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分子标记及其在棉花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常用的几种分子标记技术,并概述了分子标记在棉花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同时对分子标记技术在棉花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棉花不同叶位叶绿素荧光特性初探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植物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用于光合作用机理研究和光合生理状况检测的一种新技术。与一些“表观性”的气体交换指标相比,叶绿素荧光参数更具有反映“内在性”的特点,因而被视为研究植物光合作用与环境关系的内在探针。尽管该技术已在植物的抗逆生理、作物育种栽培、植物生态等方面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迄今用于棉花的研究报道还不多见。本文以美国OS5FL型饱和脉冲式叶绿素荧光分析仪对棉花不同叶位叶绿素荧光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为叶绿素荧光分析技术在棉花上应用提供参考。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4年在新疆兵团农八…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棉花抗黄萎病的特点与规律,指出棉花植株是通过自身组织结构的强化、植物抗毒素的合成以及微生物之间的互作三方面应对黄萎病菌的侵染。认为棉花植株主要通过促进木质素生成和增加积累量以强化组织结构。在棉花抗病反应中以植物抗毒素的合成为主要途径,包括萜类、酶类和激素类3类化学物质,其中酶类物质如几丁质酶已经在很多植物中被证明具有抗病作用,但是其具体作用途径仍不清楚。土壤中某些微生物也可以对黄萎病菌产生作用。重点讨论了在棉花抗黄萎病信号通路中重要分子磷酸激酶和磷酸酯酶在植株抗性防卫中起着级联调控开关的作用,在现有信号调控研究基础上其在抗病机制中可能的参与途径。对目前棉花抗黄萎病分子育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可能的解决途径进行了探讨,展望了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棉花促根剂由植物生长调节剂、酶原激活剂和中间代谢促进剂等多种植物生长激活物质组成,能激活植物体内的多种生长代谢,提高酶的合成能力,使植物链式代谢反应有序进行。使用促根剂可增强棉花根系细胞的分化和伸长能力,促进棉花根系生长发育,从而达到提高棉花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正>棉花生产中使用化学调控技术,在大多数地方已成为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所谓化学调控,是指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棉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改善群体的光照条件,减少脱落,增加铃重,提早成熟,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目前用于棉花生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较多,  相似文献   

6.
<正>在棉花生产中使用化学调控技术,在大多数地方已成为稳产高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所谓化学调控是指在棉花生产过程中,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棉花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改善群体的光照条件,减少脱落,增加铃重,提早成熟,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目前用于棉花生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较多,在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都有具  相似文献   

7.
TDZ(thidiazuron)在棉花组织培养中的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宝红  李秀兰 《作物学报》1995,21(2):254-256
TDZ是德国Schering公司1976年宣布合成的高效低毒棉花脱叶剂。从它一研制成功,就广泛应用于棉花的大田脱叶,为采棉机械化的实现提供了保证。近年来,人们把它试用于植物细胞与组织培养工作,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但其在棉花组织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还未见报道。因此,我们对TDZ在棉花组织培养中的作用进行了研究,旨在探讨建立快速简便的棉花组织培养体细胞胚发生和植株再生程序。  相似文献   

8.
棉花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纤维和油料作物。现代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棉花育种和种质创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极大地推动了棉花育种的进程。现代生物技术在植物育种中的成功应用大多是依靠有效的再生体系的建立。因此棉花组织培养及其再生技术在品种改良、种质资源的繁殖和保存、杂种优势的固定和遗传转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颇受各国研究者的重视。本文综述了棉花的体细胞培养、花药培养、茎尖培养、胚珠和胚培养以及原生质体培养等方面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棉花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介绍了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剂的主要作用及其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结果表明,棉花施用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剂后,黄萎病发病率明显降低,对棉花增产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棉花叶片衰老生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随着转基因棉花的大面积推广,棉花早衰发生加重,已经成为制约棉花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早衰的研究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棉花叶片衰老生理的研究结果,主要包括衰老过程中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以及防止棉花叶片衰老的各种调控措施。文中概述了一些常用的棉花叶片衰老生理生化指标,如叶绿素、蛋白质、丙二醛(MDA)、活性氧清除系统(SOD、POD、CAT)、激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多胺)等。大量研究表明在棉花叶片衰老过程中叶绿素、蛋白质含量急剧下降,而MDA含量快速上升,活性氧清除系统酶活性产生相应的变化,各内源激素的含量也具有各自变化特点。针对棉花早衰的生理过程,通过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氮、钾、钙3种肥料,以及水分、光照、温度、气体等环境因子的调节措施来预防叶片早衰以及对出现叶片早衰后的稳产措施。最后对棉花叶片早衰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棉花抗黄萎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徐理  朱龙付  张献龙* 《作物学报》2012,38(9):1553-1560
棉花黄萎病是一种土传真菌维管束病害,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常规的防治手段可以局部控制但不能有效防治,采用传统的抗病育种策略培育抗病品种成效缓慢,因此对其防治一直是棉花生产上的难题。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集中在棉花对黄萎病的抗病机制方面。本文结合其他植物抗病研究进展从抗病基因介导的信号路径、乙烯在棉花与黄萎病菌互作中的作用、棉花对黄萎病菌的生理生化抗性以及棉花组织结构与黄萎病菌的抗性等4个方面总结棉花抗黄萎病的机制,以望对棉花抗病分子育种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棉花中ERF亚族转录因子抗逆育种潜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受到黄萎病菌侵染和干旱、盐碱、低温等非生物逆境的影响。利用生物技术的方法选育棉花抗逆品种被认为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乙烯应答因子(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ERF家族ERF亚族成员在不同植物野生型或者转基因植株中均表现出抗逆能力增强。研究综述了ERF的结构、分类、功能及其参与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着重介绍了棉花及其他植物中ERF抗逆的研究,并对今后利用ERF亚族成员进行棉花抗逆育种研究提供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花外蜜腺分泌的蜜汁可以作为食物吸引蚂蚁等互惠动物来对抗食草性昆虫,近日,《植物生物技术杂志》(Plant Biotechnology Journal)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最新成果,发现亚洲棉中无蜜腺性状在中国的传播演化过程中受到强烈选择,揭示蜜腺发育的关键调控基因,发现苯丙烷代谢途径可能在棉花间接防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植物—动物互作和利用蜜腺性状育种奠定了基础,对棉花抗虫育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土传维管束病害,是制约我国棉花生产的首要病害。从棉花黄萎病抗性品种中发掘关键抗病基因,进而通过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相结合的方法提高主栽品种的黄萎病抗性,是当前棉花领域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重点。质外体是植物细胞膜外由细胞壁和细胞间隙组成的系统,是植物抵御病原菌侵染的第一道屏障,在植物先天免  相似文献   

15.
"爱多收"对棉花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多收”是单硝化愈创木酚钠以及多种其它有效成分的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细胞赋活 )。一些研究表明 ,“爱多收”能促进植物发育、提高开花 ,打破植物休眠和促进发芽 ,促使农作物提早收获、增加产量 ,改善品质。在水稻、棉花、蔬菜和水果等农作物上施用表现出较好的增产作用。本试验研究了“爱多收”对棉花花粉萌发的影响。1 材料和方法1 .1 供试的棉花材料。泗棉 2号、450 1、异 9- 3/450 1。1 .8%的“爱多收”由日本旭化学工业株式会社生产 ,湖南省种子公司提供。1 .2 棉花花粉的柱头萌发。棉花初花期用 1 50 0倍、2 0 0 0倍、2 …  相似文献   

16.
氯化胆碱对棉花产量及某些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氯化胆碱 (choline chloride简称 CC)在植物体内极易代谢 ,它能够改善植物的多种生理活动 ,如促进水稻、小麦、棉花幼苗健壮生长 ,提高抗逆性 ;改善玉米、苹果、葡萄及甘薯品质 ;促进根系发生 ,提高块茎和块根产量 ;促进水稻、小麦的光合产物向生殖器官运输 ,增加产量等。但 CC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报道较少 ,本文研究了棉花生育过程中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 CC对棉花产量及某些生理活性的影响 ,为 CC在棉花生产上的应用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试验于 1 999年在河南农业大学试验地进行 ,供试棉花品种为豫棉 1 2 ,于 5月 1 0日育苗 ,麦收后移…  相似文献   

17.
低塘是余姚县北部平原的一个半稻半棉区,耕作制度历来习惯于水旱轮栽,粮棉套种。棉花苗期荫蔽时间长,后期秋雨多,若施肥不当,往往引起部分棉田尤其是地下水位高的稻棉轮作田棉花植株高大,长势旺盛,贪青晚熟,影响棉铃开裂吐絮,以致影响棉花的产量、品质和冬季作物的播种季节。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的成熟内源激素。它可以推动植物的各种生理过程,促使棉花停  相似文献   

18.
以闫棉67号为供试材料,探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对棉花成铃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复配可以有效调节棉花株高和果枝数,增加棉花果节量,提高棉铃数,同时增加棉铃体积和棉铃重,显著提高棉花伏前桃和伏桃数量,增加籽棉产量,其中复硝酚钠和胺鲜酯复配处理效果最佳。各复配处理对棉花纤维品质影响均较小。  相似文献   

19.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03—2004连续两年研究了双吉尔(GGR)系列与其他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两年结果表明:双吉尔对棉花的促进作用略低于生根粉ABT4号,优于喷施宝、绿风-95对棉花的促进作用。双吉尔(GGR)象生根粉一样都能促进棉花根系的发育,对增加苗高、侧根数、根干重、铃重、单株结铃数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量研究表明植物中ERF(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类转录因子广泛参与外界环境胁迫应答基因表达的调控.它编码的蛋白能够特异结合GCC-box元件,从而调控启动子含有GCC-box的病程相关蛋白基因的表达,在植物抗病反应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棉花中ERF基因表达受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诱导,并在乙烯、茉莉酸和水杨酸信号传导途径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一些ERF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超表达表现出了一定的广谱抗性,因而在棉花分子育种中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论述了棉花等植物中ERF的结构与功能特征,当前相关研究进展,及其对棉花抗病性分子遗传改良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