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强  彭晓春  周丽旋  张杏杏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345-11347,11374
以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相关理论方法为基础,依据广东省实际情况,通过计算出广东全省及各地级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状况,尝试确立省内各地级市间的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广东省各地级市生态足迹均呈现赤字状态,赤字水平由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向外逐渐递减;应支付生态补偿金的地区基本为广州、深圳等珠三角经济发达地级市,而接受补偿方多为河源、揭阳等珠三角外围经济欠发达地级市。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发展,各地耕地利用方式改变,耕地多功能空间差异逐渐显现.以广东省为例,构建耕地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加权求和评分法及Spearman相关系数方法,对2014—2018年广东省20个设区市耕地多功能水平和权衡与协同关系进行分析,为提高耕地管理水平、政府制定耕地利用政策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14—2018年广东省耕地生产经济功能总体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其功能等级在空间上呈珠三角地区中部向四周增强的特点,空间差异明显.社会保障功能总体呈增强趋势,粤西、粤北、粤东地区功能等级总体相对较强,珠三角地区功能等级总体相对较弱.生态景观功能总体呈减弱趋势,功能等级在空间上表现出高低相间的特征.综合功能总体呈减弱趋势,功能等级在空间上大致表现为珠三角地区相对较弱,粤西、粤北、粤东地区相对较强的特征,空间差异较大.广东省各耕地功能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主要表现为协同关系.其中,耕地生产经济功能与社会保障功能协同关系最强.该结果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充分发挥耕地多功优势,制定耕地保护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广东省20个城市2001—2020年的统计数据,运用SFA模型测算广东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进一步借助Tobit模型分析耕地非粮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结果表明:1)2001—2020年,广东省平均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呈稳步缓慢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0.15%,在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和北部生态区间存在显著的空间分布异质性和时序变化趋同性。2)耕地非粮化水平提升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产生“倒逼效应”,但存在功能区差异,珠三角核心区和沿海经济带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受非粮化的“倒逼效应”明显,在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北部生态区影响相对不显著。3)不同水平的耕地非粮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倒逼效应”存在差异,相对而言,高度非粮化对粮食生产技术效率的促进作用更强。鉴于此,应注重耕地非粮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通过加强耕地非粮化治理,实行功能区差异化提升策略,与社会经济手段相互协调,稳定和提升主销区粮食生产技术效率,落实“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沿海经济带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中最具潜力、最具发展空间的领域,是牵引经济发展的“火车头”.如美国沿海经济带、韩国沿海经济带等,对本国的经济发展均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中国大力推进沿海产业经济带发展过程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举足轻重,本文以辽宁为例,研究国外沿海经济带的产业布局及其启示.  相似文献   

5.
2007年10月,我们组织部分乡镇企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和乡镇企业家赴广东省"珠三角"地区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考察学习。考察团认真听取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介绍,并与当地党政领导、企业界人士进行广泛  相似文献   

6.
长江经济带发展是当前我国正在实施的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之一,长江经济带在全国农业乃至整个经济发展全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江经济带稻作农业文化遗产是我国、是全世界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长江经济带稻作农业文化遗产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历史久的特点。长江经济带稻作农业文化遗产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科技价值和全球价值。今后,为实现长江经济带稻作农业文化遗产的世代相传和永续发展,应采取以下积极措施,如提高认识、增加投入、加强研发、开展合作、严格保护和严加管理等。  相似文献   

7.
基于广东省海关的统计数据,对珠三角国际空运贸易规模、流量和流向等进行了归纳。通过分析粤港两地航空物流业在承担珠三角国际空运货物的运输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所处的地位对粤港两地国际空运物流业的竞争态势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曾艳 《广东农业科学》2012,39(4):191-194
我国各地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做法各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长三角地区涌现了一批典型代表.而珠三角地区虽然农村经济也发达,但缺少对珠三角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总结.番禺钟村是珠三角经济较发达农村地区的一个缩影,依托区位优势,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对钟村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思考其运行模式,抽象出新农村发展的一些规律,有利于钟村在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更大成就,可供其他地区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9月22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在江门市召开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会议,总结交流加快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部署推进珠三角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李容根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珠三角地区要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作。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及其效益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1992~2012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广东省、江苏省和全国的产业结构转变度、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结构偏差系数,通过与江苏省的对比,分析了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效益优劣,并进一步分析了广东省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的产业结构效益。结果表明:广东省产业结构转变度年际变化较大、连续性差;广东省就业结构的调整明显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发挥作用的机制受到阻碍,产业结构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广东省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效益较低,第二产业结构效益较高,但相对优势减弱;在4个区域中以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效益最高,其次是东翼和山区,西翼产业结构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11.
规划建设黄河上游经济带是促进甘青宁三省建立区域优势互补机制,解决地区经济凹陷、缩小发展差距,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立足三省实际,从政策、区位、资源、能源、交通、生态优势条件分析入手,探讨经济带建设仍面临的诸如城市规模偏小、竞争力弱、城乡差距大、增长方式转变深层次矛盾多、局部区域生态环境继续恶化等不利因素。提出建立黄河上游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即遵循科学规划、区域一体化、循序渐进、产业支撑四个原则,突出协调发展联席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特色鲜明优势产业体系、全方位对外开放体系及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体系的构筑六项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2.
采用较为详实的资料、以不同的优势产业结构为划分依据,对1995-2007年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建设用地扩张态势进行分区段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运用SPSS 13.0软件对建成区面积与社会经济、政策制度等因素逐步进行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建设用地扩张驱动力在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确立前后由以社会经济驱动力为主转变为社会经济驱动力与政策制度驱动力并重,各区段的主要驱动因素也因产业结构不同存在明显差异,认为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确立对该区域建设用地的扩张有一定程度的影响,相关政策有发挥作用的空间,如运用得当可以较好地实现土地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19922012年统计数据为基础,计算了广东省、江苏省和全国的产业结构转变度、产业结构偏离度和产业结构偏差系数,通过与江苏省的对比,分析了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效益优劣,并进一步分析了广东省珠三角、东翼、西翼和山区的产业结构效益。结果表明:广东省产业结构转变度年际变化较大、连续性差;广东省就业结构的调整明显落后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发挥作用的机制受到阻碍,产业结构效益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广东省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结构效益较低,第二产业结构效益较高,但相对优势减弱;在4个区域中以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效益最高,其次是东翼和山区,西翼产业结构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14.
庄西伦  刘庆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11):212-214
基于2012年广东省荔枝主产区的调研数据,分别从区域、规模、品种等方面对荔枝的投入、产出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荔枝种植主要集中在粤西和珠三角地区,粤东地区的种植规模与成本利润率均最低,珠三角地区的荔枝产值(每667 m2)最高,粤西地区的荔枝产量(每667 m2)最高,但其产值不及珠三角地区;种植面积≤0.67 hm2和种植面积>3.33 hm2的荔枝园的产量均较高,但产值与种植规模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通过适度扩大种植规模来提高生产效率;广东省以种植桂味和妃子笑品种为主,且这两个品种的产值均较高,另外糯米糍和黑叶的产值也很高,应加强对其进行品种改良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地理国情作为基本国情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笔者基于全方面获取的多尺度和多时相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社会经济统计信息以及历史数据等地理国情普查成果,对广东省建设发展过程中的土地利用基础状况、生态资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以及生态风险情况进行动态监测与分析。结果表明:①2005—2016年间,广东省建设用地占比逐年增加的态势明显,生态用地面积不断降低,林地占比逐年减少;②生态资产高值区集中分布于粤西、粤北和粤东区域,珠三角区域整体生态资产总额较低;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高的区域分布在粤西雷州半岛南部、江门市以及珠海市,珠三角区域的广州市、佛山市生态服务价值较低;④珠江三角州城市群区域,由于生态风险指数不断上升,高生态风险区在此形成。该研究结果有助于掌握研究时期内广东省地理国情演变的客观规律,同时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与规划、深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等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自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省加工贸易在广东省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并在推动广东省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广东省加工贸易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日益突显,广东省加工贸易未来如何发展成为广东省各界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先从广东省加工贸易的基本情况、贸易方式和产品结构等的现状出发,通过统计分析和比较分析揭示广东省加工贸易存在的问题,如加工贸易处于产业低端、外资企业占主导地位、成本上升和本土化发展力量依然薄弱,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粮食安全关乎国家稳定与社会发展,长江经济带是中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研究对象,应用网络分析法(ANP),从粮食投入要素、粮食供给要素、资源环境要素、经济社会要素4个核心维度构建粮食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粮食安全状况进行实证评价。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粮食安全状况总体不佳,虽然粮食总产量逐年增长,但占全国比例逐步下降,粮食安全状况层次明显,差异性较大,粮食安全受到挑战。基于此,必须从意识、政策、执行等视角,提升长江经济带粮食安全水平,促进长江经济带发展。  相似文献   

18.
以广东省惠州市为中心,对珠三角"代耕农"群体进行社会调查,分析其生存与发展状况。"代耕农"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收入支出、代耕规模等都没有太大差别。其居住环境、子女教育、休闲娱乐等方面的情况更是极度相似。"代耕农"群体极具共性,但仍存在差异。这个群体内部正为适应代耕环境的变化而慢慢发生转变,其分布区域也在发生变化。从经济发达向经济较落后地区流转,是"代耕农"群体迁移的新趋向。  相似文献   

19.
以促进广东省农民增收为根本出发点,采用问卷调查、相关系数、加权平均、层次分析(AHP)以及专家打分等方法对广东省农民的收入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定量和定性分析,确定广东省珠三角、粤西、粤东和粤北四大区域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根据各区影响因素的重要性排序,针对性地提出四大区域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同时对各区域的共性因素也进行相关分析,并就建立促进广东省农民增收长效机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电子商务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特色农产品经济突破发展的发动机,其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的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值得重视,结合区域内农产品电子商务的趋势归纳其发展主要有鼓励网络营销、建设丝路农产品大数据和构建农产品产业链电子商务等三个路径,并进一步提出完善基础设施、培训人才、制定标准和支持政策等对策建议,以提高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内农户的收入,促进农业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