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技术的变革和最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堆制良好的培养料是栽培获得优质、高产双孢蘑菇的基本保证,随着全世界双孢蘑菇栽培技术的广泛交流和跨领域技术的集成应用,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技术取得了飞跃发展。对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技术的历史变革和最新进展进行了概述,希望为双孢蘑菇栽培者提供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2.
双孢蘑菇是世界性栽培和消费的菇类品种之一。文章从质量优势、资源优势、操作优势分别阐述花生壳栽培双孢蘑菇的应用前景,并从培养料配方、培养料准备、建堆、翻堆(发酵)、播种与管理等方面介绍花生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要点,以期为双孢蘑菇种植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周秦福  陈先西 《食用菌》2010,32(4):55-56
双孢蘑菇是目前世界上栽培范围最广、产销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一。福建省双孢蘑菇的栽培面积、产量及出口量居全国首位。随着双孢蘑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人们对食用菌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逐步提高,以稻草作原料的传统栽培双孢蘑菇远远满足不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需求。为此我市在省科技厅星火办和省农林大学菌草所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于2007年开展了菌草栽培双孢蘑菇技术示范研究。通过一年多的初步探索,菌草栽培的双孢蘑菇具有无污染、品质优、产量高,出菇早等优点,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  相似文献   

4.
西北地区冬季双孢蘑菇栽培技术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建宁 《中国蔬菜》2006,1(11):48-49
我国西北地区冬季气候干燥、寒冷,双孢蘑菇栽培多在日光温室内进行。在不加温条件下,12月-翌年2月双孢蘑菇出菇处于停止期,越冬后,3-6月继续出菇。笔者利用在日光温室内加挂黑色塑料薄膜、使用中温偏低型双孢蘑菇菌种进行冬季双孢蘑菇节能栽培,有效地解决了双孢蘑菇冬季不出菇的问题,形成了西北地区冬季双孢蘑菇连续出菇的栽培新模式。9月初堆料,10月上旬接种,10月底覆土,11月中旬-翌年3月采收,比常规栽培增产30%,提高了日光温室利用率,使双孢蘑菇种植者获得更大收益。  相似文献   

5.
五节芒与稻草栽培双孢蘑菇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贵平 《食用菌》2013,(6):36-36
对五节芒与稻草栽培双孢蘑菇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五节芒栽培双孢蘑菇平均单产(9.85kg/m^2)与稻草栽培双孢蘑菇的产量(10.06kg/m^2)相近。  相似文献   

6.
分析比较了稻草、玉米芯和杏鲍菇菌渣为主要原料栽培双孢蘑菇子实体经济性状及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稻草栽培的双孢蘑菇子实体个较大,容重较小,菇体紧实度稍差;杏鲍菇菌渣及玉米芯栽培双孢蘑菇子实体相对个小,容重较大,菇体紧实。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子实体的粗蛋白、可溶性糖、总氨基酸和维生素C的含量最高,稻草次之,玉米芯最低,但是,杏鲍菇菌渣栽培双孢蘑菇必需氨基酸所占比例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菇农栽垮双孢蘑菇工艺繁多,现在国内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工艺与国外现代化的栽培蘑菇生产方式相对落后,尽管不全部适合于我国国情,但借鉴吸收发达国家数百年来发展蘑菇生产成功的经验和技术,是提高我国蘑菇生产水平的必经之路。设施化栽培是营造适合双孢蘑菇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使它的生长发育达到理想化的状态,笔者在设施化栽培双孢蘑菇的过程中具体操作工艺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玉华 《食用菌》2007,29(6):57-58
双孢蘑菇栽培,由于环境条件不适宜或栽培措施不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害,引起菌丝体和子实体本身表现出各种不正常状态,以及发生在菇床上为害蘑菇菌丝体和子实体的害虫,总称为双孢蘑菇的病虫害。随着双孢蘑菇栽培的发展,其病虫害的发生种类越来越多。目前在双孢蘑菇栽培中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2015,(6)
<正>双孢蘑菇是目前世界上人工栽培最广泛、产量最高、消费量最大的食用菌,约占世界食用菌总量的40%左右。双孢蘑菇在栽培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当而出现了一些生理性病害,造成双孢蘑菇的产量和品质降低。笔者结合实践分析总结出了高寒地区双孢蘑菇栽培过程中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措施,仅供参考。1菌丝徒长1.1症状双孢蘑菇播种后菌丝营养生长过旺,绒毛状菌丝  相似文献   

10.
利用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糠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和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并测定农艺性状、产量和营养成分,以研究利用刺芹侧耳菌糠栽培草菇和双孢蘑菇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刺芹侧耳菌糠栽培草菇产量为6.34kg/m2,相比常规稻草栽培草菇增产49.17%,其蛋白质含量为27.9%,也高于稻草栽培草菇(24.9%);刺芹侧耳菌糠栽培双孢蘑菇的产量与稻草栽培双孢蘑菇产量相近,而蛋白质含量与氨基酸含量都低于稻草双孢蘑菇。  相似文献   

11.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夏季出菇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夏季出菇试验结果表明,双孢蘑菇新品种9801的产量、质量和抗逆性均有明显提高;培养料内添加食用菌专用发酵剂可以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发酵质量;培养料中和覆土内活加双孢蘑菇专用添加剂能提高双孢蘑菇子实体质量。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的生物学效率可达到50%以上,产量可达10kg/m^2以上。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濮阳市双孢蘑菇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为了规范双孢蘑菇生产,促进双孢蘑菇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濮阳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科研团队对全市双孢蘑菇栽培进行了详细的调研,并制定了濮阳市双孢蘑菇周年栽培技术规程,指导菇农进行规范化栽培,切实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要点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孢蘑菇又名白蘑菇,是世界上栽培较广、产量较高的一种食用菌。其肉质鲜嫩,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因此享有“植物肉’的美称。我国目前栽培双孢蘑菇仍以稻草、麦秸等原料为主料,限制了双孢蘑菇在玉米产区的发展。而作为玉米种植的副产品玉米秸大部分被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自1997年,我们用玉米秸栽培双孢蘑菇,经4年的试验,逐渐形成了一套北方玉米秸栽培双孢蘑菇的技术,其生物转化率在33%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择适宜的栽培时间双孢蘑菇菌丝在8~27℃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0~22℃;子实体在8~…  相似文献   

14.
利用闲置水稻育秧大棚栽培双孢蘑菇,比较不同双孢蘑菇品种栽培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闲置水稻育秧大棚栽培下,双孢蘑菇AS2796平均单产最高,达到5.93 kg/m2,菇形圆正、颜色白、单菇较重、菌盖厚。  相似文献   

15.
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疣孢霉是一种土壤真菌,它以覆土为主要传染源危害双孢蘑菇,已成为制约我国双孢蘑菇生产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若采取严格菇房处理、培养料二次发酵、重视覆土材料消毒、适时安排栽培季节、加强栽培管理、选用抗逆性强的蘑菇菌株等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控制双孢蘑菇疣孢霉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提高隧道式堆制生产双孢蘑菇基料的质量,从而满足双孢蘑菇生产中对产量和品质的要求,进而为秸秆和奶牛场废弃物混合堆制双孢蘑菇栽培基料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通过采集7个批次隧道堆制生产的栽培基料,对其理化性状进行分析,分析栽培得到的双孢蘑菇的品质和产量,并对栽培基料与品质、产量间关系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二次发酵结束时,各批次栽培基料的pH均微偏碱性,基料全氮含量上升,C∶N下降.B5批次栽培基料所得双孢蘑菇的品质最好,产量较高,所得栽培基料适合栽培双孢蘑菇,栽培基料原料堆制配方较为合理.二次发酵后栽培基料总有机碳含量、C∶N与品质和产量负相关,基料全氮含量与品质和产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双孢蘑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食品,在市场上倍受青睐。河南商丘市栽培双孢蘑菇已有十几年的历史,大多数采用稻草栽培。近几年由于稻草资源紧缺,价格上涨,栽培成本越来越高,制约了双孢蘑菇的发展。为了扩大培养料的来源,笔者利用当地丰富的麦秸秆做原料栽培双孢蘑菇,通过几年的栽培试验,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将这一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双孢蘑菇设施化栽培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施栽培有利于提高双孢蘑菇单产、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利于产品质量与国际接轨.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消除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增加出口创汇。本文对国内外双孢蘑菇设施栽培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双孢蘑菇栽培技术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介绍利用玉米芯连续栽培草菇—双孢蘑菇的栽培季节,草菇栽培要点,草菇菌渣留存处理,双孢蘑菇栽培要点,病虫害防控等技术。  相似文献   

20.
双孢蘑菇生产中普遍存在栽培设施随意性大、专业化水平低、栽培技术不规范、标准化程度不高等问题。通过实施良好农业规范GAP保障双孢蘑菇质量安全显得十分必要。文章从栽培模式选择、栽培基质选择、菌株选用、栽培季节、培养基质、GAP栽培技术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双孢蘑菇GAP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