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组织培养和打顶诱导—浅谈鹤望兰的无性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鹤望兰繁殖较困难。应该说,本文即将谈到的组织培养和打顶诱导是两种较先进的无性繁殖方法。在进入正题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繁殖方法的不足。传统繁殖方法为种子育苗和分株繁殖。种子育苗因幼龄期太长,易产生遗传变异,且种子不易取得,需在花期人工授粉,显得不理想。分株  相似文献   

2.
不知您有没有注意,这期中间彩页上刊出的鹤望兰,并非一个花序,而是长在同一个花葶上的两个花序。这是笔者从未见过的奇事。这株鹤望兰在沈阳农业大学医务室已盆栽10年,栽培者为在此工作的两位大夫。该株1994年3月开了6朵花,经人工授粉结了3个果,获得5粒种子。去年7月,为它换了直径约1.5尺的大盆,盆底用香油渣、饼肥2千克和骨粉50克混土作底肥,上加腐叶土。  相似文献   

3.
四、亲本品种的栽培养护亲本栽培措施的适宜与否,是杂交能否成功地得到种子的关键,主要措施为: 1.利用“三早”以达到获得种子的要求:在秋菊的杂交选育中,为了得到质优量多的杂交种子,需采用能使亲本开花早、杂交早、种子成熟早的技术措施。方法是:将入选的亲本用分株繁殖法于3—4月  相似文献   

4.
鹤望兰的繁殖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分株法,早春或花后结合换盆进行。每株长有5—6芽以上时可行分株。用利刀从根茎处切开,然后把盘旋的根用手轻轻分开,在伤口上涂木炭粉,以防腐烂。分株后,每株一般保持2—3个芽,大苗也可一株一盆。二是种籽繁殖,鹤望兰在北方多在春季或秋冬开花,花期可达两个月左右。在春季  相似文献   

5.
<正>1保证并提高亲本种子纯度只有提高原种及亲本种子纯度,才能保证杂交种的纯度。在亲本不纯的情况下,杂交种质量就无从谈起。一般情况下,亲本生产分3次去杂,第1次在苗期至拔节期,砍掉杂形株、杂株;第2次在拔节期至开花期前,砍掉异形株、杂株;第3次收获后穗选,把杂穗、劣穗彻底去除后方可脱粒。另外,一是严格按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生产亲本种子。  相似文献   

6.
自生稻的生长对三系亲本繁殖种子质量带来影响,通过种子埋藏试验,证明三系索本繁殖基地中的自生稻杂株采源于上一年早稻亲本繁殖及杂交晚稻遗留在田间的落粒谷.文章分析自生稻发生的原因及影响自生稻杂株形成的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观赏凤梨有五个属:擎天属、莺歌属、蜻蜓属、铁兰属、帧凤梨属。目前国内常见栽培的是擎天属。本文以擎天属凤梨为例,介绍北方日光温室观赏凤梨的栽培技术要点。繁殖观赏凤梨可通过播种、组织培养、分株等方法繁殖,种子繁殖的凤梨因种苗生长缓慢、长势较弱,一般要栽培5~10年才能开花,除育种外一般不用此方法。组织培养法繁殖系数高、速度快、植株生长一致、开花早,适合大规模商业化生产,但生产技术性强、成本高。北方小规模生产栽培常采用分株的方法。观赏凤梨谢花后,基部叶腋处会产生多个吸芽。通常以4~6月为分株的适宜时期。待吸芽长至1…  相似文献   

8.
黄先盛  邓玉琳 《种子》1994,(1):44-45
近年来,种子质量(纯度混杂)事故不断发生,特别是杂交玉米的亲本种子,质量真正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指未进行田间播种鉴定)的单位并不太多。生产上使用的种子,虽然有一些杂株超标,但由于不很严重,经田间去杂即可免于事故的发生,未给生产造成多大的损失。然而确有一些混杂严重的种子。特别是杂株严重超标的亲本种子供应到生产上,难于进行田间去杂,所产种子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一些提供种源的单位认为自己在隔离、去杂、去雄、分收、分流等方面都抓得很扎实.为何在大田上种植又混杂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外来花粉的污染所致。1外来…  相似文献   

9.
你问我答     
兰花问答兰花不能从假鳞茎上再发出叶芽问:兰花繁殖有几种方法?能否从假鳞茎上再发出叶芽来? 云南赵宏答:兰花的繁殖可以用分株,这是常见的方法,也可以用种子播种或组织培养来繁殖。兰花不能从假鳞茎的上部再发出叶芽来,  相似文献   

10.
杂交玉米新品种卓单8号具有早熟、高产、适应性广、抗性好等特点,在亲本繁殖中采用育种家种子套袋自交生产原原种,原原种经隔离区繁殖生产原种,原种经隔离区繁殖生产自交系种子的繁殖流程;采用自然隔离、生育期隔离及高杆作物隔离,隔离距离500m以上。原原种采用育苗开厢盖膜移栽,4月5-10日育苗,4月20-25日移栽;原种及亲本自交系种子采用直播方式隔离繁殖,4月15日左右播种,种植密度为3 500~4 000株/667m^2;分别于苗期(苗前期、喇叭口期)、开花期进行田间检验,收获期进行2次果穗检验与判断;原原种一次足量繁殖,低温干燥保存分4~5年使用;原种繁殖面积控制在6 667m^2以内,亲本自交系种子根据需求量的1.2倍规划繁殖面积。  相似文献   

11.
两个陆地棉体细胞胚胎发生新品系的选育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棉花组织培养开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1979年Price报道了克劳茨基棉(G.KlotzschianumAnderss)的胚状体发生,但没有获得再生株。1983年Dvidonis and Hamiltonis从培养两年多的陆地棉“珂字310”愈伤中获得体细胞再生株。接着几  相似文献   

12.
热带兰可通过营养器官和种子进行繁殖。营养繁殖大致包括分株繁殖、切茎繁殖、分离子株和组织培养。分株繁殖多用于合轴型的兰花,如卡特兰、石斛、贝母兰等。这类兰花在栽培一段时间后,便从基部长出新的假鳞茎,花序从成熟的假鳞茎上抽生。对于卡特兰来  相似文献   

13.
瓜叶葵(Helianthus cucumerifo lius)是菊科向日葵属多年生草本花卉。花黄色似向日葵,花期7—10月,植株分枝多、花梗长,可切取做插花,也可盆栽,使之矮化,供花坛装饰用。瓜叶葵不结实,栽培上主要靠分株繁殖,但分株率极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1986年秋用组织培养方法快速繁殖瓜叶葵获得成功。主要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峰等 《中国种业》2012,(12):58-59
研究了滨职棉1号标记型亲本繁育及制种纯度及杂株对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繁育的红叶亲本种子2010-2011年分别出现0.33%和0.22%的杂株;F1大田有1.67%和2.11%的杂株出现;以上比例的杂株对F1大田的产量和品质未产生明显影响。结合本试验探讨了棉花亲本繁育及标记型杂交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齐金富 《种子》1992,(6):44-44
九二年第三期《种子》上刊出了吴国志,刘汉珍两同志《杂交稻亲本及杂交种子分级标准修改试验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文,读后有以下二点意见提出讨论。1、关于田间杂株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405—84对杂交水稻的亲本和杂交种子规定了分级标准,同时在附录A 里列  相似文献   

16.
影响鹤望兰切花产量与质量的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夏季遮荫、冬季保温、喷雾、修剪等因素对鹤望兰切花产量与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夏季遮荫对切花产量与一级花率影响不显著,但比对照二、三级花率提高28.6%;冬季保温栽培能显著提高12月—翌年3月切花产量,比露地栽培提高182.4%,二、三级花率也提高19.1%;对大于25株/丛、10a龄的植株采用留10~19株的修剪方式全年产量比对照降低了15.1%,但能显著提高切花质量,一级花率比对照提高105.2%;采用修剪结合夏季遮荫、冬季保温、喷雾等处理措施既能提高鹤望兰切花年产花量,比修剪后露地栽培提高30.0%,也能提高切花质量,其中一级花率提高37.3%。  相似文献   

17.
切花文心兰的日光温室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心兰凭着潇洒脱俗的花姿和温文尔雅的气质,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被插花界誉为切花“五美人”之一。文心兰属兰科(Orchidaceae)文心兰属(Oncidium),此属也称舞女花属或金蝶兰属,为附生兰或地生兰。植株繁殖文心兰最常见的繁殖方法是分株繁殖和组织培养。用分株繁殖的植株,其新芽当年就可开花,且操作简单,易被广大生产者接受。分株时间一般在休眠后期,新芽形成但尚未生长时进行分株,以3-4月份为最佳时间。分株后天气暖和,植株生长逐渐旺盛,容易成活。分株方法分株时要先剪除假鳞茎上的腐败黄叶及老枯根(叶片已完全脱落的假鳞茎也应剪除),好…  相似文献   

18.
玉米制种田杂株的存在确实令人忧虑不安 ,尤其是在杂株多的情况下 ,组织农民无条件地去杂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农民总要向种子部门讨个说法。如此去杂难的尴尬之事在种子生产过程中年年都有发生。试想 ,如果亲本种子质量高 ,去杂还会难吗 ?1 从源头抓起是根本种子公司要想在竞争中求生存 ,必须有高纯度的亲本种源 ,才能在种子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然而 ,由于亲本种子在繁殖过程中难免发生机械混杂。机械混杂并不可怕 ,怕的是人工去杂不及时、不彻底而转为生物学混杂。制种田内杂株率高的原因往往都是上述两种混杂带来的负效应。因此 ,为了…  相似文献   

19.
银杏茎段组织培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银杏(Ginkgo biloba L)又名白果,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子遗植物,素有"活化石”之称,全身是宝.但由于银杏是雌雄异株,种子小,产量低,有后熟期,不耐贮藏[1],用种子进行繁殖非常困难.王伏雄、罗紫娟、吴元立等[2~4]等利用组织培养获得银杏的完整植物,为银杏的快速繁殖开辟了新途径.笔者以带芽的幼嫩枝条和新生的叶片为材料,在多种培养基上进行培养,为快速繁育银杏探讨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黄连木种子组织培养不同消毒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连木是中国一种重要的木本能源植物,由于其种子存在内生菌,造成以种子为外植体的组织培养困难。为了高效获得可以用于组织培养研究的无菌种苗,笔者研究了各种消毒方法对其内生菌的抑制效果,以黄连木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分别测试了种子浸泡与否、20% NaClO、0.1% HgCl2、10% H2O2及20% NaClO溶液与超声波相结合等消毒处理对其抑菌和发芽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消毒之前,不经过预浸泡处理的消毒效果要远好于浸泡处理24 h的消毒效果;20% NaClO和0.1% HgCl2溶液对黄连木种子内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发芽率有明显影响,最高发芽率仅为46%。10% H2O2的除菌效果好于前2种方法,且处理后的种子发芽率得到提高。而采用20% NaClO溶液与超声复合处理种子10 min,可以获得更好控制污染的效果,且有利于种子的萌发,种子发芽率可达79%。因此,NaClO溶液与超声复合处理为黄连木种子消毒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