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目标产量施肥模型特点、弊端和预测施肥量精度等进行了综合研究,并与生态平衡施肥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尽管目标产量施肥模型构建合理,参数获得容易,但参数多,参数易变,参数准确测定困难,参数间存在相互影响关系,模型中没有考虑土壤有效养分平衡或变化,因此,它难以作为精确施肥模型使用;与其相比,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将施肥系统中诸多变量统一在质量守恒定律之下,具有测土施肥模型和肥料效应函数模型的双重功能,参数变异小,参数易于获得和预测施肥量准确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2.
盘锦地区水稻肥料效应函数法推荐施肥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结合辽宁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于2006年、2007年在盘锦地区布置多点"3414"水稻肥料试验。对产量数据的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各点产量数据与施肥量的三元二次和一元二次效应模型,再采用边际分析法求得最佳施肥量。对两种模型施肥量推荐效果进行比较,可知三元二次函数推荐值偏离实际,应用时必须以一元二次方程为补充,并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和土测值。最后,综合提出了盘锦地区水稻生产的最佳施肥量:氮肥(N)270~315kghm-2,磷肥(P2O5)75~120kghm-2,钾肥(K2O)0~75kghm-2,此时,可获产量为8250~9750kghm-2。研究认为,在区域施肥效应模型的综合建立中,产量平均值回归法优于回归系数平均法。对于区域性肥料效应模型的拟合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肥料效应函数在配方施肥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宽  王秀芳  吴巍  胡和云  王晓村 《土壤》1990,22(4):198-200,204
作者将肥料效应函数应用于各种配方施肥方法中,在吉林省黑土、白浆土和淡黑钙土上取得了10~15%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生态平衡施肥模型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肥料—土壤—作物间养分转化关系,提出施肥机理模型的一般数学表达式:W=P+Lfsp+(Tn+1-Tn)×2.25(或0.15),称之为“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初步应用结果表明,按此模型推荐的施肥量比目标产量法减少17%~22%.  相似文献   

5.
黄绵土在连续施肥下的肥料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1983~1989年在黄绵土上所做田间试验结果和室内分析资料为依据,详细讨论了施用不同肥料(氮、磷、氮磷、有机肥、有机肥+磷、有机肥+氮,有机肥+氮磷),对玉米、谷子、糜子、荞麦等作物的产量及其经济效益;植株对肥料的利用率;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肥料种类与籽粒品质等的影响。指出,在这一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应十分重视增施有机肥,切忌化肥单施,实行氮磷肥配合施用;磷肥效果明显高于氮肥,建议解决磷肥供应不足问题。在目前有机肥,化肥均感不足情况下,应优先提供玉米对肥料的需要,其次为谷子。  相似文献   

6.
区域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建立方法和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本文根据生态平衡施肥模型和区域肥料田间试验数据确立了区域生态平衡施肥模型的建立方法 ,从而在现有施肥参数和生态平衡施肥参数之间架起了信息交换的桥梁 ;根据土壤有效养分测定值和地块属性建立了地块施肥模型 ,实现了区域施肥模型与地块施肥模型的转换 ,具有肥料效应函数模型和测土施肥模型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7.
侯彦林 《农业环境保护》2011,(10):1917-1924
基于生态平衡施肥理论和多年实践,建立了通用施肥模型及其若干应用模式。(1)不进行秸秆还田情况下,当Wj≥Wi时的通用施肥模型表达式为"肥料转化率+肥料离土率+肥料培肥率=1";当Wj〈Wi时的通用施肥模型表达式为"土壤-肥料转化率+土壤-肥料离土率=1"。(2)进行秸秆还田情况下,当Wj≥Wi时的通用施肥模型表达式为"肥料经济产量转化率+肥料离土率+肥料培肥率=1";当Wj〈Wi时的通用施肥模型表达式为"土壤-肥料经济产量转化率+土壤-肥料离土率=1"。基于以上理论和方法,分别对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示踪试验、普通肥料田间试验、轮作栽培模式情况下的通用施肥模型进行了讨论;并介绍了参数计算过程。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对通用施肥模型进行了简化,分别定义了土壤-化肥养分生物产量转化率、土壤-化肥养分籽粒产量转化率两个参数和相应的施肥模型。最后简介了通用施肥模型多年实践情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肥效评价的生态平衡施肥理论体系为基础,对生态平衡施肥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1)以肥料转化率为基础建立了全量养分通用施肥模型和参数体系:在Wj=Wi状态下,模型为Win=Wyield/Kyield,参数为产量和肥料转化率;在Wj〉Wi状态下,模型为Win=Wyield/Kyield,参数为产量和肥料转化率;在Wj〈Wi状态下,模型为Win=Wyield/Ks-yield+(Wj-W)i,参数为产量、肥料转化率和(Wj-W)i。(2)以肥料离土率为基础建立了肥料离土估算模型和参数体系:在Wj=Wi状态下,全量养分通用离土模型为Wleave=Win×Kleave或Kleave=1-Kyield,参数为产量和肥料转化率;在Wj〉Wi状态下,模型为Wleave=Kleave×Win或Kleave=1-Kyield-Kfertilization,参数为产量、肥料转化率和(Wj-W)i或Kfertilization。(3)以肥料培肥率为基础建立了土壤培肥模型和参数体系:在Wj〉Wi时,肥料培肥率模型为Kfertilization=(Wj-W)i/Win,参数为产量和肥料培肥率。(4)以中长期定位试验为例说明了以上模型的应用方法和过程。  相似文献   

9.
潴育性黄泥田肥料效应函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希柏 《土壤学报》1994,31(3):336-339
  相似文献   

10.
施肥模型研究综述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41  
侯彦林  陈守伦 《土壤通报》2004,35(4):493-501
对施肥模型和参数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今后定量施肥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生态平衡施肥理论和实践,在综合评价肥料利用率及其算法前提下,提出了肥效评价的生态平衡施肥理论体系和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理论体系包括:(1)以生态平衡施肥的多目标优化施肥为核心内容,即生态平衡施肥是以适宜的肥料成本、保证粮食产量和品质、持续培肥或保持土壤肥力平衡、减少施肥污染的多目标优化;(2)从操作上定义了多个评价指标,并可通过普通肥料田间试验求算;(3)指标体系包括评价肥效和指导施肥双重功能;(4)确立了肥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方法。指标体系包括4方面9项指标:①用产量评价的指标有肥料转化率、最低肥料转化率、最高肥料转化率、平均肥料转化率;②考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指标有肥料离土率、生态施肥量上限;③考虑土壤培肥的指标有培肥施肥量下限;④考虑土壤和肥料共同作用的指标有土壤-肥料养分表观转化率和土壤-肥料养分表观离土率。  相似文献   

12.
从全国和各地区追肥比例入手,分析了追肥预测方法的必要性和实践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平衡施肥追肥量确定的"天-地-作物概念模型",重点介绍了在正常年型追肥量基础上如何确定追肥修正系数的方法,包括宏观专家经验方法、微观田间试验方法、根据历年化肥用量波动的确定方法、根据历年单产波动确定的方法、根据氮肥单位用量估算的确定方法;最后归纳出追肥修正系数确定方法的优化过程,并阐述了追肥预报信息化的必要性。结果表明:根据历年化肥用量波动的确定方法和根据历年单产波动确定的方法适合于省级大尺度追肥参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13.
长期施肥的土壤生态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国内外长期肥料试验对土壤生态环境影响的一些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 ,并就长期施肥对土壤肥力、土壤生物种群、土壤酶、温室气体排放及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进行了较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4.
生态平衡施肥技术产业化模式和机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侯彦林  任军 《土壤通报》2003,34(3):191-194
本文分析了我国施肥系统的物质流、货币流和技术流、信息流的流动规律,指出缺乏施肥技术推广的经济驱动力和有效的科技服务手段是我国平衡施肥技术推广普及的主要限制因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生态平衡施肥技术产业化的模式和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木薯的营养特性及平衡施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和大田对比试验的方法,对木薯的营养规律、平衡施肥中的NPK比例及最隹施肥量进行了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木薯生长从土壤中带走的N∶P∶K∶Ca∶Mg比例为1∶0.1∶0.65∶0.41∶0.19,块根中N∶P∶K∶Ca∶Mg为1∶0.2∶1.9∶0.3∶0.2;在花岗岩砖红壤上木薯平衡施肥适宜的N∶P2O5∶K2O比例为2∶1∶3或2∶1∶2,最隹的施肥量为450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