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农一号紫花苜蓿是吉林省农科院用从美国引进的"格林"杂花苜蓿,在吉林省公主岭地区经30多年的风土驯化和自然淘汰后选育而成。育成后又经过多次复壮、鉴定,不断提高品种的整齐度和耐寒耐旱、高产稳产等优良性能。1987年5月通过国家牧草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登记号为004号。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研究盐胁迫下20份苜蓿品种的苗期耐盐性,为耐盐苜蓿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0(CK)、0.4%、0.6%、0.8%、1.0%、1.2%Na Cl溶液分别对20份苜蓿种质材料苗期生长发育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盐胁迫处理下,20份苜蓿的耐盐性大致分为3类:即强耐盐性苜蓿有紫花苜蓿(澳大利亚引进品种);中耐盐性苜蓿有伊犁苜蓿、苜蓿王、北疆紫花苜蓿、甘农3号苜蓿、布尔津苜蓿、新牧一号苜蓿、阿尔泰杂花苜蓿、阿尔泰黄花苜蓿、新疆大叶苜蓿、北疆苜蓿、奇台苜蓿、阜康苜蓿、巴州苜蓿和沙湾苜蓿;弱耐盐性苜蓿有甘肃润布勒苜蓿、三得利苜蓿、南疆苜蓿,多变苜蓿和敖汉苜蓿。[结论]建议在新疆干旱区种植推广牧草时选择耐盐性强的苜蓿品种。  相似文献   

3.
公农3号根蘖型苜蓿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分院于上世纪90年代选育成功的优良苜蓿品种。该品种源自艾尔古奎恩、海恩里奇思、兰吉兰德、斯普里德、公农一号5个苜蓿材料,通过试种从中选择优良单株,建立无性系,进而建立多元杂交圃,测定后代一般配合力,筛选到理想的优良无性系组合。  相似文献   

4.
<正>1中兰1号苜蓿1.1品种来源中兰1号苜蓿(Medicogo sativa Linn.ZhongLan.No.1)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以抗霜霉病和丰产性为主要育种目标,采用简单轮回选择多亲本改良混合选择和多元杂交等方法选育而成,1998年12月通过全国牧草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5.
苜蓿作为草食性畜牧业的重要饲草饲料,其育种研究正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为提升我国苜蓿育种水平,介绍了我国苜蓿育种研究状况,其育种存在着育成品种少、育种技术手段和方法相对滞后等问题,对此提出了通过选择育种、杂交育种以及基因工程技术育种方法进行选育品种,并以现代生物技术为主、传统育种技术为辅的研究方向,以期加快我国苜蓿育种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6.
以国内外9个苜蓿品种为材料,对其株高、主茎节数、叶面积、叶长、叶宽、分枝数、根长7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间主要农艺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游客、公农2号品种的农艺性状综合表现最好;苜蓿不同性状间的相关性较差,除叶片性状外,其余性状间均未达显著水平;主成分分析显示,排名前3的主成分为叶片因子、主茎节因子、分枝因子;以农艺性状为基础对苜蓿品种作聚类分析,9个苜蓿品种被划分为3个类群。研究结果将为苜蓿引种、品种选育、种质资源科学评价提供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7.
红南果梨是抚顺市农科院选育的南果梨芽变品种,比普通南果梨果个大、着色好;品质优,深受市场欢迎。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介绍了北美和加拿大从本世纪初以来苜蓿育种工作的概况,选育目标和主要方法以及所取得的经验与成就;扼要地叙述有关苜蓿细胞和遗传学方面在各个阶段研究进展的代表性的苜蓿品种。这篇简要介绍对我国从事苜蓿育种工作者可作为借鉴之用。  相似文献   

9.
用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杂交,选育出几个优质面包小麦品种和品系,并选育出几个重穗型小麦品系;用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选育出重穗型小麦品系。证明普通小麦和硬粒小麦杂交,及普通小麦和黑麦杂交是可选育出超亲类型的。并对远缘杂交的品种选育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紫花苜蓿品种比较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种植的紫花苜蓿品种,对引自国内外的8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了物候期、返青率、株高以及产量等性状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的生育时期有较明显的差异;返青率国内苜蓿好于国外苜蓿,其中国外苜蓿返青率第三、四年明显下降;农菁1号品种一次刈割株高高于其它品种;肇东品种二、三次刈割株高高于其它品种;肇东苜蓿产量最高,农菁1号与草原1号次之,敖汉最低,国外品种第三年后产量降低明显。综合评价认为,农菁1号、肇东苜蓿、草原1号及龙牧801紫花苜蓿品种的综合性状好、产量高且稳定,适宜黑龙江省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苜蓿新品种——紫花5号牧草,以我国的紫花苜蓿和秘鲁苜蓿品种为亲本材料,经四代混合杂交优化去杂选育而成。经国家牧草品种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2.
根据选育目标,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8个供试旱地苜蓿品种的农艺性状进行综合评价,比较优劣,选择出了适宜宁夏旱地推广种植的美国杂花、中苜1号、固原紫花3个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明国外苜蓿品种在吉林中西部地区的生态适应性,试验以引进的14个丹麦苜蓿品种为材料,以国内2个主栽品种做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越冬情况、秋眠习性和产草量等10个性状指标进行连续两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国内苜蓿品种相比,国外苜蓿品种在越冬性和产草量等性状上没有优势,普遍表现出越冬性能差、产草量较低等特性,说明这些国外品种不能较好地适应吉林省中西部地区的气候土壤条件.但国外苜蓿品种表现出的株型直立、个体间性状一致等优良特性,可作为我国优良苜蓿品种选育材料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4.
欧洲和美国的苜蓿品种在恶劣的生长环境下持久性较差,因此培育能适应澳大利亚严酷的生长条件的苜蓿品种非常关键.通过引进优良苜蓿品系和新搜集的苜蓿品系进行杂交,获得理想杂交品种,在多种不同的气候区域及土壤类型下对杂交种抗寒性进行测定,保留表现最好的杂交后代,形成前基础种子.在国内外大量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澳大利亚苜蓿品种选育,系统阐述了苜蓿在低温胁迫下,其形态、生理、生化诸方面适应性变化以及秋眠性与抗寒性的关系,并对苜蓿抗寒基因工程研究进展作了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5.
我国苜蓿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综述了我国在苜蓿新品种的选育、地方品种的整理、国外品种的引进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结合我国的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国外苜蓿育种工作进行比较,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鲜食糯玉米品种选育在相对水平条件下,目标选择依次为:抗性>品质>产量。以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的糯农家种为基础材料选育亲本,以温带种质与热带(亚热带)种质为主要杂交模式,育种与试验示范相结合,是选育适应性好的鲜食糯玉米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DH919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玉米所选育的中晚熟型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具有产量表现稳定,适应性好,综合抗性好,耐密性强等优点。2019年通过了辽宁省普通玉米中晚熟组联合体试验。笔者主要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等。  相似文献   

18.
我国芷蓿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我国在苜蓿新品种的选育、地方品种的整理、国外品种的引进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结合我国的生产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国外苜蓿育种工作进行比较,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9.
<正>樱桃番茄又名迷你番茄,它含有多种维生素、无机盐等,和普通番茄一样,不耐寒,不耐热。冬春茬可采用普通和优型日光温室,一般10月下旬-11月上旬播种,翌年重月中、下旬至2月上旬定植,3月上、中旬至6月份上市。一、品种选择樱桃番茄的品种很多,无限生长类型的优良品种有:台湾农友种苗公司选育的圣女、金珠;东方正大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东方红莺;从荷兰等国引进的樱桃红、黄圣果;还有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单位选育的鲜食番茄"美味"、黄珍珠、珍珠红以及有限生长型的串珠、红珍珠、红宝石等,可供栽培选择。  相似文献   

20.
优质的苜蓿草对健康的奶业生产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提高苜蓿草产量和质量,笔者进行了不同苜蓿品种的丰产性比较试验,测定了各品种粗蛋白和粗纤维的含量,筛选出了适合山东农作区的优质高产的苜蓿品种。试验证明WL-353、WL-363和WL-SALT等苜蓿品种生长性状好,产量高,且草质量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