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紫外线诱变对平菇菌丝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紫外线诱变育种已成为食用菌育种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对诱变机理方面的研究甚少。本试验旨在研究紫外线诱变对平菇菌丝长速、生长势和细胞内含物变化的影响,为食用菌紫外线诱变育种提供参考和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材料 菌株为无孢5号,本校分离。平板培养基为综合马铃薯汁培养基:去皮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琼脂20g,磷酸二氢钾38,硫酸镁1.5g,维生素B_1 1片,水1000ml,pH值自然。接种后将平板置恒温箱25℃下培养。 (二)照射剂量与方法 试验设1′30″、2′、3′、5′和对照5个处理,每处理重复3次,每重复用18×90mm培养皿平板培养菌丝,每个平板中央接入8mm的菌丝  相似文献   

2.
以桑黄菌株为试材,采用航天诱变的方法,通过多代分离、纯化得到109株诱变菌株。对诱变菌株编号后培养,通过宏观菌落观察、微观菌丝比较和拮抗试验,初步筛选出47株桑黄诱变菌株,比较诱变菌株与出发菌株H0母种生长速度,发现9株诱变菌株的速度显著大于出发菌株。采用液体发酵培养方法比较菌丝生物量,优化桑黄液体发酵菌丝黄酮的提取工艺后比较诱变菌株的黄酮产量,以期为桑黄航天诱变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诱变菌株H68具有生长速度快、长势好、菌丝黄酮产量显著高于出发菌株的特点。经鉴定,H68属于桑黄孔菌属,GenBank登陆号MN153566.1,同源性99.85%,判定为出发菌株H0的航天诱变株。  相似文献   

3.
以黄色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FV7为材料,采用紫外线诱变、氯化锂诱变和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等多种诱变方法对金针菇的菌丝细胞进行诱变,诱变后的菌丝细胞经过菌丝体生长阶段33℃高温初筛和子实体发育阶段20℃中温复筛,并经过多轮筛选获得耐高温突变菌株FV7EMS。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甲基磺酸乙酯对金针菇菌丝细胞的诱变效果明显,突变菌株FV7EMS能在20℃温度出菇,且生长速度快、菌柄较长,生物学效率比亲本FV7提高了28.82%,与亲本间存在较大的遗传差异。金针菇耐高温新品种的培育,对于降低工厂化栽培能耗、多季节栽培金针菇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4.
真菌菌丝进行照射诱变 ,为真菌类尤其是食用真菌类的品种选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5.
^60Co—γ射线对几种真菌菌丝的诱变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真菌菌丝进行照射诱变,为真菌类尤其是食用真菌类的品种选育提供了一种新的育种手段。  相似文献   

6.
诱变育种包括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处理食药用菌菌种,使其产生基因突变或基因重组,从突变体中筛选出所需要的突变菌株的方法。1996年经我国“961020”返地式卫星搭载了本所保存的灵芝菌种。利用太空条件进行太空诱变育种的研究,尚属首次。本文是对灵芝菌丝形态、生化、发酵、栽培观察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诱变技术在落叶果树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潇  齐开杰  殷豪  张绍铃 《园艺学报》2016,43(9):1633-1652
对利用诱变技术开展落叶果树育种的研究进展,包括诱变方法、诱变育种取得的成果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综述,指出目前诱变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诱变技术与杂交、离体培养及基因组学研究结合用于育种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金针菇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其紫外线诱变的条件实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的食用菌育种手段包括自然选育、杂交、诱变等.近十年来,原生质体作为一种新的育种手段,已开始应用于金针菇中.1983年Magae等实验认为,在洋葱浸出液培养基上,金针菇的原生质体易于产生并具有较好的再生频率.在国内这方面报道不多.本文拟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金针菇双核菌丝的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其紫外线诱变作进一步的实验.  相似文献   

9.
王桂芹 《食用菌》2005,27(5):21-21
羊肚菌是世界著名的食药用真菌。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对羊肚菌的分类、分布、生态、生理、生物学特性及细胞亚显微结构等均作了大量的深入研究工作。但未见采用羊肚菌子囊孢子育种方面的报道。本试验旨在为羊肚菌的驯化栽培提供一定的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平菇菌株"灰美2号"的单核菌株为试验材料,利用5个浓度梯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对单核菌株的菌丝体进行诱变处理,通过拮抗试验、菌丝生长情况、出菇试验、出菇后孢子核酸含量的测定和出菇菌株菌丝形态的观察,探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对平菇菌株的影响,以期为秋水仙素食用菌诱变育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的菌株与CK菌株存在不同程度的拮抗现象;0.01%秋水仙素处理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最快,且菌株菌丝浓密,边缘整齐;出菇试验表明各处理后菌株的产量均明显低于CK,其它农艺性状以及核酸含量与CK无明显差异,同时发现平菇单核菌株出菇后菌丝变为双核菌丝,但由单核菌株出菇后变为双核菌丝的菌株农艺性状明显低于双核菌株.分析发现,0.01%~2.00%浓度秋水仙素处理的平菇单核菌株的农艺性状和核酸含量并未发生变化,但较低浓度的秋水仙素可以加快菌丝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1.
空间诱变育种及其在瓜类上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空间诱变育种(或航天育种)是航天技术与现代生物技术、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新育种技术。论述了空间诱变育种的概念、方法、机理、特点及国内外研究概况,并分析了空间诱变育种技术在瓜类育种上的应用,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以马桑菌(Lentinus edodes)菌株LeM-f为试材,采用外源添加GABA并覆盖赛璐玢膜的平板置于室温和亚温逆境下培养,观测不同浓度γ-氨基丁酸(GABA)对菌丝生长速度、气生菌丝鲜质量、菌丝生长抑制率、显微形态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以期为探索应用GABA对缓解马桑菌菌丝对亚温胁迫的逆境耐受能力、抗性提升效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外源添加适宜浓度GABA能缓解菌丝遭受的亚高、低温胁迫,促进菌丝生长,提高菌丝密度,且增加了前端菌丝的分支率,抗氧化酶(CAT、SOD)活性随外源添加GABA而提升。0.6 mmol·L-1 GABA对亚高温胁迫的缓解效果最佳,生长抑制率低至8.63%,接近室温正常生长水平,气生菌丝产量比亚高温抑制时提升212.47%,分支率提高34.31%,所有效果优于亚低温胁迫。综上所述,外源GABA可效缓解亚高、低温造成的伤害,但亚高温条件下作用最佳,生产中的应用前景很广。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野外调查、菌种分离及室内试验观察,对亚树花生态特性、形态、显微结构及培养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豫南,亚灰树花多发生于夏季阔叶树林内,其子实体大型,由菌盖、菌柄组成,单系菌丝。菌管较短,子实层由担子及担孢子组成,无囊状体。在PSA培养基上,菌落白色,绒状,具菌丝束及放射状纹,营养菌丝无色透明,有分枝,具横隔,无锁状联合。基内菌丝无色透明,多分枝,无锁状联合,可产生厚壁孢子。  相似文献   

14.
航天诱变育种又称空间诱变育种,是一种利用航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常规育种技术等相结合而成的新兴技术。本文从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与方法上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的进展和成就,并就我国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其在辣椒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航天诱变育种又称空间诱变育种,其在扩大遗传变异,创造农作物新种质,解决常规育种中某些特殊问题和培育新品种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开辟了一条农作物育种的崭新途径。该研究综述了航天诱变育种的研究现状、特点及在我国甜瓜育种中的应用进展情况,对航天诱变育种存在问题进行了简要总结探讨,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为选育高产多糖的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菌株,以黑威单片作为出发菌株,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ARTP)诱变原生质体,经过3轮迭代诱变,从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的诱变菌株中筛选多糖产量较高的菌株,通过5代继代培养测定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稳定性,采用拮抗实验观察菌株间的拮抗情况,通过简单重复序列区间(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 ISSR)分子标记分析菌株间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与黑威单片相比,诱变菌株D3-56的菌丝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分别提高15.02%和48.40%,诱变菌株D3-60的菌丝生物量和多糖含量分别提高13.15%和60.83%,诱变菌株D3-56和D3-60的多糖产量分别提高70.69%和81.97%;诱变菌株D3-56和D3-60菌丝生长速度稳定,且与黑威单片存在遗传差异。  相似文献   

17.
搜集国内的20个灰树花菌株,进行生物学特性和栽培试验,对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周期、子实体鲜重、酶活等9个性状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变异系数在0.06~0.63,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对灰树花农艺性状聚类分析表明,20个菌株聚为4个亚类群,每个分支具有明显的性状特征。Ⅰ1亚类生长周期长,产量高;Ⅰ2亚类生长周期长,但产量较低,色泽均为灰白色;Ⅱ1亚类菌丝生长速度快,但原基分化不完全;Ⅱ2亚类生育期短,产量低。明确灰树花种质资源的不同类型,在引种和育种工作中,做到科学引种,合理选择具有优势互补性状的亲本,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18.
以香菇菌株"辽抚4号"为试材,采用继代培养的方法,研究了继代培养次数对菌丝的生长特性和显微形态变化的影响,以期为菌种使用和继代培养对菌种退化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继代培养对菌丝的生长特性和菌丝微观形态影响显著,子实体组织分离的部位和培养基成分对继代培养菌株菌丝的长速和长势影响明显。随着继代培养次数的增加菌丝长速下降趋势显著,继代培养40次之后,木屑培养基上,菌盖部位分离菌丝生长速度下降35.62%,PDA培养基上,菌盖与菌柄交界处的组织分离菌丝生长速度下降34.05%,菌丝稀疏,长势变弱;菌丝显微结构可见明显变化,菌丝宽度、锁状联合的宽度和数量发生菌丝微观形态的改变,趋势上随着继代培养次数的增加,菌丝分枝和锁状联合数量逐渐减少,菌盖处组织分离得到的菌丝锁状联合的宽度逐渐增加;组织分离菌株的菌丝特性差异表明菌盖、菌盖与菌柄交界处是最佳分离部位。  相似文献   

19.
食用菌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从出发菌株的选择、诱变因素和诱变材料的选用、主要食用菌类的辐射敏感性和适宜诱变剂量及突变株筛选与鉴定等方面综述了食用菌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食用菌诱变育种的研究动向。  相似文献   

20.
落叶果树生物技术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杜学梅  李登科 《果树学报》2002,19(5):286-291
现代生物技术如胚培养、离体诱变、基因工程技术等为果树育种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它不仅可以定向改良果树遗传性状,而且扩展了育种范围,提高了育种效率。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落叶果树胚胎培养育种、胚乳培养育种、花培育种、离体诱变育种、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基因工程育种所取得的成绩,侧重介绍了胚培、花培、离体诱变及原生质体培养与细胞融合4种育种方法及其培养技术,初步分析了目前落叶果树生物技术育种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工作重点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