维生素C(VC)、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褐变度呈现上升趋势,组织中的PAL活性和总酚含量先升高后逐步下降;PPO活性在整个贮藏时期内呈现出下降趋势,POD活性在贮藏的后期迅速升高。综合分析认为,切分损伤能够诱使PAL活性提高,并促进酶促褐变底物酚类物质的大量积累,通过PPO和POD协同作用,加剧褐变发生;鲜切生菜随贮藏时间延长,其综合品质下降,建议最佳食用期0~3d,货架期0~8d。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改善李贮藏性能的方法,以黑宝石李为试材研究了30μmPVC薄膜包装和8℃预贮对李果实贮藏品质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包装(对照)相比,采用薄膜包装后直接冷藏(0℃)能有效抑制李果实软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C)上升,减缓可滴定酸(TA)含量下降;包装后8 ℃预贮5 d、10 d的处理均降低果肉酚类物质...  相似文献   

12.
王志华  贾朝爽  王文辉  佟伟  姜云斌 《园艺学报》2020,47(12):2277-2289
为探究不同贮藏温度对‘金红’苹果果实能量代谢和生理品质的影响,将‘金红’苹果分别放置在–2、0、2、4 ℃条件下贮藏,定期测定果实能量相关物质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磷酸腺苷(AMP)含量和能荷(EC)变化以及H+-ATPase、Ca2+-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细胞色素氧化酶(CC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相关酶活性,同时测定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实硬度、维生素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生理品质指标,并调查果实组织褐变情况。结果表明:整个贮藏及货架期,–2 ℃下的果实ATP、ADP和AXP(AXP = ATP + ADP + AMP)含量、EC以及能量相关代谢酶活性(H+-ATPase、SDH、CCO)、SOD、乙烯释放速率始终保持最低,维生素C含量后期下降迅速;4 ℃下的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降幅较大;–2 ℃下的果实褐变指数最高(果皮和果肉均出现了严重褐变),0 ℃下的果实果皮和果肉也有轻微褐变,2 ℃和4 ℃果实无褐变。贮藏30、45、90 d以及贮藏90 d + 货架3 d和90 d + 货架5 d期间,2 ℃贮藏的果实保持较高的能量水平,果实品质和风味保持较好,0 ℃果实次之。研究结果表明,‘金红’苹果组织褐变与能量亏缺有密切关系,能量亏缺越多,褐变越严重,适宜的低温能维持果实较高的能量水平,同时抑制果实褐变,维持果实较好的贮藏品质,延缓果实衰老。  相似文献   

13.
不同低温贮藏对砀山酥梨货架期组织褐变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西太谷和临猗地区的砀山酥梨果实为材料,研究了–1、0、1.5和5 ℃低温对贮藏后20 ℃货架期砀山酥梨虎皮病、果心褐变以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砀山酥梨虎皮病主要出现在低温贮藏后期(200 d以后)出库的货架期果实上,而且贮藏温度越低,货架期间虎皮病越严重。在–1和5 ℃贮藏条件下砀山酥梨的果心褐变指数明显高于0和1.5 ℃。0和1.5 ℃能较好保持果实的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保持果实较好的口感和风味;5 ℃果实硬度最低,腐烂率最高;–1 ℃虽然可以降低果实的腐烂率,但贮藏后期果实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果实风味异常。山西太谷和临猗两个地区生产的砀山酥梨在不同低温条件下品质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酥梨中长期贮藏温度以0 ~ 1.5 ℃为宜,中短期贮藏(120 d之内)可采用1.5 ~ 5 ℃。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莲藕在不同贮藏温度下褐变相关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能显著抑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活性,在4℃和10℃下贮藏3种酶的活性始终维持在较低状态,20℃、30℃下贮藏2 d后,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急剧上升,淀粉酶活性表现为随温度升高而增强,其中温度达到20℃后酶活急剧上升.  相似文献   

15.
吕蔷  朱继英  王相友 《园艺学报》2016,43(3):595-602
为了研究POD在双孢蘑菇褐变过程中的作用,对POD酶学特性进行了测定,并对不同贮藏条件下双孢蘑菇中POD活性变化与褐变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愈创木酚为底物时,双孢蘑菇中POD的米氏常数(Km)为5.704 mmol ? L-1,最适反应pH为5.0,最适反应温度为45 ℃;低温可以显著抑制POD的活性,20 ℃和10 ℃时其相对酶活性分别为68%和55%,2 ~10 ℃范围内的酶活性差异不显著;20 ℃贮藏1 d和2 d时POD酶活分别是10 ℃贮藏的4.8倍和10.9倍。7种化合物对POD活性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DTT > AsA > L-Cys > SDS > 无水亚硫酸钠 > 柠檬酸 > NaCl。贮藏过程中,虽然POD抑制剂处理双孢蘑菇的褐变程度和气调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其POD活性显著高于气调处理,说明POD活性高不是引起双孢蘑菇组织褐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以"香玲"核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不同冻藏温度(0℃、-1℃、-20℃、先-40℃冷冻48 h后转移至-20℃)对其贮藏期间感官品质、含水率、脂肪含量、过氧化值、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等指标的变化,以期为核桃果实冻藏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和技术支持。结果表明:-20℃与-40℃冻藏处理有效地抑制了核桃果实的褐变,延缓了种仁脂肪的降解,二者之间感官品质无显著差异;-20℃更好地维持了种仁脂肪含量和油脂的品质,过氧化值较低,种仁P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和其它处理,青皮的POD活性均值最低;-1℃能够短期保持核桃果实的品质,1个月后青皮发生冷害加速褐变,粗脂肪含量快速降低。因此-20℃为试验条件下核桃果实的适宜冻藏温度。  相似文献   

17.
蝴蝶兰组培中pH和温度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蝴蝶兰R4品种叶片为外植体, 研究不同pH 培养基、培养温度对褐化率、多酚氧化酶( PPO) 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影响以及褐化率与PPO、总酚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培养基pH 6.5或培养温度20℃时外植体褐化率最低。在相同温度(25℃) 下, PPO活性、总酚含量高低并不与pH值大小成正比, 且褐化率与PPO无显著相关性, pH 5.0时, 褐化率与总酚含量显著相关; 在相同pH (6.0) 下, 温度越高, 褐化率越高, PPO活性越强, 总酚含量越高, 且20℃下, 褐化率与PPO、总酚含量分别达到极显著、显著相关, 30℃下, 褐化率与总酚含量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8.
贮藏温度对鲜切嘎啦苹果褐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鲜切嘎啦苹果在常温、2、6、10℃下贮藏的褐变情况及相关酶活性,以探索低温贮藏对鲜切嘎啦苹果采后保鲜的效果及适宜的贮藏温度.结果表明:低温冷藏可有效抑制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POD)活性,延缓鲜切苹果的褐变和衰老;同时冷藏抑制了总酚含量的上升,降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保持鲜切苹果较高品质.但由于2℃条件下贮藏鲜切苹果会出现低温冷害,所以选择在6℃条件下贮藏鲜切嘎啦苹果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荔枝冷害过程中果皮色泽、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研究了‘糯米糍’荔枝果实在3 ℃和0 ℃条件下果皮的色泽和花色素苷及类黄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果实在0 ℃下14 d 时褐变指数迅速增大, 21 d 时已遭受不可逆的冷害。在冷藏过程中, 果皮的色泽指标a、L、C 值及花色素苷、类黄酮、总酚含量均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 0 ℃下比3 ℃下降快。0 ℃下14~21 d , a、L、C 值分别下降了27.95 %、33.58 %和58.47 % , 而21 d 时果皮花色素苷、类黄酮和总酚含量依次为采收时的18.08 %、35.99 %和41.64 %。说明冷害加速了荔枝果皮花色素苷的降解及类黄酮和总酚的变化, 促进了褐变进程的发生。果皮a、L、C 值与褐变指数、花色素苷含量呈显著相关性( P < 0.05) ,采用自动测色色度计可真实地反映果皮花色素苷含量和褐变程度。  相似文献   

20.
冰温贮藏对柿果褐变以及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磨盘柿和次郎甜柿为试材,分析其贮后褐变指数、品质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褐变底物及相关酶系的变化,探讨不同贮藏环境对2种柿果贮藏过程中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冰温(-0.5~-0.2)℃条件下,磨盘柿和次郎甜柿的褐变指数均低于冷藏(0±1)℃果实,且磨盘柿褐变指数低于次郎甜柿.冰温处理减缓了2种柿果的总酚含量和水分含量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