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 毫秒
1.
指出了荒山荒地水土流失严重、气候恶劣、难以开发利用,导致在荒山荒地上实施造林工程存在一定的难度。为此,会泽县老厂乡在多年荒山荒地造林的基础上,探索出了行之有效的造林技术措施,即:采取有效的土地整理、挑选适宜的造林树种、选择恰当的造林时间、注意树木的种植密度,以此能大大地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以期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冀北山地造林树种短缺的问题,选择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华山松(Pinus armandii)、毛棶(Cornus walteri)、花楸(Sorbus pohuashanensis)、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黄栌(Cotinus coggygria)6个树种进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黄檗、胡桃楸、毛梾、华山松和花楸5个树种均适宜在阴坡宜林荒山造林,黄栌适宜在阳坡宜林荒山造林,可作为本区宜林荒山人工造林树种。黄檗在半阳坡宜林地造林虽然成活率与保存率较高,但生长量与健壮程度显著低于阴坡造林地,因此水肥条件差的半阳坡宜林地不宜营造黄檗林。胡桃楸在石质沟谷地造林虽然生长量与保存率低于阴坡造林地,但保存率在85%以上且生长较好,为该立地条件较佳的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3.
五角枫困难地截干深栽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项目是在以往困难地常规造林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理论和技术经验,选择耐旱耐瘠薄防火树种五角枫,在西峡县的浅山丘陵区粗马骨石荒地及中低山以上的宜林荒山困难地造林,通过截干深栽造林技术试验,最终探索出提高五角枫困难地截干深栽造林技术。试验证明,截干深栽造林比截干正常栽植成活率提高8.5%,比全株造林成活率提高28.1%,截干深栽当年新梢平均生长量比截干正常栽植提高22.1cm,比全株造林栽植提高44.7 cm。该试验的成功,为其他树种困难地造林提供了依据和经验,攻破了西峡县困难地造林技术瓶颈,合理有效地提高了困难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更为西峡今后困难地造林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结合内陆河流域降雨稀少、干旱缺水的自然条件和造林成活率低、生态工程建设成效不显著的生产现状,通过采取水平阶、鱼鳞坑、开沟和穴状等4种整地方式,在山滩旱地进行了对比试验,总结出了适于内陆河流域干旱半干旱地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的不同整地技术。该技术的研究应用,可节水保墒,提高造林成活率,有利于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5.
我国森林法中,不仅明确规定了属于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由林业和其他主管部门组织造林;属于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由集体经济组织组织造林。而且还规定了个人或集体可以承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的宜林荒山荒地造林。  相似文献   

6.
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林灭荒和绿化达标后,如何开展宜林地造林是林业生产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分析了宜林荒山荒地类型,有针对性地提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模式、造林技术、造林管理的具体措施,对生产实际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阿拉善干旱荒漠区石质荒山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影响干旱荒漠区石质荒山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因子的基础上,根据石质荒山的土壤、坡度划分立地类型,设计相应的造林模式,从树种选择、配置方式、栽植技术、抗旱造林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及抚育管理等方面入手,有效地解决了以往石质荒山造林中成活率、保存率低的“技术瓶颈”。  相似文献   

8.
在浅山丘陵区粗麻骨石荒地及中低山以上的宜林荒山造林困难地,选择耐旱耐瘠薄树种五角枫容器苗造林。通过不同整地方式、不同栽植方法、不同保墒措施等综合性技术进行对比试验,探讨五角枫困难地造林配套技术。通过对比分析,翼状鱼鳞坑整地较鱼鳞坑整地成活率提高11. 1%,保存率提高11. 9%,较穴状整地成活率提高20. 7%,保存率提高18. 3%;截干深栽造林比截干正常栽植成活率提高10. 2%,比全株造林成活率提高28. 9%,当年新梢生长量比截干正常栽植提高22. 2 cm,比全株造林栽植提高45. 1 cm;4种保墒方法中,盖枯叶压石保墒方法造林成活率最高,为94. 6%,比覆盖地膜、施保水剂、对照分别提高9%、18%、40%,苗高净增长比对照提高35%。翼状鱼鳞坑整地+截干深栽造林+盖枯叶压石保墒为五角枫困难地造林最佳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9.
对辽宁省西部油松造林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针对辽宁省西部地区干旱少雨,荒山荒地多的特点,为了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重点阐述了油松人工直播造林、植苗造林两种造林方式的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为加强对消灭宜林荒山荒地工作的宏观指导,加快造林绿化步伐,林业部日前颁发了《消灭宜林荒山荒地主要指标及其要求》。指标规定,消灭宜林荒山荒地的省,其宜林荒山荒地的剩余率不超过10%,并将全国分为三个不同类型: 一类灭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等11个省(市、区),10亩以上的宜林荒山荒地之和不超过宜林荒山荒地总面积的1%。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解决阿拉善地区石质荒山造林中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的问题,开展了特殊困难立地抗旱造林技术试验。  相似文献   

12.
以广东省惠州市4个区/县绿化景观林带为调查对象,选取5种生境中共19种景观林带树种进行7次周期性样方调查,结果表明:水田洼地生境的景观林带树种胸径、树高增长系数值相对较高,分别在0.23~0.97和0.16~0.47之间。水田洼地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树高生长显著优于沿海荒地生境和宜林荒地生境(P0.05);凤凰木(Delonix regia)在宜林荒地生境胸径生长显著优于碎石荒山生境和难造林坡地生境(P0.05);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在水田洼地生境中胸径生长优于碎石荒山生境、难造林坡地生境和沿海荒地生境,黄槐(Cassia surattensis)在碎石荒山生境中胸径生长显著低于难造林坡地生境和沿海荒地生境(P0.05)。树种成活率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水田洼地生境和碎石荒山生境,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红花羊蹄甲、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美丽异木棉、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在水田洼地生境成活率都为100%,而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在宜林荒地生境成活率为15%。关联性聚类分析显示19个树种主要聚为两大分支,其中成活率和相关系数值较高的树种在聚类图中聚为一类。结合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提出5种生境条件下景观林树种最佳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以广东省惠州市4个区/县绿化景观林带为调查对象,选取5种生境中共19种景观林带树种进行7次周期性样方调查,结果表明:水田洼地生境的景观林带树种胸径、树高增长系数值相对较高,分别在0.23~0.97和0.16~0.47之间。水田洼地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树高生长显著优于沿海荒地生境和宜林荒地生境(P <0.05);凤凰木(Delonix regia)在宜林荒地生境胸径生长显著优于碎石荒山生境和难造林坡地生境(P <0.05);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在水田洼地生境中胸径生长优于碎石荒山生境、难造林坡地生境和沿海荒地生境,黄槐(Cassia surattensis)在碎石荒山生境中胸径生长显著低于难造林坡地生境和沿海荒地生境(P <0.05)。树种成活率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水田洼地生境和碎石荒山生境,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红花羊蹄甲、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美丽异木棉、秋枫(Bischoifa javanica)、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在水田洼地生境成活率都为100%,而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在宜林荒地生境成活率为15%。关联性聚类分析显示19个树种主要聚为两大分支,其中成活率和相关系数值较高的树种在聚类图中聚为一类。结合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提出5种生境条件下景观林树种最佳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宜林荒山荒地的减少,困难立地造林比例在新增造林面积比例不断增加,提高造林成活率已成为保证我国人工荒山造林的首要任务。容器苗是困难立地造林最有效方式之一,由于栽植过程中苗木根系不会受到伤害,所以基本上没有缓苗期,初期生长量大,成活率明显高于裸根苗或带土坨的苗木。容器育苗质量的好坏,苗木造林成活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容器中的基质,基质的物理性质又是苗木成活的关键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荒山造林进行不同树种、不同季节播种造林对比试验,总结出利用野杏进行荒山播种造林技术,其造林特点为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成本低、经济价值高、简单易行等。造林范围在海拔1600米以下。具体造林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6.
了解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及其生态综合效益,对后续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及相关政策制定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系统总结了宜昌市2000~2013年退耕还林情况,并以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空气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服务功能为评价指标,系统评价了宜昌市退耕还林情况。结果表明,宜昌市共退耕还林12.21万hm~2,其中,退耕地还林4.95万hm~2,宜林荒山荒地造林6.97万hm~2,封山育林0.29万hm~2。造林林分以生态林为主,其次为经济林。幼龄林和中龄林的面积接近,近成熟林面积最大。不同退耕模式的生态效益物质量和价值量表现为宜林荒山荒地造林>退耕地还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年生态价值总量为79.07亿元,其中,退耕地还林、宜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的生态效益价值量分别为32.19亿元、45.03亿元和1.85亿元。  相似文献   

17.
目前,陕西省出现了拍卖集体宜林荒山荒地使用权的热潮,这是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挖掘荒山荒地生产潜力,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确保1998年全省实现基本消灭宜林荒山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迹地类型更新红松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红松与落叶松迹地更新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不足80%,幼树生长不良,土壤养分含量低,林木质量低劣,而次生林和荒山荒地迹地更新红松,成活率和保存率在90%以上,林木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土壤养分含量较高,林木质量优异.所以今后营造红松速生丰产林,应以次生林和荒山荒地迹地为宜.  相似文献   

19.
目前山西省宜林荒山的立地条件相当差,要提高造林的成活率与保存率就必须运用较先进的林业科技成果,加大林业工程中的科技含量。容器袋苗木造林就是经实践检验的目前最有效的先进科技手段之一,文中探讨了如何培育容器袋苗木,如何栽植容器袋苗木及应注意的相关事项。  相似文献   

20.
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严重的春季干旱所造成的新造林成活率、保存率低,是长期以来制约林业生产发展的瓶颈。为加速荒山绿化,解决大面积干旱石质荒山造林成活率低的问题,河南省嵩县从1994年开始容器育苗造林。通过12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容器苗造林已成为近年来荒山造林的主要方式之一,年均推广5000万袋,极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显著提升了林业建设工程的科技含量,效果十分显著。以前多采用小容器苗造林,因其带土少、抗逆性差,成活率保存率低,2000年以来多采用大容器苗造林,连年成活率均在90%以上。采用大容器苗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