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4 毫秒
1.
研发苎麻水培工厂化育苗技术对实现苎麻育苗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缺少适于工厂化培育条件下苎麻水培技术参数体系的问题,系统分析了液流状态、营养液配方及添加方式、促根方法及扦插方法对水培苎麻扦插苗生根及生长的影响,提出了一整套水培技术参数体系。主要包括:采集嫩梢长10~15 cm,顶部留叶4~5片;800倍多菌灵浸泡嫩梢中下部30 s;采用循环液流培养;培养环境温度20~25℃;全光谱光源(日光灯)补光;扦插密度为160株/平方米,在扦插后第4天添加营养液,营养液NPK浓度分别为60、15、90 mg/L。  相似文献   

2.
苎麻嫩枝(梢)扦插繁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繁殖方法,但尚停留在水培生根、营养钵育苗、再大田定植阶段,而将嫩枝(梢)直接扦插于苗床,成活后移栽大田未见有报道。我区苎麻科技人员在水培生根方法启发下,1983年进行了苎麻嫩枝(梢)  相似文献   

3.
陈祥雨 《中国麻作》1985,(4):30-30,44
苎麻嫩枝(梢)扦插繁殖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繁殖方法,但尚停留在水培生根、营养钵育苗、再大田定植阶段,而将嫩枝(梢)直接扦插于苗床,成活后移栽大田未见有报道。我区苎麻科技人员在水培生根方法启发下,1983年进行了苎麻嫩枝(梢)直接扦插于苗床的探索,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1983年苎麻嫩梢水培法问世后,全国各地对苎麻嫩梢扦插繁殖方法进行了许多研究和改进。目前,嫩梢扦插已由水培发展为沙培、土培,扦插时间由春夏延至冬初,出圃时间由25—30天缩短至10—15天,成活率最高可达99.8%。近年来,湖南省用该法推广良种,建立优质苎麻基地取  相似文献   

5.
影响苎麻嫩梢扦插成活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讨论了苎麻嫩梢素质、剪取嫩梢的质量、嫩梢存放、嫩梢扦插质量、气候及天气状况、土壤条件及苗床管理等因素对苎麻嫩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影响苎麻嫩梢扦插成活率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讨论了苎麻嫩梢素质,剪取嫩梢的质量,嫩梢存放,嫩梢扦插质量,气候及天气状况,土壤条件及苗床管理等因素对苎麻嫩扦插成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苎麻成活嫩梢苗的越冬观察发现:①嫩梢扦插时间越早、越冬前嫩梢苗的素质越好,同样防寒条件下成活率越高;②越冬前去除嫩梢生长点和对嫩梢苗进行假植都不利于嫩梢苗越冬;③九月以后扦插的嫩梢苗不宜移栽大田。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出提高通草发芽率和生根率的基质配方。[方法]分别利用5种不同基质处理,研究基质对通草扦插和播种育苗中扦插生根率和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以河沙进行通草根段扦插的生根率在13%左右,用品氏泥炭土(丹麦)处理的种子发芽率在12%左右,均为较好的通草扦插育苗基质和播种育苗基质。[结论]可为通草种苗繁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以中苎1号、湘苎3号、多倍体一号(Tri-1)和新品系R057四个苎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扦插密度对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及分枝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个处理间,4个苎麻品种(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主茎高度增加量和单株根干重都表现为差异显著,且分枝数、最低和最高分枝位长也表现...  相似文献   

10.
以夏黑葡萄一年生枝条为试材,研究在中度干旱胁迫下苎麻骨基质对葡萄枝条萌芽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两次中度干旱胁迫即扦插60、85 d后,30%苎麻骨基质+土壤+ABT 1000 mg/L处理萌芽成活率最高,分别可达85.42%、79.17%,且添加苎麻骨基质处理组的萌芽成活率极显著(p0.01)高于常规土壤扦插处理组。扦插100 d后,对生根率、生根数量、平均根长以及平均单枝鲜绿枝条鲜重、干重,平均单枝叶片数等性状进行测量和统计,发现添加苎麻骨基质处理极显著(p0.01)高于常规土壤扦插处理,说明添加一定量的苎麻骨到扦插基质中,对夏黑葡萄扦插苗根系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添加苎麻骨基质,增加了葡萄扦插苗的抗干旱胁迫能力,同时提升了土壤的保水性,为苎麻骨作为育苗基质、营养土的拓展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加快我区苎麻品种改良步伐,寻求苎麻大田快速无性繁殖的新途径,我们在1983年水稻两段育秧温室内苎麻幼苗(不带根)扦插试验成功的基础上,近两年来又直接对大田育苗和一次性扦插进行了试验示范。到1984年11月底,全区已育出种苗680万株,可定植3400亩,现已定植1800亩。  相似文献   

12.
以中苎1号、湘苎3号、多倍体1号和新品系R057苎麻品种(系)为材料,研究了插条粗细对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单株根干重、主茎高度增加量及分枝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苎麻品种(系)低位分枝扦插苗的成苗率、主茎高度增加量和单株根干重都表现为扦插粗细0.6 cm〉0.8 cm〉0.4 cm,且不同插条粗细处理间差异显著;分枝数、最低和最高分枝位长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综合考虑,在进行苎麻低位分枝扦插苗培育时,扦插苗的粗细以0.6 cm较为理想。虽然不同品种在各个性状上表现各不相同,但从成苗率、单株分枝数和最低分枝位这3个最关键的性状上看,新品系R057表现最好,多倍体1号次之。  相似文献   

13.
不同遮光处理对工厂化育茶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Camellia sinensis)属山茶科山茶属,是我国南方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短穗扦插育苗是目前茶树繁殖的主要方法,同时工厂化育苗逐渐成为主流。因此,针对如何提高茶树工厂化育苗成效,本实验在设施农业条件下,对茶树短穗扦插的遮光处理进行筛选,得出初步结论:覆盖一层遮阳网的插穗存活率与生根率在品种内达到最高,且各项生长指标整体表现最为优异;弱光条件下不利于插穗生根,强烈直射光不利于插穗存活;最适合茶树插穗生根的遮光处理为覆盖一层遮阳网,即光照为自然光强的50%。  相似文献   

14.
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此较了不同浓度和时间对苎麻不同器官或部位进行处理的诱导效果。种子处理,由于胚根生长受到严重抑制,生活力差,成活率低,有效诱导率仅0.65%。首次成功地进行了苎麻实生幼苗茎尖处理,平均诱导率达9.04%,为国内已报道最高诱导率的5倍。处理的直接效应多数形成嵌合体,采用嫩梢扦插等繁殖方法即可分离完全多倍体。根据苎麻多倍体主要特征特性,采取大田目测或结合成熟花粉粒镜检进行初选,最后以染色体计数为准的鉴定程序,既省时又可靠。  相似文献   

15.
麦饭石是一种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的侵入岩或次火山岩的风化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已有的研究表明,麦饭石能吸附病菌及有毒重金属,可溶出多种矿物质及微量元素,还能调节水溶液pH,放出溶解氧,具有抗衰老,抗缺氧增强免疫力的作用。在植物扦插繁殖中,由于嫩梢组织幼嫩,容易感染病菌,如覆盖薄膜,也常发生缺氧死苗现象,严重影响成活率,为了探讨苎麻嫩梢扦插繁殖的新方法,我们于1991年用麦饭石浸泡苎麻嫩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适合茶树“二段法”育苗的生根剂和水培处理方案,提高生根效果,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和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生根剂处理、水培时间对槠叶齐茶树插穗生根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茶树插穗生根成苗效果以处理2(150 mg/L的NAA浸泡插穗2 h,水培时间1 d)最佳,各项生长指标综合表现最为优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茶树工厂化育苗提供理论依据,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寻油茶无性系扦插育苗与保留不同叶面积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法对油茶不同无性系扦插育苗与保留不同叶面积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3个油茶无性系、4个处理扦插育苗当年成活率在74.1%-86.3%之间,其中A,B1处理扦插成活率较高,达86.3%;各处理扦插苗当年抽梢率和抽梢高度均低,3个油茶无性系、4个处理扦插苗抽梢率和抽梢高度分别仅0.4%~3.2%和1.2—2.3cm。[结论]油茶无性系扦插育苗宜选择B,处理.即1片叶子保留1/2叶片面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基质与生根粉处理对木槿扦插生根的影响。[方法]以9个木槿品种为研究对象,剪取一年生健壮、无病害木槿枝条,进行ABT生根粉浸泡后不同基质插穗试验,对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平均根长等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泥炭土∶珍珠岩=7∶3是适宜大部分木槿品种扦插的基质。生根粉处理的756个插穗中,生根插穗515个,生根率达68.12%,平均生根数5.77条,平均根长5.62 cm,最长不定根长9.54 cm,分别比对照组提高9.39%、19.46%、11.95%和7.19%。综合考虑生根粉、基质2种因素,‘红色法国酒馆’‘紫色法国酒馆’‘薰衣草雪纺’在泥炭土∶珍珠岩=7∶3基质中生根率和根系指标最高。重瓣花类型木槿扦插生根各指标均优于单瓣和半重瓣花类型木槿,而不同花色类型木槿扦插在生根率及根系指标上无显著差异。[结论]对优新木槿品种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中苎2号嫩梢水培扦插苗为材料,在不同浓度氯化钠(NaCl)处理下测定其株高、根长、生物量、叶绿素含量及叶片和根的相对电导率,以研究苎麻在盐胁迫下的耐性。结果表明:试验材料在NaCl浓度高于2.0 g/L时全部死亡;在NaCl浓度低于0.8 g/L时,苎麻植株的株高、根长、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均高于对照植株(未加NaCl处理);在NaCl浓度处于1.2~2.0 g/L时,苎麻植株生长受到抑制,表现为株高、根长、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的下降,且处理浓度越高下降幅度越大;在NaCl浓度低于2.0 g/L时,随着盐处理浓度的增加,苎麻叶片和根系的相对电导率也随之增加,尤其在处理浓度为2.0 g/L时,其与对照的差异达显著水平。研究表明,低盐处理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苎麻水培苗的生长;高盐处理致使苎麻株高、根长、生物量及叶绿素含量下降,植株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20.
茶树种苗工厂化快速繁育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在全自动智能化温室内,按组培+温室培育和直接温室扦插培育两条技术路线,采用不同材料进行了茶树工厂化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以田间材料为组培起始物时,春季新梢第三腋芽萌发率最好,每周期增殖率可达2.75倍左右,成苗率在20%以上,直接移植生根率为成活小苗的90%左右。一年双季育苗试验表明,春夏季育苗在3月中旬开始,5个月后,茶苗高度达20.4±8.3βcm,练苗后移栽成活率近100%;秋冬季育苗在8~9月初开始,冬季完成根系建立,开春后达20βcm以上高度,练苗后移栽;施肥处理茶苗高度的增加量是不施肥对照的5.9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