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淡水渔业产量居世界首位,但鱼类病害却日益增加,严重威胁着渔业的发展。现对我国淡水鱼类疫病及防治作一简要的综述,以供渔业生产参考。(1)传染性鱼病及防治病毒性鱼病已知32种。损失严重的有传染性胰腺坏死病(IPN)、病毒性出血性败血病(VHS)、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ZHE)、鲤春病毒血症(SVC)、河鲶病(CC)、鱼红细胞坏死病(PEN)、草鱼出血病(CTHD),我国以草鱼出血病危害最重。草鱼出血病临床有三种类型:红肌型、红鳍红鳃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1990~1993年荆州及附近地区淡水养殖鱼类的鱼病调查结果,共发现鱼病34种,其中由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鱼病14种,由寄生虫引起的侵袭性鱼病16种。其它鱼病4种;还报道了黄颡鱼肝吸虫病的新发现、小瓜虫病流行情况的新变化及草鱼暴发疖疮病等鱼病新动态.  相似文献   

3.
周羽英 《新农业》2015,(1):38-39
<正>在鱼病防治中,有的人不科学用药,不但没有起到防治鱼病的效果,往往还会引起药害事故,导致塘鱼死亡,直接造成经济损失。鱼病防治必须做到安全、有效用药,才能达到健康养殖的效果。1仔细鉴别鱼药质量使用过期失效的药物,既达不到防治疾病的效果,有的还会产生毒副作用。防治鱼病用的药,特别是漂白粉易受潮失效,故漂白粉要用干燥粉沫;生石灰要用块灰。平时药物要按规定妥善保管,并在保质期内使用。可  相似文献   

4.
鱼病防治     
鱼病防治福建宁德地区水产局(352100)林子昆鱼病,是渔业生产中的大敌。鱼一经发病,不仅给渔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而且会严重危及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对鱼病的防治必须引起养鱼者的足够重视。一、鱼病鉴别鱼和其它动物一样,一旦生病,便会出现症状。体色多数发...  相似文献   

5.
<正>6~9月既是鱼类生长最迅速的黄金时期,也是鱼病的发生高峰期。由于此阶段气候炎热,水温较高,有机物分解快,浮游生物繁殖量多,水质极易变坏,从而引起鱼病暴发。高温季节,引起鱼类致病的因素很多,采用分类防治,效果较为理想。1细菌性鱼病  相似文献   

6.
硫酸铜是水产养殖中的常用药物。但它的安全浓度范围小,药效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大,如使用不当将收不到明显的效果,甚至产生药害。因此,要掌握它的正确使用方法。一、硫酸铜的用途和使用方法1.防治鱼病硫酸铜可用于防治原生动物引起的鱼病,如卵鞭虫病、隐鞭虫病、鱼波豆虫病、毛管  相似文献   

7.
食盐有较强的杀虫灭菌作用.是防治10多种鱼病的常用药物,特别是防治细菌、真菌、多种寄生虫引起的鱼病,有显著的效果。用食盐预防鱼病,取材方便,且无毒副作用.能显著降低养殖成本。  相似文献   

8.
提供高品质的水产品,增加养殖效益,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鱼病防治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而贯穿于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倡着重于生态防治和免疫防治,一旦发生鱼病,使用较少药物在较短时间内控制鱼病发生的无公害鱼病防治技术正是一种生态、环保、清洁、高效的鱼病防治技术,是实现水产品质量安全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夏季是鱼类快速生长的高温季节,也是细菌、寄生虫繁殖高峰期,易引起鱼病暴发.如不及早做好夏季鱼病综合防治工作,往往给养鱼户带来惨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10.
夏季是鱼类快速生长的高温季节,也是细菌、寄生虫繁殖高峰期,易引起鱼病暴发.如不及早做好夏季鱼病综合防治工作,往往给养鱼户带来惨重的损失.因此,做好鱼病的防治工作是提高水产动物养殖产量及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 养鱼户平时不注意预防鱼病、疏于管理,往往发现死鱼时才引起注意.要知道,由于水产动物生活在水中,它们的活动不易被人们察觉,一旦发生病害和死鱼,要确诊较为困难,治疗起来也较麻烦,基本上都是进行全塘(全场)群体治疗.  相似文献   

11.
提供高品质的水产品,增加养殖效益,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鱼病防治是必不可少的技术保障。而贯穿于养殖生产的各个环节,提倡着重于生态防治和免疫防治,一旦发生鱼病,使用较少药物在较短时间内控制鱼病发生的无公害鱼病防治技术正是一种生态、环保、清洁、高效的鱼病防治技术,是实现水产品质量安全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夏季是鱼类快速生长的高温季节,同时也是细菌、真菌、寄生虫繁殖高峰期,因此易引起鱼病暴发。如不及早做好夏季鱼病综合防治工作,往往给养鱼户带来惨重的损失。因此,做好夏季池塘鱼病的防治工作是提高水产动物健康养殖、提高产量及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文章从池塘清塘消毒、鱼种选择及消毒、放养密度与饲养管理几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病害防治已成为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正确识别和防治鱼病变得尤为重要。就此将几种体表均有白点症状.但不是由同种病原体引起的鱼病的识别和防治方法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陆刚 《新农村》2023,(10):28-30
<正>众所周知,水产养殖属于高投入、高产出的养殖产业,在养殖过程中鱼病控制好坏直接关系养殖效益和成败,做好鱼病防治尤为重要。鱼病防治关键是预防,以防为主。以下介绍鱼类肠炎病和水霉病两种常见典型鱼病的防治措施。1.肠炎病鱼类肠炎病在各水产养殖区均有流行,常见的肠炎病危害草鱼、青鱼、鲤鱼、罗非鱼等,鲢、鳙少量出现,严重时全部死亡,是我国危害严重的鱼病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五、鱼病防治 除了淡水养鱼常见鱼病防治之外,在盐碱地新挖鱼塘养鱼出现的特殊情况,主要是与高盐碱度有关的鱼病,如三毛金藻毒素中毒病、鲤巨角鳋病和急性氨中毒症等。 (一)三毛金藻毒素中毒症 1.症状:中毒初期,病鱼游向鱼  相似文献   

16.
<正>食盐有较强的杀虫灭菌作用,是防治10多种鱼病的常用药物,特别是防治细菌、真菌和多种寄生虫引起的鱼病,有着显著的效果。现将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2016,(7)
正鱼病流行季节,定期对鱼塘施用药物,可杀灭鱼体及水体中的各种病原体,起到防治鱼病的作用。但若施药不当,不但起不到防病效果,还会适得其反,加重鱼病,甚至引起死亡。因此,鱼塘施药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对症用药一般对濒于死亡的病鱼或病死而未腐烂的鱼  相似文献   

18.
鱼病防治技术是水产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病诊断技术又是鱼病防治的基础,近年来国内随着鱼病防治工作的加强,人类医学上和动物医学上的一些技术用于鱼病的诊断。鱼病诊断技术正在向健康、快速、准确的方向发展。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诊断技术。1.荧光抗体技术(FAT、免疫荧光技术)在免疫学、生:是物化学和显微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以荧光色素标记病鱼的抗原或抗体,与其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相结合,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的荧光反应。该技术的优点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检出速度快。缺点是:非特异性染色尚未完全解决,结果判断…  相似文献   

19.
<正> 高温季节是鱼病多发季节,不少养鱼户按照常规方法施药防治鱼病,其效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甚至引起鱼大批死亡。这说明在高温季节鱼病防治有其特定的要求,因为常规用药安全浓度一般是在水温22~26℃范围内实验的数据,随着水温的升高,药物理化因子发生变化,使药物疗效减弱或  相似文献   

20.
正冬季水温较低,鱼群活动减少,鱼病发生相对较少,因此鱼病防治极易忽视。其实,冬季也是鱼病发病率较高的季节,如果不加防范,就会给渔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1.赤皮病该病由荧光假单胞菌侵染引起。病鱼体表局部出血发炎,鳞片脱落,尤其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鳍条末端腐烂,有"蛀鳍"现象。病鱼反应迟钝,浮游于水面。该病主要危害草鱼、青鱼、鲤鱼、鲫鱼、团头鲂等。防治方法:每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水面平均水深1米用"强力菌毒杀"50毫升全池泼洒,预防效果良好;治疗时,每亩水面平均水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